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雨水盐的奥秘

汉末苍天 第一百二十六章 雨水盐的奥秘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姬平看着这第三处盐畦,若有所思,白絮沉淀如此之快,硝板又加厚,恐怕不只是自然沉定,应该伴随着白絮与池底硝板的化学反应。

接着崔钧指着第四个盐畦道:“最后将**引入第四畦,水深一尺,只需风吹日晒,五六日便可结出盐花,此为‘落盐’,水干则盐出,再无苦味。”

姬平在最后这个盐畦里捻出几颗粗大的盐粒,放在嘴里尝了尝,果然,这盐粒虽然还是有点微苦,但口感却比捞采出的盐要强出百倍。

他不由赞叹这里的百姓和盐工的智慧,虽然他们不明白盐池之水析出杂质的化学原理,但他们却能在劳动中总结,利用一年四季的温差变化,巧妙的将其中的芒硝、白絮等物质分离出来,着实难得。

崔钧叹道:“不过此法所产之盐虽好,却需要历经寒暑一载,储存卤水有限,用时颇长,不足以供应四方,故而还有大量的盐,是直接引水入池晒制而来的苦盐。”

姬平点了点头,这个办法很好,但要借助四季温差,耗时长确实是个问题,对于这个缺点他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他前世的专业又不是化学,对制盐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也不懂。

他放眼四望,看着一片片分布凌乱、大小不一的盐畦,不由笑了笑。

虽然无法改进制盐流程,但如果将这些散乱的盐畦整合起来,连成一片,合理划分布局,同时再往远处拓宽。只要能在冬季前扩大第一盐畦的卤水储存量,再统一工序,实行流水作业,那样每年的盐产量也会大大增加。

正思索着,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歌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姬平看向一旁的老盐工,笑道:“没不想这盐工之中,居然还有人能唱出上古虞舜所做之歌,真是文化之乡哪。”

老盐工呵呵笑道:“将军有所不知。此地盐工,都能唱‘南风歌’,南风起,盐始生,南风实乃天赐之宝哪。”

姬平失笑道:“长者何出此言?南风虽好。莫非这东风、西风便不济事麽?”

在他看来,只要是风力,就能加快蒸发,应该不分东南西北风吧。

没想到那老盐工却点头道:“正是如此,南风最佳,东风尚好,若是在晒盐时,遇到东北风或西南风。卤水就会‘粥发’,像米糊一样,所生之盐比捞采上来的苦盐更要苦涩难吃。因而在我等盐工眼中,这南风实乃苍天所赐,不可不敬之。”

听到老盐工这么一说,一旁的卢植、崔钧和袁基都是啧啧称奇,对老盐工‘天赐之宝’的说法也颇为认同。

姬平却摇了摇头,若有所思的道:“南风出盐。必有其故,所谓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想必是这寒、暖、干、湿,对出盐也有影响。”

他自然知道,温度在很多化学反应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东南西北风的不同,多在于寒流和暖流的差别,应该是这个因素造成了盐水中芒硝或其他物质含量提升,导致结晶出来的盐发苦。

听了姬平的分析,那老盐工身子一颤,喃喃道:“将军此言,倒是有理哪,细细想来,凡东北风和西南风来时,天气多半发冷,恐怕正是如此!……卤水冬出芒硝,夏发模糊,莫非也是因为寒暖不同的缘故?”

这老盐工世代从事盐业,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听了姬平的话,顿时恍然大悟,想通了很多道理。

听到老盐工对姬平所说之话的认可,跟随的众人都不由惊异的看向姬平,尤其是那些世家管事,没想到这个凶残暴力、老奸巨猾的少年,居然还有如此睿智的认知。

素来忠直的卢植也忍不住叹道:“主公能观表而知本,吾不如也。”

姬平笑了笑,正要说话,老盐工突然又道:“将军,还有一事,草民冒昧请将军明辨!”

“哦?”姬平看了看满是期待的老盐工,笑道:“说来听听。”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阴了下来,远远传来一阵轰隆隆的雷声。

“坏了!下雨了!”

“痛哉!痛哉!”

……

姬平身后,各大世家的管事唉声叹气,乱成一团,一旁的崔钧也是面色凝重的道:“主公,这晒盐之时最怕暴雨洪灾,一旦四面有洪水入池,今年的晒盐之事便要歉收了。”

听崔钧这么一说,姬平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这次他从雒阳把近四十万百姓迁居到两河之地和上党郡,纵然现在开始屯田,但从今年秋冬到明天夏季小麦成熟这个期间,缺粮就是个大问题,一个弄不好,就要饿死无数人,引发民乱。

他本来的计划是占据盐池,以盐换粮,渡过这半年的缺粮期,但若是这盐池也歉收,恐怕他的打算就要落空了。

这时,他身边那老盐工看了看天上阴云,却不紧不慢的笑起来:“将军不必担心,只要让人取来雨具遮雨便是,这雨不会下长久,也不会毁坏盐畦,倒是下得正好及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长者通晓天象气候?”姬平凝重的神色一松。

老盐工颇有几分自得的道:“种盐者不知天象,是庸人也。”

众人一听老盐工这么一说,登时放松了许多,有些人面上还露出喜色,喃喃自语:“莫非又是老天赐福……雨水盐……”

