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452章 顺水推舟(一)

游龙戏唐 第452章 顺水推舟(一)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太宗将高句丽进献之两美女赏赐给陈子明一事着实颇为的古怪,朝野间乱议自是难免,然则陈子明本人却是根本不为所动,哪怕是同僚们善意的玩笑,陈子明也自嬉笑而对,浑然就没事人一般,至于与高句丽的谈判么,该如何照旧如何,压根儿就没半点拿人手软之宽仁,最终结果么,自然是不欢而散了之,当然了,太宗倒是没让高句丽使节团平白走上一趟,备了几匹马、几张弓当成礼物,赠送给了高藏王与渊盖苏文,勉强算是礼尚往来罢了,只是大唐备战的脚步却是没半点的放缓,不止是江南造船厂的造船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水手招募等事宜也在紧着进行之中,太宗更是再次下了猛士诏,招募朝野勇士入伍备战,一举荡平高句丽之决心尽显无遗。

今秋的大唐可谓是个外交年,这不,高句丽使节团前脚才刚离京,又一支规模庞大的使节团赶到了京师——波斯王子卑路斯奉其父耶兹底格德三世之命,携带国书前来大唐朝拜,并祈求大唐出兵援助,以抵挡阿拉伯人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而这,已是波斯王朝第三次派人前来向大唐求援了,前两回,太宗皆以路远为由,拒绝了波斯方面的要求,这一次似乎也不会例外,毕竟太宗眼下最着紧的是要征服高句丽,至于远在万里之外的波斯么,显然不会在太宗的考虑范围之内,朝野间对此大体上都已是有了共识,唯一稍显奇怪的是太宗并未急着接见波斯使节团,将之安置在礼部的客舍处后,接连数日都不曾有所表示。

“殿下明鉴,下官今日请您来,要谈的便是波斯使节团到访一事。”

朝野间对波斯使节团到访一事少有关切,可陈子明却是极为重视,专程将李恪请到了密宅,寒暄一毕,便即开门见山地道出了主题。

“哦?莫非其中有甚变故么?”

李恪如今虽是闲散亲王一个,可消息却并不闭塞,自是知晓波斯使节团到来的事儿,不过么,他对此却是并未放在心上,左右有着前两次的前例在,他并不以为太宗会同意波斯人的请求,然则此际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李恪的眉头自不免便为之一皱,紧着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殿下误会了,变故倒是不致于,波斯之地虽算是紧要之处,奈何离我大唐万里之遥,确是难以派军前去,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大唐纵使有心,也难为力哉,此乃条件所限,自无可争议处,然,现如今不战,不代表将来也不可战,故,在此事的处置上,当须得留有余地才是。”

对于太宗并未及时接见波斯使节团一事,陈子明心中其实已有了些猜测,不过么,他却并不急着说破,仅仅只是就事论事地澄清了几句道。

“余地?唔,子明之意是……”

李恪在开疆辟土的雄心上并不比太宗来得低,之所以一直不曾表现出来,不过是没有机会罢了,而今,一听陈子明有意在波斯帝国一事上出手,当即便来了兴致,只是一想到波斯与大唐之间那茫茫之距离,李恪自不免便有些犹豫了起来,这便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殿下是知道的,下官别无甚太多的兴趣爱好,唯乐收集方方面面之趣闻耳,往昔也自没少与波斯巨贾畅谈,对该国之拜火教乃至大食人的清真教皆有所了解,前者倒也就罢了,不过是崇物教而已,其教徒行事风格虽与我中原之道、佛两教有所差别,却也不过是大差不差耳,而后者则不然,该教之教徒狂热偏执,视非其教徒者皆为异类,若其教只是自己关起门来闹着玩,那倒也与人无碍,偏偏大食以教立国,攻掠成性,实非善邻也,今,离我大唐虽尚远,然,却是不得不防焉。”

陈子明本人不信教,可也不歧视宗教,在他看来,无论是宣扬独善其身的道家还是普度天下的佛教,都能算得上是导人向善的教义,于统治阶层来说,利弊可谓各半,既不必去打压,也用不着去提倡,但消能控制住其影响,不给宗教以乱国之机会,那也就足够了的,可对于清真教,陈子明却是有着极大的警惕心理,没旁的,概因该教的教义在目下这等阶段,实在是太过偏激了些,自是不宜放纵其做大了去,当然了,这并非陈子明打算插手波斯与大食之战的根本原因,真正核心之处其实是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哪怕眼下之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充分利用那些资源,可为了后世子孙着想,陈子明还是乐意在中东布局上一番的,倘若后世子孙有能力也有雄心,终归是能将手伸进中东之地的,他要做的不过就是给后世子孙留下个进军的机会罢了。

“嗯,若真如子明所言,此事确是须得谨慎些才是,只是眼下局势如此,我大唐虽有心,却恐也无力向西,却又当如何应对方好?”

