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39章

东宫白月光 第39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李、李络……陛下……你们……”

  旋即,朱皇后眼前一黑,人向后倒了下去。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御医,请御医!”

  “来人呐,皇后娘娘晒晕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嫣:是晒晕的哦!不是气晕的哦!

  第53章 抉择

  半个时辰后, 朱皇后才在岐阳宫中悠悠醒过来。

  她睁了睁眼,就见得眼前是一双儿女与谨姑姑忧虑的面庞。

  “娘娘, 您醒了!”

  “母后, 母后您感觉怎么样?太医,还不快过来给母后瞧瞧!”

  胡子花白的老太医不敢怠慢, 连忙上前为皇后诊脉。片刻后, 太医恭身答:“回大殿下的话,娘娘只是因为一时暑热,才会晕厥过去。只要好好休息, 便能恢复无虞。臣开一副修神宁心的方子,请娘娘每日早晚饮下便可。”

  闻言, 李淳总算松了口气。

  床上的朱后面色微白, 一身华服尚未除去, 珠钗帛绦亦在鬓间。她靠着软枕虚虚地坐起来,问道:“陛下呢?”

  “祭天大典才结束呢, 陛下与五皇弟去参阅五门了。”李淳答道。

  “李络, 又是李络。”朱皇后扯着嘴角, 皮笑肉不笑的模样, “未料到陛下竟挑着今日,在文武百官面前恢复李络的身份,这可真是叫本宫没想到。”

  李淳立在床边,面色沉沉,问道:“母后,五皇弟当真是纯嘉皇贵妃的孩子?”

  朱皇后想答, 但人刚从晕厥中苏醒,身子还虚着,声音不由一阵沙哑。谨姑姑见状,连忙捧了热茶来:“娘娘,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吧。”罢了,又劝福昌与李淳,“二位殿下,娘娘才刚醒,想来精神头不济。若不然,请二位殿下去偏殿坐坐,喝杯茶,等娘娘恢复了再来叙话吧。”

  李淳与福昌面面相觑,虽各自都藏着一肚子话,但也不忍打搅母亲休息,便点头道:“如此,儿臣告退,请母后先好好休息。”

  一双儿女相继退出贤育堂,门扇合上了。朱后抿唇以茶水润喉,面上总算有了一番血色。但她一想起今日祭天大典上发生的事情,她便又能感觉胸口绞紧一般的痛。

  “娘娘,奴婢知道您心里苦。”谨姑姑垂着眉,声音哀哀的,“可您最要紧的是保重自身,免得叫外人瞧了笑话。便是再有千般气,万般苦,也得先紧着自个儿的身子,好好休息。今晚奴婢叮嘱小厨房多做些补身子的膳汤来,还请娘娘多进些儿。”

  朱皇后沉默许久,未有答话。半晌后,她倏然抬手,竟重重地将茶杯朝地上掷去!

  哐啷!

  青瓷茶杯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茶水将朱色地毯浸出一片深色痕迹。谨姑姑不敢多言,连忙低身跪下收拾地毯上的狼藉。

  “阿谨,本宫又何尝不懂你说的道理?”朱皇后盯着地上的碎瓷片,目光恨恨,犹如盯着自己的仇敌,“他李络可别想就这么算了。他想做太子?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太子之位,只能由淳儿来继承!”

  恨恨地说完这句话后,朱皇后就像是陡然失了力气,人又靠回了锦垫上。

  谨姑姑将碎瓷片清扫净后,拭了拭手,仔细替皇后掖上被角,低声劝道:“娘娘切莫着急。您是皇后,大殿下是嫡长子,又德才兼备;前朝还有右司大人与通政史大人在,断不会叫五殿下轻易得逞。那五殿下生母本是个戴罪的,人也早就没了;朝中更无人支撑他这个刚复宠的,他又如何与咱们大殿下相比?”

  谨姑姑一番劝慰,叫朱皇后的心思渐渐冷静下来。

  “阿谨,你说的对。眼下东风在咱们这儿,日子还久呢。”朱皇后勾起唇角,冷冷一笑,“不过,若是咱们自己的宫里不干净,便是再想出一千个、一万个漂亮主意,也只怕是给李络白白看笑话。要想除掉李络,还得先将岐阳宫里安定下来。”

  谨姑姑皱眉,低声道:“祭神一事安排周密,司局和御神坊的人都很可靠。您说,这告密之人会是谁?还是说,是那五殿下运气好,又恰巧知晓了此事?”

