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453章 顺水推舟(二)

游龙戏唐 第453章 顺水推舟(二)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好叫父皇得知,自打得知波斯王子前来求援之事后,儿臣特意请来了几名波斯巨贾,以明其国之究竟,据他们所言,大食以清真教立国,国王自称哈里发,又是其教之教宗,其教义本身便严苛无比,以此内治,国必贫无疑,这本是其内政,虽有不妥处,却也算不得甚大事,然,用之以对外,则必是穷兵黩武之类也,此无他,该因该教自称唯一圣教,不信教者,皆属异端,又常称要将该教遍布天下,以宣扬所谓的真神之荣光,如此偏激之立国根本,必致侵掠成性,如今虽尚是疥癣之患,然,若是坐视不理,必是毒瘤无疑,稍不留神,便有蔓延至西域之可能,故,须得防微以杜渐焉。”

李恪乃是谨慎之人,对陈子明虽有着绝对之信任,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昨日回府之后,还真就着人去请了数名在唐经商的波斯商贾,详细了解了一下大食国的情况,发现与陈子明所述并无甚差别,心中也自早有决断,此际回答起太宗的问题来么,自也就从容尽显无疑。

“嗯……,既如此,依恪儿看来,当何如之为宜呢?”

尽管波斯国一向亲善大唐,自打贞观初年起,便一直向大唐示好,然则毕竟离大唐实在太远了些,太宗对其国乃至其国周边诸多国度的情形其实并不甚了解,也当真不曾听闻过大食国以教立国之事,这会儿听得李恪如此分析,太宗的警惕心也已是大起了,只是眼下的大唐实在是顾不上万里之外的波斯帝国,太宗沉吟了片刻,也自无甚太好的解决办法,这便又将问题丢给了李恪。

“父皇明鉴,格于形势,我大唐此际确是无法出兵远征,然,待得解决了高句丽这一跳梁小丑之后,西突厥也自不当再独存,早晚须得平灭之,到了那时,我大唐之疆域便与波斯相距不远矣,倘若是时波斯已灭,难保大食国不南下,如此,则我大唐难免要与之鏖战不休,敌粮道近而我远,战恐有不利焉,与其到时候为难,倒不若此际下些力气,稍稍扶持波斯一番,给其些军械辎重,鼓其之勇,令其与大食死战不休,纵使不能拖延到我大唐灭西突厥之时,也可大伤大食国之元气,此一本而万利之举也,何乐而不为哉。”

李恪本身就是极其聪慧之辈,加之有了陈子明的事先提醒,这会儿应对起来,自然是轻松自如得很,一番分析下来,当真说得个条理清晰无比,直听得太宗连连点头不已。

“恪儿目光能如此长远,朕自是欣慰得很,然,兹事体大,却也不能遂决之,嗯,来人!”

太宗心中虽已是同意了李恪的分析,不过么,却并未就此下个决断,点评了几句之后,便即提高声调地断喝了一嗓子。

“奴婢在。”

听得太宗召唤,正自侍候在侧的赵如海自是不敢稍有耽搁,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应了诺。

“去,传朕口谕,召从三品以上之朝臣即刻到两仪殿议事。”

太宗扫了眼赵如海,面无表情地便下了道口谕。

“诺!”

听得太宗如此吩咐,赵如海哪敢稍有迁延,紧着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领着两名小宦官退出了大殿,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

“诸位爱卿,朕今日叫卿等前来,只为一事,几日前,波斯国王着其长子再度来我大唐求援,卿等以为当何如之为宜啊。”

群臣们见礼一毕,太宗也自无甚寒暄之言,开门见山地便道出了议事的主题之所在。

……

此际方才刚上班没多会儿,诸般顶级大臣们本都各自忙着,得知太宗紧急有召,自是都不敢稍有怠慢,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紧着便赶了来,本以为会有甚天大的事儿发生,却万万没想到要议的居然会是这么桩根本不值一议的事儿,一时间自不免全都傻了眼,愣是无人在此际开口言事,望向太宗的眼神里也尽皆满是狐疑之色。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实无大议之必要,那波斯国离我大唐万里之遥,更遑论中间还隔着西突厥汗国,我大唐纵使有心,也自无可着力处,所谓强弩之末难穿缟素便是这么个道理。”

好一阵难耐的沉默过后,心直口快的萧瑀第一个站了出来,以相当不满的口吻便扯了一通,明显是在暗指太宗此番议事是在没事找事做。

“时文所言之意,朕已知晓了,卿等可还有甚要说的么?”

