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第113节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第113节

作者:凡间小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10:16 来源:免费小说

  对于宝贝女儿的话,唐石头还是愿意听的,虽然还是有些不乐意把发财这么简单明了的名字改了,也还是点头了,只是一时之间他也没有什么好名字,目光在家里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到宝珠身上,“宝珠,你福气大,又读书多,你看看给他们改什么名字好?”

  对于改名一事,唐小鱼是不在意的,她来往的都是生意人,很少需要报出名字,顶多是报自家身份,更何况小鱼这名字多好记。唐发财更不在意了,他和唐石头一样,对自己的名字喜欢的不得了,要不是老师非让改,他也不会不情不愿的师兄和好友带来。

  唐宝珠看了曹望成一眼,浅笑道,“既然大哥的师兄在,老师亦很关注,想来也肯定有想好的名字,至于姐姐不如改为明珠如何?”

  “好,这个名字好,一听就是姐妹俩。”王春花点头,瞪了自家男人一眼,这么好的名字,自家男人竟然一直没想到,听听,明珠,宝珠,多好听的名字,一听就是一家人。

  唐石头和唐发财也连连点头,唐小鱼对于自己改名为唐明珠,念了两次之后,就满意的点头,她也喜欢这个名字,掌上明珠,一听就知道家里人对她的疼爱。

  眼看唐家人三言两语定下了二女儿的名字,曹望成苦笑一下,感激的看了眼陈诺之,多亏陈兄提醒,要不然现在他还真有些抓瞎。

  从怀中拿出一张纸递给了唐石头,“老师说若唐伯父一时想不出好的名字,可以看看这个如何?”

  纸张展开,上面用楷书写了唐明玉三个字,曹望之解释道,“明者通晓事理,心思通达,又有光明磊落之意,玉为石之美者,有五德,师傅希望唐师弟能成为一个事事明理,心思通达,拥有美玉一样美好品质的君子。”

  这些话,唐家人听了没怎么懂,就知道是好话,对于能当读书人先生的人,唐石头还是很敬重的,更别说这位还是儿子的师傅,和普通的夫子还不一样,既然大家都说好,他也没有别的意见,不过还是要问一下儿子的,“发财,你觉得怎么样?”

  唐发财看到老爹喊自己名字时,师兄狠狠的皱眉,暗自好笑,正了正神色,“老师给的,自然是好的。”“行,那你从今往后就该叫明玉吧,唐明玉。”

  唐石头暗自念了两遍,觉得牙疼,果然还是发财好听直白,不过改就改吧,万一儿子这辈子真能当个官呢,听说那些读书人毛病最是多,万一因此影响了儿子就不划算了。

  恩师交代的任务已完成,陈诺之和曹望成吃过饭后,纷纷告辞,接下来几天和唐家关系近的,都知道唐侯爷的儿子来了京城,少不了又是一番热闹。

  ◎最新评论:

  【打卡】

  -完-

  第141章 、乡君

  ◎唐家算是真正在京城立住了脚◎

  茶楼内,说书先生刚刚结束了一个故事,一时间叫好声和议论声络绎不绝,二楼雅间内,唐宝珠和羲和小声说着话,“荷花酥看着好看,其实也就是吃一个雅致,你要真的喜欢,我这里刚好有个方子,应该比外面的更好一些。”

  羲和怨念的看了宝珠一眼,“咱说点别的成吗?跟着你吃了这些天,我的衣服都紧了,说实话我还真怕变成魏夫人那样。”

  魏夫人是新上任的京兆府尹的妻子,这位也是个名人,出名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胖,一个是善嫉。据说魏夫人身形富余,一人能抵得上别的女人两三个。

  她会因为太胖出名还是一次宴会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一坐下,那椅子就直接坏了,魏夫人当时就摔的不轻。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有人故意在椅子上动了手脚,不管真假,这一摔魏夫人算是出了名。

  前段时间两人参加一个宴会的时候,还看到了那个魏夫人,果然是与众不同。从那天开始,羲和就天天叫嚷着要控制饮食,哪个女子不爱俏,但再漂亮的女人胖到一定程度也就看不出好看了。

