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69章

东宫白月光 第69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皇帝坐在上首,黑着脸望着皇后瑟起的脊背,神色复杂。

  夫妻数十载,从潜邸一道至宫中,他竟从未觉得面前这个女人如斯可怕。她不过是一介女子,如何敢搅起这般的风云?

  “皇后,朕不明白,你到底在不满些什么?”皇帝百思不得其解,“当年的你就已是皇后,是一国之母,你却设计逼死了纯嘉!她不过是个妃嫔,如何能碍了你的眼?如今,你又对纯嘉留下的孩子频频出手,缘何如此贪心不足!”

  他的斥问声中,当真有着不解。

  皇后皇后,一国之后。做了全天下最尊贵的女子,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如果不是当初她逼死了纯嘉,又怎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皇后闻言,抬起头来,惨然一笑:“陛下,您说这些,就不曾觉得愧疚吗?”

  皇帝面色一怔,旋即恼火起来:“愧疚?朕为何要愧疚?你做的错事,莫非还要拉朕下水不成!真是胡话!”

  皇后望向丈夫的眼里,有愤愤的恨意:“臣妾是你的结发之妻,却要眼睁睁看着您与其他女子生儿育女,恩爱无双。这要臣妾如何能忍?!”

  更何况,纯嘉皇贵妃之盛宠,又岂是一个“恩爱无双”便可以概说的?那时的陛下,眼里分明再看不到其他女子了。阖宫之中,谁不怨?谁不恨?就连裕贵妃,都要避其锋芒,妒恨无边。

  后来,纯嘉有孕,那更是举国之喜。彼时她也才有了长子李淳不久,可陛下竟从未多看过一眼。那时,皇后便已敏锐地察觉到了,纯嘉的孩子若是个皇子,那这宫中便要变天了。

  不止是她的东西会被夺走,连属于她孩子的东西,也会一并被长定宫的孩子夺走。

  如果她什么都不做,那她迟早会被赶下凤座,失去原本属于她的一切。陛下希望她如何做?贤良大方地让出一切,看着自己的夫君与其他女人锦瑟和鸣?

  “陛下偏宠一人,冷落宫中其他姊妹。这些事,莫非还要臣妾再说起吗?”她说着,眼底有隐隐的泪光。

  “荒谬。……荒谬!”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竟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死死地瞪了一眼皇后,沙哑着嗓音道:“你是皇后,本就该贤良大方,以姊妹之心厚待诸妃嫔。嫉妒生事,最不可取!你既然得了皇后的宝册,享了皇后的荣华富贵,那就该放下这些嫉妒私情,担起皇后的责任来!世间万事,岂有两全其美者?”

  哪个帝王不是三宫六院,哪个帝王不是妃嫔无数?怎么偏就她忍不了?真是荒谬。

  “臣妾偏想要两全其美,这不过是人之常情,又做错了什么!”皇后嘶叫起来,满面悲色,“您不知道,同样是朱家的女儿,瞧着我那小侄女,我竟还有些艳羡……”

  如今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两情相悦,看了就叫人发笑,又暗暗觉得滑稽。

  她自个儿年轻的时候,可曾也这么天真过?妄想着与夫君比翼连理,相敬如宾。可到头来才明白,这些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不过是深宫之中的梦一场。

  皇帝听着她略带哽咽的话,眉头重重皱了起来,已失了耐心。他起身负手,不耐烦道:“朕会留着淳儿的命,你不必担心。福昌也是,会留在京中。至于你,朕不会手下留情。”

  皇后听罢了,瞳仁慢慢地转灰了。

  也好,也好。能保下淳儿,便已是最好的结局了。

  她颤了颤身子,露出苦涩的笑容,向着皇帝离去的背影行礼:“臣妾谢过陛下恩典。”

  岐阳宫门落锁的响声传来,守在门外的谨姑姑拿手帕擦了擦眼角,对自家主子道:“娘娘,雪天天冷,可要生火炭?”

