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454章 顺水推舟(三)

游龙戏唐 第454章 顺水推舟(三)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启奏陛下,司徒大人所提之事,微臣应是最有发言权,且容微臣来答可好?”

长孙无忌的反对意见看似正常讨论问题,可实际上却是包藏着祸心,无论李恪作何解释,那都一准要跌到长孙无忌所挖的坑里去——回答说军械确实不足用么,那李恪先前所提之建议便是在欺君,回答说军械有富余么,得,你李恪就一闲散亲王,怎会知晓工部以及兵部之事宜,如此关切军械生产,居心到底何在?此一条,旁人或许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可陈子明却是瞬间便明了了长孙无忌的险恶用心,唯恐李恪上当之下,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地提议了一句道。

“准了。”

太宗此番之所以召集群臣前来议事,便是要借此机会给李恪一个完美的上台表演之场合,正因为此,乍然一见陈子明突然冒出头来打岔,自不免颇觉意外,可再一细想,立马便意识到长孙无忌先前的反对意见里暗藏着杀机,心下里当即便有些不爽了,望向长孙无忌的眼神里自也就带着几分警告之意味,可到了底儿,还是不曾明着发落于其。

“谢陛下宽仁。”

听得太宗准了自己所请,陈子明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但却兀自不敢大意了去,紧着谢了恩,而后方才缓缓地开口道:“自前年铜川、凤山、太原等处之钢铁厂正式投产以来,我大唐之生铁、钢材产量与日俱增,三年前,举国生铁年产量不过两百万斤不到,而去岁,不说生铁,光是熟钢便已剧增至八百余万斤,今年截至到十月,熟钢产量已增至一千两百余万斤,到年底,突破一千五百万斤不成问题,预计明年所产还能有个不小之增幅,而我工部生产军械正常所需不过三百万斤而已,其余大部熟钢、生铁处留部分为库存之外,已然大量向民用转移,至于各军工坊所产之军械除已拨付兵部所需之数外,尚有不少之库存,据微臣所知,现如今压在工部各工坊库房中之箭矢、弓弩、刀兵皆以十万计,纵使后年大战将起,不说兵部之库存,便是工部富余之数,也足可轻松应对无虞。”

“嗯,子明办事素来尽心,朕无忧也,众爱卿可还有甚不明之处么?”

太宗最为挂心的便是再征高句丽一事,如今听得陈子明如此说法,自是放心得很,在他看来,只要不影响到对高句丽的战事筹备,拿出多少兵刃去支援波斯帝国都算不得甚大事儿,无他,大唐如今国库殷实得很,些许财货的付出,太宗还真就不甚介意的。

“陛下圣明,臣等别无异议。”

太宗打算支持李恪的态度既都已是如此之明显了,诸般臣工们自是不愿再多生枝节,至于长孙无忌么,倒是还想再生些是非出来,只是自忖辩才远不及陈子明,强自再多啰唣的话,不单不能成事,反倒有着进一步令太宗生忌之可能,一念及此,他也就没了再进言之想头,尽管不甘依旧,却也只能是随大流地称颂了一声了事。

“那好,此事便姑且这么定了,具体章程由子明去操办,至于恪儿么,政务熟稔,所思所想皆深合朕心,且就每日到御书房帮着朕批折子好了。”

就在群臣们都以为事情已然定盘之际,却不曾想太宗突然又放出了个重磅炸弹,当即便震得群臣们为之愕然不已的——李恪曾监过国,可那是因太宗在外领兵征战之故,属不得已而为之,而今,太宗好端端地就这么又将批折子的权力交给了李恪,个中之意味明显不一般,这无疑是在向群臣们宣告李恪的继承人之地位,尽管大家伙对此其实都已是心中有数了的,可还是不免受震不轻,一时间竟都忘了要紧着称颂上一番。

“父皇如此厚爱,儿臣自当竭力奉公,断不敢有负父皇之重托。”

旁人可以震惊与诧异,可李恪却是不敢在此际有所闪失,但见其紧着便迈步行到了殿中,一派感激涕零状地便谢了恩。

“陛下圣明!”

陈子明的反应也是极快,这不,李恪谢恩方才一毕,也不等群臣们有所表示,他便已是紧着高呼了一嗓子,当即便将群臣们从恍惚中惊醒了过去,于是乎,参差不起的称颂之声当即便响成了一片。

“好了,今日便议到此处,众爱卿且都各去忙罢。”

尽管群臣们的称颂之声不甚齐整,显然其中有部分大臣对此议颇是不以为然的,可太宗却是不打算理会,也没给群臣们开口进谏之机会,紧着便下了逐客之令。

“陛下圣明,臣等告退。”

太宗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不管各自心中到底作何感想,这当口上,却是没人敢公然反对的,只能是齐齐称颂了一声,就此鱼贯着退出了大殿,各自忙乎去了……

“舅父,事情怎会弄到这等地步,如今老三那厮……,唉!”

