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第112节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第112节

作者:凡间小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10:16 来源:免费小说

  第139章 、救人

  ◎送你一份礼物◎

  眼看着慧远大师不停的盯着唐小鱼打量,饶是王春花不觉得会有什么,也开始担心起来,连续追问了两次,慧远才将自己看到的说了出来,“一般若是没有外力相助,一个人的面相不应该会有太大的改变,而这位女施主却是相当于逆天改命了。”

  他的话让王春花吓了一跳,别的不说痴傻一生这个,让她想起来唐小鱼还在二房的时候,要不是当初他男人心软了那么一下,三房收留了这孩子,可不就和大师说的一样。

  王春花一点都不觉得唐小鱼留在二房还能好好活着,就看如今二房的样子,说不定早把闺女给卖了,至于改了面相,那肯定是因为她家宝珠呀,宝珠运气好,别看不显山不露水,若不是几次宝珠阴差阳错帮忙,唐家可没有如今这光景。

  她是这么想的,自然也就这么说了,慧远这才将目光放在最中间的小姑娘身上,粗粗一看小姑娘就是个普通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既不像王春花气运强盛,也不像唐小鱼面相与命运改变过大。

  当然这是对普通懂得一点玄学之术的人来说,有了王春花的话,慧远细细看去,就发现这普通的面相不过是一层表皮,他双眼精光湛湛,全力施为之下,看破了这层表皮,露出了唐宝珠的真正面相。

  正当他要细细看去之时,只觉得冲天的功德之光刺得他惊呼一声闭上眼睛,在闭上眼睛的那一瞬,他感受到勃勃生机,无尽功德之力,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了一座绵延无穷的青山,这些都不过是一瞬之间,等他再睁开眼睛看时,眼前的小姑娘依然是浅笑盈盈,气运较常人稍微好点的普通面相。

  一瞬间慧远心中有万千猜测,最后都归为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唐宝珠眨眨眼,下意识的回了一个礼,慧远对上小姑娘清澈如水,又恍如洞察一切的目光,有瞬间的怔愣,最后洒然一笑,“小施主想来无需我告知什么才是。”

  唐宝珠点点头,“福祸相依,因果循环,即在因果中,何须看破。”她说这话时,目光平静,丝毫不像十几岁的小姑娘,慧远喃喃着这几句话,大笑出声,守在外面的小沙弥,好奇不已,却不敢看。

  “多谢。”“无需谢。”

  “阿弥陀佛。”慧远再次宣了声佛号,不再言语。

  唐宝珠不知为什么就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指了指外面,“娘,小鱼姐咱们先走吧,慧远大师当是有所顿悟。”

  王春花和唐小鱼看的莫名其妙,但看老和尚没有说话的意思,就和唐宝珠一起退了出去。

  走出去没多远,就遇到了送她们来的小沙弥,小沙弥好奇的看着这一行人,这三人还是师祖游历归来第一次见的有缘人,也不知有什么特别的。

  小沙弥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来,反倒是碰上了王家的一个下人,她看到唐家母女三人,赶紧小跑过去,“唐夫人,唐小姐,如今外面有不少人听说你们抽中了红签,想要找你们,夫人让我和你们说声,如今前面乱的很,唐老爷说让你们先躲躲。”

  她差点以为自己错过去了这三位的行踪,前面那些可都是京城有名有姓的人物,都不好惹,要是真被她们堵到,还真不好脱身。

  王春花也没想到不过是抽签,竟然闹得这么厉害,不用想她肯定听自家男人的,谢过王家的下人,问了小沙弥一番后,决定从小路走,也让王家下人给唐石头和王家人,霍家人带句话。

  没让小沙弥跟着,王春花抱怨道,“原本想着借着今天这机会,能让小鱼和霍池见一面,没想到遇到这种事,哎,算了,见慧远大师一面,这是多大的福气,一个个的有本事堵咱们,怎么不去找寺里人……。”