  偏偏唐宝珠的手艺好,手中的方子也多,羲和还真怕自己吃胖了,所以这两天天天出门就是为了多动动。

  唐宝珠轻笑道,“姐姐担心什么,只要不吃的过量,并不碍事……。”

  说笑之间,羲和状似无意的道,“因为明年选秀的事情,最近有不少人进宫,听说太后娘娘打算明年多留几个秀女。”

  选秀算大事也不算大事,一般也就家中有心让女儿博富贵的人家会在意点,更多的人关注的还是明年的春闱。

  按理说两个闺阁女子是不该说这些,可私下悄悄说也无妨,羲和此时说起这事自然不会是为了说选秀的事情,而是拐着弯告诉唐宝珠太后回宫了。

  之前一直有消息说太后之所以跑去白云寺就是为了安乐王的婚事闹脾气,现在太后和安乐王都回京了,显然母子已经和好,羲和难免有些担心唐宝珠。

  两人如今也说得上一句闺中密友,她又隐隐知道宝珠和安乐王之间的关系不一般,担心宫里的安乐王妥协,到时宝珠免不了伤心。

  毕竟以唐宝珠如今的身份,许配一个普通的皇亲宗室可以,可要是想做安乐王的王妃就有些难了,以前安乐王身体差的时候,大家只觉得皇上和太后对安乐王十分宠爱,别的不说,一个王爷跑到外面几年,不管大臣怎么弹劾,皇上都不理会,这份宠爱真的是独一份。

  要知道因为前朝几位藩王之乱,如今皇家的王爷可都是只享俸禄,没有封地的,更别说长时间待在外面了,谁知道你在外面是干什么的,万一是想蓄养兵士,有谋逆之心呢,为此那些王室宗亲别看整天在京中耀武扬威,真要说起来,还真没什么实权。

  所以京中无人不知安乐王深得帝宠,再加上安乐王刚回京时,太后就频繁宣召一些大臣的家眷进宫,消息灵通的都知道是为了给安乐王选妃,加上明年又是选秀之年,对安乐王妃有意的人可不开始四处钻营了。

  唐宝珠失神了几分钟,太后回宫了,这么说赵辰肯定也回京了。说起来自从白云寺之后,两人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见面,前两天赵辰还专门问她要了近一年庄子里的资料。

  一时间空气安静下来,不过这时间并不长,外面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嘈杂起来,没等两人去看有什么热闹,就有唐家的下人慌慌张张的跑来了,“二小姐,宫中有圣旨到家里,老爷夫人让您赶紧回去。”

  唐宝珠和羲和对视一眼,从羲和眼中看出了茫然,显然羲和也不知道宫中为什么会突然下旨到唐家,这会也顾不得深究,和羲和告辞之后,唐宝珠匆匆赶回唐家。

  此时,唐家人都已经到齐,一家人跪地接旨,宣旨太监声音清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唐家二女宝珠生性聪敏,勤而好学……,现封其为乡君,赏南稠两匹,软烟罗两匹,……钦此。”

  对于那一长串的赏赐唐宝珠都没怎么放在心上,她这会还有些迷迷糊糊的,连天使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心中想起之前赵辰一直说的惊喜,难不成就是这个。

  宣德帝对位份虽说不上吝啬,却也绝不是大方之辈,比如羲和的郡主之位,除了她本身的原因外,还因为得皇后喜爱,加之早年的一些意外,才能未出嫁就能有郡主之位,这在京中不说独一份,却也少见。

  唐家进京不满一年的时间,先是从农家变成了侯爷,现在连唐家的女儿都被封为乡君,这怎么不让人侧目。

  哪怕知道唐家的爵位是因为献上改良的良种有功,可这样的圣眷也足以让人眼红,故而前脚唐家才接了圣旨,后脚就有人直接弹劾唐石头,宣德帝哪怕对此早有预料也头疼不已。

  唐家人可不知道这些朝堂之事,他们还沉浸在欢喜之中,一些和他们相熟得人家更是来打探消息,都想知道唐宝珠这个乡君之位到底是怎么来的。

  不过宣德帝也没有吊着大家的胃口,直接由安乐王公布了两种新良种,红薯和土豆的产量,在如今改良过的小麦也不过四百多斤之时,这两样改良之后,亩产能到千斤的作物一下子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可比改良小麦的功劳还要大,若真能亩产达到一千多斤,岂不是再也不会出现百姓无粮可吃的情况,哪怕安乐王告知这两者不能取代五谷,也不能当主食,也不能阻挡大家的热情。

