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一百二十七章 齐民编户

汉末苍天 第一百二十七章 齐民编户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确如老盐工所说,当天的雨水很快就停了。

接下来的几天,姬平并没有闲下来,先是蒲津渡方面传来关羽破敌的消息,随后过了两天,河北县风陵渡也传来徐晃和典韦破敌的消息。

自此,关羽驻守蒲坂县和蒲津渡,徐晃驻守河北县和风陵渡,赶去支援的典韦则率猛虎营退了回来。

姬平当日灭了临洮董氏和武威胡氏派驻在盐池的管事和士兵,顺手缴获了两个家族储存在这里的四万石粮食、二十万金钱和十万石食盐,这些都是他们四处搜刮而来、准备发运给关中董卓的,却被姬平截获了。

除了董氏和胡氏外,还有河东本地的两个世家,卫氏和范氏。

那日姬平命典韦斩杀了卫固和范先,收了他们的家兵,为了防止两个家族反弹,典韦回来后更是攻入两家坞堡,抄了他们的家底。

卫氏和范氏是河东郡数一数二的豪强大族,尤其是卫氏,世代经营粮食和食盐,是河东郡最为富庶的家族,存粮极多。

只此四家,姬平便获得了粮食近八十万石,再加上各县的仓储,足可供十万人吃半年之用,缓解了移民后的缺粮危机。

这让姬平不由松了口气。

除了八十万石粮食外,还收缴了精铁六千斤、金钱八百万、隐匿的佃农和百姓近两万人口、良田十万亩、耕牛四百头。

这其中,姬平特意命士兵拆除了两家的堡坞,这是他消除河东郡堡坞势力的开端。

不过除了卫固和范先的死忠,对于卫氏和范氏余下的数千族人。姬平并没有赶紧杀绝,反而给他们留下了足够一年食用的粮食和二十万钱。

如果卫氏和范氏族人没有异动,便同样是他治下百姓,他便要给这些人留下活路。

如此举动,倒让那些本来紧张观望的世家和本地豪强微微松了口气。

只是对于分化卫氏和范氏余下的族人。姬平也巧妙的用了些手段,他将那留下的一年粮食和二十万钱,不论原本嫡庶、贫富和远近,全部平均分给了各家各户,打破了他们已经习惯的嫡多庶寡、富有贫无的分配方式,让他们难以结成一团。

对于得到的八十万石粮食和八百万金钱。姬平让卢植安排士兵给张辽、关羽、徐晃、荀棐等各处驻兵发了三个月军粮和军饷,余下的粮食全部存到了安邑粮仓,留以发放俸禄军饷和赈济百姓,金钱存入府库,用于垦田、开渠和盐场建设等方面。

六千斤铁由尚方监的宦官接手。原本安邑就有铁官机构和冶炼的一套设备,姬平占领安邑后,自然也接管过来了。

不过这六千斤铁他却没打算用来铸造兵器,而是铸造农具,姬平是下了决心先把屯田和盐池搞起来,否则发展后继无力。

他命毕岚为尚方令,由毕岚教出的几个弟子带着原本的铁匠,全面负责农具的打造。同时从各地收购耕牛,为屯田做准备。

粮食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军事上彻底掌控了汾河以南的半个河东郡。姬平也不着急攻打汾河以北的平阳诸县,而是先从河东郡南部开始实施他的治理之道。

他与卢植、袁基和从河内召来的刘备等手下彻夜研究琢磨,不到半个月,各项政令一一推出。

第一项政令便是军事,这是姬平实施一切政令的基础,没有军事实力。他恐怕连河东郡也保不住。

他命手下张辽、关羽、荀棐、段煨四大中郎将,和段谨、盖顺、张飞、典韦、杨奉、士孙萌、张杨、徐晃等校尉。严格加强士兵操练,并制定了操练守则。守则规定的很细。

士兵每天黎明卯时和黄昏酉时进行奔跑越野,主要是锻炼体力和奔袭能力。

上午辰时和下午申时进行阵战操练和骑射,主要是练习旗鼓号令下的布阵,和阵战中兵种的配合,包括攻城和野战,具体项目由各自将领合理调配和安排,但旗鼓号令却是全军统一,以便于保持将领阵亡或轮换后的战阵指挥。

巳时、午时和入夜后的时间主要是就餐、学军规、诵军纪和休息。

午后未时,到所在县乡帮助百姓和老弱孤寡干一些挑水、扫地之类的活计,拉近军民关系。

考虑到操练繁重,姬平给士兵安排了每个月的三天休息和探亲假,实行轮休,战时取消。

同时,为了鼓励青壮踊跃参军,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姬平将军饷提高了三成,减轻了军户的赋税,凡七口以下人家,有一人入伍者赋税减半,两人入伍者赋税全免,富户豪强和大口之家则不在此例。

在士兵和军属待遇提高的同时,姬平提高了参军入伍的准入资格,凡是新兵入伍经历三个月操练不合格、而又无一技之长者,便遣送原籍继续种田,或作为郡府、县府的巡捕和护卫。

与此同时,姬平严申“七禁七杀”军令,违反者斩杀不饶,与临阵逃脱者同,取消其对其家属的一应税收优惠政策。

他要训练的是精兵,可掌控的精兵,可纵横驰骋的精兵,而不是冗兵和乱兵,看似声势浩大,虚耗粮草却没多少战斗力,反而为祸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第二项政令是编户齐民,规定郡县治下百姓,无论士农工商还是吏民贫民,均要编入国家户口,生者著,死者削,户口里记载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土地、家产等。

