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63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63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方大奶奶年前冬月间回了趟娘家,因是去喝喜酒,方大奶奶为了充面子,把大姐儿的金锁借去给大哥儿戴。她说是借,丽娘也不好拒绝,只得给了她。

  线娘私下嘀咕,姐儿的金锁是女娃娃的样式,大哥儿戴了也不像啊。方大奶奶不管那么多 ,高高兴兴带着大哥儿回娘家去了。

  回来后,她只字不提还金锁的事情。一天两天,好像混忘了似的。

  后来方家阖家要去赴宴,大姐儿也要出门了,丽娘让线娘去讨要,哪知方大奶奶一翻脸,我已经还给你了啊,当天回来就给你了,作甚又来讨要。

  她还没还线娘还不知道啊。

  线娘本就性子烈,气得当场吵嚷了出来,“你一个主子奶奶,借我们奶奶的金锁不还,还有没有道理了。大奶奶若真买不起个金锁,又想要,明着说就是了,我们奶奶就算当了嫁妆,也给您买一个,省的您用这法子,说出去了方家脸面往哪里放呢。”

  方大奶奶被她说中心事,气急,说她一个奴婢敢犯上,要打她。

  方太太和丽娘都出来了。

  方大奶奶指着丽娘的鼻子骂,“二弟妹,你窝囊也要有个度,丫头都要骑到主子头上了,你再不管她,我就替你管了。”

  丽娘盯着她,一字一句的说,“大嫂,把金锁还给我吧。”

  方大奶奶撇开脸,“什么金锁,我回来当日就给你了。”

  丽娘不理她,看向方太太,“阿娘,咱们家遭贼了,大姐儿的金锁被偷了。这贼子不要脸的很,专偷金器,咱们还是报官吧,不把这贼抓了,还不知道后面要偷什么呢。”

  方太太没有说话,心里嘀咕,借金锁时她知道,还的时候她倒未曾见过,难道大儿媳真没还?但没凭没据的,她也不好偏着哪一个。

  方太太厉声道,“我不管你们谁在弄鬼,今儿老实给我交代了,若做出丢我方家脸面的事情,看我饶你们哪一个。”

  丽娘心中无愧,仍旧说,“阿娘,报官吧,儿媳妇也害怕的很。咱们私底下报官,我让我阿爹找几个经年办案老手,定能找出贼来。还不用声张,外人也不知道。”

  方大奶奶手心捏了把汗,但想到那金锁已经被她融了,死无对证,你报官我也不怕,也梗着脖子说,“报官就报官,让官老爷来还我清白。”

  方太太挨个看看两个儿媳妇,沉声说道,“等老大老二回来再说。”

  报官是不可能的,方家丢不起那个人。方大奶奶死活说自己还了,谁也不能拿她怎么样。金锁的事儿就成了死案,没个头绪。

  丽娘白吃了亏,咽不下这口气 。

  她让线娘白天无事时,出去打听打听,方大奶奶近日去过哪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线娘利用每天出去采买的机会,顺带跟踪方大奶奶,终于发现异常。

  方大奶奶前一段时间去过一家金器作坊,这家作坊专管金器以旧翻新。有人说看到方奶奶去过那家作坊。

  得到这个消息,线娘异常兴奋。但更多的,她也打听不出来了。

  丽娘让线娘回了趟李家。

  李家人听说了金锁的事儿,都陷入了沉默。

  严氏先开了口,“你先回去,莫要声张,告诉你们奶奶,这几日和方大奶奶和睦相处,看看她身上头上有没有新的首饰,都是什么花样的。”