  这些能站在朝堂上的,哪怕有党派之争,有些许贪官,但更多人心中是有一份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心思的,尤其是那些从地位一步步走上来的大臣,更是明白老百姓的日子有多艰难,现在发现了高产的作物,若是真的,哪怕不能取代五谷,也可让老百姓活下来。

  一时间谁还关注什么唐侯爷,什么乡君,都在追问赵辰土豆红薯之事,赵辰对此早有预料,和宣德帝对视一眼,宣德帝无奈,只好叫了身边的太监出去将等在殿外的唐宝珠叫来。

  与此同时,赵辰也道,“不管之前的改良小麦,还是如今改良过亩产能近千斤的红薯,土豆都是唐乡君的功劳,诸位若是有疑问,可等唐乡君来了之后,直接问她。”

  朝堂上少有的嘈杂之声不断,直到一女子身影从殿外走进来,在百官惊愕的目光下,唐宝珠对着皇帝,安乐王行礼过后面向百官,“众位若是有什么想询问的可以直接说。”

  早朝之上出现女子,还是这么一个纤弱的未婚女子,众人免不了一阵惊愕,宣德帝在上面看着百官变换不停的面色,好整以暇。

  为了能顺利册封唐宝珠为乡君,顺便解决掉之后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赵辰和宣德帝商量许久,才决定直接在早朝上公开,顺便让众官员见一见新封的唐乡君。

  唐宝珠并没有其他人以为的惊慌,反而笑意盈盈,这让不管是心中担心的赵辰,还是等着看好戏的宣德帝都有些意外,赵辰还好早就想过这种情况,宣德帝就是真的好奇了。

  面对百官,别说女子,就是他当皇子第一次出现在百官面前时,心情也是激动紧张的,这唐宝珠怎么能如此淡然处之,若非早就对她的身份查的一清二楚,他都要怀疑这是不是一个农家女了。

  接下来自然有人提出疑问,唐宝珠一一解答,改良粮种之事是她一手操办,情况越来越好,尤其是知道了赵辰的身份之后,借着身份之便,寻到了一些精通农耕之事的老人,粮种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提升,官员们的提问根本难不住她。

  一场早朝之后,众人对唐宝珠这个乡君再无异议,尤其是户部之人,在看到明确的资料记录之后,恨不得将这人直接弄到司农那里,什么男女之别,谁还在意,他们看的清楚,若是这些记录不错,不仅宣德帝,就是他们这些官员也能得利不少。

  等消息传开之后,自然又是一番惊叹,哪怕有一两个指责唐宝珠身为女子不该抛头露面,邀买名声,也被更多的人骂的不敢出声。

  老百姓没那么多想法,谁当大官,当皇帝他们也管不着,对他们来说能吃饱饭才是正经事,现在唐宝珠拿出了改良的粮种,朝廷也派人去她的庄子上,和安乐王的庄子上看过,确定是真的,那么唐宝珠就是老百姓嘴里的活菩萨,若是等到明年,粮种推广确定产量之后,唐宝珠的名声还会更加响亮。

  唐家人对此没有那么多想法,就是高兴,可不得高兴吗,如今自家成了侯府,就连闺女都成了乡君,儿子也考中了举人,一年之内发生了这么多喜事,可不该热闹一番。

  这还是唐家进京以来办的的第一场宴会,自然轻忽不得,赵辰和羲和都派了人来帮忙,这两者一为未婚女子的领头人,一为皇帝最为疼爱的弟弟,一时间唐家的请帖成了抢手之物。

  尤其是在唐宝珠被封为乡君不久之后,皇上召见了唐家人,还赏赐了不少东西,安乐王更是直接将唐家人送回去,一时间唐家算是成了热灶,大家都想贴上去,一时间竟然唐家的帖子竟成了是否还得帝心的象征。