李恪再度监国的消息一出,朝野间顿时为之震动不已,热议之声也就此大起了,面对着这等不利到了极点的局面,李泰哪还稳得住心神,一从宫中出来,也顾不得甚避讳不避讳了的,直接便去了长孙无忌的办公室,卜一屏退左右,便已是气急败坏地哀叹了起来。

“迟早的事儿,又有甚可奇怪的。”

长孙无忌虽也对太宗的决断颇感突然,但却并不以为这有甚大不了的,毕竟李恪早已是内定的储君了的,如今太宗本人因衰老之故,日渐惰政,原就需要有人来帮其处理政务,在这等情形下,由李恪这么个内定的储君再度监国,本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可……”

李泰原本指望着能从长孙无忌处得到翻盘之妙计,却万万没想到其竟会是这等淡漠之态度,一愣之下,脸色顿时便难看到了极点。

“可个甚!怎么,这就沉不住气了?”

眼瞅着李泰那等惶急的样子,长孙无忌当真是气不打一处来,面色当即便是一沉,毫不客气地便呵斥了其一句道。

“舅父息怒,甥儿只是,唉,只是一时不忿罢了,一切还须得舅父多多帮衬才好。”

李泰终归是没胆子真跟长孙无忌闹出了生分,纵使心中已是不爽到了极点,却还是只能强打着精神地巴结了长孙无忌一番。

“嗯,此番工部那头既是要拨兵家援助波斯,那倒是个机会来着,据说越王殿下在工部里还有些可用之人手,也差不多该动上一动了。”

见得李泰已服了软,长孙无忌倒是没再出言呵斥,但见其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意有所指地点了一句道。

“舅父之意是……”

李贞早几年确曾管过漕运一事,也确实在工部里提拔任用了些人手,可一来人数并不多,职位也不高,最高的不过才员外郎而已,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对此,李泰自是心中有数的,也从来就不曾真指望李贞那些手下能派得上甚大用场,此际一听长孙无忌似乎打算重用李贞手下那些人手,自不免便有些犯迷糊了的。

“吴王殿下既已再度监国,文事自此也就差不多算是尘埃落定了,如此,武事也就须得早做准备罢,殿下只管叫越王殿下出头,能从工部里扒拉出多少武备便算多少罢。”

这一见李贞如此之茫然,长孙无忌也实在是拿其没法子,无奈之下,也只能是强压住心中的不满,明确地指点了其一番。

“那好,甥儿这就去安排也罢。”

听得长孙无忌如此吩咐,李泰的精神当即便是一振,自不敢再多言啰唣,恭谨地应了一声,便即就此匆匆离去了……

“玄龄啊,朕这几年精气神大不如前了,看折子一久,眼便生疼,不得已,也只能找个体己之人来帮着朕操持上一番,赶巧呢,恪儿又监过国,算是政务较为熟稔,朕也能稍安心些,然,恪儿到底还年轻,若有甚做不到之处,爱卿只管直接说了去,他若是不听,且就来告知朕,朕自会有所决断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不说长孙无忌与李泰在密议连连,却说廷议一毕,太宗便将房玄龄请到了御书房中,碎碎叨叨地交待了一番。

“陛下圣明,老臣知道该如何做了。”

房玄龄乃是老宦海了,一直都是太宗的绝对心腹,又怎会不了解太宗的为人,只一听其这等看似推心置腹的话语,便已明了了太宗心底里的真实用心之所在,无非是放权之余,又担心会有失控之可能,这是要他房玄龄督导李恪的监国来着,对此,房玄龄心中当真是叫苦不迭,无他,要知道李恪乃是储君之选,又有着陈子明等诸多顶级朝臣的支持,真若是跟李恪闹出了生分,他房玄龄哪有甚好果子可吃的,问题是太宗旨意既下,实也容不得他拒绝的。

“嗯,如此便好,玄龄办事,朕自是信得过,不要怕得罪人,一切有朕呢。”

太宗大有深意地看了房玄龄一眼,意有所指地又点了一句道。

“陛下圣明。”

一听太宗这等言语,房玄龄心头自不免便更苦了几分,奈何太宗都已是如此说了,他就算不想当恶人,怕也不可得了,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是再次称颂了一声了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