  过了几日,线娘又回来了,方大奶奶果然多了根金钗,线娘连样式花纹都说的一清二楚。严氏着人去金器作坊一打听,果真不出所料。

  方大奶奶把大姐儿的金锁融了,打了一根金钗,剩下的金子,都揣自己兜里了。

  严氏以偷盗为名,让金器作坊的老板出具了当日融金锁时的流水单,上面有方大奶奶的手印。

  拿到这个后,丽娘当天夜晚就把方大奶奶拿下了。

  铁证如山,方大奶奶想抵赖也不行。

  方大郎原先以为就是妯娌两个吵架,没当回事,没想到这婆娘干这丢人的事情。

  方大郎当场一个耳刮子把方大奶奶打到地上去了,“你个贼婆娘,家里是缺你吃还是少你穿了?你干这没王法的事情!你还是大姐儿的亲大娘呢,你不说给她添置个物件,还贪她外家给的金锁,你还是个人吗?这事儿若闹到外面去,你要吃官司的你知不知道!你个蠢婆娘,我整日让你安生些,莫要惹事,你就是不听,我兄弟之间的情分都被你这贼婆娘作践个精光。”

  方大郎气得又要打她,方二郎忙拦住了。

  方大奶奶被查出了贼赃,又被男人打了,瞬间破罐子破摔,指着方大郎的鼻子骂,“你个没种的夯货,你除了打我你还能干什么?家里是不缺吃少穿,但我手里有一个活钱吗?你每月的俸禄给过我一文钱吗?你以前的体己银子,这一二年都被你拿去喝酒糟蹋光了。同样是方家媳妇,她整日穿金戴银,我想给大哥儿添置两件新衣服都要想尽了办法。你以为我想贪大姐儿的金锁啊,我是没办法了啊!”

  说完,她一边拍大腿一边哭诉,“我回娘家,都说我在方家享清福,穿金戴银,吃香的喝辣的,可谁知道我手里精光啊。我每回回娘家,你给过我一个钱让我随礼吗?家里虽说预备了礼,可那扣扣搜搜的一点东西,我都嫌丢人!我想给自己脸上贴金有错吗,我想风风光光的有错吗?还不是你个窝囊废没用,让我和大哥儿跟着你受苦!”

  方大郎顿时哑然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自家婆娘好面子,可手里无钱,可不就得想歪主意。

  方太太气急,大儿媳这可不就是在说她把家管的太死,你一个不当家的小媳妇,要钱作甚?

  方太太气得只骂,“好啊,你阿爹才死了几年,你们就合起伙来挤兑老娘。官人呐,你快睁开眼看看吧,这两个不孝子,要气死我了啊。”

  听她哭了,两个儿子又忙来劝。

  丽娘先给方太太屈膝行礼,“都是儿媳的不对,儿媳不该小题大作。大嫂既喜欢金钗,跟我说一声就是了,我送大嫂一根。只是这金锁是我娘家送的,不好丢了,才这样大张旗鼓的找。都是我的错,请阿娘不要生气。”

  方太太不好说丽娘找的不对,又嫌弃她多事。哭了一阵后,感觉心灰意冷,回房歇息去了。

  方大奶奶有些臊的慌,也回房去了。

  方二郎叹了口气,带着丽娘回了西厢房。

  腊月底,本该欢欢喜喜预备过年,方家却发生了这样一场闹剧。

  第二日,方大郎往西厢房送了足足的银子,让二房给大姐儿再打个一样的金锁,还请二房两口子不要把这事情说出去,大哥儿的脸面要紧,并承诺以后管好方大奶奶,再不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想让丽娘把那张单子给他。

  丽娘接下了银子,顶了方大郎几句,“大哥的意思,把这金锁打了,然后就算过去了?实不相瞒,这单子,是我娘家嫂子让严家帮忙寻出来的,我哪里有这么大的本事呢。我们大姐儿不如大哥儿金贵,丢个金锁罢了,又不是丢了命。大哥放心,我肯定不声张的。不过大哥回去好好跟嫂子说,大哥儿的脸面要紧呢。那单子,我已经送回娘家去了。”

  方大郎被顶的无话可说,但大房理亏,只得讪讪地走了。方二郎心疼自己媳妇和女儿,也没强压着丽娘。若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大嫂以后是不是都敢把大姐儿卖了?