  皇后犹自跪在地上,神色惶惶。

  “天家男子,从来薄幸。”她喃喃道,“别看嫣儿如今风生水起,日后,还有的她苦呢。她不过是还年轻,才想不到日后会遭逢些什么。”

  谨姑姑闻言,眼泪止不住地下落。

  娘娘说的,不无道理。朱家女儿之命,大抵相似。等太子殿下做了帝王,也不知宫中会有几多妃嫔?朱嫣所走的,不过也是娘娘当初走过的那条路罢了。

  如今的朱嫣尚且性子单纯,便是有小计谋,那也只是如池中戏水似的;可日后,她终归也会变成娘娘的模样。嫁入帝王家,便是染了最黑的墨色。想要干净回去,来不及了。

  在谨姑姑的搭扶下,皇后颤巍巍地起了身子。天色已晚,岐阳宫内一片清冷,落了锁后的宫门内再无往日穿梭如鱼的宫婢。福昌也不在了,那些个娇声俏语的小姑娘也不在了;偌大的繁丽宫墙内,唯有皇后主仆二人。

  “铺笔墨,本宫要给淳儿写封信,交代其后之事。”朱皇后在心底做起了最后的盘算。

  淳儿性格优柔,遇事难决。日后她不在了,万事皆需由他自己来做,还得让他早日改改性子,将头脑放冷清些;切不可为了一时冲动,而做下惹怒他父皇的事。他从前就是如此,为了娶朱嫣,一而再、再而三地触怒陛下。往好处说,是性情之人;往坏处说,那便是轻重不分。

  灯火熹微,皇后持笔细书,鬓间的霜发更显淡白。

  ///

  子时近半,宫中值守上传来消息,岐阳宫皇后急病过身。

  朱敬观与夫人万氏一直守在堂前,听得此消息,朱敬观的眉头微微一皱,低声对妻子道:“陛下到底是给了妹妹一分体面。”

  万氏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针线:“咱们母亲的身子一向不大好,如今听得这消息,恐怕经受不住。要不然…先瞒着?”

  朱敬观却道:“母亲虽病,却耳聪目明;这么大的事,瞒是不大瞒的住的。不过,等嫣儿出嫁,喜气一沾,母亲自然会忘了这事的。”

  “也是。”万氏重新拾起做了一半的绣帕,低声道,“皇后病丧,恐怕要过三月才能再办红事。我倒是不急在此时,只是怕嫣儿忧心夜长梦多。”

  “白日里太子殿下来过,现在嫣儿身子如何了?”

  “病无大碍了,人也有精神的很。”万氏说。

  太子走后,万氏特地去瞧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一眼。朱嫣坐在床榻间,正拿着一缕发丝,细细地编着结。万氏见到她手里的发丝,有些不快道:“好端端的,割自己头发做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可没事儿就损碍了?”

  朱嫣明显有活气多了,相当理直气壮地说:“母亲放心,这可不是我的头发。”说罢,将自己肩后的长发撩过来给万氏看,“您瞧,我的头发丝好端端的,一点儿都没少呢。”

  “那这头发是……”想起刚刚在门前遇到的太子,万氏心头有不妙的预感。

  “是太子的。”朱嫣很得意地扬了扬那缕头发,“他将头发割下来给我赔罪。”

  万氏惊的倒抽一口气。

  这…这可是大不敬啊!

  “你…嫣儿,你疯什么呢!”万氏连忙上去捂她的嘴,“太子的头发,也是你能要的?”

  “这有什么?”朱嫣不满地摘下母亲的手,笑道,“太子殿下原本想把自己剃成光头给我赔罪呢。还不是我仁慈大量,说只要一缕头发就行了?”

