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413节

  李玄霸失笑:“小心他辞官。虽然抗旨不行,但辞官是没问题的。”

  李世民叹气:“我也担心。现在伯褒气得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你今日不进宫,我也准备出宫找你一起去伯褒府中安慰他。可惜那张君政太稚嫩,只通过了乡试。迟个几年,他有这样的志向,我就给他机会。”

  李玄霸道:“交州的事很紧急?”

  李世民点头:“薛老师说,岭南恐怕会生变。实在不行,就让魏玄成……”

  李玄霸挥手打断李世民道:“别老压榨一个人。”

  李世民道:“也对。那就小五……”

  李玄霸再次打断:“我去。”

  李世民:“……”

  他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不行!”

  李玄霸道:“冷静点。瘴气本来就是假的,只是蚊虫叮咬和中暑而已。我又不去山林里,确定不会有事。南方温暖,说不定对我的病还更好。而且除了我,谁能把已经得病还不肯回来的薛老师绑回来?”

  李世民皱眉。

  李玄霸拍着二哥的肩膀道:“哥,相信我,我从来不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李世民阴阳怪气道:“啊?是吗?河东那把火?”

  李玄霸道:“智者千虑偶有一失。火又不是我自己放的。交州又无战事,你有什么担心?等会试结束,如果张君政上榜,就把他派来给我当副手,我试试看能不能把他培养出来。有志向的人肯定比单纯接受命令的人更容易做出成绩。”

  李世民仍旧皱眉:“让我再想想。”

  李玄霸懒得等二哥再想,径直回府收拾行李了。

  反正自己已经决定,二哥再怎么想也没用。

  “你不同意,我就用你的字迹写诏书,你还能定我伪造圣旨之罪?”

  “李大德!你是不是找揍!”

  仿佛火山爆发的李世民把卢祖尚丢给大理寺,并在朝堂上炮轰卢祖尚好逸恶劳,不肯承担责任。虽然他没杀卢祖尚,但卢祖尚之后别想当官了,给他留给爵位就算是对得起他献城之功。

  “晋王暂代交州都督一职,即可赴任。”李世民咬牙切齿道,“朕的老师年迈,朕的弟弟病弱,他们为了大唐都自愿前往岭南。卢祖尚!朕虽不杀你!但你定会被钉在史书之中被人唾弃!”

  第242章 沿着旧路下江南

  李世民的愤怒, 朝臣们能理解,但不以为意。

  如果是大汉的皇帝,恐怕已经举起屠刀。但大汉已经是好几百年前。

  在律令上, 抗旨不去做官, 或者任期未到又未得皇帝允许就挂印离开, 都有相应刑法。前者身死,后者流放一年。

  但晋朝第二任皇帝就大权旁落,臣子不理睬皇帝的任命成了士人“傲气”的象征。

  北齐皇帝高洋曾将青州长史迁为光州长史, 因青州是大州,光州是小州,魏恺就拒绝去赴任。高洋也赦免了他。

  在后世人看来只挑肥缺是贪婪, 在魏晋南北朝的士人看来,挑肥缺才证明他们清高。

  卢祖尚的挑剔在他们看来不算什么, 甚至暗地里还夸卢祖尚清高。

  不过卢祖尚惹了皇帝不高兴, 去大理寺走一趟,免官也是理所当然。如果卢祖尚将来无法出仕,那也是卢祖尚为了清高选择的代价,是卢祖尚自找的。

  至于薛道衡和晋王李玄霸这一对老弱愿意去岭南吃苦,他们也愿意夸赞。

  “卢祖尚是清高自矜, 我和薛老师是鞠躬尽瘁,夸, 都可以夸。”

  李玄霸收拾行李时,薛收气不过,决定在李玄霸府中住到李玄霸离开, 天天对着李玄霸骂卢祖尚, 也骂夸赞卢祖尚的人。

  薛收愤怒道:“毁诺之人还能叫清高自矜?!”

  李玄霸道:“你这不是看清了他此事的道德弱点吗?为何不弹劾?”