一旁耿忠却是急命手下去为姬平取雨具。

只是片刻,豆大的雨点便落了下来,雨具还没有取来,盐畦之间也无从躲避,耿忠和一旁的两个亲卫急忙脱下外衣要给姬平披上。

姬平却摇头阻止,指着身边的老盐工、卢植和袁基。道:“先给他们披上,我年轻力壮何惧区区雷雨,着几个亲卫扶好他们,小心路滑。”

他身边众人中,老盐工年龄最大。将近六十,卢植年近五十,袁基年过四十,都是过了壮年,他可不想因为个巡看盐田,便让三人淋雨生病。

至于他自己。本就比牛还壮,当初在雒阳大雨中连番作战,近百里奔袭,全然无事。

耿忠愣了一下,立时执行了姬平的命令。不过也给姬平披了件衣服,姬平又把肩头的小天涯塞入怀中。

很快,又有亲卫找来了几件斗笠蓑衣,姬平也命他们先给卢植三人披上。

这小小的一件事,却让卢植和袁基眼睛湿润,连老盐工也颇是感动,看向姬平的眼神亲近了许多。

便是后面的众世家管事看到这一幕,也若有所思。

他们突然发现。这个少年能得到淮南袁氏的家主袁基、名满天下的卢植忠心归附,绝非偶然,也不是单凭什么武力和家世。只眼前这一幕,便让他们不少人隐隐有了期待。

这时,姬平又看向老盐工,问道:“却不知长者刚才所问何事?”

老盐工呵呵笑道:“将军有所不知,其实经历四道盐畦晒出的盐,并不是上等的好盐。”

姬平一怔:“莫非长者还有什么好方法?”

他刚才便尝过第四畦里晒出的盐。虽是经冬历夏,但仍是有微微的苦涩。比后世食盐的质量还是差了许多。

老盐工指着天空,道:“要出上等好盐。还要靠这这天上落下的雨,这雨要是下得大,下得久,四面发起洪水,盐畦就会被冲毁,颗粒难收。但这雨要是下得不大不小,落入这第四道盐畦中,与卤水相合,待雨停后卤水晒干,结出的盐就是最上等的好盐,颗颗粒粒,比雪花还要白,没有一点苦涩,我等盐工把这种盐,叫做‘雨水盐’。”

“雨水盐?”姬平不禁仰起头,经历了雨水淋浇,盐粒苦涩消去,必然是其中的一些杂质再次被分离了。

看着漫天落下的雨水,姬平思索着这雨水落入卤水,为何能再一次分离开卤水中的其他成分,让结晶出的盐消去最后的那点苦涩。

这时,老盐工叹了口气:“只是这合适的雨水着实难得,多半不是大得发洪涝,就是太小不济事,所以这上等好盐也要靠老天的恩赐了。”

随即老盐工期待的看向姬平:“这老天下的雨,为何能结出上等好盐,恐怕也只有将军这样的奇人才能看得透吧。”

一旁的崔钧、袁基和卢植等人也低眉苦思,只是他们搞经学还行,对于这些天然之理,却没那么精通了。

他们身后的众世家管事看着姬平,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这些管事久驻盐池,自然也知道雨水盐,如果这个神秘的少年能破解“雨水盐”的奥秘,那河东盐无论在质地还是产量上,都必然会有一个脱胎换骨的飞跃,到时候他们便是使用盐引,也能获得极大的利益。

看事物要看本质,姬平此时便在思索着雨水的本质。

卢植、袁基和崔钧想了一会均不得头绪,便抬起头看向姬平。

如今的姬平,在他们心中似乎已经是无所不能,因为从雒阳讨伐董卓开始,每一次面临困难,无论如何,姬平总能想到做到他们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所以他们才甘愿跟着姬平,对姬平几乎是俯首听命。

姬平一边走,一边伸出右手,任由冰凉的雨水落在手心,很快手心便积满了一掬水。

雨水……雨水……也不就是水?

姬平微拧着眉头,无意识的将右手中那一掬雨水放到嘴边,尝了尝。

雨水味道清凉,而且冲淡了口中刚才品尝盐粒的苦涩。

他心中一动,低下身子,伸出左手从盐畦中掬了些卤水,尝了尝。

卤水稍有些温热,苦咸。

一个清淡,一个苦咸。

一个冰凉,一个温热。

想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姬平若有所思。

卢植等人或许认为雨水天降,乃神秘之物,无法勘破其中奥秘,但姬平却知道,雨水就是水而已,这雨水与池中卤水的区别只在于,一个是淡水,一个是咸水,一个温度低,一个温度高。

这其中或许涉及到溶解度和温度的问题。

姬平不明白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但他却知道,有东西可以代替雨水。

同样的条件,一个淡水,一个温度微低,河水、溪水、泉水都行!

他抬头透过雨幕,看向盐池东北不远处的中条山,眼睛越来越亮。

从安邑赶来盐池时,他便看到中条山上有不少河流流出,有青龙河、白沙河、刁崖河、王峪河,北部还有河东境内第二大河涑水河,西部解县则有甘泉清溪,而这些无疑都可以替代雨水。(未完待续)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