  王春花在前面略有些得意的抱怨,唐宝珠和唐小鱼相视一笑,唐小鱼上前抱着王春花的胳膊撒娇,“娘,我还小呢,说好了等到十八再出嫁。”“你个丫头,这不是霍家人找来了吗?也是这京城规矩多,凭啥定亲之后就不让见面,这要是放在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难不成因为定个亲就不出门了。”

  三人说笑着往小路走,走出了一段距离后,周围越发安静,只有鸟雀的鸣叫声,三人说话之声也下意识的小了,“这里也太安静了,咱们走快点,你爹肯定就在前面等着。”王春花被周围的安静弄得心里有些发毛,嘀咕道。

  三人加快脚步,刚刚走出百米,唐宝珠隐隐听到一阵喧闹,又走了一会,就看到不远处有人影攒动,刚开始王春花还以为人都堵到这里来了,等定睛细看就发现了不对,那些人的穿着和她们见到的普通贵女都不一样,倒有几分像是在公主府见过的宫女模样。

  等看到其间还有带刀侍卫之后,唐宝珠更加肯定前面那些应该是皇室中人,一般皇室中人更喜欢去皇觉寺,那里是皇家寺庙,也更加安全,如今待在这里,又能用得起宫女侍卫的,除了安乐王就是太后。

  唐宝珠往前疾走,远处那情形怎么看都像是出了事,不管是赵辰还是太后出事,她都不可能当作没看见,等走的近了,隐隐听到有宫人呼喊,“太医呢?怎么还没到?太后您醒醒……。”

  听到此处唐宝珠不再迟疑,她的脚步快,很快将其余两人落到身后,只是没等唐宝珠接近,就被守在附近的侍卫发觉,“谁?出来。”

  唐宝珠落落大方的站了出来,不等他们问,就先开口,“我是陪着家人前来上香的,经过这里察觉不对,过来看看。”

  不等那些侍卫驱赶,唐宝珠加了一句,“我会医术,和王家家主王常山认识。”那些侍卫迟疑了一下,却没有放唐宝珠过去。太后突然昏迷,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这种时候突然冒出个人说自己会医术,怎么看怎么可疑。

  就在侍卫打算不管怎么回事先把人赶走之时,一直守在太后身边的一位嬷嬷突然开口,“你是唐家姑娘?”

  唐宝珠点点头,多看了这嬷嬷一眼,“我是唐家幼女唐宝珠,和安乐王也是相识的。”唐宝珠刚才抽空看了一眼太后,她现在的情况明显不好,也多亏了这些人没有移动太后,只是具体情况还要仔细看过之后才知道。

  听到唐宝珠的名字,那嬷嬷犹豫了一会,出声道,“放她进来。”

  侍卫迟疑着并没有立刻放人,他们负责护卫太后的安全,眼前人出现的太过巧合,由不得人不多想,可说话之人是太后身边最亲近的嬷嬷,这份犹豫在那嬷嬷声音严厉几分重复了之前的话后,侍卫还是放行了。

  唐宝珠过去仔细看了一下太后的面色,随后开始诊脉,脸上的表情始终平静,根本不像是十几岁的孩子,常嬷嬷默默看着,心中暗自点头,无怪能让安乐王心动,这遇事处变不惊的应变,不管她是真的无意遇到,还是有意制造巧合,都让人刮目相看。

  作为一个大夫,唐宝珠身上放着不少必要的工具,此时,她一边将银针拿出来一边解释道,“夫人这是厥证,在这之前应该有过头痛之类的情况,我现在需要先以金针助其将头部淤血划开……。”

  说话之时唐宝珠看着常嬷嬷并没有直接动手,虽说她已经猜到眼前之人应该就是太后娘娘,可在这里只要对方不说明,她也不可能叫破身份,但哪怕不叫破身份,太后身份贵重,她也不能贸然行动。

