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政令

汉末苍天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政令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姬平一看这三人神色,就知道这三个鬼脑子的家伙从卢植一声“先帝”中猜到了自己的身份。

这三人中,崔钧崔州平颇有急智,姬平听过他的一则轶事。

崔钧的父亲崔烈乃幽州名士,但在灵帝卖官鬻爵时,时任廷尉的崔烈通过灵帝的傅母程夫人,花五百万钱买了三公之中的司徒一职。自此,崔烈名望衰减。

久之崔烈心中也不自安,便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时人如何议论?”崔钧回答:“父亲年少时就有英名,又历任卿守,本就该位至三公,然如今做了司徒,却令天下失望。”崔烈追问:“这是为何?”崔钧丝毫不给老头面子:“天下人嫌你铜臭。”崔烈大怒,抡手杖追打崔钧,崔钧狼狈而逃,崔烈在后面骂:“死小子,父杖而跑,孝乎?”崔钧毫不示弱:“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这也是铜臭典故的由来。

至于徐晃,历史上是有名的智勇双全,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自然也有很脑子。

除了这二人,另一个少年,却是贾诩的幼子贾玑,当初与贾诩一道镇守小平津关,后贾诩随董卓进击河内,留下贾玑在小平津。姬平随后便袭取了小平津,贾玑在此役与士兵一并被俘,带到东垣县后,被皇甫郦认了出来。

姬平回来后,有两件事颇为惊喜,一是惊喜卢植居然收降了徐晃,二就是这贾玑了,这小家伙虽不如贾诩,却也是个好苗子。何况有贾玑在手,自己日后应对贾诩便多了颗定心丸。或许能将这老货拉过来也不一定。

这次行动,姬平便把徐晃和贾玑都带上了,一方面观察他们的能力和性格。另一方面也是拉拢和培养他们。

看着崔钧和两个小家伙脑子都是如此机灵,姬平也颇为高兴。当即朝三人道:“此事不必宣扬。”

“是!”三人激动的回大礼应道。

这时,卢植也反应过来了,看了看三人,不由后悔失言,忙向姬平告罪。

看到姬平确实没怪罪,卢植这才默然。

一旁的袁基突然开口道:“主公这封号是董卓所封,名且不顺,当自取封号。”

“不必麻烦。”姬平摇头笑道:“弘农者,弘扬农事,使民安居,岂非正是我等之愿?”

他的名号,只需拉拢可拉拢之人,除此之外,一切还靠实力说话。

“主公此言极是。”众人闻言均是大赞。

从安邑南下,沿途处处可见坞堡,规模大小不一,皆是本地豪强所建。

行了二十里路。便看到七八座堡坞,姬平不禁皱起眉头,他没想到河东郡居然有如此多的堡坞。以这种比例看来,整个河东郡堡坞应该不下数百座,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

堡坞确实有抵御外敌的作用,但也是一道壁垒,能否纳入郡县管理就是个问题,他要彻底统治河东郡,政令畅通,这道壁垒就必须要打破。

如今看来,还是任重而道远。他转身问卢植:“卢君,这些堡坞。可有办法破其壁垒,使其纳入郡县管治?”

卢植沉声道:“河东郡地近并州。异族常有寇掠,这些堡坞,主要是防御黄巾之乱以来的民乱,及数十年来南匈奴的屡次侵掠。如今主公初来乍到,河东之人心怀忌惮,要除堡坞,非一年数月可就。”

姬平点了点头,自古以来地方保护主义就是个大问题,尤其是这个豪强,聚拢宗族,对外来者往往极为排斥,要消除隔阂,绝非一蹴而就。

他看向卢植和身边诸人,声音转肃:“自今日始,凡诸官吏,与民秋毫无犯,严禁草菅人命,严禁擅自加赋,严禁怠慢农事,严禁贪赃枉法,严禁玩忽职守,违者革职查办!”

“是!”卢植、袁基、伍琼、周毖等人肃然应命。

姬平又道:“凡诸将士,必严明军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有七禁七杀:一禁杀戮无辜,违者,杀!二禁凌虐百姓,违者,杀!三禁抢掠财物,违者,杀!四禁逼淫妇女,违者,杀!五禁强买强卖,违者,杀!六禁滥毁农田,违者,杀!七禁纵贼伤民,违者,杀!”

姬平一连申令七禁七杀,让跟随的关羽等诸将不禁肃然应命。

尤其是徐晃、贾玑两人,他们所处的白波军和羌胡兵军纪最差,常有侵犯百姓、掳掠妇女的,甚至有不少将领为了激励士气,专有放纵士兵抢掠屠杀的,此时二人闻令,不由悚然,也感到了姬平的不同。

而关羽、典韦、史阿等将都是出身平民,对姬平此令大是拥护。

姬平又看向卢植:“卢君,尽快制定法令,另选派正直有识之士,进入军中,以法令教化士兵!”