  薛收憋屈道:“朝臣皆知卢祖尚得罪我, 我若弹劾他, 岂不是公报私仇?”

  李玄霸摇头:“于公,卢祖尚无错?”

  薛收道:“不仅有错,还有罪!”

  李玄霸道:“伯褒因担忧别人说你对卢祖尚有私怨,卢祖尚有罪你却不上书弹劾,岂不是沽名钓誉的虚伪之人?”

  薛收脸色大变,眉头紧锁。

  李玄霸笑道:“二哥重用你我时,有人曾上书,说你我皆是二哥亲近之人,二哥应该避嫌。二哥却道,任贤不避亲。因是亲近之人,就要无视对方的功劳和才华,不给对方相应的待遇,岂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行昏君之举?”

  薛收眉头舒展:“陛下还说过这句话?”

  李玄霸点头。

  薛收道:“任贤不避亲,弹劾也不该避开私怨。公事公办才是君子所为。”

  李玄霸道:“想明白了?快从我家里搬出去!不要每天敲门叫我起床陪你散步吟诗!”

  薛收讪讪道:“我看你就不是真心想去劝慰我,只是嫌弃我。”

  李玄霸点头:“是的,还不快滚。”

  薛收在李玄霸家里多住了两日才离开,以报答李玄霸的嫌弃。

  李玄霸气得整日冷脸,但还是纵容薛收。

  宇文珠哭笑不得。

  李玄霸知道薛收心里苦闷,为让薛收随时去烦他,便与宇文珠分房睡,独自去了薛收居住的院子居住。若李玄霸不想让薛收打扰他睡懒觉,只要回宇文珠身边睡,薛收脸皮再厚也不可能去打扰。

  但李玄霸一边嫌弃薛收,叫薛收快滚,一边又在行为上继续纵容薛收。宇文珠真不知道该说郎君什么好。

  或许郎君的友人们都知道郎君嘴硬心软,所以一旦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都会去找郎君吧。

  长孙康宁听了宇文珠的吐槽后,点头赞同,跟着吐槽:“二郎说,他心烦了就会把友人揍一顿。叔郎烦躁了,只是嘴上厉害一点。所以哪怕他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友人也只会拽着叔郎不放。叔郎还是太心软了。”

  长孙康宁吐槽得超大声,李玄霸就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

  李玄霸心里憋气,又不能对嫂子和妻子发。

  于是他写信给房乔、杜如晦和魏徵,叫他们赶紧滚回来。

  你们再不回来,朝堂风气又要变坏了!

  李玄霸又给王云写信,让他以“嫌贫爱富什么时候变成了清高”为题目,好好发挥他身为大儒的舆论引导作用。

  为了春闱,房乔、杜如晦和魏徵三位宰辅必须回来,已经在半路上。

  等他们三人回来,卢祖尚可别想轻易从大理寺里出来。

  王云已经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大儒朋友。他们一旦对卢祖尚口诛笔伐,民间舆论也不会这么容易过去。

  李玄霸把春闱已经定下的经义题目撕了,重新以卢祖尚之案为材料,让考生们从四书五经中寻找例子,阐述先贤和自己的看法。

  第一场较为完善的科举会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题目一定会代代流传,所有史书都会收录。

  如果科举会试中的一个题目还和当时历史事件有关,估计后世王朝和新时代都会将其作为研究热门课题。

  这么有趣的事,营销号时代来临时,网络段子也必少不了提一嘴。

  卢祖尚不想去岭南赴任罪不至死,李玄霸没想杀他。但既然他做了这件事,大概就不怕后世人一直念叨吧?

  “原本历史中的杜克明也曾辞去县令一职,但他是赴任之后辞官而归,走的是正式流程,朝廷派了新的县尉去接任。”

  “现在公卿们逢事便说魏晋南北朝,怎么不提大隋?他们在大隋忤逆隋文帝和隋炀帝试试?”

  宇文弼接到弟子的来信时,差点急得骑马回京。

  薛道衡那一把老骨头非要去岭南受罪就罢了,李大德你怎么也跟着去?难道朝中无人,只有老弱?!

