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37章

东宫白月光 第37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谨姑姑无奈道:“好吧。”

  于是,朱嫣便继续立在贤育堂的门前。

  她身侧的宫女被日头晒的有些困顿,头止不住地一点一点。朱嫣瞥了她一眼,脚步略略朝窗口凑近了一些,侧耳听向堂内。

  “阿谨,你说……”

  极其微弱的、属于皇后的声音,自窗后传来,依稀朦胧。

  过了大半个时辰,朱嫣才从贤育堂前离开了,回了自己的玉粹斋。

  ///

  日子一日日地过去了,秋意渐浓,酷热总算从京城褪去,枝头的叶瓣儿有了第一缕金黄。京城的秋少阴雨,多昼晴。祭天大典这日,亦是晴空一片,万里无云。

  一大早,岐阳宫内便是一阵紧锣密鼓的忙碌。每逢宫宴典礼,这里总是同样一副急而有序的模样。

  赏瑞堂中,两位宫女正在为福昌公主穿戴礼服头冠。福昌公主平日素爱华服美饰,总是金玉环身、堆锦砌绣;但这典礼的服制与平日所穿又有所不同,讲求规章,因此非但无金银之色,反倒俱是沉沉的石青色,上缀金线朱纬,看起来极是庄重老成。

  “这么老气的颜色,我穿上了,岂不得老十岁整?”隔着晶莹珠帘,福昌张着双臂,任由采芝为她理平褶皱,又去梳理冠上垂落的石青绦带。

  “老什么?殿下瞧着青春正盛呢。”采芝笑说,“这石青之色,可并非宫里的每一个主子都有的穿。正是因为您尊贵,才能着石青色呢。”

  采芝虽这么讨好着说,但福昌公主还是一副厌弃的样子。

  恰在此时,两位伴读进来请安了。朱嫣与秦元君都只是大臣之女,本无资格列于席上;倒是她们各自的母亲,都是有品级的命妇,皆要跟随丈夫一道列在天庙之下。但因福昌之故,她们得跟在公主身侧伺候。

  “给殿下请安。”

  “起来吧。”

  “殿下,”朱嫣起了身,笑眯眯道,“听闻齐小公子今日站的位置,就在齐院士后头呢。”

  听闻心上人的消息,福昌公主的眼睛顿时一亮,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她偷声笑道:“等祭天大典罢了,让他多留一阵子,我有话要与他说。”

  采芝听了,有些焦急,一个劲儿地给朱嫣打眼色: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祭天大典上人员繁杂,若是叫旁人瞧见福昌公主抓着外男不放,那整个岐阳宫的脸面便都要贴进地里去了!

  朱嫣笑了笑,道:“殿下,嫣儿倒是可以将此事告知齐小公子。只是,娘娘那儿若是问起嫣儿去了何处,恐怕不好交代。”

  “这你放心,”福昌自满道,“我替你瞒着这事,就算母后问起来,也绝不知道你不在了。”

  朱嫣笑答:“那嫣儿一定将话带到。”

  秦元君立在一旁,见朱嫣又抢了差事,颇有不满,小声道:“殿下,朱二小姐上回便没能请到齐小公子;若不然,还是由元君去做此事吧!”

  谁知福昌公主却只是瞪了她一眼,不耐烦道:“你?笨手笨脚的,能做什么!”

  被呵斥一声后,秦元君只好不甘地低下了头。

  她的心底,颇有些不满:先前福昌公主想约齐小公子去梅园,朱嫣失手了,最终还是她当真将齐小公子请出来了。怎么到如今,殿下还觉得她笨手笨脚呢?这可真是太不公了!

  她咬着唇角站在珠帘外头,恨恨用余光瞥了一眼朱嫣;不过朱嫣倒是浑然不在意的样子。

  未几时,谨姑姑便来请福昌公主出门了。岐阳宫的两位主子皆穿戴好了礼服,相继上了銮舆,领着太监宫婢,朝天庙浩浩荡荡而去了。

  天庙临着皇宫,亦为前朝所建,为李氏皇族祭祀列祖列宗、寰宇诸神之所,亦是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地。祭天之日,群臣百官列于九层玉坛之上,京中百姓也会纷涌而至,叩谢天恩。

  朱嫣随着福昌公主,上了天庙东侧的丹朱楼。放眼望去,便见得九进九门的天庙立于秋日寰宇之下,巍峨耸立,叫人心生敬畏;琉璃绿瓦焜焜煌煌,灿若流辉。玉坛之下,是羽卫森严,午阶生光。又见三殿徐敞,五门渐开,群臣百官正拾阶而上,人如一只只蚂蚁,小而漆黑,个个都瞧不清脸。

  丹朱楼上的风吹得朱嫣微微眯起了眼,她将视野掠过那些芝麻粒大小的臣官们,逡巡搜着自己的父亲兄长。还未等她瞧见自己的家人位列何处,福昌公主的催促声便传来了:“嫣儿,还不快趁现在去?一会儿,可就和齐知扬说不上话了!”