户口分为三种,主户、屯户和客户。

主户是有田有宅者,主要包括豪强富户和有田产的百姓。

屯户则是屯田的百姓。

客户则是那些没有田地、依附豪强的佃农,就是那些佃人之田,居人之地,受人之土。佣而耕者。

主户和屯户按照各自的赋税相关规定上交赋税,客户则是自行交租给所依附豪强,再由依附的豪强代为向国家交赋。

编户齐民历来是最难办的事,尤其是目前豪强并起,堡坞连片。隐匿户口的情况极为严重,对此,姬平双管齐下,采取了一些激励和惩处的手段。

先前他下令减免口赋、算赋等人头税,以田纳税,算是一个手段。

那些交不起沉重的人头税、本来自愿依附豪强世家的佃农。恐怕有不少会自动脱离豪强,毕竟人头税一减免,相比起来,豪强对他们的盘剥恐怕比姬平所收的田税还重。

除此之外,为了鼓励百姓自主向国家申报编户。姬平特意提升了编户百姓的权利,除了最基本权利外,赋予了编户百姓读书和为吏做官的权利。

这个权利在后世看似简单,但在两汉之际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利,因为在两汉,只有“吏民”才具备为吏做官的权利。

吏民有几个标准,一是从事的职业和身份不是国家抑制或打击的对象,比如商贾及其后代在内的七科谪户。医、工、巫、卜之户,就不具备做官为吏的权利,二是具有中家以上的财产数额。汉初是十万,景帝时调整为四万,后来也多有变化。

总之,吏民是一个相对富裕的阶层,不但有土地,许多吏民之家还有奴婢。是国家授田、授爵、察举任官的主要对象,也是赋税、力役的主要承担者。

而寻常贫民百姓则没有读书和为吏做官的权利。如今姬平赋予他们这些权利,不但能激励百姓编户。同时也是他打破世家垄断官僚系统的一个开端,为下一步开科举做准备。

这些都是激励,只要百姓编户,无论主户、屯户还是客户,权利和地位都是齐等的。

但没有户口的百姓则不同,非但没有读书和为吏做官等权利,而且在各郡、县、乡每年八月“案户比民”,也就是核查户口时,一旦发现或被举报有脱籍无户之民,就要严厉惩处,故意和强行隐匿户口的还要从重惩处。

凡隐匿十户以上百姓的富户和世家,要入宅搜查,视情况缴纳罚金,隐藏户口过大者,甚至抄家灭族。

姬平提出这个处罚制度时,卢植、袁基、崔钧和刘备均是反对,他们认为这个政令一出,恐怕会立时得罪天下世家,但姬平却坚持实行了。

户籍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户籍制度能否彻底执行,也往往决定了一个朝代的盛衰和兴亡,他不反对世家大族使用佃农和门客,但有个前提,就是这些佃农和门客要在国家编户和纳税。

若是他治下有世家一意孤行,还试图像以前一样隐匿户口,躲在堡坞,自成一家,不归服国家管控,那就别怪他辣手无情了!

事实证明,一个政令的出台,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团体的反抗。

编户齐民的政令一出,首先就是各县各乡的官吏或上书,或消极应对,不少官吏阳奉阴违,以各种理由拖延不办,一些地方豪强则是暗中勾结山贼强盗,作乱地方,以示反抗。

姬平这个时候还不客气的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他命典韦的猛虎营和史阿暗影司四处暗查,直接将一些违命或阳奉阴违的官吏带到安邑,打入牢狱,又将一部分平日里盘剥地方、欺压百姓的官吏直接斩首,包括一些县令和县长,首级传示诸县,着实震慑了那些还在阳奉阴违的官吏。

姬平又安排了卢植、袁基和崔钧族中一些有能力的人补上所缺官吏之位,又提拔了一些敢于任事的底层官吏,进行了一场大换血。

尤其是他发现卢植手下有个郡吏贾逵,虽然出身贫穷,年龄也不过十八岁,只比他大点,但颇是能干,便直接任命贾逵为绛邑县长,令其主政一方,也让不少底层官吏侧目。

如此,官吏这一关便打通了。

至于那些暗中勾结和支持山贼强盗为祸的大小豪强,以典韦和猛虎营的战斗力,剿灭山贼、攻入他们自以为强悍的堡坞,只是瞬间的事,对于这些家伙,直接抄家,斩杀祸首。

姬平血腥狠辣的手段着实震慑住了河东郡的豪强和世家,加上卢植和袁基出面交涉后,本地最大的世家河东柳氏和另一个尊卫暠为祖的河东卫氏,首先将自己家中愿意离开的佃农放归,余下的佃农也全部编户。

至于后世赫赫有名的河东裴氏,此时还只是一个没有发展起来的小家族而已,很快也把为数不多的佃农编户。

对于这些归附的世家,姬平也不吝啬,任命卫氏家主卫觊为猗氏县令,任命柳氏家主为河北县令,裴氏家主裴茂在长安任职,姬平便任命他的儿子裴潜为濩泽县长。

河东柳氏、卫氏和裴氏的妥协,打破了本地其他豪强的心理防线,不到半个月,河东郡南部各县乡的豪强纷纷妥协,将佃农编户。

这样,编户齐民就在姬平文武并用的策略下率先完成了。(未完待续)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