  万氏:……

  她是老了,不懂现在年轻人在想什么了。

  第95章 出嫁

  皇后急病过身后, 大皇子李淳因在母亲孝期言行有失,而被赶去了看陵。据说他在皇后的白事之期内, 饮酒寻欢、放浪形骸, 这才触怒了陛下。至于此事是真是假,也无人知道。

  福昌公主倒是依旧留在岐阳宫中, 陛下似乎为她另行安排了一桩亲事, 只等孝期一过,便将她嫁出去。

  齐知扬原本是想娶她的,虽说齐知扬对她并无几许爱意, 可一旦想到正是因为福昌公主的证言,才狠狠地扳倒了皇后, 齐知扬便不忍背弃诺言了。

  他是君子, 利用旁人后再弃之不顾, 并非他的作为。

  但皇帝却并不给齐知扬这个机会,自行替福昌公主相好了夫家。这夫家的门第着实有些低, 和齐知扬的家世天差地别。但对皇帝而言, 留下福昌一命, 没有将她和兄长李淳一并处置了, 那便已是极大的仁慈。

  北境的洪致庭不甘失利,竟干脆当真地起了兵。又是一番纷纷扰扰,新年来时,洪致庭兵败自裁而死。

  正月渐开,这场争变的尘埃,渐渐落地。

  ///

  京城三月, 春日渐暖,花开正盛。

  城北的朱氏大宅内,自打清早就热闹非凡。今日乃是朱家的二姑娘朱嫣出嫁至东宫的日子,阖府上下从天蒙蒙亮起便开始了忙活。

  阔开五间的门面内外,俱上了红绸喜带,赤艳艳的一大片喜气洋洋。屋檐下一列排开十数盏朱纸灯笼,糊着红双喜字,灯穗招摇。

  门口挤挤挨挨围着一群人,除了朱家进出的小厮之外,还有簇拥而至、讨要喜钱的百姓。朱家豪门,数出皇后,在喜钱上从不吝啬,一洒便是好大一把碎银子,白花花地落在地上,喜的抢喜钱的小邻里弯腰四处去摸索。

  “二小姐吉利!”

  “太子妃娘娘有福气!”

  “再讨一把喜钱吧!”

  哄笑的声音此起彼伏,令门庭几若晨市。

  而朱家府内,也是一片忙乱。各房的丫鬟婆子在妆点华彩的屋檐下穿梭来去,将宴客用的果品礼盘如鱼似地端上前院,用以招待今日到访的贵客。万氏领着儿媳,在宾客面前忙的团团乱转,不可开交。

  朱家本是名阀,如今女儿又要出嫁至东宫;今日来的宾客,无不是高侯贵爵,朱紫富贵。但凡在路上走几步,便能撞见个贵妇公子。一眼望去,尽瞧见玉翅搔头,碧蜂乱颤了。

  万氏这头刚招待完高阳侯家的夫人,转身又瞥见了许王家的世子妃抱着一岁余的女儿缓步凑了过来。想起这小世子妃是京中有名的怨女,逮着谁都能大倒她家世子爷的苦水,说世子爷不上进、好吃懒做、终日躺在炕上看杂书云云,她心中便生出一股疏远之意来。

  大喜的日子,谁要听倒墨水的言辞呢!

  于是,万氏将儿媳姚氏拉到了身前,叮嘱道:“世子妃在前头,你好好招呼人家,紧着些,莫要怠慢了。我要…我要去瞧瞧嫣儿,准备的怎么样了。”

  姚氏一向驯服,连忙道:“母亲去忙便是,这里交给我。”

  万氏把麻烦事甩给了儿媳,连忙提着裙就走。至于姚氏日后会不会见了小世子妃就跑,那她可管不着。

  ///

  万氏进女儿的闺房时,朱嫣已经坐在喜床上,乖乖等着合盖头了。

  一袭赤色掐腰嫁衣,袖上尽绣茱萸穿牡丹纹;裙幅慢散,犹如赤色的金鱼之尾。发鬟之上戴一顶金色的小冠,镶饰以红宝玳瑁,用技极巧,乃是京中名家之作。前缀细细的金叶流苏,自面额前覆下,闪闪烁烁,将新嫁娘的面容遮掩微半。