  这些唐家人并不知道,他们老老实实的过着自己的日子,除了举办宴会之时,多请了一些听着就是了不得的人家之外,别的并没有在意。

  这场宴会之后,唐家算是真正进入了京城贵族圈子,又有王家,霍家几个相熟家族的帮忙,唐石头夫妻也慢慢有了自己的朋友,交往圈,唐家算是真正在京城立住了脚。

  ◎最新评论:

  【打卡】

  -完-

  第142章 、赐婚

  ◎不急,不急◎

  第一楼是京中最为出名的酒楼,据说酒楼最开始的老板是前朝皇宫中的御厨,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反正酒楼的饭菜味道好,不少人都喜欢来,时间长了,也算是京中的公子小姐最喜欢来的地方之一了。

  唐宝珠对这里的糖醋鱼十分喜欢,所以和赵辰约了在此见面。

  前段时间因为唐家的事情,两人各自忙碌,现在难得清闲下来,安安静静的吃一顿饭,赵辰落在小姑娘吃的欢快的面容上,心中有一些无奈,果然是还没开窍的小姑娘,心里惦记的只有吃喝,不过想到如今不少人盯上了小姑娘,都想将这么一个既有功劳,又手中握有改良粮种方法的乡君弄回自家,赵辰的心情就有那么一点点不好了。

  好不容易摆平了宫中的皇上和太后,唐家那里,侯爷后来专门找了自己,两人深谈一番之后,侯爷如今也不会阻止,只有这个傻姑娘让人头疼。

  唐宝珠停下筷子,遗憾的看了眼糖醋鱼,狠心的移开目光,赵辰看的有趣,轻咳一声担心小姑娘羞恼,转移话题道,“听说最近你去了李尚书家?”

  唐宝珠点头,“李尚书专门在自家庄子上也开了农田,请我过去询问改良粮种之事。”她目光清正,“改良粮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虽说如今粮食产量有一定的提升,可若是能产量更高那才是真正的好事。”

  赵辰听出她话中之意,从最开始将资料给出去,就是连改良粮种的方法也一起给了,唐宝珠包括唐家人都没有在意,这也是赵辰在唐家从来不觉得别扭的原因,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在过日子,从没想过拿着这方法去要些什么。

  若不是自己和唐家人相熟,恐怕最后改良粮种之事不是被下面人忽视,就是被人占了功劳,虽说宝珠的乡君之位是有他的私心在,但唐家人绝对值得侯爷这个爵位,这份无私之心哪怕是皇兄都不得不称赞。

  赵辰心中的触动唐宝珠并不知道,她这些天是真的忙,新出炉的乡君,又是因为粮种被册封,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人选谁不心动。

  况且除了这些夫人们的心思,有些大臣是真的好奇,其中就以李尚书为最,第一次见到对方下地的架势,宝珠就知道这位是真的下过地的,并不是做样子。

  因为这改良之法,唐宝珠这段时间和李尚书都快成忘年交了,想到对方所说的嫁接果木之法,加上从明珠姐姐那里打听到的,唐宝珠就蠢蠢欲动。

  她眼睛亮晶晶的,“我和李尚书商量好了,他在城东有个庄子,旁边还有座山,最重要的是山上有温泉,以往都是专门用来冬日种植蔬菜,水果吃的,现在我们打算试一下嫁接水果,将不同品种的桃树互相嫁接看一下效果,说不定就能有奇效呢。”

  赵辰蹙眉,城东那边他有印象,似乎自己在那里也有庄子,不过还要回去问一下,也不知道庄子上有没有温泉,两人时不时的说上两句,等吃过饭又去游湖。

  不知怎么就说到了唐明珠身上,“霍家倒是想早点让姐姐嫁过去,不过爹娘不愿意。”说起这事宝珠还觉得好笑,想当初大家都不看好唐明珠和霍池的婚事,觉得齐大非偶,哪怕自己曾经说过两人是天定的姻缘,爹娘还是心中不安。

