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30节

  这不是夸张。许多农人只盲目交税,已经改朝换代了好几次,他们的后代都还以为自己在前朝。

  廉颇和李牧很疑惑,为何会有这么多人知道他们离开了赵国。

  事实当然是蔡泽领着人告诉了他们。但赵人并不知道居然会有人对他们这群平民使用离间计,他们自以为实话实说道:“我们当然知道,因为我们一直很担心救了我们的廉公和李公。”

  其实这也不是假话。燕国的事和匈奴的事,就算他们消息再闭塞,因为需要征兵,他们都知道。所以他们也的确在向身边人和游商打探廉颇和李牧的消息。

  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廉颇和李牧。蔡泽只是将他们关心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廉颇和李牧听到他们的回答,好几宿没睡好。

  第二天睁眼,他们默默地一边赶路,一边尽全力练兵,以应对追击的赵军。

  令他们庆幸的是,就算路过了赵军的营地,赵军也像是没察觉出这一队秦人中多出了许多庶民一样,直接放行。

  廉颇和李牧原本以为他们是惧怕秦人,后来当有人偷偷赠送粮草和半报废的兵器时,他们心里明白了什么。

  刚明白的时候,两人心中难免愤怒。

  这些赵军所作所为,不仅是渎职,甚至可以说是通敌了。

  但愤怒之后,他们又发现他们没有愤怒的立场。因为这些庶民是跟随他们离开。

  楼缓自言自语:“这就是儒者说的,人心散了?”

  廉颇气得举起拳头要揍楼缓。

  楼缓虽然腿脚不便利,逃跑的速度却不慢。他一边逃跑还一边嘀咕:“你这人怎么听不得实话?你怎么不去揍赵王那个罪魁祸首?”

  廉颇气得比平时多吃了三碗饭。

  楼缓对廉颇的饭量十分震惊。他怀疑自己判断错误,说不定廉颇未老,还能替秦王征战。

  啊,做完这件事,满足了心愿之后,他不该在私下称秦王,该称君上了。

  楼缓很庆幸自己有秦王这样的君上,想来他可以在秦国善终。

  到了三不管地带后,秦国使团才遭遇了袭击。

  虽然各国不管这些荒野,但有许多匪贼盘踞其中。

  本来匪贼没胆子劫秦国使团的车,但他们看到秦国使团中有许多老弱妇孺庶民,他们就以为自己能抢了这些庶民的东西,秦兵可能自顾不暇。

  只要他们抢了东西遁入山林,就算是凶名在外的秦军也拿他们没办法。

  他们万万没想到,在这一支平平无奇的秦国使团中,有着赵国如今最厉害的两位将领。

  即便只经过了不到一月的时间,廉颇和李牧已经锻炼出一支能打仗的兵。这些新兵哪怕拿着绑着石块的木棍也能轻松冲垮匪徒,何况他们的手中还有赵军偷偷赠送的半废弃兵器。

  廉颇和李牧一路朝着长平前进,一边击退匪徒。当到达了长平的时候,他们手中的兵已经颇具血气,吓了边境的秦军好大一跳。

  “见过廉将军,见过李将军。”长平守将伯夫抱拳道,“这,这是把赵军带来了?!”

  廉颇疑惑:“你是谁?”

  伯夫:“……”将军,你见过我不止一次吧!

  “咳……”李牧笑道,“我记得你,你经常带政儿玩。你怎么在这里?”

  伯夫道:“我曾经是廉将军带领的长平赵军中的一员,后来……”

  他顿了顿,实话实说道:“我杀了赵括,投奔了秦国。”

  廉颇狐疑:“赵括是你杀的?他不是战死的吗?”

  伯夫道:“是我杀的。”

  廉颇摸了摸胡须,上下打量伯夫。

  伯夫跪下。他知道身为赵国兵卒,杀赵将肯定是大罪。廉将军肯定会怪罪他。

  “这么说,赵括引起赵军哗变的事也是真的?”廉颇问道。

  伯夫道:“是真的。”

  廉颇道:“他说如果能回赵国就要杀了朱襄,也是真的?”

  哪怕是现在,提起这件事,伯夫脸上也难掩愤怒:“是真的!”

  廉颇微微颔首:“他该死。”

  朱襄回到邯郸时给赵括留足了面子,说赵括是战死。不过后来有人传言赵括其实是被朱襄或者赵军杀死。朱襄才因此入狱。

  伯夫惊讶地抬起头。

  廉颇皱眉:“你现在是秦将,对我跪什么?站起来。”

  楼缓插嘴:“廉颇,你现在也是秦将,将来也是他的上峰,他跪你怎么了?跪的没错。”

  廉颇:“……”

  他抽出了剑。

  楼缓十分熟练的移动到李牧身后,道:“廉公让你站起来,你没听到吗?”

  李牧:“……”他真的很担心在进入咸阳之前,楼缓就被廉公杀了。

  伯夫不敢起来。

  “起来!”廉颇轻轻踹了伯夫一脚,“我记起来了,你是不是为了朱襄回到邯郸,说赵括是你杀的?”

  伯夫起身抱拳:“是。”

  廉颇道:“还算有情有义。和我说说长平。”

  伯夫的声音更大了:“是!”

  他十分激动。除了朱襄公,他最敬佩的就是蔺公和廉公。没想到廉公也入秦了!

