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71章

东宫白月光 第71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他…他已经去了?!”朱嫣倒吸一口冷气,赶忙撑着酸软的身体站起来,嘟囔道,“怎么也不带我一起去!这不是太子妃进宫后的规矩吗?”

  “太子殿下说,因小姐…娘娘您实在没法起身,这才向陛下告了失礼,等日后再补上。”琴儿瞧着朱嫣那副形如风中老人的样子,酸涩道,“瞧着模样,娘娘确实是…没法起身呢。”

  “太子殿下虽这么说,可规矩便是规矩,不能乱了。”宋姑姑却板着脸,如此说道,“等过了午后,还是要去陛下与太后跟前谢恩。”

  好在没有皇后,不必再去皇后的宫里多走一遭了。

  在宫女的服侍下,朱嫣穿上了衣服,又梳好头。想要用早膳,人走起路来,姿态颇为僵硬别扭,犹如刚学步不久。

  琴儿看了,真是纳闷无比。

  “太子妃娘娘……”趁着宋姑姑不注意,琴儿凑到朱嫣耳边,小声问,“昨晚上,您是不是,和太子殿下打了一架?”

  朱嫣愣了下。

  想起昨晚的事儿,她发狠地冷笑了起来,道:“是啊,打了一架。昨夜是太子赢,今晚,我还要再讨教讨教,华山论剑呢。此仇不报,非君子也。”

  琴儿:您原本也不是君子呀……

  第97章 布菜

  新婚的前三日都要住在巍和宫, 午膳和晚膳也俱是送来此处。

  午后,朱嫣分别去皇帝与太后的跟前谢恩。也许是因先前京中的乱事, 皇帝的兴致并不大高, 草草地交代了几句话便挥退了她。

  延康宫的老太后倒是殷勤些,见朱嫣与李络来了, 便忙招呼二人上座, 又撤掉了原本支起来的叶子牌桌。

  “太子妃,你如今正是青春年少,得铆足了劲, 赶紧为太子绵延子嗣。”老太后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搭着朱嫣的手, 说起了她心头最挂念的事, “你现在这个年纪, 生个嫡长子最合适。哀家这里有些药方,最能帮助女子得孕, 一会儿叫你身旁的人来领了去, 每日按时服食。”

  朱嫣听得面孔讪讪, 心里忍不住道:谁会喝那个啊!

  这儿女本就是上天给的缘分, 哪里是喝喝药就能来的?更何况,就一个晚上,她都要累死了。若是勤快一点,岂不是每天都要身子骨散架?

  她才不要。

  老太后不知她心中所想,还在一个劲地说早生子的好。饶是朱嫣先前在延康宫伺候过一段时间,也有些受不了太后的絮叨, 忍不住向一旁的李络投去了求助的神情。

  李络原本安静坐在一旁,见她神色挣扎,便对太后道:“祖母,嫣儿今日身子有些疲惫,一会儿就要回去休息了。”

  老太后闻言,微微一愣,旋即,她和身后的瓯姑姑同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暧昧笑容。都是宫里的老妇人,生过孩子养过皇帝的,没什么不懂。“哎呀,年少夫妻真是情深。”老太后吃吃笑起来,总算松了朱嫣的手。

  朱嫣与李络出了延康宫,回到巍和宫时,午膳恰好送上来。

  宋姑姑在屋内伺候着,又给朱嫣使个眼色,小声道:“娘娘,太子为尊,您得先为殿下布菜才是。”

  宫女们端着肴碟列在一边,却都迟迟没将膳食端上桌。朱嫣隐约记起,她跟着木芙姑姑学过一点如何伺候夫君的礼节,譬如一家之主最先上桌,妻妾要负责为夫君夹菜摆碗。

  虽说这是规矩,可她怎么就觉得…有点吃亏了呢?

  “喔……”在宋姑姑严苛的目光下,朱嫣迟迟地应了一声,亲手端了两盏小碗放到铺着红绒的锦桌上,对李络很不情愿地说道,“太子殿下,您先用,我给您夹菜。”

  李络刚在铜盆里洗了手,闻言,看向朱嫣的目光竟有几缕古怪,仿佛是瞧见一个纨绔子弟转了性,为此诧异不已。

  “这…倒也不必。”李络拿面巾拭去手上水珠,声音低缓,“一起坐下吃便是了。”

  “那可不行。”朱嫣拿小银筷敲了下碗,那瓷碗发出嗡的一声响来,恰好为她铿锵的说话造了势,“您是太子殿下,是主人家,我当然得在旁边伺候你了,对不对?”