李恪对陈子明的能力与为人,都有着绝对的信任,此际听得陈子明如此说法,也自深信不疑,只是说到具体之部署么,李恪还真就有些个茫无头绪的,无奈之下,也只能是又将问题丢给了陈子明。

“诚如殿下所言,如今之局势下,我大唐断无出兵之可能,非不愿,实难为也,然,给予波斯人一些支持却还是办得到的,窃以为且从工部诸工坊里调出些军械,以支援波斯人接着跟大食人打下去,若是能拖到我大唐腾出手来向西拓展,事尤可为,纵使不能,多伤大食人几分元气也是好的,而我大唐所费的不过就是些兵刀弓弩罢了,断不致影响到对高句丽之征伐,想来陛下也自不会不允。”

大唐眼下确实无法出兵,不止是因对高句丽的战事还在持续之中,更为关键的是西突厥还盘踞在天山南北,可待得大唐灭掉了西突厥,国土立马便离波斯不远了,中间只隔着个吐火罗(今之阿富汗),到那时,势必要与强大起来的大食帝国有所冲突,这会儿多给波斯人一些支持,将来大唐要将手伸进中东也就能少上些麻烦,这等下小本而能得大利之事,于陈子明来说,自是没有不干之理。

“善,子明只管放手安排了去,小王自当竭力支持。”

自打陈子明改革了工部诸多工坊的生产流程之后,兵器工坊的产能已是高得惊人,远远超出了目下唐军之所需,实际上,大部分的工坊都只是在半速运转而已,加之因着煤铁联合体的大兴,钢铁产量远超历朝历代,换而言之,拿出部分军械支持波斯,于眼下的大唐来说,毫无难度可言,李恪自不会有甚异议可言。

“殿下此言差矣,不是下官要如何安排,而是殿下须得有所准备才是。”

一听李恪此言,陈子明不由地便笑了起来,意有所指地点了一句道。

“这……”

听得陈子明此言蹊跷,李恪不由地便是一愣,隐约间似乎想到了些关窍,却又不敢肯定,也就只能是狐疑地望向了陈子明,静候陈子明能给出个合理的解释来。

“陛下既是有意让殿下再度监国,然,终归须得寻个由头罢,而今,波斯使节团来访一事恰得其便,但消殿下能处置得当,陛下也就能顺水推舟上一番,群臣们也自能接受无虞也。”

陈子明并未卖甚关子,笑着便将个中之蹊跷解释了一番,当即便令李恪的眼神陡然为之一亮。

“多谢子明提点,小王知道该如何做了。”

一想到能再次监国,李恪的心情自是激动得很,也自不会有甚异议,兴奋奋地便搓起了手来……

“恪儿啊,那波斯国已是第三回派人来求援了,依你看来,朕当如何应之方好?”

果然不出陈子明之所料,次日一早,李恪照着晨昏定省的规矩入宫请安,行礼方毕,太宗便已是一派随意状地发问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波斯离我大唐万里之遥,其间沙漠处处,实难出兵相援,然,其国一向与我大唐交好,坐视不理也自不妥,且,据儿臣了解,攻波斯甚急之大食国实非善类,其国以教立国,行事每多偏激,攻掠心甚烈,非善邻也,故,为将来计,当不宜让其做大。”

这一听太宗问起了波斯使节团求援一事,李恪暗自感慨陈子明算计无双之余,也自不敢稍有怠慢,忙按着陈子明事先之交待,谨慎地进言了一番。

“哦?恪儿何以知大食国之事哉?”

不出兵援助乃是定策,不是不愿,实是不能耳,尽管一直不曾对外公布,可太宗在心中已是有所决断了的,之所以问一下李恪的意见,本意么,还真就是像陈子明所猜测的那般,是要先跟李恪交待上一番,而后让其在廷议时有所表现的,然则太宗却是没想到李恪会另有谋算,讶异之余,好奇心自也就大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