  后来唐家在县里做生意,慢慢有了起色,爹心里才安心了一些,觉得哪怕霍家以后敢对姐姐不好,家里也有上门拼命的能力,谁知道自己家突然被封了侯爵,这下子就不是唐明珠配不上霍池,反而是霍池有些配不上唐明珠了。

  也多亏唐家如今水涨船高,唐明珠在外面做生意,霍家人也不再暗地里给难堪,偶尔听姐姐提起,似乎对目前这种相处十分满意,一时半会也没有要嫁人的意思。

  原本等着从唐宝珠这里听到唐明珠不久就会出嫁,然后自然而然的提起自己对她的心意的赵辰唇边的笑容僵住了,他都想好唐明珠明年出嫁,他到时送什么贺礼,结果霍池那么没用,连未来媳妇都搞不定。

  看看唐宝珠一脸笑容的模样,就可以知道唐家还真不在意唐明珠什么时候出嫁,对心疼闺女的唐家老两口来说,说不定巴不得女儿都晚些出嫁好。

  可若是唐明珠出嫁都这么晚,可想而知对于更加疼爱的小闺女,唐家两口子恐怕都恨不能给女儿招赘了,想起之前在昌平县听到的小道消息,和之前提起自己对宝珠心意时,唐侯爷话中的意思,赵辰已经能够预想到自己想要成亲有多难了。

  不管多难,现在还是先让小姑娘明白自己的心意才行,想清楚之后,赵辰也不再做什么铺垫,俊美的脸上带着一抹温柔的笑容,“那宝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嫁给什么样的人?”

  唐宝珠茫然了一瞬,有那么一瞬间脑海闪过赵辰的模样,可很快就消失了,纠结了一下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我不着急,爹娘说要是真的不愿意嫁人,以后我们就回昌平县,在那里直接招赘。”

  赵辰气的暗自咬牙,合着唐侯爷对着自己时看似不反对,背地里连招赘都想到了。不过赵辰心中也清楚,如果不是自己心中明白自己的心意,以唐家的情况来说,那样才是最好的。

  在昌平县一个侯爷足以压得住大部分事情,不用担心宝珠会受委屈,若是能够招赘,那就更好了,恐怕唐侯爷都想好若是一个不行,就给女儿再找一个更好的。

  将这股气压了下去,赵辰声音放的更加柔和,“宝珠嫁给我好不好,这样就不用担心以后有人会欺负你了。”

  这种带着些诱哄小孩子的话明明不该相信的,可从赵辰口中说出,就多了几分让人信服的味道,唐宝珠愣愣的看向赵辰,眼前男子风仪出众,又是自己所认得的人中最出色的男子,若是说从没有动心过,肯定是假的,可她更清楚自己不会习惯京城那些大户人家的规矩习惯,与其到时伤心,不如早早把自己的心管住,以兄妹相处还能不伤彼此的感情。

  赵辰看出唐宝珠的神色有些许动容,并不是完全无动于衷,心情放松了一些,“若是嫁给辰哥哥,日后不管宝珠想要待在京城还是回昌平县都可以的。”

  眨眨眼回过神来的唐宝珠神色中多了几分认真,“辰哥哥要是娶了我之后,是不能再有别的人的,不论是妾室还是通房。”

  她知道自己无法忍受那些,若真的到了那一步,两人之间的情谊就算是完了,所以一直一来她都守着兄妹之间的界限,哪怕现在听到赵辰这么说,她有一瞬间的心动,回过神来想的更多的也是从羲和那里听到的那些大户人家妻妾相争的事情,她不愿意变成那样,所以希望提前让赵辰知道自己的底线。

  赵辰唇边的笑容更加显眼,他郑重的道,“辰哥哥也不会再有其他人,若是娶了宝珠,必然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

  此时若有外人在场,恐怕会被酸死,赵辰的声音柔和的简直要滴出水来,可惜现在他面前只有一个对感情还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唐宝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