  她虽不情愿,但也知道这是宫中的规矩,坏不得。既然宋姑姑在旁边盯着,那她就老实一点,狠狠地下了决心,安心地伺候这位太子殿下用饭。

  李络闻言,皱眉,竟试探着问道:“我…今日可有说错了什么话?嫣儿你这是…不高兴了?”语气有些小心翼翼的。

  朱嫣听了,差点气到。

  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抛弃心中“吃亏”的不悦念头,像个宫女儿似地站在这里吃饭,不指望李络夸她一句奉献巨大、自我牺牲贤、良淑德,那好歹也要让李络露出赞许的目光来。谁知道,这人竟怀疑她是在借机发脾气?!

  什么人呐!

  “你吃不吃?”她不由哼了一声,“赶紧坐下,我给你夹菜。喜欢吃什么?我全给你放碗里。”

  李络:……

  他不动声色地站了起来,将椅凳和碗碟都推向了朱嫣的方向,道:“太子妃先坐,请用餐。络来布菜。”

  ……

  寂静。

  守在一旁的宫婢,连同朱嫣身旁的宋姑姑,都露出了目瞪口呆的神色。

  堂堂太子,东宫之尊,竟然这般谦逊地让出了第一个上桌的位置,请太子妃坐下用餐,还说自己会为太子妃布菜……

  这是何等有损体统、前无古人的事情!

  宋姑姑倒吸一口冷气,连忙劝道:“太子殿下,此事不合规矩,万万不可这样做。您乃东宫最尊者,当为第一个用膳之人。太子妃娘娘为您布菜,也是理所应当……”

  李络却不以为然,只扬了下手,道:“以后都这样吧。太子妃先坐就是,你们都记好了。”

  宋姑姑差点没厥过去。

  ——这都是什么事呐!!

  朱嫣眯了眯眼,倒是没客气,把那双银筷塞到李络手里,一屁股坐下了。

  “上菜吧。”李络说罢,宫女们动了起来,一片脆瓷响,青盏银碟次第铺开。金枣鸡脯码作齐整的一叠,口蘑豆腐与蝴蝶肉胗白黄相衬,一罐鲥鱼枸杞泛着乳白香沫,令人食指大动。

  太子卷起袖口,慢条斯理地端着小碗,舀起一勺鲜汤,先放至唇下淡吹一息,微转了下汤碗,才将其放至了朱嫣的面前。

  “试试看烫不烫。”李络将勺子塞到了她的手中。

  朱嫣试着舀了小半勺鱼塘,偎入口中。淡淡鲜香自唇齿间散开,馥郁之至。她不由眉开轻笑,道:“不烫,味道也好。李络,你也别干站着了,坐下来一起吃呀。”

  他轻笑了一下,撩了袍摆,在她身侧坐下。东宫夫妇二人,竟再无谁为谁布菜的架势,两人并排一起上了桌。

  朱嫣用筷子夹了一块细嫩的鱼肉,小声嘟囔道:“从前在岐阳宫时,福昌殿下的小厨房常煨一种鸭脯汤,鲜而不腻,最合冬春的时节。也不知道那个厨子如今在哪里伺候呢。”

  “找人再去打听打听便是。”李络说。

  两人一边闲谈,一边进膳,宋姑姑在旁看的眉心直跳,心里翻天覆地。

  食不言,寝不语;太子在上,太子妃在下。这些可都是宫里的规矩,先前木芙姑姑千叮咛、万嘱咐的,可如今竟是一条都没有遵守。亏得太子妃娘娘出嫁前还辛苦学了那么久的规矩礼仪,竟是完全没派上用场!

  宋姑姑的表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复杂。

  李络偶尔瞥见她微微扭曲的眉,心底竟有好笑之意。

  “你们都下去吧。”他挥手驱退了宫女,道,“你们在,嫣儿怕是会不习惯。等一会儿用膳罢了,再来收拾便是。”

  于是,宋姑姑顶着一张复杂的脸出了门去。

  ///

  午后至傍晚间,李络去了皇帝的书房商议国事。太子大婚,本该休沐三日;但皇帝近来精神不济,无暇应对诸多政务;李络思虑再三,还是舍弃了休憩的时辰,揽起了皇帝桌头的政务。