  朱嫣回过神,瞧见福昌公主给自己使了个眼色。

  朱嫣小声道:“那娘娘那儿……”

  “我便说你身子不适,叫采芝陪你去找大夫了。”福昌公主飞快道,“但你得在祭礼开始之前回来,在母后跟前露个面。”

  “嫣儿明白。”朱嫣低身一礼,提了裙摆,转身下了丹朱楼的台阶。

  待她下了丹朱楼,却并未去寻齐家的小公子,而是转身便朝祭祀者所栖的斋宫行去。天庙上人潮涌涌,无人注意到一名大臣之女匆匆行过此处。

  斋宫临近天庙,被一片碧绿的梧桐林所环绕,外拱圆墙,内修方殿,乃祭祀者在礼开前休息更衣之所,守备森严,由手持枪矛的锁甲羽卫把守去路。

  此时此刻,斋宫前栽满高树的白玉长阶上,出现了朱嫣的人影。

  “来者何人?”羽卫凝神,立时将她拦住,“斋宫要地,若无陛下谕旨,不可踏入!”

  朱嫣见得此情此景,知悉自己是绝对闯不进去的。于是,她深呼一口气,朝着前方喊道:“李—络!李络!”

  她的声音尖尖细细的,将羽卫们都吓了一跳。

  “大、大胆!”拦住她的羽卫面色一变,“直呼五殿下名讳,这可是大不敬!”

  谁知,面前这美艳的少女非但没有被他的威胁所吓到,反而愈发放肆了:“厚—脸皮——”

  听到她的称呼,诸羽卫纷纷吓得面色发青,手忙脚乱地上来束住她的四肢,又想叫她闭嘴。

  “好大的胆子!竟敢冒犯五殿下!你是何人?此乃不敬皇室之罪!”

  “五殿下定会将你投入牢狱之中!”

  “不得冒犯五殿下!”

  一忽儿的功夫,他们便将朱嫣的双手反绑了起来。可饶是如此,几名羽卫依旧面色发白,心有余悸——面前这少女如此冒犯五殿下,若是五殿下生了气,要判他们一个失职,这里的所有人便全都要丢了饭碗!若是倒霉些,恐怕性命也不保!

  可朱嫣却仍不安分,又张开了口。眼看着她又要喊出那句“厚脸皮”,几名羽卫险些跪下来喊姑奶奶。

  别喊了!别喊了!你是有几个脑袋够砍,还是有几条命能塞给阎王?竟如此不怕死!

  就在这时,斋宫的门扇开了。

  众羽卫倒吸一口气,暗地里求着王母娘娘观音菩萨。

  五殿下定然是听见这少女的话了,这才推门出来瞧个究竟。只要是个王族,无人能容忍自己被冒犯至此。面前这美貌少女,恐怕凶多吉少了!

  诸羽卫正这样想着,却听李络疑惑道:“嫣儿?这是怎么了?”顿一顿,又吩咐说,“将她放开。”

  七手八脚绑着朱嫣的羽卫们:……?

  第51章 勾陈

  听得五殿下吩咐, 羽卫们纷纷松开了手,但仍旧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为首的羽卫道:“殿下, 此女擅闯斋宫, 又冒犯于您。若不然,咱们还是将她捆了押送至狱中。……再怎么说, 冲撞皇室乃是大罪, 更何况您还是祭神之人!”

  李络却道:“不必了,她不是旁人。”

  伴着一阵脚步,五皇子的身影显露在众人前。他着一袭石青底卷云纹礼服, 挺括的襟领与袖边俱缀了一圈赤朱色;又因是祭神之人,他的双掌俱戴漆色手套, 饰以珠玉流苏;腰间袍摆, 垂落金穗若干, 犹如日光下照。

  这一身装束不仅庄重,更有几分天神一般滋味。朱嫣乍然瞧见他衣领之上清冷的容色, 轻轻一愣, 只觉得自己似瞧见了立在寒宫之中的仙人。

  好一阵子, 她才回了神, 想起自己来斋宫的正事了。她一提裙摆,急匆匆往前走,顺道将尊贵的五殿下给拽上了:“五殿下,快进去看看你的勾陈宝剑是否安好!姑姑怕是在那双宝剑上动了手脚。”

  她拉扯着李络向前走,人到了门槛前,却忽然扯不动了。无论她怎么用力, 李络都如一棵生了根的大树似的,在原地分毫不动。

  “你站在那儿做什么呢?快呀,祭天大典就要开始了。”朱嫣心里干着急,一扭头,却瞧见李络站在她身后,面色有些沉沉的,琥珀似的眸光正落在她面孔上。

  “你瞧我…做什么?”她有些不自在,侧开视线。

  “嫣儿,你是不是忘了在守心塔上答应我的话?”他道。

  “……什么话?”她还真想不起来自己答应了李络什么。

  李络慢慢地挑眉,道:“你答应过我,不再卷进这些明争暗斗的事情里来。贵妃欲如何,皇后欲如何,你都不会再插手。怎么今日,你坏了自己的承诺了?”