  “恰巧?哪里来的恰巧!”朱皇后抬首,慢条斯理道,“我看,嫣儿的行迹倒很是可疑。”

  谨姑姑颇为不解,道:“娘娘,依奴婢愚见,嫣小姐是最不可能的。她与您血脉同宗,且她还日日都在娘娘您的眼皮子底下。先前打发绿菱去盯了这么久,也没见着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就是因为她的处事太过严丝合缝,才叫本宫起疑。”朱皇后眯了眯眼,如是说道,“一点儿可怀疑的地方都没有,反倒叫人怀疑。虽本宫没抓着她的把柄,但本宫在这后宫里头如是多年了,不会看错人。”

  谨姑姑心底颇为怀疑,但不敢违抗皇后的判定,忙顺着主子的意思说下去:“您这么一说,倒是叫奴婢想起来一件事。先时有人在贤育堂外头偷听,咱们却始终找不着人影;可那一日,嫣小姐的脚偏偏受了伤。这脚伤就像是为了这事儿准备的,让嫣小姐可以干干净净地撇清偷听之嫌。如今听皇后娘娘这么一说,奴婢倒觉得此事确实可疑。”

  “狠狠心给自己的脚上来一刀,多么简单的事儿!”朱皇后篾哼一声,“身在宫中,这点伎俩你都看不透?阿谨,你真是白跟了本宫十年!也忘记了当年关雎宫那贱人,为了争宠甚至不惜自己失足滑落水中的事儿了!”

  谨姑姑连连请罪:“是奴婢不察,还请皇后娘娘降罪。”顿一顿,她又小心翼翼问,“娘娘,若这内鬼当真是嫣小姐,咱们又该如何是好?”

  朱皇后揉着眉心,缓缓地思索起来:“本宫要仔细想想。”

  “娘娘,纵是嫣小姐有心投敌,咱们恐怕也动不得她。”谨姑姑想起朱敬观威严的面庞,忍不住道,“嫣小姐是右司大人的掌上明珠;若是她在岐阳宫中出了什么事儿,右司大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若是将火发到奴婢身上也就罢了,可万一右司大人与娘娘您起了嫌隙,不再扶持您与大殿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正是朱皇后担心的地方。

  自己虽是朱敬观的亲妹妹,可朱嫣也是朱敬观的亲女儿。妹妹与女儿,谁对朱敬观更重要,她不敢赌。

  “其实,咱们也不必当真对嫣儿做什么。”朱皇后合了眼,低声道,“只要让嫣儿明白,她与本宫从始至终都是一条船上的,也就够了。便是她再怎么挣,再怎么想着讨好其他的皇子,她姓的,也始终是‘朱’。”

  谨姑姑思忖一番,附和道:“娘娘说得对。嫣小姐若是当真起了投靠五殿下的心思,恐怕也是因为她嫁不成大殿下,又一贯心高气傲的缘故,这才恼羞成怒,想着嫁给其他皇子。只要让嫣小姐明白,她与您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她便也不会动这么多歪心思了。”

  皇后点点头,提起了一个许久未提的人名:“秋荻的病,近来如何了?”

  听到这个名字,谨姑姑心头一凛。秋荻是多年前长定宫的旧人,也是知悉纯嘉皇贵妃之死内幕的宫人。当年秋荻本也会与长定宫的其他宫人一样被处死,但因她掌管司局,对皇后娘娘有些用处,这才活了下来。

  不过,自打李络复宠以来,朱皇后便对秋荻也起了杀心,借故将秋荻调来了岐阳宫中盯着;后来,更是让秋荻开始“养病”,独自一人住着,白日里不准外出,只差一个小太监给她送药和三餐。

  “回娘娘的话,秋荻的身子越来越差,怕是快要不行了。”谨姑姑答。

  “好。”朱皇后挑眉,“秋荻死前还能派上用场。她能为本宫所用,是她这辈子的福气。”

  ///

  同一时刻,丹朱楼。

  祭天大典后,群臣尚沉浸在五殿下舞剑祭神的震撼之中未能回神。从丹朱楼上望下去,便可见得文武百官黑压压地站在玉阶上,更外头则有京城百姓,如蚂蚁似的林立着。

  皇帝站在丹朱楼上,双手负在身后,眯眼俯瞰着高楼之下的景象。丹朱楼上的风,将皇帝石青的礼服袖袍鼓满,犹如仙人之衣。

  “陛下,右司大人到了。”苗公公一甩拂尘,低声通传。

  “叫他上来吧。”皇帝道。

  一阵脚步声后,朱敬观的身影出现在长阶的尽头。他低身向九五之尊行礼,道:“臣朱敬观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吧。”皇帝也不侧目,虚虚抬手一扶,道,“今日祭天大典,你也站了大半日。人上了年纪,腿脚都是不好的,不必虚礼。”

  “谢陛下。”

  客套过了,皇帝开门见山,切入正题:“朱氏一族世代辅佐帝王,爱卿你是朕的左膀右臂,你的父亲亦是朕的先生。这等忠勋,朕必不会忘。”

  “陛下言重了。”朱敬观忙行礼道,“臣等不过是蒙受陛下之恩,理当为朝廷、为社稷尽心尽责。”

  “你们朱家养得好女儿,朕以为,皇后之位属于朱家,此乃人间常事。”皇帝道,“不知爱卿如何以为?”