  白起十分欣赏伯夫,不仅把杀赵括的功劳补给了他,还在去邯郸救朱襄的事上为了报了功。又因为伯夫曾是长平守军,对长平一代十分熟悉,所以秦王就任命他为长平守将。

  朱襄虽然没有来到封地,但秦王有意考验朱襄的治理能力,所以长平每年的施政方针都参考了朱襄的意见。

  再加上朱襄几乎把自己从长平征收的属于他的份额都重新还给了长平,长平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得到了极大发展。不过一年,长平就已经恢复了元气。

  廉颇听到朱襄所做的事后,不由扶额。

  他虽然才封君不久,但早早就有了封地,所以对封地的税收十分了解。

  封地的税收制度即后世所称的“包税制”,国君给一个税额,封地的主人只需要给足这个税额,多征收的部分就是封地主人自己的钱。

  秦王对朱襄很慷慨,承诺五年不向长平要税。长平的税收就全是朱襄的钱。

  朱襄确实征收了税赋,然后把税赋都转手给了长平,全部用于长平生产力恢复。

  恐怕没有哪个郡有如此多可支配的资金,让长平的官吏又是兴奋又是心惊胆战。

  廉颇疑惑道:“朱襄不拿长平的钱,他怎么养政儿?”

  伯夫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咸阳的事,他怎么知道?

  廉颇看向楼缓。

  楼缓道:“我也不太清楚咸阳的事。”

  廉颇狐疑:“你居然不知道咸阳的事?”

  楼缓微笑:“我更清楚赵国的事。”

  妈的!廉颇又抽出了剑。

  李牧赶紧挡在楼缓面前,道:“可能秦王额外赏赐了朱襄许多东西,朱襄或许认为那些钱财足够他养家。”

  廉颇骂道:“养他自己没问题,他以为政儿还像在邯郸一样,只是一个质子吗!政儿是秦国公子,出行怎么能寒酸?”

  李牧:“……政儿可能也不需要太多钱财?”

  廉颇:“你放屁!”

  李牧:“……”廉公真像一个过分溺爱孙子而不讲理的老人。

  “廉公,不用担心,政儿的吃穿出行有夏同负责。”蔡泽从人群中走出,“廉公,李牧,好久不见。”

  廉颇皱眉:“你没有回秦国?”

  蔡泽微笑道:“这里就是秦国。我刚得到了秦王任命我为长平郡守的诏令,请廉公放心去咸阳。”

  廉颇和李牧顿时心里有点堵。

  虽然他们遇到了几波匪徒耽误了时间,但蔡泽怎么会这么快就成为长平郡守?难道秦王真的未卜先知?

  第73章 秦王叵测心

  虽然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对三晋发动了多次战争,让秦国看上去成为了三晋的仇敌。其实从三家分晋时起,三晋最大的敌人都是彼此。

  魏、韩、赵都想继承晋国全部“遗产”,自立国时起就彼此征战不休。但他们又出身自同一国的贵族,彼此已经联姻很多代。所以他们在彼此征伐的时候又彼此留有余地,本可以吞并对方又因为各种原因退兵。

  这种拉拉扯扯,很多士人认为三国国君对敌人留有余地,很有贵族风范。但对于三晋交汇之地的民众而言,就是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就像是不断拉锯的刀刃中的肉。

  长平是几条河流交汇之处,在山谷间有大量冲积平原。众所周知,冲积平原都能产生繁盛的经济。后世这些地方也是重要的产粮地。因为战乱,这里几乎成了一片荒野。

  当长平之战结束之后,因为秦国居然放过了几十万的赵兵,让魏国和韩国以为秦国游刃有余,不敢打秦国的主意,默认了秦国对上党高地的控制。

  原本历史中,白起杀俘不仅让饱经战乱趋近麻木的赵国民众,第一次生出了对某一国深刻的仇恨,也让他国看到了秦军处于强弩之末。

  谁都知道,秦军虽然会杀俘,但以欺骗的方式杀已经投降的兵卒,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秦国不仅养不起这么多青壮力,兵力也无法控制这么多青壮力。

  春秋战国战火绵延数百年,天下人口锐减,各国都缺劳动力,秦国更是厚颜无耻经常去三晋之地“偷人”。

  秦国能将多少战俘转化成自己的劳动力,就能看出秦国现在的力量如何。

  所以白起杀俘之后,请求立刻进攻邯郸。他知道不可能灭了赵国,但他攻下赵国邯郸之后,秦国就能与赵国签订合约,更加削弱赵国,补强秦国,也能让其他国家错估秦国的战力,不敢轻举妄动。

  长平之战,其实秦国和赵国几乎是两败俱伤。白起不能让其他国家趁机攻打秦国。

  不过白起虽然没能让秦王攻打邯郸,其他国家的国君也没有白起想象中的那么聪明,居然一直怂着不敢出手,让白起很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秦国休养生息,好好经营上党高地,就能将上党高地化为己有,他的担忧就不会实现。

  谁知道秦王却突然犯蠢,心血来潮攻打赵国了,并且死咬这场必输的仗。其他国君再蠢,也会抓住这个机会。

  邯郸之战之后,秦国把占了多年的三晋之地全丢了,被人打到了函谷关。秦昭襄王从一介雄主变成了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