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盐铁官营

汉末苍天 第一百一十三章 盐铁官营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主公。”听到姬平要实行盐事官营,袁基第一个拜倒在地,急声道:“盐铁官营,乃与民争利之举,如今天下大乱,主公此举,恐失人心,当三思而行!”

“与民争利?”姬平哼了一声,站起身,道:“两百年以来,倒是一直实行盐铁私营,且看如今天下是个什么情形?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却不知这盐铁私营,百姓得利何处?”

“盐铁私营,不过是肥了世家豪强!”姬平不待袁基诉说,直斥道:“如今诸多世家大族、地方豪强,有家无国,无有公心,尤是灾荒之年,哄抬物价,致使民不聊生,天下乱起!而他们则盐铁自足,募兵纳民,高垒堡坞,自成一国,自征其税,致使朝廷司农府库空虚,无力赈抚灾民,张角之流才能趁机以骗术施惠于民。”

“故天下大乱,半在盐铁私营!”姬平这一番话毫不留情面,一阵见血指出了世家豪强所谓“与民争利”的本质。无论如何,盐铁乃国家命脉,着实不宜掌控在地方豪强手中。

袁基嘴巴动了动,却无力反驳。

其实他们也知道,盐铁官营,统一管理,避免豪强哄抬物价,于寻常百姓而言自是更有好处,唯一损害的就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的利益,而且是最大的利益。

姬平绝不是那些长在深宫的天子,似乎也不是那种拘泥于仁义的主,他更是个杀伐果断的主,他看的如此透彻,袁基也不敢多说。

这时,卢植面带忧色,沉声道:“主公。自古唯有以德治天下,教化百姓,广利农业。方能长治久安,若盐铁官营。收山海之利,乃示‘利’字于天下,恐百姓亦生逐利之心,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弃农从商,舍本逐末,则饥寒生。天下大乱,为时不远。”

卢植的意思很简单,朝廷应该为百姓做表率,教化天下,重德轻利,如果朝廷将盐铁官营,就是参与商业,将会导致百姓跟从,追逐利益,而放弃农业。导致粮食缺乏,天下大乱。

这也是儒家一贯的立场,重农抑商。进本退末。

姬平不以为然道:“朝廷掌控盐铁,稳定物价,宏观调控,正是惠及天下百姓之大利,乃无上大德,君子所为,否则朝廷何用?百官何用?天子何用?只要宣教得当,百姓自然知之。”

卢植面露沉吟之色。

“农业乃本,商贾乃末。但不可进本退末,只需重本平末便可。”姬平又道:“重商之税。充实府库,平其利。使无暴利可图;轻农之赋,使民乐耕,四海富庶。”

“注重德治,使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士农工商,国之柱石,皆不可缺,凡属王土,皆受教化,如此天下自定。”

这也是姬平的理念,商人也接受教化,讲究诚信,不卖那些无用的东西,比如后世,几块破月饼一精装,就是成千上万,这已经失去了商业互通有无的本来意义。

他知道儒家一向主张重义轻利,要他们支持商业难上加难,但他正好借助儒家教化的核心教义,只说商人也是百姓,也应当教化,只要教化得当,自然不会导致趋利轻义的问题。

至于能不能教化出来,就是儒家的课题了。

听姬平如此一说,卢植才躬身行礼道:“如此,植附议。”

姬平这才松了口气,若是他连卢植也说不服,恐怕政策实行的压力会更大,幸好卢植不是那种腐儒,毕竟是打过仗的,不会认为单纯以德教化便能平定天下。

这也是汉末儒家的一个进步,经过百年发展,儒士融入官僚集团,参与治理国家,逐步将原本的理论融合到经世治国之中。

其实对于盐铁官营的争论,在汉昭帝时便有过一次大型的讨论。

汉武帝打了四十四年仗,导致国库空虚,所以重用桑弘羊,将盐铁收归官营,收拢军资。汉武帝死后,其子汉昭帝当政,因为连年征战,国家已经不堪承受,流民遍地,民怨极大。

霍光辅政,与桑弘羊不和,霍光为了收拢民心,要恢复文帝时的休养生息之道,便召集了六十多名全国各地的贤良大儒、天下豪富民代表,与桑弘羊一系的官员就盐铁官营还是私营,展开了一场辩论,辩题就是“问民间所疾苦”。

结果是桑弘羊失败,废除盐铁官营,转为私营。

其实民间疾苦,与盐铁私营关系并不大,根由在于汉武帝过于穷兵赎武,打了四十四年仗,搞得民生凋敝,桑弘羊也算有本事,在这种情况下搞了四十多年经济,还没有出大问题。

但是为了收拢军资,桑弘羊除了盐铁私营外,还搞了一个很损的政策,正是这个政策,造成了百姓对他的极大怨恨,连带着盐铁官营也受了牵连,被地方豪强利用,夺为私营,乃至到了后汉,连收也收不回来了。