  这种症状她之前只在跟着王老大夫时见过,情况虽略有不同,却不算特别难辨认,白云寺肯定是有太医在的,她现在最主要的是先把情况稳住。

  常嬷嬷也纠结不已,眼前的小姑娘年纪太小了,哪怕听说她医术不错,可太后娘娘身份不一般,若是有个万一,他们这些人就都别活了。

  在常嬷嬷拿不定主意之际,一旁传来一个略微急促的声音,“可以,请唐姑娘帮忙,太医随后就到。”

  唐宝珠看着匆匆赶来的赵辰,两人来不及说话,有了赵辰这位王爷在,众人都定下了心神。唐宝珠下针既快又稳,不过一会,随着金针捻动,太后从晕迷中醒了过来。

  周围众人看到太后睁开眼睛,顿时松了口气,太后抚了抚刚想要动,就被人制止住,“别动,需再等一会。”唐宝珠眼疾手快的拦住太后欲扶额的手,对上对方惊疑不定的眼神,露出一个笑容。

  一旁的常嬷嬷快速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听说自己在路上突然晕倒,被唐家姑娘救了,太后心中情绪复杂。

  就在此时太医终于被人连拉带拽的赶了过来,唐宝珠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先将金针去掉,随后站在一旁听着太医的诊断,果然就如唐宝珠之前的诊断一样,不过太医说的更加拗口一些。

  确定太后此时暂无大碍,剩下的就要赶紧回去,一群人自然又是一番忙碌。

  在他们忙碌的时候,唐宝珠和赵辰在一旁小声说这话,虽说分别的时间不算长,再见却有些不太一样的感觉。

  赵辰看着小姑娘越发窈窕的身姿,仿若在分开的短短时间里,小姑娘就彻底长大了,他伸出手想要安抚一下小姑娘,担心她被刚才的事吓到,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手指只是动了动,并没有抚上小姑娘的头发,“不用怕,这次你救了母后,是好事。”

  就连他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凑巧,太后算是康健,可这两年来,时不时有头晕,头痛的症状,赵辰和皇上都清楚太后的身体状况,所以哪怕偶尔太后任性了一些,他们也会顺着。

  这次来白云寺,自然也是有太医跟随的,随都没想到会好好的突然发病,赵辰心中担忧之余也有些庆幸,太医之前就说过若是发病之时没有及时发现,可能会出现中风的症状,若是施救不得当,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刚才那些人没敢直接把太后送回住处,而是等太后清醒过来,再送太后离开。

  唐宝珠点点头,忽然问道,“太后是不是不喜欢我?”她能感觉到,刚才太后知道她的身份后,那一瞬间的复杂心情。

  赵辰无奈,“小丫头,不要想那么多,过段时间我再去侯府拜访。”唐宝珠哼了一声,“不想说就算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不然这些人都快急哭了。”唐宝珠的目光扫过还留在那里的几个侍卫宫人,小声道。

  这个时候,赵辰也不能多留,到底没忍住,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在离开之前,声音压低了几分,“乖乖回家等着,过段时间我送你一份礼物。”

  两人匆匆说了几句话,就各自分开,等在一旁的唐小鱼目光多在安乐王身上停留了几分,若是她没有看错,安乐王对小妹恐怕存了别的心思,只是不知道父亲知不知道。

  ◎最新评论:

  【打卡】

  【终于等到了。】

  【大大啥时候更新呀】

  -完-

  第140章 、改名

  ◎万一因此影响了儿子就不划算了◎

  等那些侍卫离去,赶来的王春花才反应过来,一时间表情精彩极了,“乖乖那就是太后娘娘,好大的排场。”