萧瑀言语间的讥讽之意味实在是太浓了些,以太宗之精明,又怎可能会听不出来,心中自不免便有些不爽了起来,不过么,倒是不曾发作出来,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吭哧了一声,紧着便又发问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萧大人所言甚是,波斯虽一向亲善我大唐,奈何离我大唐太远,力所难及也,而今之计,也唯有好生安抚其国使节,着其回去自行努力也就是了。”

马周心细,见得太宗明显对萧瑀的进谏不感兴趣,自不免便有些担心太宗一时冲昏了头脑,万一要是突发奇想地要兵发波斯,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这便紧着也站了出来,高声进谏了一番。

“陛下,老臣以为马大人所言有理。”

“陛下,微臣附议!”

……

看出太宗别有心思的可不止是马周,诸般顶级朝臣们也都看出了不对味来,真就不免担心太宗会出昏招,自是谁都不敢大意了去,一时间出列声援萧、马二人者可谓众矣。

“恪儿。”

尽管群臣们纷纷进言,然则太宗却依旧不曾有所表示,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一压手,示意群臣们各自站回原位,而后方才声线淡然地点了李恪的名。

“儿臣在。”

一听太宗点了名,李恪自不会不清楚这就是太宗要给其一个表演的机会了,再一想到陈子明昨日所给出的判断,心情当真是激动到了极点,也就是靠着养气的功夫了得,方才不曾露出甚破绽来。

“众爱卿之言,尔也都听见了,既如此,尔就代朕为众爱卿分说一二好了。”

太宗漫不经心地吩咐了一句,言语中毫不掩饰自身早已与李恪达成了共识之事实,明显透着股暗示之意味,当即便令敏感的诸般臣工们皆为之心弦狂振了起来。

“儿臣遵旨。”

李恪恭谨地应了一声,而后方才站直了身子,飞快地组织了下语言,神情凝重地开口道:“好叫诸位大人得知,入侵波斯国者,乃大食国是也,其国以清真教立国,国主自称哈里发,又是该教之教宗……,为防微杜渐故,我大唐自当拨出部分军械,支持波斯国抗争到底,以利我大唐之将来!”

“诸位爱卿对恪儿所言所述若有甚疑义,且就说说好了,朕听着呢。”

听完了李恪的长篇论述之后,诸般朝臣们自不免都皱眉沉思了起来,一时间竟无人站出来言事,一见及此,太宗显然很是满意,紧着便出言催促了一句道。

“陛下,老臣听得吴王殿下如此宏篇巨论,心实感佩焉,只是不知吴王殿下所言所述依据何在,莫非是从波斯使节团处得来的消息么?”

太宗话音方才刚落,就见长孙无忌已是从旁闪了出来,一派大惑不解状地发问道。

“嗡……”

长孙无忌这么句问话可谓是诛心得可怕——身为皇子,不经圣上批准,私下与别国使节会面,不管是甚理由,那都是违制之罪,往小处说,或许还能用好奇心过度来解释,大不了罚俸一番也就能过得关去,可往重里计较了去,那就有着私通别国,意图不轨之嫌疑,那可就不是罚俸能了事了的,轻则遭贬谪,重么,闹不好就要被追究谋逆之罪了的,满殿诸般大臣们都是心智过人之辈,又怎会听不出长孙无忌的问话大有问题,一时间乱议之声便即大起了,为李恪暗自捏上把冷汗的可是大有人在。

“司徒大人怕是误会了,小王岂是不知法度之人,又怎敢私下与外国使节勾连,之所以能知诸般事宜,不过是因往昔对波斯国有所好奇,曾召过几名来往于我大唐与波斯间的波斯巨贾问询,故而能知大食国之根底罢了。”

见得长孙无忌如此肆无忌惮地要坑害自己,李恪就算再好的脾气,那也不能忍了,虽不曾出言怒斥其之无礼,语调虽尚算平淡,然则在言语间却是没给长孙无忌留甚情面,就差指着长孙无忌的鼻子骂其无耻了的。

“殿下兴趣爱好如此宽泛,着实令人佩服,然则说到拨出军械以支援波斯一事,老臣便不敢苟同了,须知我大唐征伐高句丽在即,自用尚嫌不足,何以济人哉,此议万不可行也。”

饶是李恪所言已算不得好听,奈何长孙无忌脸皮着实是厚实得很,根本没半点的赫然之色,不依不饶地又提出了条反对之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