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70章

东宫白月光 第70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嫣儿,你虽嫁的是太子,可他也不能平白欺负了你去。”朱宏育一边将妹妹背往热闹如市的前门,一边低声对妹妹道,“倘若受了委屈,便回娘家来;父亲想尽法子也一定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朱宏育的几个同僚正在一旁起哄,笑闹声并鞭炮声吵得人耳朵直震,连朱宏育的嗓音也淹没了。兄妹二人到了门槛前,拥挤的人潮便更是哗然作响。道贺与讨要喜钱的响声,不绝于耳。

  兄长将她放下了,鞋履落地,便有一只手掌伸过来,悄然牵起了朱嫣的手心。这手五指修长,甚是眼熟,纳在大红喜袍的广袖下,是李络的。

  朱嫣的心咚咚地跳的快了起来。

  不知今日的李络,是如何的一副模样?是否春风得意,风景正盛?

  花轿前斜,轿帘打起。太子亲自牵着新嫁娘,向着花轿中引去。人群之中,朱嫣听到李络的嗓音从耳畔传来。

  “娘子,小心。”

  他惯常喊她昵称,几时喊过这种不知羞耻的称呼?

  盖头下的朱嫣登时红炸了脸,结结巴巴地想说话,还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她可是太子妃啊!李络怎么能用这种…这种,平头百姓家惯用的称呼来喊她?怎么也得是个…恭恭敬敬的“太子妃”什么的……正如皇帝称姑母为“皇后”似的……

  不过,“娘子”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

  她一边恼着,一边笑。在坐进花轿之前,她伸手探入李络的袖下,偷偷地拧了一把他的手腕,小声道:“李络,你这是强娶民女,你知不知道?我要是不乐意,可以不上这花轿。”

  说罢了,很是洋洋得意的样子。

  李络的身姿愣了一下,像是没想到她会来这一招。

  “嫣儿不乐意上花轿?”不过,李络显然是有对策的。他也早习惯了朱嫣的嘴硬了。

  他卷了袖口,扣住朱嫣手腕,强硬地朝着花轿中一扣。朱嫣没站稳,直接一屁股跌进了花轿里。好在周遭都是太子迎亲的人,并无人注意到这插曲。

  她气的差点掀开盖头和他算账,李络笑了起来:“晚了。今日,嫣儿是不嫁也得嫁了。”

  第96章 洞房

  太子的婚礼是在巍和宫举行的。

  当初的册封典礼, 亦是在此地完成。如今,巍和宫修饰一新, 装点朱赤, 成为了太子与太子妃的婚仪之所。新婚三日之内,太子与太子妃都要留在巍和宫中过夜, 直到三日礼节一罢, 尚可迁回东宫中去。

  喜轿入了商华门,便改为宫人抬礼舆。前后八人升起一顶孔雀金銮,护送着东宫新主一路穿过红墙高瓦, 几入重门,终在巍和宫下舆。

  李氏牌位在天, 皇帝与太后之尊在上。昏时渐降, 礼官掐起尖细的嗓子, 令东宫与太子妃跨入主堂内,对拜天地。

  礼成后, 夫妇二人皆入洞房。

  东宫太子与寻常人不同, 自不必如寻常新郎在婚宴上留下喝的酩酊大醉、陪客三场。

  礼节一罢, 便可与妻子同入洞房。

  巍和宫的后殿被腾出来, 用作新婚过夜之所。昏夜一至,厅室内点起无数双赤色宝烛,红焰垂泪之间,将屋宇映的一团光亮。

  朱嫣坐在喜床上,隔着一道喜帕,能勉强瞧见门口的宫人三番行礼下拜, 后徐徐向着玉阶下退去。吱呀片响,宫门合起,太子的身影自云母屏后走来。

  虽早想过了无数回如今的场面,可当真到了这一天,她心底便只剩下了紧张。心脏咚咚的乱跳之声,响到了自己的耳边。她在盖头下小小地吹气,不想让李络也听见这丢人的心声。

  脚步声近了,李络穿过了珠帘,停在了她身前。

  一袭红色的礼袍,下摆垂落海似的波浪。他伸出手来,以玉杆轻轻一挑,便揭去了朱嫣头顶的盖头。

  红色摇落,眼前一片清明。

  李络正低头望着她。

  黑白分明的眼,淡而有神,专注地瞧着她的面容,如临摹一副画。

  朱嫣张了张嘴,张口道:“看什么看!”

  ——刚说完,她就差点没想掐死自己。

  新婚之夜,她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等凶恶之词,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李络闻声而笑。

  他摇了摇头,不再那样凝视着她,转身去桌上取来了两盏小玉杯,将其中一盏递给了朱嫣。

  合卺之酒,交臂而饮。此后夫妻二人同尊卑,共冷暖。

  她接过了玉杯,双手陈置,有些理亏地低头,为方才的口出狂言而不大敢看他。

  “嫣儿今日甚美,这才多看了两眼。还望勿要怪罪。”

  李络低声说着,将手臂绕了过来。

  云袖交叠,腕肘勾缠。朱嫣半阖了眼,将玉杯中的合卺酒液一饮而尽。

  不知为何,这酒液有些苦涩,叫她轻轻皱了眉。

  起先只是微苦,后来劲头就越来越大,从舌根苦到舌尖。她不明所以,拿着空杯,有些茫然无措地看着李络,轻轻地呼着气,纳闷地问:“这酒怎么这么苦?”