  之前太后身边围着数名宫人,还有十几个侍卫,王春花和唐小鱼被拦在外面,只看到前面一群贵人衣着华丽,气度不凡,若不是唐宝珠就在里面,王春花连靠近的勇气都没有。

  等知道那名珠翠环绕的贵妇人就是太后娘娘的时候,也只看到个背影,饶是如此也不耽搁她激动。

  若不是怕走大路被那些上香之人堵着,她早就跑去和自家男人念叨了。这可是真的太后娘娘,要不是今天凑巧,这样的贵人恐怕这辈子他们都见不到。

  哪怕在京城生活了不短的时间,对于王春花来说,也没觉得和昌平县有太大不同,不过是房屋更加华丽,街上人来人往之人更多罢了。

  直到这会她才真切体会到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贵人无数。这份兴奋一直维持到家都没有消散,拉着唐石头数了半天。

  唐宝珠无奈的看着家里的热闹,心中想的是这几天唐家恐怕又要热闹几天了。

  事实也是如此,别人虽然不知道唐宝珠救了太后一事,但光是慧远大师的两支红签都被唐家女儿抽到,就足够众人稀奇一番了,更别说在当日慧远大师就宣布闭关,这更让人好奇慧远大师和唐家人说了什么。

  唐小鱼早早就避了出去,至于宝珠也借着羲和郡主的名头打发了,好在王春花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那些人来了两次也就安省了。

  唐家的清净并没有持续太久,没几天就有老家的信送来,信上的内容简单明了,唐发财考中了,不久后就会来京城参加接下来的秋闱。

  得知这个消息,唐石头当即高兴的直接放了几挂鞭炮,这可是老唐家出的第一个读书人,至于唐耀祖这个秀才,早就被他忘到脑后了。

  自从知道唐发财今年会下场科考,唐家人就一直注意着,其实唐家人还真没想到唐发财能够考中,一来唐发财小聪明是有,可他更喜欢银子,对读书并不是那么喜欢。二来和那些耕读之家相比,唐家的底子太薄,又没有别的助力,想要考中,努力得是其他人的十倍甚至百倍。

  唐发财真不是那种一心只有圣贤书的读书人,这一点只看考中秀才之后唐发财的所作所为都能知道。可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唐发财真就考中了,对唐家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

  就连唐石头都戏言总算不用担心这小子以后把自己饿死了。

  秋闱过后就要参加来年的春闱,唐发财肯定是要上京的,侯府的宅邸大,也不用担心来了没地方住,一家人自从接到信后就盼着唐发财进京。

  半个月后,一大早唐家就热闹起来,巳时正随着街道上的马蹄声,立刻有下人禀报,少爷到家了。

  在唐家人激动之中,唐发财带着妻子从踏入了正屋大门,王春花激动的立刻离开座位,眼中是控制不住的泪花,“来了就好,来了就好,看你都……。”最后瘦了那两字到底没有说出去。

  看着和上次分别起码胖了一圈的儿子儿媳,王春花觉得自己那一腔担心都是浪费了,唐宝珠捂嘴偷笑,之前和嫂子通信的时候,就听她提到过,没想到这两人真的是没人管放飞了,这胖的可不是一点两点,是一圈。

  好在胖了一圈,还是仪表堂堂,不然王春花还能更嫌弃一点,唐发财脸上的笑容挂在那里,尴尬的看着自己亲娘除了第一眼的激动,随后就是满满的嫌弃,伸出去的手更是伸了个寂寞。

  王春花直接绕过去,上下打量了番儿媳妇,满意的道,“胖点好,你看现在多好,看着就是有福气的……。”

  一番寒暄之后,一家人很快热闹起来,唐宝珠的目光则落在一旁两人身上,这两人其中一个还是唐宝珠的熟人,曾经在昌平县被她戳穿没有给茶棚老板钱的陈诺之。

  当时初见唐宝珠还记得这人一腔激愤,满身傲气,后来更是在学子中有偌大的名气,唐家和他算是有点小矛盾,如今看来对方身上那份倨傲消失了,貌似和自家哥哥的关系还不错。

  不等唐宝珠打量更长时间,唐发财已经开始介绍两人,“爹娘,这是陈诺之陈兄,是咱们济州城的翘楚,本次考试更是拿了魁首。”