  朱嫣闻言,略略愣住。

  李络…似乎是说过这样的话。可她真的有答应么?

  “我…”她目光闪烁,低声道,“我也是为了你好。你可知道,皇后姑姑在祭神要用的勾陈宝剑上动了手脚,想要你在群臣百官面前出丑,以此证明是老祖宗认为你不够资格担任祭神者。若非我特意来通风报信,你今日势必要沦为举国的笑柄!”

  她的话,叫李络不知当说什么。

  他叹了口气,只慢慢地摇头。

  比起沦为举国的笑柄,他更怕朱嫣因通风报信一事被朱皇后猜忌。朱皇后此人,多疑而心狠;若是她哪一日怀疑上了朱嫣,定不会给她好下场。

  嫣儿明明是最懂世情冷暖、最知趋利避害的人,为何偏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从前说过的,人活在宫里,就该厚颜无耻、铁石心肠一些;老老实实做壁上观,不去出头,方才能安稳长久地活下去。可她现在,怎么全然不记得自己说过的话了?

  “罢了,罢了。”李络踏进了斋宫的门槛,道,“我不能辜负你一番好意。”

  斋宫内一片寂静,朱红牗窗紧合。赤色帘帷下,祭神所用的祈神面具与勾陈宝剑正端端正正地摆在锦桌上。那面具是金漆青底的,用朱砂笔勾勒出五官眉眼,点两片眉,与神仙偶塑颇有相似之处,乃是御神匠人之手笔。而这双勾陈宝剑,则是传了数代的祭神之剑,分为一雌一雄,各自系一道宝玉流苏。

  李络走到锦桌前,仔细打量这两柄剑,道:“我先前已用过这柄剑,并无异样之处。父皇虽料到了朱后定不会就此放弃,但也猜不到她会动怎样的手脚。”

  朱嫣皱着眉,弯腰凝神去看。这勾陈宝剑乃是传国之剑,非皇室最尊贵者不得触碰,她也不敢擅自伸手,怕惹了皇族先灵动怒,只能一点点地去瞧。

  忽而间,李络像是发现了什么,取过宝剑捧在手心。

  “怎么了?”朱嫣探头去看。但李络将剑举得有些高了,她得踮着脚尖一跳一跳地去瞧。

  李络见她在旁边跳个不停,便将剑放至她面前,喃喃道:“先前我未曾注意到,这剑柄与剑身衔接之处,有一道红胶。本以为是宝剑年久不易保存,特涂此胶以凝固剑身。莫非……”

  说罢了,他将剑凑近了烛火,上下翻动,以焰芯熏融。

  “你你你你做什么!”朱嫣吓了一跳,连忙七手八脚地去拦,“这可是传国宝剑!要是烧坏了,今天你怎么祭神?别说你们李氏的祖宗生气了,连我都得被你气死!”

  可李络却没回答,只是凝神喃喃道:“你瞧。”

  朱嫣闻言,喉中话戛然而止。她定睛望去,却见蜡烛的火芯倏然舒卷,舔上沟槽之中的红胶。那原本冷凝的胶水竟顷刻化开,沿着剑身上的纹路向下淌去;滴滴缕缕,宛如泣血!

  朱嫣倒吸一口气。

  若是这一幕在祭天大典上发生了,定会引来百官惊怒。勾陈宝剑泣血,这岂止是祭神者无格,这更是大不吉之兆,乃是国祚当凶的势头!

  “这,这…莫非……”朱嫣盯着宝剑上的红泪,背后不禁出了些许冷汗,“幸而提前察觉了此事。要不然,等勾陈宝剑到了斋宫之外,日头如此炽烈,或多或少定会泣下血来,届时便不好收拾了!”

  烛焰翻卷,火光将李络的面庞映的明灭不定。他看着血蜡自剑纹上淌落,滴在斋宫漆黑之色的地板上,面色愈发冷凝。

  朱皇后此计凶险,是想致人于万劫不复之地。

  现在的他有多危险,那同在一条船上的嫣儿就有多危险。若是让皇后起疑,嫣儿定无好下场。

  “嫣儿,你先走。”李络凝神道,“这双宝剑,我自会处置。你先速速离开此地,免得叫皇后得知你在斋宫。”

  “你,你叫我先走?”朱嫣有些不解,道,“有福昌殿下替我挡着,娘娘不会起疑的。”

  “快走。”李络的面色却很决绝,他将宝剑放下,对外喝道,“来人,送朱二小姐离宫。”

  几个羽卫很快推门而入。李络对他们冷冷道:“今日,你们都没见过朱二小姐。若是谁敢泄露此事,自己当明白下场。”

  几名羽卫见状,忙抱拳领命:“遵五殿下之令!”

  “诶,等,等等——”朱嫣心有不愿,还想再仔细检查检查那双勾陈宝剑。可几个羽卫涌上来,纷纷道一声“冒犯了”,便隔着锁甲来推她,将她强横地推出了斋宫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