  朱敬观有些惶恐,道:“臣不敢妄言。一切全凭陛下决断。”

  见朱敬观神态惶恐,皇帝哈哈大笑,道:“爱卿不必忧心。朕今日不过是想与爱卿说一件事儿。你的女儿朱嫣养的不错,颇有母仪天下的资质。”

  朱敬观闻言,非但不喜,反而大惊:“陛,陛下,嫣儿到底还年轻了些…若是与她姑母共侍一夫,难免叫朝臣非议……”

  皇帝皱了皱眉,道:“你又想到哪里去了?朕的意思是,叫她做老五的皇妃。日后,朕会封老五做太子,她也会是来日的太子妃。”

  “陛下,您……”此事太过突然,朱敬观如遭惊雷。

  皇帝似乎很满意朱敬观的神态,徐徐开口道:“但是,朱家这两辈人里,只能有一个皇后。”他语重心长道,“爱卿,你选一个吧。妹妹与女儿,你更想让哪一个做皇后?”

  第54章 敲打

  “妹妹与女儿, 你更想让哪个做皇后?”

  这问题沉沉地落下来,叫朱敬观的额头与背上, 皆悄然出了一层冷汗, 不知不觉浸透了衣裳。

  一国之母由谁来做,从来都不是他一个臣子可以置喙的。陛下的话, 并不是在询问他的意思, 而是在敲打他,要他做出合适的抉择。表面上客气,实则暗藏一缕杀机。若是他朱敬观没有揣摩对上意, 恐怕就成了个不识趣的,日后只会麻烦更多。

  “皇上, 事关国祚, 臣不敢妄议。”朱敬观将头埋得更深, 又重复一遍这句话。

  皇帝背过身来,声音有些冷了:“朕让你选, 你就选!平日里在朝上一个两个都丹田气足, 怎么今日反倒没声儿了?”

  丹朱楼上广风阵阵, 将天子的石青衣袍随风曳起;其上绣有金龙绕云, 直登天穹。自丹朱楼向下俯瞰,便可眺见半个京城的繁华景象。那街巷交错、屋坊如云;那连绵不尽之处、天涯无垠之角,皆是君王之土。

  朱敬观将目光自皇帝的袍角上收回,沉下心来。

  好端端的,陛下不会特地让他在妹妹与女儿之中做个抉择。

  陛下会这样来问,便预示着陛下有废后之意。

  令朱嫣做未来的国母, 并非陛下的本意;只是陛下若贸然废了朱家所出的皇后,恐怕无法对群臣帝师交代,这才想要从朱家另挑一个未来的国母。这是补偿之举,而非陛下心血来潮。

  一切的根源,是陛下想要废后。

  没错,陛下想要废掉如今坐在凤椅上的那位朱皇后!

  “微臣斗胆。敢问陛下,不知皇后娘娘可是做错了什么,竟令陛下做出这等决断?”朱敬观大着胆子,上前对皇帝恭敬道,“皇后娘娘伴君多载,母仪天下,臣等十分敬服。”

  皇帝冷哼一声,面庞沉了下来,一双眸幽深无比:“朕与皇后少年夫妻,朕自少时起便敬她重她,事事都想着她三分。可她呢?这么多年来,在宫里祸害了多少人!”

  “皇上,皇后娘娘端庄贤淑,兴许是有何误谬。”朱敬观忙劝道,“皇后乃天下之母,若无大罪,断不可废;若不然,恐怕于陛下声名有损。陛下乃是千秋明君,因怎能因此事白璧蒙瑕?”

  朱敬观的话不无道理,但皇帝却早已猜到他不会轻易妥协,定会劝说一番;因此,也没有听从之意。

  皇帝眯了眼,望向丹朱楼下熙熙攘攘的朱雀长街。由汉白玉所砌成的宽阔马车道纵冠京城,此乃帝京中轴,亦是王土之心;无论四方商旅、八面来客,皆汇聚于此。东海之奇珍,昆仑之异宝,也通过此路源源不断地送入皇宫。

  他既坐拥这天下,如何还废不得一个皇后?!

  皇帝嗤笑一声,徐徐道:“爱卿,你以为朕为何会将你召来跟前,将此事直接宣与你听?莫非你以为,朕是一时心血来潮,才决定废后?”

  皇帝的话极冷,但更有一种势在必得的气势。朱敬观伴圣多年,对皇帝的神态举动了然于心;见皇帝语气如此,他眉头紧紧皱起,心里暗道不妙——

  陛下定是已有了十成十的把握,这才会将此事说与自己听。换而言之,无论他朱敬观同意此事与否,陛下都不会改变主意;且陛下手握的证据,定能让皇后永世不可翻身;便是十个朱敬观上朝进言,都没法将皇后保下来。

  陛下并非询问他的意见,而是在敲打他。

  若是他朱敬观不懂事,誓死要保下皇后,那陛下也不会手下留情。若是他朱敬观紧附上意,对中宫松手,那作为补偿与犒赏,陛下便会令他的女儿朱嫣成为将来的太子妃。

  这不单单是一个妹妹与女儿之间的抉择,更是一个关乎朱家前程、关乎太子之位的抉择!

  汗透浃背,朱敬观厚重的礼服已尽数湿透。

  皇帝见朱敬观沉默,也并不着急,而是优哉游哉地抚着胡须,眺望着朱雀大街上列队而过的花骑羽卫。那踢踢踏踏的马蹄声,严整而沉重,如踏在人的心上。

  终于,朱敬观在一番思虑后,开口答道:“陛下,臣想好了。”

  丹朱楼上,长风吹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