这个很损的政策名为算缗令和告缗令,实际上就是一个征收富商和豪强财产税和打击逃税的办法。

算缗令规定,除了官员、三老,北边骑士外,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有钱,、有物、有车、有船,都要征收财产税,比例是以前商人交税的五倍。此令一出,凡是富豪皆争匿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于是又有了告缗令,有敢于告发的人,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

这两项政令开展了三年,中等以上的商贾豪强大多数都被告发了,没收了大量的财产、成千上万的奴婢、佣工,没收的田地更多,大县几百顷,小县百余顷,这些商贾几乎全都倾家荡产。

桑弘羊因此而深得汉武帝重用,而富户商贾百姓却对桑弘羊恨之入骨,所以这次辩论,桑弘羊失败了,盐铁划为私营。

有趣的是。在这次辩论中,桑弘羊认为北方仍有匈奴不时寇边,需要军队防守。因此需要盐铁官营,充实府库军资。

而很多儒士都认为。应当废除盐铁官营,以德治国,敌人不服,则苦修文德,国家富庶、政治清明,吸引敌人过来,然后再教化他们,让他们安心住下来。大家一起过日子挺好的。

姬平对此嗤之以鼻,这确实是个美好的理想,但纵观几千年历史,没有通过武力威慑而让敌人来降的几乎没有,你越富庶,敌人就越觊觎,毕竟与你一道投入生产,还不如直接抢来轻松,这也是大多数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幸好卢植不是这种腐儒。

这时,卢植突然又开口道:“主公不会行算缗、告缗之令吧?”

看来卢植也是被桑弘羊吓怕了。姬平失笑道:“这个自然不会,算缗夺民之产,告缗乱民之心。我志在安抚百姓,岂能行此昏聩之举。”

卢植点了点头,又道:“主公此举,必招来天下豪强反对,需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姬平笑道:“盐铁,国之命脉,必由朝廷掌控,如今天下乱起。亦是良机,此国策。我等占据一地,推行一地便是。”

卢植所有所思。他忽然明白了姬平没有在雒阳显露身份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这盐铁官营。若姬平以帝王身份提出,必然遭受诸侯和群臣反对,政令难下各州郡,因为东汉的前几代皇帝都尝试过。

但姬平如今从一州一郡起行,反而易于实施。

想到这里,卢植对姬平不由更加佩服起来,这个年方十六的少年,不止能冲锋沙场,更是有了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和政治手段。

他不知道,其实早在皇宫时,荀攸便向姬平提出了这个建议,占据河东,掌控盐事,无异于就是盐事官营。

看到卢植点头附议,袁基和伍琼、周毖几人也纷纷附议,至于其他将领,对这方面都是外行。

但座次最末,徐晃对面那个少年却是若有所思,看着姬平,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事情计议而定,张辽等几个将领各去忙碌平定诸县的战事,姬平则带着卢植、袁基、伍琼、周毖、典韦,还有徐晃和那个少年,随着关羽大军南下。

用姬平的话说,要治理好郡县,首先就要了解最基层的情况,姬平这次带着他们,就是要了解河东郡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生情况。

一路上,姬平与众人就各处情况闲聊着,走了一程,蓦然想起一事,便指着卢植朝一旁的关羽笑道:“云长,可曾听过卢中郎之名?”

关羽向卢植行了一礼:“卢中郎,乃吾兄之师,国之良臣,海内人望,羽常听兄长提起,敬仰已久。”

卢植一愣:“却不是云长兄长何人?”

姬平大笑道:“刘备刘玄德,想必卢中郎不会陌生。”

卢植抚须叹道:“不想云长却是玄德之弟,玄德虽不好读书,难成大儒,然折而不挠,勇而有略,弘毅宽厚,入我门下,算来已有十五年矣,随后十余年未见,却不知玄德身在何处?”

姬平笑道:“如今我据有三郡,上党郡太守荀攸,河东郡太守卢中郎,河内太守正是刘备刘玄德,想必不久之后也会来拜望卢中郎。”

卢植一惊,随即连叹道:“不想玄德也到了主公麾下,更是任以重职,非植自称,主公之知人善用,良臣猛将,无不是精英,胜于先帝,天下百姓有望,汉室可兴矣。”

这时,跟随人群的那个少年眼中突然露出惊骇之色。

很快,他身边的徐晃也反应过来,震撼的看向姬平。

他们,都从卢植口中一声“先帝”,猜出了些什么。(未完待续)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