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414节

  窦慧明虽已无近亲,但窦氏宗族人还有很多。

  仗着自己是太后娘家,窦氏族人时常有违法乱纪之事。窦慧明常下旨规劝。

  同是外戚,长孙父子在草原荒漠上奔波劳累。哪怕晋王和楚王的亲家都十分节俭谨慎,深怕做错事连累晋王和楚王。

  我父母兄长早夭,你们与我关系最近的也不过是堂亲,居然比皇后的父兄还要狂妄无礼,你们是逼我亲自下手整治你们吗?

  若窦慧明已经故去,窦氏族人仗着李渊和李世民对窦慧明的旧情,还能肆无忌惮;窦慧明活着,他们要借窦慧明的势,就要窦慧明本人同意。

  窦家人老实了不少。连脾气最为暴虐的窦轨都平和了不少,最近新买的仆人居然活过了一年。

  “母亲做事,何须我担心?不过二哥那里我真的很担心。我离开京城后,无法劝阻二哥别胡来,母亲要多操心了。”李玄霸给二哥虚空告了一状后,才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离开京城。

  他先坐马车到渭水到黄河,黄河不能行船的地方又坐马车,然后就可以从黄河坐船一直坐完大运河全程,由江都入海,乘坐海船到岭南。

  半路上,李玄霸遇到了被他提拔治理黄河的姜承,和自诩他友人的王弘直。

  李智云回京后,王弘直接替李智云继续主持治理黄河。

  经过李玄霸和李智云的梳理,黄河两岸再无势力阻碍王弘直清丈田地,疏通被他们堵塞的渠道。

  王弘直自学成才,居然也有几分水利专家的模样了。

  “不来京城?”李玄霸笑着问道,“你这模样都不像个名士了。”

  身穿短打的王弘直笑道:“谁说我不像个名士?我就是名士,名士就是我这样。”

  李玄霸夸赞道:“你这话确实是名士才能说出来的话。”

  听了王弘直这句话,李玄霸决定接受这个朋友。

  “你这次不参加科举吗?”李玄霸又对姜承道,“你的才学肯定能考中,不缺考试的时间。”

  姜承道:“科举也是为了当想当的官做想做的事,我现在就在想做的官做想做的事,那么何必多此一举?”

  李玄霸道:“你们俩怎么都这么狂傲?全都要当名士了?”

  王弘直大笑:“我是你的朋友,他是你这个伯乐相中的好马,你是狂士,被你看中的我们就算不是狂士,名士还是能当一当的。”

  李玄霸失笑:“好吧,是我的错。”

  王弘直已经和姜承成为了朋友。李玄霸也认可了王弘直和姜承这两个朋友。

  李玄霸的熟人很多,朋友却很少。

  有的人已经和李玄霸相处了十几年,在李玄霸眼中也是熟人。王弘直和姜承与李玄霸相处的时间很少,但他认为这两人已经是朋友。

  王弘直和姜承乘船将李玄霸送到了洛阳。

  阎家兄弟正在洛阳修缮洛阳城池。

  王弘直和姜承不仅要修缮黄河堤坝,也要整修大运河。

  姜承对大运河有些意见。

  因大运河的线路是为了隋炀帝游玩和向高丽出兵方便,所以规划并不合理,很容易堵塞。

  姜承认为,大运河最主要的功能是贯通南北。洛水是黄河支流。夏季黄河水患容易让洛水泛滥,河底泥沙淤积;冬季黄河水流减少,洛水几近干枯,还会结冰。本就没有通行大船的条件,全靠人力勉强支撑。

  应该直接由涿郡向江都修筑大运河,将大运河截曲取直,这样维护的费用才低,运河运行也更长久。

  洛阳处于中原腹地,道路本就四通八达。运河完全没必要非要通过洛阳。

  李玄霸知道姜承说得对。

  历朝历代都修运河,就隋炀帝修运河亡国,连从开国起就烂得没变的元朝都没有因开运河亡国,亡国的导火|索是大修黄河和变钞。除了隋炀帝急功近利,把几年的大工程非要几个月做完之外,他修大运河是为了自己游玩和征讨高丽,所以对运河的科学性考虑不多,工程量自然就更大,效应却没有想象的大。