他这是效仿后世的政委,确保军队的思想到位,也能防范将领拥兵自重的问题。

随即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教化者只记得一条,仁义施与百姓,而非敌人。”

他从文献中看过,灵帝在时,有凉州刺史宋枭,认为找些读书人对着敌阵朗读《孝经》,便能感化敌人,令敌人束手归附,对此姬平实在无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所以,他要安排到军中教化的文士,不能是腐儒,把他的士兵教化成傻乎乎的“仁兵”,那他就悲剧了。

这时,卢植沉吟道:“儒者之士,多自矜身份,恐不易调入军中。”

一旁的关羽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典韦等人也是面无表情,的确,那些出身名门的儒士,多半看不起他们这些粗鄙的军人。

姬平冷笑一声:“他们不入也罢,我自有办法。”

只要他印刷术一成,印制书册,开办官学,广纳寒门及平民子弟,自会培养出大批的自己人。

到时候这些学子要结业做官。须要加个前提,到军中历练一年再说,到时候绝对不缺人才。这样的人反而要比那些儒士要好得多。

一路前行,除了坞堡外。处处可见空居、荒田,还有不少新迁来的百姓,看向姬平一行,都在道旁行礼,颇是兴奋。

他们虽然不认得姬平这个脱去面具的神武王,却有许多人认得卢植,还有关羽等将士的装束,正是神武王手下。尤其是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在民间已经渐渐传开。

出了安邑县十多里,姬平正要命卢植回去,蓦然听到前面传来一片喧哗声和哭喊声。

很快,打探消息的飞影回报,有本地豪强与迁徙的百姓对抗。

卢植等人都是面色一肃,姬平面无表情,几人率着大军加快了步伐。

一处堡坞前,聚拢了近千数百姓,堡坞上,有家兵持枪带棒。拉弓上弦,堡坞之下,已经有十多个百姓丧命尘埃。

看到姬平大军前来。一面“中郎将关”字大斾高扬,围堡的百姓顿时纷纷迎了上来,哭喊着让关将军做主。

与此同时,堡坞上响起了杂乱的鼓声号声。

三言两语,姬平便了解了情况,卢植等人半个月前在这一带安置了近百户迁徙百姓,并开垦荒田。

但很快这里的胡氏坞中有胡姓豪强,自称方圆十里的土地皆属于胡氏坞,令迁徙的百姓归附于他。定期纳赋,并常献女子为婢。否则要驱逐出境。

迁徙百姓没有答应,昨日胡氏坞中便冲出两百多家兵。抢走了数十名女子,百姓大为愤怒,上前理论,却被射杀了数十人。

姬平面沉如水,他也知道,迁徙百姓难免会遭到本土豪强的抵触,但不料这些豪强居然这么张狂!

卢植沉声道:“主公,河东民风素来剽悍,植未处置妥当,还请治罪。”

姬平没理会卢植,看向关羽道:“令胡氏坞三息之内,开门投降,不降,破之!”

关羽早已迫不及待,姬平一下命令,便带人冲出。

一旁伍琼急声道:“主公,擅动刀兵,恐令本地之人心生怨愤,矛盾益增,后患无穷!”

“不动刀兵,恐怕我们连迁徙百姓的民心也要失去了,收民心,不只是怀柔。”姬平淡淡的道了一句,看向卢植:“卢植,三月之内,两件事。一者,派人探明各地豪强情况,恶者、善者皆记录在案,凡是恶名在外的,要严密监控,善者,要结纳拉拢。”

他此举,便是要分化对待,避免这些本土豪强抱成团,双管齐下,打击拉拢,将河东郡牢牢控制在手中,至于百姓,只要官员军队能做到他的禁令,抵御外寇,使民生息,自然能获得民心。

他继续道:“二者,探查河东郡各处土地,凡是荒田,全部收归官有,集中者屯田之用,分散者,妥善安置给无田百姓。”

卢植沉吟道:“田地,民之本,有些许荒田,应是有主之田,多半归于豪强,此举定会引发其反抗。”

姬平缓缓道:“如今大灾连年,寸田寸金,荒田便是有主,他们不种,便由官府安排人种,再加一条法令,凡占有田地而不种者,罚作苦役三年,土地收归官有。”

“乱世须用重典!”姬平下令:“命河东太守卢植领三千人马,处置一应事宜,但有反抗法令者,收之论罪!”

“是!”卢植躬身领命。

姬平又道:“探查统计荒田之事,袁基、伍琼、周毖全力辅之。”

面对姬平的雷厉风行,袁基几人不敢怠慢,急忙领命。

姬平看向史阿:“查探豪强之事,史阿辅之。”

回到东垣后,他将亲卫营中原本的飞影部打散,善战者归入典韦的猛虎营,余下的,则归史阿统领,再令史阿自行招募人手,成立暗影司。

暗影司,专门负责刺探情报、监察官员、缉捕不法,与明时的锦衣卫类似,但没有刑讯和处决之权。

待姬平安排完毕,关羽已经破了妄图负隅顽抗的胡氏坞。(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mr.change的打赏支持,立立之之的月票支持。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