  等他忙碌完毕,回到巍和宫时,已是夜色四合的时辰。

  春日渐暖,但夜晚还是料峭微寒,人需披上雀羽长披御寒。巍和宫里悬着彩绸红灯,仍是大婚的喜气洋洋。他行至宫门前时,望至这阖宫的喜色,便不由止住了脚步,若有所思。

  这宫门之后,便栖宿着他的结发妻子。二人拜堂成亲,喝了交杯之酒;日后,当风雨同舟,一生相随。

  虽四下无人,李络却如瞧见了什么好笑之事,慢慢地笑了起来。

  进了宫门,穿过转廊,内堂里传来宫女嘻嘻的笑声,不知是主仆几个在说什么,暖融融的烛火自窗纸上透出晕光来,碗口大的一片豆芽黄色,落在夜色里,叫人心底暖适的发痒。

  他上了台阶,通传的宫女见了,忙行礼道:“太子殿下回来了。”

  屋内宫女们的笑声戛然而止,朱嫣撩起帘子,从后堂探出身来。她刚洗漱沐浴过,头发湿漉漉的,沾着水珠,柔软面颊被热意熏的发红,显出一种春日似的娇艳来。“怎么才回来呢?”她埋怨道,“明明是新婚,却还往陛下的书房跑!”

  李络卸下了披风,交予一旁的宫女,随即挥退了在旁服侍的宫人。

  “我怕回来的早,你又要怪我,觉得我是特地提前回来欺负人。”他说着,话里有话。

  “……”朱嫣的眉头跳了跳,面色微微发红,知道他在指什么。

  夫妻之间嘛,左右逃不过那几件事,她倒是有心找回场子,可她在床上的力气不如李络,这又能怎么办呢?

  顿了顿,她一边擦着头发,一边小声道:“要不然,我们今晚就…别做那事儿。就聊聊天,说说从前的事儿呗。柳先生那么惹人厌,能说的故事多了去了,讲上一晚上都不会厌。”

  李络挑眉,问:“你怕了?”

  “……怎么可能!”朱嫣当时面色就一恼。她绞紧了毛巾,怒道,“我怎么可能会怕你?我们认识这么久了,我几时怕过你呢?”

  “哦?”李络却一副不信的样子,“我觉得你是在怕我。”

  “想得倒是美。”她咬咬牙,伸手拽住李络的衣领,往着珠帘后带,恼怒地磨着牙,“竟敢说我胆小?就算我胆小,那也是怕什么妖魔鬼怪,不可能会怕你!…你给我等着!”

  李络慢笑了起来。

  夜色溶溶,长烛不熄。

  第98章 回门

  三日之后, 东宫夫妇便从巍和宫回了长定宫。

  依照京中习俗,大婚三日之后, 新婚燕侣当一道回门省亲。太子则不同旁人, 上下有别,本当是召朱氏族人入宫的;不过, 朱嫣小提了一句想回家中坐坐, 李络便抽出了时间来,特意陪她一道回家。

  马车出了商华门后,辘辘过了几条大街, 向着城北去了。朱家高墙内外,还没卸掉前些天大婚的红绸与灯笼, 依旧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因早有宫人策马提前通传, 此刻, 朱敬观携着长子朱宏育及几个同宗叔弟一道候在门前。东宫的马车一停,朱敬观便迎了上来。

  “恭迎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

  朱敬观弯腰行礼, 他身后的朱氏族人亦黑压压地作了揖。

  车帘轻动, 李络自其间跨出, 踩着脚凳下了车, 伸手虚虚一扶:“岳父不必虚礼。”

  这一声“岳父”,叫的朱敬观老脸一颤,胡子都抖了下。就算是女儿嫁给了太子,但君臣依旧有别;太子在上,朝臣在下,此乃常纲。太子殿下开口一句“岳父”, 真是叫人折了寿。

  万氏陪在朱敬观身旁,偷眼望向那马车里。好一阵后,才瞧见朱嫣姗姗下了马车;她着一袭沉香色海棠花缎锦衣,袖挽霞色披帛;梳了妇人的高髻,饰以累金丝螺钿花盛,通身似绽着翎羽光仪。

  万氏眼眶一热,心底登时一片慰意。

  自小捧在手心的女儿,千娇万宠的,想着法子为她谋求最好的,甚至还将她送入了宫中;如今总算是熬出了头,云散天明了。

  瞧瞧嫣儿这副风光万千的架势,过去吃的那些苦,都算不了什么。

  朱嫣刚下马车站稳,抬眼瞧见母亲在,便兴冲冲地想凑到母亲跟前去。但不过是高兴了片刻,立时想起了如今的场合可不适合闲散地说话,只能端起架子来,陪侍在李络身旁。

  但是,她的一双眼已经笑起来了,显见也是欢喜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