  说完又拉着另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这是我师兄曹望成,学富五车,是恩师的得意弟子,这次若非两位帮忙,我也不一定能够考中举人。”

  唐家人都是小地方出来的,对读书人之间的弯弯绕绕并不懂那么多,要不也不会不让自家女眷回避了,可也因为如此,对这两人更加尊敬。

  “好好好,既然是你的好友,那就好好招待人家,咱家地方大,你们尽管放心住。”唐石头乐呵呵的道。

  陈诺之和曹望成对视一眼,拱手行礼,陈诺之首先说话,“不麻烦伯父了,陈家在京中亦有住处,家母也盼着我早日归家。”

  唐石头愣了一下,随后笑呵呵的道,“那行,没事尽管来家里,发财这小子整日不好好读书,就是需要陈公子和曹公子这样的人督促才行。”

  曹望成在听到唐发财的名字时,脸上的表情明显的僵硬了一下,想到老师的请托,还是开口了,“多谢伯父好意,我和陈兄都已安排好住处,这次来也是有些事需要和伯父商量一下。”说话之时他注意着唐石头的神色,对于唐家的事情他也略有了解。

  毕竟一个平头百姓竟然成了侯爷,这事情往前推个三百年,也就当初□□开国之时有过,当时在昌平县乃至济州城引起的轩然大波,简直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这么离奇的事情,就是话本都不敢这么写,可它偏偏就发生了。

  他们这些和唐发财关系近的免不了打听一二,就是因为知道唐家起来的时间短,曹望成才更加小心,怕一不小心把师傅交代的事情办砸了。

  唐石头诧异了一下,“不知曹公子有什么事情?”他实在想不通一个读书人和自己有什么好谈的,唐宝珠倒是心中一动,想到一事。

  果然就听曹望成斟酌了一番道,“师弟如今已经考中举人,若是明年春闱再中,不出意外就可入朝为官,以师弟的学问自然不用担心,但若是入朝,师弟如今的名字就有些不合适了。”

  他这话说的委婉,其实读书人是有自己的字的,多是敬重的长辈所赐,但唐发财对自己的名字很满意,反而对字几乎不怎么用,若是在小地方还无所谓,但如今他已经考中举人,这个名字就不合适了。为此唐发财几次被老师责骂,也就他心宽,这次三人上京,老师可是一再叮嘱,一定要说动侯爷,把师弟的名字给改了,要不然他和陈诺之也不会一路随行来到唐家。

  唐石头茫然了一瞬,“发财这名字不挺好的吗?天下人谁不想发财,这要不是儿子少,我还想再起一个来银呢。”

  陈诺之嘴角抽了抽,果然他就是和唐家不和,可想想唐家背后的安乐王,他轻咳一声,“伯父起的名字自然是好的,只是过于直白了些,若是春闱之时被考官看到,恐会不喜。”

  他自觉与其告诉唐侯爷名字太过市侩,不如直接告诉他这会影响唐发财的前程,更容易让唐侯爷明白这名字的不妥之处。

  唐宝珠深刻理解自家爹娘的心思,看他们兄妹三人的名字就知道,大哥名字直白,就是想发财,二姐完全就是小时候二姐喜欢吃鱼,至于她一方面托了镇上地主家的福,让他爹知道宝珠这个名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名字一听就有钱。

  担心老爹再说一句反正不指望哥哥做官,让另外两人下不来台,她干脆插话道,“既然大哥的先生都说了不妥,还是改一个好了,正好二姐的名字也不太合适。”

  这还是几次出门,听那些人背后嘲笑,唐宝珠才察觉不妥之处,在乡下姑娘叫什么鱼啊,花啊很正常,到了京城就不合适了,之前唐宝珠就有这种想法,趁此机会,更好给哥姐都改一下名字,出去也不会再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