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画线人生 > 第6章 习俗有传承

画线人生 第6章 习俗有传承

作者:齐齐齐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4:31 来源:书海阁

在我10岁那年,父母亲在原有老房子的地基上新盖了2层砖瓦楼。也因此欠了不少钱。后来的几年就是父母亲干苦力活,而我哥也是给人打工,每年的目标就是还钱。但我们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

母亲是一个懂得计划的人,每天挣10块钱,花掉3块,还剩余7块呢。3块钱花在食物上,花在日常开销上。正因为有了3块钱,当天的能量才可以得到补足。正因为3块钱的花销,明日的活才有动力。

对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农历的节日,我的家族很注重仪式感。每一个农历节日都会有节日特定的安排。大概还记得一些。

比如立春,门口挂绿色的柏树枝,樟树枝。人人都要吃碗年糕鸡蛋面,说吉祥话。面是本地的特产,土索面。为了保存,偏咸。

比如立夏,吃红枣鸡蛋。比如农历端午,挂菖蒲,喝雄黄。吃粽子或者麦饼,还要炒不少菜。孩子添新衣,挂香囊。据说驱虫。

比如中秋,桌上摆月饼,肉粽,熟菱角,水果等拜月。当然少不了讲一些嫦娥本月之类的神话。

比如春节,摆满煮熟的猪头,鹅,糕点等做年的祭祀。守夜,开门炮……我却还清晰记得孩子们添洗衣,收红包,说吉祥话。

此时,我在上初中,逢年过节,必添置新衣。可当时的我,并未开窍,还不懂打扮呢。剪个短发,就是假小子一枚。这丝毫不影响我上学的心情,每天都是精力旺盛,开心无忧。成绩还不错哦。

承包沙场的黄老板去了边疆做五金生意。回来说,边疆的五金生意还算好做。父母亲凑集了3000块的本钱,买了火车票去了边疆开始了五金生意。而当年,我参加了中考,很顺利地进入了本市的头牌好学校,康城一中。

一中在康城的东南面。学校离我家近5公里。是寄宿制的管理。所以每周日下午返校时候带足一周花销的钱。一周之后,周五或者周六,学生陆续返家。那是找补给去了。我每周返家的路程需要路过工业区。

东城的工业区规模在慢慢扩大。里面有不少和五金相关的乡镇小厂。

江南的小城镇一般颇具特色,有自己的强项小工业。而这个城市就是五金。自古就有的五金。虽然这个小城不是地区级城市,不是算得上1,2,3线甚至都跟线不沾边的城市;但因为这个小城的五金自古就出名,改革开放后,勤劳勇敢又聪明灵活的小城人闯出了一片天地。

虽然农家出身,可并不局限于农活。农地索性找人集体承包,每年按照亩数支付给相应的地租。这样,农民脱离了种田的基本活计,就必须找另外的生计。姬贝父母一没有文化,二没有技术,上有老下有下,迫于生活压力,只有外出跑生意。只是跑得够远,到了边疆。兄长更是年纪小小就跟人学厨了。在那个时候,这是门手艺。即便在多年之后,厨子依然是一份极具发展潜力的职业。

随着工业区在扩大,山地逐步被征收。农地越来越少。最后剩一些自留地种点蔬菜。不仅农民的角色在发生着变化,农具也渐渐不见了踪影。农民慢慢变成了经济发展中的另外的角色。

比如,可以搭棚做早点。

早点有常见的豆浆,油条,米粥,馄饨。除了这些,还有本地特色的麦饼,枕头粽,炒粉干,土索面,发糕。麦饼,有梅干菜肉馅的,有雪菜肉馅的,有土豆馅的,有豇豆馅的,红糖馅的等。形状有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一般馄饨一小碗或者米粥一小碗,配麦饼就是典型的早点餐了。枕头粽,个头饱满,口味适中,纯天然材料,连扎粽子的馅也都是采自天然。粽子有肉馅,芋头馅,板栗馅,枣泥馅,豆沙馅等。粽子如果凉了可以俩面油煎,至金黄色,那叫一个糯香。以前,谁家小孩满周岁,还有周岁形状的尖粽子,早摊点前偶尔可见。粉干,土索面是本地农家特制的。多是红烧,配肉丝,绿色蔬菜点缀。发糕有白糖,有红糖的品种。

比如,可以进入厂子上班。做操作工也是一份收入。虽然很机械,枯燥乏味。但至少不是靠天吃饭。有点文化注重学习钻研的,还是很快会成为技术骨干的。

比如可以做保洁工作。年纪大的阿姨做的居多。厂区的保洁其实大部分都是白班,所以上班也不耽误做家务,本地阿姨,劳作惯了,多愿意去搞卫生做保洁。

比如可以出租自家多余的空房做房东。大部分的老房子都会如此安排。稍加隔断和简单装饰,就可以按照小户的面积出租。只是租金也是不高的,单间一个月大概100左右。

比如可以开超市,售卖各种生活小杂物。方便的不仅是外来务工人员,还有本村居民。

比如可以开洗衣店,开饭店,开服装店,开五金店……如果有一点本钱垫资的话。

我的大伯母就在隔条马路的厂区附近的村边支起的大棚卖早点。3队的舅妈就在附近的超市做保洁。叔伯们也把多余的老房子腾出来租给外来务工人员。隔壁的本家哥哥就在街口开头饰店,说生意还不错。大堂嫂在服装城里开服装店,生意也过得去,就是进货比较累。

而我父母在边疆,经过一番吃苦耐劳的创业后,总算站稳了脚跟。虽然遇到了水土不服,但任何困难,他们都做出做大的努力克服了。这中间受的苦估计几天几夜说不完。但,总算开了一个五金店的门面。过了不久,把在广东打工的哥哥也喊到了边疆。用我妈的话说,初学生意,有如初上学,不把书撕掉就是本事了。

可就是这样,父母辛苦翻建的房子,他们还是没有决定出租,只是空关。后来实在是空关反而不利于房屋的保养了,他们才租出去,每个房间租一户房客。

父母外出,大家庭的叔伯和堂兄们会帮着照顾我。毕竟我还是个上学的小囡。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喜欢画线人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画线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