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38章

东宫白月光 第38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旋即,斋宫的门扇便渐渐合拢了,将李络颀长清俊的背影一点点遮去。

  等那扇门彻彻底底地合上后,朱嫣很懊恼地嘁了一声,甩开仍旧押着她的羽卫,道:“放开,本小姐自己会走。”

  经过方才那些事,几个羽卫们也猜到了她是五殿下的人,不敢对她冒犯,只得唯唯诺诺地松了手,讨好道:“朱二小姐,先前是咱们几个有眼无珠,冲撞了您,还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知道了知道了!没生你们气儿。”朱嫣甩了袖,气冲冲地走了。

  她离开了斋宫前的神道,朝着丹朱楼走去。一路上,她颇有些懊恼李络方才的行径。

  ——他怎么这么强横地要赶自己走?她都说了,皇后娘娘不会起疑的,他是不信她的说辞么?万一那勾陈宝剑上还有什么弯弯绕绕的,他检查不出来,那可如何是好?

  她这样想着,沿着栽满了白松的神道向前走。

  不知走了多远,她忽而被一道女声喝住了。

  “朱嫣,你给我站住!”

  朱嫣的脚步一停,她侧过身去,却瞧见秦元君站在一棵白松下。神道边儿的松树长了些许年月了,棵棵都是遒枝蟠曲,绿鬣如盖。秦元君站在松树下头,便只是小小的一个,如细细的柳丝似的,但那张脸却挂着阴冷的神情,叫人没法忽视了去。

  “原来是秦姑娘。”朱嫣掸了掸袖上的尘,翩然一笑,“祭典快要开了,有什么事儿?”

  “你不要装傻了。”秦元君自白松枝下慢慢踱步而出,挑起了眉头,眼底有一缕兴奋之意,像是好不容易逮到了猎物,“朱嫣,你根本没有按照福昌殿下的命令去找齐家的小公子,反倒在这儿闲逛。如今,可是被我抓了个正着呢。”

  朱嫣淡然道:“哦?你怎么知道我没去?”

  “这里临近斋宫,与齐家的席位相距甚远,恰好在一东一西两个方向。这么点时间,便是你用跑的,也打不了一个来回。”秦元君眼掠锋光,胸有成竹模样,“你不用再狡辩了,你就是期瞒了福昌殿下!”

  听她这么说,朱嫣轻笑了一下,道:“所以呢?你既知道了,又想如何?”

  “我很是不解,”秦元君瞥着她,慢慢地围着她转,“殿下素日里待你不薄,你为何阳奉阴违?殿下心系齐小公子,想与小公子说上一两句,你却根本不为她牵线搭桥,叫殿下白白期盼。这到底是为什么?”

  朱嫣笑道:“那我也不妨与你直说了。我虽与福昌殿下是表姐妹,可我听的,终究是我皇后姑姑的话。关雎宫与岐阳宫乃是死敌,福昌殿下与那齐小公子到底能不能成,你莫非心里没个数么?”

  秦元君的目光一凛,道:“你的意思是,你是奉皇后之命?”

  朱嫣侧身:“也可以这么说吧。”

  秦元君眉头一跳,暗暗思量片刻,又讥讽地笑起来:“就算你是奉皇后之命,但你违抗殿下,阳奉阴违乃是事实。若是我将此事告知殿下,想想吧!啧啧,人前风光无限的嫣小姐,会被殿下怎样惩罚?是自赏巴掌二十,还是如太监似的洒扫庭院一整月?”

  朱嫣听了,轻然一笑。旋即,她正色道:“秦姑娘,你愿不愿与我做个交易?”

  “交易?”秦元君冷眼看她,“什么交易?我可不觉得你有什么东西是本姑娘看得上的。论家世,我父亲官职不低;论容貌才学,我也不差你多少。便是那棋艺,我也比你好上不少!”

  朱嫣卷了卷自己的发梢,慢条斯理道:“那你想不想做福昌殿下身旁唯一的伴读,大殿下来岐阳宫中时,唯一能见到的千金小姐?”

  秦元君目光一怔:“你…是什么意思?”

  “只要你愿替我保密,我便向皇后娘娘请命,离开岐阳宫,再不做福昌殿下的伴读。”

  作者有话要说: 里无法抗拒~

  第52章 祭神

  祭典即将开始时, 朱嫣与秦元君一道回到了福昌公主身后。

  “怎么样?”福昌压低声音,满怀期待地问两人, “你们都去找齐知扬了, 他…答应了没有?”

