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53节

  李冰也很犹豫。

  如果选择折中的方案,也能一定程度上抵御洪水。但若要达成他心目中的完美方案,就必须凿石开山。

  他犹豫的时候,就找到朱襄和李牧两人商量。

  这时候,知己的肯定,能给他极大的鼓舞。

  李牧道:“水利我不太懂,不过换做打仗的话,你现在面临的两个选择,一个是用接近一半甚至一大半的兵力,换对方全军覆没;一个是用少于一半的代价,只是击退对方。是吗?”

  李冰点头:“是。”

  李牧道:“这就要从多方面考虑。第一,对方全军覆没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更长时间的安稳,让我们能休养生息;第二,君上是否会全力支持我用伤亡换对方全军覆没。”

  李冰道:“若是我的分水堤坝修建而成,即便有洪灾,成都平原也不会造成大规模洪涝灾害。只要堤坝不毁,就是一劳永逸的事。至于君上……”

  他对秦王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秦王会不会支持他。

  “君上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给了你五万刑徒,又给了你二十年的时间,这远远超过了历代水利工程修建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朱襄道,“他就是要让你用非凡的代价,去取得一个举世震惊的成就。”

  朱襄半开玩笑道:“还记得我所说的话吗?造奇观,是雄主都难以拒绝的事。对吧,政儿?”

  坐在朱襄腿上的嬴小政冷哼一声,道:“我不喜欢。”

  朱襄戳戳嬴小政的脸蛋:“真不喜欢?真不喜欢?那以后不准修。”

  嬴小政伸手挡住舅父作怪的手,没好气道:“行行行,我也喜欢。既然曾大父已经给了伯父这么多人和时间,那么只要能在时间之内拿出成就,曾大父不会干预。”

  朱襄道:“有同样是雄主的政儿保证,你就能大胆地放手去做了吧?”

  李冰哭笑不得。得到了一个垂髫小孩的认可,我就能放心大胆地去做了?是不是有点奇怪?

  但更奇怪的是,当嬴小政认可朱襄所说的秦王的心理时,李冰还真的放下了心。

  “再说了,开凿山壁也不一定会花那么长的时间。”朱襄道,“李冰,我在咸阳学宫与方士对峙的时候,你是否有观看?”

  李冰道:“我看了,非常精彩!”

  就是旁观了朱襄和方士的那一战,李冰才在刚与朱襄相遇的时候,对朱襄恭敬得话都说不圆转。

  朱襄道:“我所用的那种叫黑火药的东西,可以为开山提供便利。虽然它的威力不是很大,但先选好岩石薄弱处,用铁钉凿孔,再把黑火药放进去引爆,就能瞬间撑开岩石。若是不好凿开的岩石,用火烧和泼水,热胀冷缩的方式就能使其出现裂口。”

  黑火药的威力很差,不能直接用来开山。后世工程用炸药包,都是现代火药,即至少是黄色火药。不过如果已经凿出空隙,再利用黑火药包爆炸式膨胀的气流,就能轻松将岩石缝隙撑开,减少开山的工程量。

  朱襄其实知道现代火药的配方,但他选择了隐瞒。

  在思想和底层科技还很落后的时候,贸然使用太过先进的技术,无异于小孩抡大锤,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甚至这种危害,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文明断代。

  只要发现了火药的威力,火药就一定会用于战争。而火药制备技术是不可能完全封锁的,很快战争几方的战备都会开始升级,最后打成一锅粥。

  这不是朱襄看了几本科幻小说和古代未解之谜后的危言耸听,而是现代社会已经发生过的教训。

  现代地球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朱襄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而在华国之外,一些地区的人民可能处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

  作为农业研究人员,朱襄不只是在华国找种子种田,也要去全世界学习先进种田经验和寻找不同性状的种子。

  同时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且经历过苦难的大国,总会用援助的方式,与其他处于苦难的国家进行利益交换,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直接掠夺。