  唐朝建立后,很注重对大运河的维护。但在开元年间,大运河洛阳段也几乎已经荒废。

  唐玄宗宁愿命令裴耀卿改善黄河漕运,直接由黄河、渭水向长安供粮,也不愿去维修洛水;

  五代时有好几个国家定都洛阳,重启洛阳漕运,但也已经难以恢复往日繁华;

  至北宋,从宋太祖起,宋朝皇帝都热衷改善隋唐大运河,试图迁都洛阳,但都因为洛阳漕运不变作罢。

  “如果只看经济效益,那大唐也不会定都长安了。”李玄霸道,“大运河迟早会改道,洛阳迟早会失去漕运枢纽的地位变得衰落,但不是现在。”

  或许再过百年,大唐统治稳固,洛阳身为中原腹地的重要性会不复存在,但现在是唐初。

  姜承听懂了李玄霸的话,叹气说自己会努力修补大运河,让大运河多运行几十年。

  “希望我的后人能修一条永世存在的大运河。”

  在洛阳渡口送别李玄霸时,姜承畅想未来。

  李玄霸笑道:“一定可以。”

  这次他说的话不是“历史”,更不是谶纬,只是对友人最真心的祝福。

  ……

  第一次由洛阳下江南时,李玄霸还是个多跑几步都会气喘,不知道能不能活过十六岁的病弱孩童。

  现在,他都已经及冠好几年了。

  李玄霸对宇文珠说起年幼时与二哥一同伴驾下江南的趣事。

  李玄霸和李世民幼年时就很有危机感,为了从杨广那里多骗点赏钱当私房钱,两小使劲浑身解数逗杨广开心,金银财宝挂了一身。

  他们是杨广的表侄,就算再卖力讨好杨广,也只会被人称赞孝顺,便可尽心尽力讨赏了。

  宇文珠听到李玄霸和兄公幼时在杨广面前耍宝的经历,笑得停不下来:“郎君和兄公能在吝啬的隋炀帝手下封侯,全是凭自己的本事。”

  李玄霸道:“是啊。如果不讨好杨广,哪怕功劳再大都没用。不仅要讨好杨广,还要讨好杨广身边的宠臣。说来裴老师和苏公都没把我送给他们的贿赂退回来。”

  宇文珠笑得咳了起来。李玄霸给她顺背,又喂了她一杯蜜水,她停下了咳嗽。

  “裴公和苏公肯定认为那些贿赂是晚辈给长辈的孝顺,才不会把它们当做贿赂。”宇文珠笑道,“你好意思问他们要吗?”

  李玄霸挑眉:“我还真好意思,只是被二哥拦住,二哥说丢不起那个脸。这有什么丢脸?”

  宇文珠笑得肚子都疼了:“真的很丢脸啊。”

  李玄霸道:“当了皇帝后还要靠我补贴才修得起宫殿的二哥没资格说丢脸。脸能值多少钱粮?”

  宇文珠笑道:“是是是,郎君说得对。”

  等宇文珠笑够之后,李玄霸才说起下江南时看到的一些较为沉重的事。

  纤夫泡在水里已经长蛆虫的身体,宁愿掩埋也不准纤夫挖出来食用的饭菜,沿岸为供奉船队而陷入穷困的百姓……龙舟上歌舞升平,河岸上怨声载道。

  那时还不是隋末,而是隋朝最强盛的时候。

  “我看大隋那时就已经有败亡的迹象了。”宇文珠评点,“从君到臣都沉浸于好大喜功和奢侈享受,无人看得到为大隋提供赋税的百姓已经无力生活。再辉煌的楼阁没了根基也会倒塌。那时就无人劝谏了吗?”