  李络倒是丝毫未显露出苦涩之味来,说:“此后要共冷暖甘苦,这酒当然是苦的。”

  “可这也太苦了吧!”她愁的要命,也不管什么礼节不礼节了,起身到桌前,抓了一把小红枣就往嘴里塞。好歹红枣是甜的,总算把那股子苦味压下去了。

  她吞了口唾沫,捧着两颗红枣坐回喜床上,很大方善良地递了一颗给李络,道:“别装了,你肯定也苦的厉害,吃吧,不客气。”

  圆滚滚的红枣被塞进了太子的掌心里。李络无言片刻,很顺从地将红枣塞入了口中。核被剔去了,至于绵软的枣肉;甜味过口,唇齿绵延,确实能驱散苦味。

  “嫣儿,”他吞下了红枣,若有所思,“你知道…接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吗?”

  “知道啊。”朱嫣理所当然地答话后,兀的一愣。

  接下来……

  她想到了出阁之前,母亲身旁的马嬷嬷给她看的那副画卷。卷轴上描绘着形形色色的男女,据说这些事乃新婚之夜最为要紧的礼节。

  她的脸腾的红起来。

  “怎…怎么了?你不知道要做什么啊?”她有些结巴,却故作高深地笑起来,“太子殿下,您要是不懂事,我不会嫌弃,咱俩可以就这样盖被子睡了。怎么样?我看你这副犹犹豫豫的样子,是不知道今晚得做什么吧!”

  李络瞥她一眼,道:“我如何不知?只是怕嫣儿不知罢了。”

  朱嫣一拍床单,硬着头皮道:“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本姑娘聪明绝顶,这点小事,还能不懂?反倒是你,不要嘴上硬逞强了!不懂就是不懂,不可不懂装懂,这是《论语》上的道理!”

  李络挑眉,道:“嫣儿急了?那想必嫣儿是真的不知道当如何做了。”

  “你别胡说啊。”她咳了咳,又去抓了一把红枣回来,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我在家里备嫁时,详实地学过新娘之道,这点东西算什么?我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是么?”

  李络凑了过来,低头贴近了她的脖颈,道:“既然你一清二楚,那不妨…让我瞧瞧?”

  “……瞧什么?”

  她倒吸一口冷气,人往后一缩,抱紧了她的小红枣。

  背后是床,她踹了鞋,人躲到了床角里,紧紧挨着一道流苏穗子。这模样,不似新婚之夜,仿佛在躲鬼怪。

  李络淡淡地笑了起来。

  “你说呢?你不是…特意学了新娘之道么?”

  他前倾了身子,凑近了自己的妻子。

  朱嫣抓着红枣的手有点儿抖。她吞了口唾沫,笑道:“我…温柔体贴,怕太子殿下紧张,觉得咱俩今晚可以…叙叙旧。就从,就从,咱们一起在学堂的那时候说起。如何?”

  “要从那时候说起,那可是说一晚上都说不完了。”

  他似乎又近了一寸。

  “那…那就从,你宫里的那棵桃花树开始说起。”

  “是否也有些太迟了?”

  “……”

  眼看着李络寸寸逼近,朱嫣倒吸一口气,终于没法再装出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了,紧张道:“李络,有话好好说。我们相识如斯久,不可大动干戈……”

  李络若有所思地点头,张口,刚要说话,一颗红枣便被塞入了他嘴里。

  “吃红枣,吃红枣。”朱嫣忙不迭地说。

  “……”

  下一刻,她的细细尖叫便从落下的床帷里传来。一片簌簌丝角摩擦之响,她便被李络扣在了身下。

  “别怕。”

  他喃喃道。

  “我不会伤你的。”

  ……

  ……

  这骗子。

  这臭骗子!

  骗人时一张嘴把话说的好听,比蜜枣还甜点儿。谁知道当真上了弓,他又这么狠!

  第二天朱嫣被陪房的宋姑姑叫起来时,一起身,疼的龇牙咧嘴,差点没一头栽在床柱上。

  琴儿、宋姑姑与几个小宫女守在红帷外头,手端面盆、毛巾与新衣。见朱嫣揉着腰,一副叫苦不迭的样子,宋姑姑面色浑然不变,反倒是琴儿露出了纳闷之色:“小姐,您这是怎么了?”

  与太子殿下打了一架?

  “什么‘小姐’?琴儿,该改口了。”宋姑姑低声提醒道。

  琴儿一愣,立刻乖巧地改口:“太子妃娘娘日安。”

  宋姑姑是万氏亲自挑给朱嫣的贴身陪房,日后在这宫里,便由她来做心腹陪着朱嫣。琴儿聪慧归聪慧,但到底是个小姑娘,许多事比不过宋姑姑精明老辣。东宫与寻常贵介后宅不同,带的人手总归是更懂事些好。

  朱嫣揉着腰,慢腾腾地下床把脚踩进鞋履里。

  后堂的窗扇已打开了,晨光明晃晃地透进来,照亮了一堂的喜色。她左右张望一下,疑惑道:“李络呢?”

  听她对太子直呼其名,琴儿已见怪不怪。宋姑姑却微吸了一口气,小声提醒道:“娘娘,您如今是太子妃之尊,不可失了礼节,得称‘太子殿下’才是。”

  朱嫣小翻个白眼,道:“李络从不介意这点小事,你可放心吧,姑姑。”

  宋姑姑的表情变了又变,极为复杂。她给宫女们使了眼色,令宫女们纷纷上前为主子穿衣梳洗,口中道:“太子殿下已去陛下面前回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