  “不巧得很,那齐小公子一直跟着他的母亲, 我与元君都寻不到与他说话的机会。”朱嫣一副为难的样子, “嫣儿办事不力,请殿下责罚。”

  秦元君亦附和道:“确实如此,我在旁边眼睁睁瞧着, 那齐夫人与齐小公子一直在闲话,旁的人根本没法插一脚。”

  福昌听了, 有些懊恼, 道:“那你就不会把她支开吗?嫣儿平时脑袋灵清, 怎么今天这么蠢?”

  福昌不高兴了,就想教训人。可偏偏这时, 礼台上传来咚咚的擂鼓之响, 犹如霹雳惊落, 叫众臣百官、宗室王孙皆抱揖正立了, 原是祭天大典将要开始。眼见周遭都静了下来,福昌公主撇了撇嘴,再没有多言。

  “这回就算了!”丢下这句话,福昌公主转回身去,随着人群下拜。

  秦元君瞥一眼朱嫣,挑眉轻声道:“朱嫣, 可别忘了你答应我的话。”

  “那是自然。”朱嫣勾唇一笑,“待祭天大典结束,我便去向皇后娘娘请辞。”

  听到她的话,秦元君面上有微微的得意色。只要朱嫣不在岐阳宫了,日后,福昌殿下的身旁便只有她。旁人问起福昌的伴读,便只会说她秦元君了。

  多亏得今日自己起了疑心,特地去查证了一番;要不然,怎会抓住朱嫣这样大一个把柄,逼得她竟愿舍弃了岐阳宫的富贵荣华,来换取自己的一句证言?

  “吉时至——”

  只听礼官一声高喝,旋即,便有撞钟鸣鼓之声猎猎回响,犹如天音。云暹初开,金乌洒落于琉璃瓦上;珠冠羽扇簇拥之间,身着石青礼服的帝后二人手抱牙笏,缓移朱履,拾长阶而上,登上祭坛。坛下百官,纷纷扣首。

  “献御牲——”

  擂鼓响中,宰杀烹调好的猪、牛、马、羊被先后送上,摆放于天庙之前。帝后二人各自撩起袍摆,慢慢跪下,各自扣伏。一柱天香从头烧起,紫烟徐徐涌起。旋即,帝后二人便默然退开。在众人的目光之下,朱皇后与自己的丈夫背道分开,循着玉阶缓缓步下。

  “祭神——”

  听到这声唱喝,皇后的唇角慢慢勾起。

  终于到了祭神之时。

  今日,是李络最为风光的时刻,也会是他身败名裂的时刻。

  眼前百官群臣拜服,祭神者是多么的风光,可李络这辈子,也就只能风光这么片刻了。等到宝剑泣血,凶兆大显,只怕群臣百官都会惊惧失策,跪求陛下将他赶下祭坛。

  朱皇后仰头,轻蔑地笑了一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头戴面具、手持勾陈宝剑的祭神者,缓缓步上祭坛。一袭华袍缀红镶玉,乌发于脑后束为一股。颀长身姿,飒爽磊落。金漆青底的面具,在炎阳之下闪着烁烁之辉;他手中所持宝剑,亦是剑光凌冽,锋锐逼人。

  “这…这是五殿下?”

  文武百官瞧着,不禁有些惊叹。

  世人皆知五殿下病弱有疾,无法行走。便是一朝病情好转,那也该是踉踉跄跄、瘦弱病气的。可今日站在祭坛上这戴着金面的男子,却是英姿潇潇,不输任何一位皇子;且那如玉如珏一般的质态,甚至更优于其他的几位殿下。

  这是那个由宫女所出、双腿不可行的五殿下李络吗?这张金面之下,莫不是旁人所扮演?

  众人心底猜疑之际,这戴着金面、犹负冽光的男子开口了:“祭祀神明,须献上牲畜牺品。今我李络既担此祭神之人,便也当为列祖列宗、诸天神灵进献,以求佑我朝风调雨顺,光辉万载。”

  说罢,他竟将勾陈宝剑一横,朝着自己的小臂上挥去!

  文武百官瞬时哗然。

  但见他用宝剑在自己的双臂上分别割开一道伤口,殷红的血珠立时渗出袖管,沾于银亮的剑刃之上,顺着剑面的花纹向下淌去。

  “今日,便以李络之血祭祀先祖诸神。”他走向祭坛,将血珠滴落在摆放着牛羊祭品的盘中。

  祭台下百官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祭祀先祖者,多用牛羊等烹调之物。如五殿下这般竟狠心以自己之血祭祀的,可是古往今来第一遭!可如此一来,也见得五殿下心思之诚,竟不惜自伤以求天神庇佑我朝。

  不知是谁为他的气魄所折服,第一个扣头跪下,高呼:“天佑我朝!”

  旋即,便如海浪似的,群臣百官或前或后,一个个皆跪伏于地,震声高呼。

  “天佑我朝!”“天佑我朝!”“天佑我朝!”