  李玄霸道:“高老师和宇文老师本会因为劝谏,早早被杨广冤杀。”

  宇文珠叹气:“郎君那时心里存了好多事,真难啊。”

  李玄霸笑道:“还好。我可不会把事存在心里。”

  宇文珠失笑:“那兄公可真难啊。”

  李玄霸和宇文珠都不喜太多仆从伺候,身边只有三两壮奴仆妇。不过李世民强迫李玄霸带了百人护卫,所以还是乘的大船。

  李玄霸去哪,陈铁牛就去哪。

  他抱着刀毫不把自己当外人的听李玄霸胡侃。偶尔李玄霸与宇文珠说到兴头,还会与陈铁牛说几句。

  张亮原本想避开。

  他见陈铁牛上去“偷听”,不知不觉脾气上来,觉得自己也能听。

  这一听,他惊讶的表情就停不下来。

  什么是神童啊!我怎么觉得就算我现在都比不过幼童时期的陛下和殿下?

  “那时陛下和殿下就通过萧皇后委婉劝谏隋炀帝厚待百姓了吗?”张亮唏嘘,“陛下是天生的明君,殿下是天生的贤王啊。”

  李玄霸却摇头:“天生?我哥小时候别说怜惜贫弱的百姓,连生病的我的羊奶都抢,可霸道了。若以他天生的样子,肯定比隋炀帝还像个暴君。至少隋炀帝不会抢生病的弟弟的食物。”

  张亮:“……”

  陈铁牛:“哈哈哈哈哈。”

  张亮觉得自己不可能比得过陈铁牛了。

  陈铁牛,你怎么敢笑啊!

  宇文珠不敢置信道:“唐国公府没穷过啊!”

  李玄霸面无表情道:“小时候,他总觉得我的饭更好吃。哪怕母亲多次告诉他我和他的饭连盐都放的一模一样,他仍旧坚信我的饭更香。”

  他总算知道历史中李世民和李玄霸为什么可能没什么感情。就凭二哥这性格,母亲就没法让两个孩子一起养。也是自己是穿越者,才受得了二哥。

  二哥抢他的吃的,他就抢二哥的吃的呗。

  李玄霸说到兴头,薛道衡到江都迎接他的时候,他又把自己小时候被二哥欺负的事又和薛道衡说了一遍,让薛老师写信去骂二哥。

  薛道衡得知卢祖尚毁诺,不肯来岭南赴任,弟子李玄霸拖着病弱之躯来救急时,气得嘴上都起了两个泡。

  一见到李玄霸,李玄霸却在说皇帝陛下小时候欺负他,让自己评理?这什么和什么啊!

  薛道衡气不起来了,只觉得头疼。

  “你怎么每次见我,都要让我骂李二郎!”薛道衡头疼得都不喊陛下了。

  李玄霸理直气壮:“那不是因为我哥该骂吗!”

  薛道衡轻轻敲了李玄霸的脑袋一下:“是是是,对对对,我写信去骂他。李靖你这个竖子跑什么!每次遇到事你就想跑!你能不能把你打仗的勇气分一星半点在平时?!”

  李靖听到李玄霸肆无忌惮地“诽谤”陛下,本想偷溜,被薛道衡抓了个正着。

  李玄霸笑道:“好久不见,你的胆子怎么更小了?以前我说二哥不是的时候,你还会附和。”

  李靖无语:“殿下,别污蔑下官,下官从来没有附和过!”

  这么久不见,晋王殿下居然还是以前的性格?

  见晋王殿下这模样,李靖知道皇帝陛下的性格估计也没什么变化。

  李玄霸打开了话匣子,不仅要告小时候的状,还把二哥最近的“荒唐”全都抖了出来。

  什么秋闱的时候偷溜出宫,让小五在书房里假装他。被裴公和苏公拆穿后,二哥拉着他到处逃窜,最后被撵上了树。

  薛道衡又气又笑:“高昭玄离开京城后,是不是没人管得住你们了?皇帝和晋王一起挂在树上被老臣指着骂,你们都不脸红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