  农业研究人员,一直是处于国际援助的第一线。

  朱襄身为优秀的农学青年教授,本科的时候去边疆,研究生的时候去南亚,读博的时候去拉美,等带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时候,就每年至少去一次非洲了。

  所以朱襄非常清楚,当那些经济文化思想都很落后的国家,突然得到了先进的武器,所带来的不是技术进步,而是好不容易萌芽的文明社会的全面崩坏,以及内部资源被进一步掠夺。

  朱襄能拿出黑火药,是因为现在方士已经开始炸炉,他要解释其中原理很简单。而且黑火药的威力极差,远远不如弩箭。若换一个神弓手,如李世民那种,黑火药还不如弓箭。

  所以许多不了解的人,说“华国发明了火药却用来放烟花”,完全是屁话。

  华国黑火药在战争上的运用已经非常透彻,只是因为黑火药的劣势,让擅长骑射的清政府较为轻视,再加上清政府不敢技术自研——因为如果放开技术自研,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汉人一定会出现最多的技术人才,所以才逐渐落后。

  其实清政府在黑火药时代也没有被拉下太远。现代火药出现后,才让清政府陷入彻底的劣势。

  朱襄没有继续向秦王推荐煤炭,也是因为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积累不达标的原因。

  煤炭含有大量的杂质,没有清洗技术,烧出来都是毒烟,难以利用。

  他知道的技术虽然能初步运用煤炭,但若是秦王现在粗放开采和使用煤炭,那就会造成煤炭的大量浪费,环境也会遭到极大破坏。

  这时候的人可没有技术去修补环境。两千年后,大地煤炭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他就是罪人了。

  不过他留下了关于如何运用煤炭的基础知识研究,等待后人自己钻研。

  他还留下了包括煤矿在内的全世界矿产图,准备做成类似《山海经》的神话书籍流传后世。

  朱襄十分中二地想,自己留下的算不算藏宝图?

  不过火枪手的培养成本比弓箭手低,可以对远程兵力进行补充。这件事他不提,秦王应该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现在朱襄在开山上运用了黑火药,恐怕会加速秦王对黑火药的研究和运用。

  “黑火药能开山,是不是也能轰开城墙!”李牧眼睛一下子亮了。

  朱襄在心里叹气。不愧是李牧,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朱襄道:“土墙轰一下就碎,和用攻城木也差不多;但要轰开主要城池的城墙,黑火药威力不够。在众人还不知道有黑火药的时候,用黑火药冒充霹雳,装神弄鬼让敌人直接投降,恐怕成功率更高。”

  李牧摸了摸脸上的胡茬,脸上挂着诡异的微笑,脑海里开始模拟出一幅一幅攻城略地的蓝图。

  “咳咳,现在在说修分水坝,别跑题。”李冰干咳一声,道,“我们先选一处小山实验一番。”

  朱襄道:“要制定详细的安全实验流程,小心炸到人。”

  李冰点头:“知道。”

  朱襄十分高兴。和一个严谨的工科友人合作,就是舒服。

  他们决定开山后,李冰就忙于准备实验场地。

  等实验成功,他就要寻找黑火药的材料,并培养能使用黑火药的人才。

  后者会非常困难。

  霹雳和火焰向来被认为是神灵的能力,要让工匠认可这只是“技术”,毫不畏惧地学习和掌握,并且严格遵守保密流程,这对李冰的组织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朱襄:“我相信你!”

  李牧:“你是郡守,这些事该你自己做。”

  李冰:“……”他坚硬的后盾,他最好的挚友,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为什么他会突然萌生绝交的念头?

  朱襄:“我还要继续育种。”

  李牧:“我准备去楚国边境晃一圈。”

  朱襄和李牧:“你努力,我们会在心里支持你!”

  李冰被气得拂袖而去,朱襄和李牧在他身后东倒西歪地大笑。

  嬴小政老气横秋地叹气道:“老师,怎么你也沾染了舅父的坏习惯?好好说话不行吗?为什么要逗弄李冰伯夫?”