  高呼之声,亦如波涛,更似惊浪,在耳畔连绵不绝,此起彼伏。

  祭坛之上的李络慢退一步,缓缓扬起了勾陈宝剑。剑锋迎着日光,上头的血珠似乎愈发耀眼殷红了。旋即,他便挽起一道剑花,将宝剑当空刺去。

  祭坛上的祭神者,持剑和节而舞,身姿清逸,竟有天人之姿。日光下照,琉璃生辉;千声鼓应万记钟,急急如珠玉碎落之声。

  即使先前以勾陈宝剑割伤了自己的手,但李络似乎分毫不觉得痛苦,舞剑之姿只有飘逸飒爽,未见分毫犹豫。台下有历经三朝之老臣,抬头仰望得此景,也不惜喟然而叹——便是向前数二朝,也从未见过如五殿下这般英武的祭神者。

  鼓声越来越急,越来越急,舞剑者的姿态也愈发流利迅敏。终于,一声重雷落下,舞剑者终将宝剑飒然停下。

  刷——

  这舞剑停止的片刻,偌大的天庙,列着文武百官、宗室王子的祭坛上下,竟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无人多言,亦无人敢打破这片刻的沉寂;白玉的地砖上,连落针之声都清晰可闻。

  终于,祭坛上的持剑者放下了勾陈双剑,缓缓摘去了金面具。李络那张清隽冷峻的面容,便袒露于众人之下。眸分山水,薄唇淡抿;一阵罡风吹过,带起长发乱舞。

  群臣怔怔片刻,不由得再次跪下。

  “天佑我朝……”

  “天佑我朝!”

  这如海浪似的呼喝之声,又再度轰烈地响起来。

  人群之中,朱嫣轻咬着唇角,望向祭坛上的李络。从未有哪一天,她觉得心中这样暖适过。她听着百官拜伏之声,心底越发满足。

  快瞧,快看。这就是李络,是你们的五殿下。

  她不由在心底催促道,巴不得所有人都露出一样惊艳的神采。

  可朱嫣也知道,有些人的心情是绝对好不了的。她的目光瞥向人侧,果然瞧见朱皇后面孔冷然如冰,一双眼死死盯着台上的李络,似乎要将他剜出一个洞来;戴着护甲的手,险些将皇后那娇嫩的掌心都刺破。

  朱皇后差点要抑制不住发怒的冲动。

  怎会如此……

  怎会如此?!

  她打通关节,令人在勾陈宝剑上动手脚,便是为了宝剑泣血的不祥之兆!可李络竟在祭神之前,自割双臂;如此一来,那宝剑上有血便也再正常不过。宝剑泣血,再也不是什么不祥之兆,而是他李络心诚之证!

  本是令李络身败名裂、万劫不复的局,他竟就这样化解了?!

  不,她不信李络有这样好的运气,竟又轻轻松松地逃过了一劫。一定有哪一环出了问题——是自己的岐阳宫中,有了告密之人?!

  朱皇后正在惊疑不定时,却听得一旁的皇帝发话了。

  “诸位爱卿,今日络儿以血祭神,足见他心诚可鉴。”皇帝负手站在宝盖之下,慢慢道,“趁着今日诸臣皆在,又是黄道吉时,朕恰好也要与诸卿宣布一事。”

  听得此言,皇后心中不由一阵警觉。

  陛下竟打断了祭天仪式?是何等重要的事,才会令陛下这么做?!

  却见皇帝徐徐道:“朕之五子李络,本是纯嘉皇贵妃之子。皇贵妃体弱,诞下龙裔后便罹然薨殁。当年国师有言,五子李络为凶厄所缠,需改换脸面以易其凶运;是故,便托以宫女刘氏所生,直至今日亦然。如今多年过去,已无这么做的必要。朕今日,便恢复五子李络的身份。”

  此话便如一道惊雷劈落,叫文武百官悚然大惊。

  但凡在朝中为官有些年岁的,都记得当年红颜薄命、盛宠一时的纯嘉皇贵妃。

  五殿下李络,竟是那位绝代宠妃的孩子?!

  世人皆以为皇贵妃未能留下子嗣;谁知道,这五殿下李络竟就是皇贵妃的亲生子!没想到,陛下竟将此事隐瞒了这么多年!

  百官哗然之下,祭台上下犹如滚水沸腾,久久不得安静。这等大事,足以颠覆朝野,令时局都大改,也难怪群臣皆心底动荡,无法平静。

  “好了,”皇帝很满意于眼前的景象,挥了挥手,道,“礼官,继续吧。”

  一旁的朱皇后,眼睛瞪得浑圆,只觉得胸口一股气憋住,不上不下的,逼的心脏绞然疼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