  万氏上下打量着女儿,目光里透着满意之色。这桩婚事,朱家准备的很尽心。女儿全身上下的行头,一应俱是最好。不说发间的珠钗如何价值连城,单是那一身嫁衣,便耗费了无数绣娘的心血。

  万氏属意在嫁衣上绣牡丹,这是国色之花;可朱嫣却更喜欢茱萸。万氏总觉得茱萸小家子气,又不合适出嫁的寓意;但拗不过朱嫣喜欢,最终还是随了她去。

  朱嫣见母亲上下打量自己,有些紧张地问道:“母亲,嫣儿…可有何不妥?”

  说着,她低下头,小心地理了理自己耳旁的散碎发丝。额前的细金流苏一阵叮当细响,散出澄金的流光来。

  万氏含笑摇头,道:“没有什么不妥的!我家阿嫣今日漂亮极了。”

  朱嫣闻言,面浮微红,悄然抿唇一笑。同样的话,早上祖母来时说过一番、几个堂妹来时说过一番、出了嫁的姐姐来屋内添妆时也说了一番。如今母亲不知第几轮说出这句话,还是叫她想偷偷笑。

  昨夜,她与母亲在卧房中说话良久,直到近三更时才睡下。女儿将要出嫁,万氏忽的就有了说不完的话,交代不完的事情,忍不住把为妻之道翻来覆去地说,左右地讲要“如何辅佐太子”、“如何贤良淑德”,直到朱嫣听得打起了瞌睡。

  明明已说了这么多的话,可今日当真要看着女儿今日出阁了,万氏的心头又涌起许多想交代的言语来。譬如到了东宫,要多多保重自身;凡事以自己为最上,其他别的都不值得气。但凡受了委屈,都可以回家里来……

  林林总总,到了口边,竟让万氏有些哽咽。

  看着女儿盛装待嫁的模样,她的眼眶一红,渐渐泛起酸来。

  “嫣儿,东宫与家中终归是不同的。你嫁了进去,万事小心。”万氏在她身旁坐下,拿帕子擦了擦眼角,哽咽道,“但太子殿下仁善,待你也真心实意。还盼你们二人,少年夫妻情谊久,日后太太平平的。母亲也就这点心愿了。”

  说罢了,竟垂头靠在朱嫣肩上,无声地淌起泪来。一旁伺候的婆子见状,竟也如自己嫁女儿似的,跟着主子呜呜一道哭了起来。

  “母亲…您别哭啊。”朱嫣连忙去哄万氏,“女儿又不是远嫁京外,再不回来了。同在京城,女儿随时随地都能回家里来探望父母,在膝前尽孝。”

  万氏抽噎了一口气,心道:一入宫门深似海,哪有这般容易?家中又不是没出过皇后,几时才能入宫见一次皇后,她莫非还能不清楚吗!

  可万氏也不会将这话说出口。母女二人抱头说了会儿话,琴儿与马嬷嬷便捧着喜帕进来了,笑盈盈道:“吉时到了,东宫的花轿在门口了!太子殿下亲自骑马来迎,如今外头堵得水泄不通呢。”

  外头隐隐有锣鼓喧天之声,咚咚震的好似连地都在摇。这样热闹,不由让人怀疑是否朱家的门面都要被掀开了。

  万氏抹了抹泪珠子,道:“好了,赶紧合盖头吧!”

  几个嬷嬷连忙上来查看朱嫣的妆容嫁衣。仔细检查一番后,大红的盖头便罩了上来,将她的视野隐去了。

  出房门的时候,朱嫣是由兄长背着出去的。朱宏育人虽清瘦,一副文弱身板,但要他背背自己娇小的妹妹,那倒是轻而易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