  朱襄笑着问道:“那政儿说,我们还怎么好好说话?”

  嬴小政继续叹气:“李冰伯父是蜀郡郡守,这些事是他的本职工作。你们如果过多干涉,终归不好。而且如果你们参与得过多,等分水堤坝修建好,或许会有人说是你们的功劳。虽然李冰伯父不介意,但你们都不想抢夺伯父的名声。”

  “我们如果好好说话,他就会有理有据地反驳我们。我们这样推脱来推脱去,多浪费时间?”朱襄摸了摸嬴小政的脑袋,道,“但我们把他气走了,他就不会来了。”

  李牧揉了揉笑出眼泪的眼睛,道:“的确如此。”

  嬴小政耸耸肩膀,摊摊小手。

  虽然的确如此,但他总认为舅父和老师是在故意欺负人。以他对舅父和老师的了解,自己的猜想绝对没错。

  当然,舅父和老师绝对不会承认。

  李冰果然没有继续找朱襄和李牧帮忙。朱襄回到了田地,李牧没有立刻去楚国边境,而是陪了嬴小政一段时日,继续教导嬴小政骑马。

  经过朱襄的荼毒,嬴小政也勉强无奈地接受自己是六岁,而不是七岁或者八岁。

  反正只要自己权力够大,想要提前到十五六岁加冠都没问题。

  这一世阿父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错,恐怕自己三十岁左右才能当秦王。就算阿父不争气,将来也是舅父辅政。

  自己现在就帮舅父处理杂事,将来舅父辅政,那辅政的工作还不是自己做?

  我辅政我自己,什么时候亲政有什么区别。

  所以舅父开心就好。

  六岁的嬴小政终于有了一点俊俏儿童的模样,不再是圆滚滚的一团。

  他的手脚开始抽长,慢慢进入了第一次生长发育期,骑着小马驹的时候能夹住马背。

  朱襄、李牧、李冰三人一同寻了许久,给嬴小政寻了一匹有千里马血统的小马驹当六岁生日礼物。

  当得知朱襄要送给嬴小政生日礼物,并为嬴小政做生日大餐的时候,李冰很不适应。

  这个时代不庆祝生日。

  华国古代的传统,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不仅不会贺喜,还应该悲伤。

  虽然私下肯定会有人在生日的时候偷偷庆祝,但整个社会层面,生日是不应该大规模庆祝的。

  直到佛教盛行,“佛诞日”作为一个宗教盛大节日进入百姓的视线,“庆祝生日”才渐渐盛行。

  到了唐太宗的时期,唐太宗就因为民间开始普遍盛行庆祝生日,对民风不纯而进行过感叹和愤怒,并试图下令纠正。

  不过到了唐玄宗时期,唐玄宗认为自己的功绩够大了,是应该好好庆祝一下,成了皇帝中公开庆祝生日的第一人,称“千秋节”,后又改名为“天长节”。皇帝诞辰自那以后,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被后世皇帝延续。

  民间隆重庆祝生日,也成了公开的传统。

  所以在先秦,为孩童庆祝生日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

  但朱襄说:“我感谢上苍让政儿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想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一定会认为孩子诞生的那一天是幸福的日子。如果她不认为,她就不给孩子庆祝生日便好了。孩童又无法隆重自己庆祝自己的生日。”

  李冰便被朱襄的“歪理”说服了。

  嬴小政其实对是否庆祝生日无所谓。在舅父帮他庆祝生日的时候,他还未想过这件事。

  因为朱襄是庶民,父母不重视,他不知道自己的具体生辰。而雪是被捡来的,连年龄都是估算的。朱襄和雪都不过生日。

  但他们二人都非要给嬴小政过生日,嬴小政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

  他想,将来长大了,就以皇帝的命令指定一天成为舅父和舅母的生日,他也要给舅父舅母过生日。

  他是皇帝,他说舅父舅母的生日是哪天就是哪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