  高丽见大唐越来越强盛,心里惧怕,最近小动作不断。宇文弼犹豫之后没有回京,只是从涿郡上书,连带着把满朝文武都骂了。

  现在高颎守西北,自己守东北,长孙晟抚西域,薛道衡抚岭南,全是一群两只脚都快入土的老翁在最艰苦的地方吃苦。

  晋王李玄霸自幼体弱,曾被隋朝太医担忧活不到弱冠;他先在河东郡被人暗害,几乎丧命;又跟着陛下南征北战,一路颠簸;哪怕当了晋王也矜矜业业,从未歇息。

  岭南告急,陛下挑选了一位年轻强壮的将领去协助薛道衡镇守岭南,这人居然对皇帝陛下毁诺,导致晋王殿下伤寒未愈就拖着病躯去岭南善后,你们还说清高?

  满朝公卿年富力强,却一点苦都不能吃,边疆全靠我们和晋王这样的老弱守,大唐的朝臣们真是清高啊!

  陛下居然容忍朝堂变成这样的风气,连隋炀帝时期的朝堂都不如,陛下你不反省一下吗?

  李世民看到宇文老师加急的上书傻眼:“啊?什么?我不如隋炀帝?!”

  李玄霸在李世民的寝宫里翻箱倒柜,给薛老师选礼物。

  李世民喜欢华丽的东西。虽然为了当一个好皇帝,他被迫比其他皇帝稍稍节俭一些,但内库里最好的东西他都会放在自己的寝宫,每天看着心情就很好。

  “宇文老师说气话,你听听就过了。魏玄成还没回来呢。他居然没让人快马加鞭提前上书,很明显回来要闹个大的,你就当先适应一下。”

  嗯,这个老师可能喜欢。

  李世民尖叫阻止:“阿玄!那是王右军的字,给我住手!”

  李世民扑到李玄霸背上,阻止李玄霸把他最喜欢的字拿去送人。

  “这个这个,这个给薛老师。”

  李世民给李玄霸塞了一幅画,把王右军的字紧张地藏在怀里。

  他知道李玄霸要来搜刮他的好东西时,就把喜欢的字画都藏在长孙康宁那里。但这一副字他昨日刚看欣赏过,忘记收进去了,差点遭了李玄霸毒手。

  李玄霸嫌弃:“小气。”他就说怎么会有一幅王羲之的字在桌上,还以为二哥终于放弃当王羲之脑残粉了。原来是二哥忘记收了。

  李世民见李玄霸没来抢自己怀里的字,松了口气。宇文老师骂他的郁闷都散了。

  “高老师、长孙老师、宇文老师和薛老师明明是自己抢的事,秦叔宝他们都愿意去,老师不肯。”李世民无奈道,“现在老师依次骂群臣欺负老弱,群臣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李玄霸道:“要怪就怪卢祖尚和夸赞卢祖尚清高的人。从古至今某个地方出现一个匪夷所思的坏人,会连带那个地方所有的人都被地域黑。比如杞国的杞人忧天,宋国的削足适履。现在宇文老师骂满朝公卿,何尝不是一种地域黑?”

  李世民道:“别连着我一起黑啊。”

  李玄霸笑道:“你是皇帝,朝臣的错都是你的错,哪怕卢祖尚的错都是你的错。谁让你识人不清,找了个毁诺的小人托付重任?我明天就离开长安,地域黑黑不到我。”

  李玄霸让陈铁牛扛着个大箱子,从李世民寝宫里大摇大摆地离开。

  去搜刮东西时,李玄霸提前和母亲和李渊打过招呼。出宫时他会带着很多东西,就不再与母亲和李渊告辞了。

  窦慧明很担心李玄霸的身体。但儿子们都有自己的抱负,她只能叮嘱李玄霸注意身体,不能阻止李玄霸前去岭南。

  “三郎放心,窦家的人我压得住,不会让他们给你和二郎添麻烦。”窦慧明承诺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