  方太太沉默了好几日后,忽然想开了。

  腊月二十五夜晚,她把两个儿子儿媳都叫到了正房。

  “我这几年糊涂了,因你们阿爹去了,我心里难过,就把这黄白之物当作宝贝,以为抓住了这个,儿子媳妇才会把我放在心上。细想想,咱们母子的情分,难道不比这个贵重。阿娘糊涂这几年,让你们都受委屈了。”方太太似乎又恢复了过去那副淡定从容的官太太模样。

  两个儿子听她说这话,忙劝她不要伤感。

  方太太一笑,“我儿,为娘还能活几年呢,只要你们都好好的,才是我的福气。”

  方太太说了一阵子掏心窝子话后,回房搬出了钱匣子。

  “我要这些作甚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以后就带着孙子孙女玩就可以了。”

  说罢,她看向两个儿媳妇,“咱们家的家当都在这里,现下咱们先清点一遍,等过了年,请族老、你们舅父和你们两家的娘家人一起,把家分了吧。以后,我跟着老大,老二愿意出去住就出去住,每个月给我1两银子养老钱。不愿意出去住,每个月给家里一些伙食费,在家里住也使得。”

  两个儿子忙跪下来,“阿娘,我们不是要分家。”

  方太太笑了,“阿娘真是糊涂,管那么多作甚。有出息的孩子,不要管,没出息的孩子,管了也没用。等年后分了家,你们各自讨营生,但不要忘了,你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方家兄弟想到父亲的惨死,心中悲痛,顿时觉得自家为了这点小事惹得母亲伤心,真是不孝,顿时心里愧疚不已,母子三个又抱头痛哭了一场。

  哭完了,方太太按了按眼角,说道,“年前,咱们还热热闹闹一起过个年,等年后再说旁的。”说罢,让两个儿子一起清点了家当,按照当下的规矩,长子得宅子,次子得银钱,大致分好,只等年后亲朋一起见证,签过文书,然后彻底分家。

  两个儿媳妇站在一边,大气不敢出一声。方大奶奶听说可以分到一大笔钱财,以后官人的俸禄也让自己收着,心里欢喜,但婆母在哭泣,她也不敢喜形于色。

  丽娘内心沉重,这一个回合,大嫂得到钱财和掌家权,婆母在两个儿子心中的分量不减反增。只有自己,什么都没得到。大姐儿的金锁没了,虽大房赔了银子,但总归闹了这一大场,况且,又不能到外面说大哥儿亲娘偷东西;二则,官人说不得还要怪自己多事,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想到这里,丽娘看向方大奶奶。这个祸头子,踩着我们姐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钱和权,我们二房却落个不识大体吵吵闹闹的坏名声。这个亏,现下只能咽下去,且等以后再说。

  丽娘年前回过一次娘家,把这事儿的结果说给了李家人听。

  对于方太太的及时放手,李姝佩服得五体投地。方太太在危急时刻,果断舍弃钱财,做出悔过自新的样子,再哭一哭,再一次赢得了两个儿子的同情和尊重,真是老谋深算。

  “二姐姐,你们太太真是个人物,能屈能伸。方大奶奶不过是个眼皮子浅的蠢货,姐姐不用把她放在心上。”李姝劝丽娘。

  丽娘哼了一声,“她虽蠢,但总做些恶心人的事,平白给人添堵。”

  严氏忖度道,“二妹妹,现下咱们家,还不是张扬的时候。娘娘在宫里不容易,些许小事,咱们都得忍一忍。好在如今妹妹家里都知道妹妹是清白的,大姐儿也受了委屈。这样,明儿我让你哥哥再去打个金锁,挑个好日子,亲自送到方家,让方太太知道,妹妹受了委屈,让方家大房人知道,妹妹是有娘家的。我李家给的金锁,平白被人偷了去,私自融了打金钗,方家要给我们一个交代。分家的时候,也不能黑不提白不提就把这个事儿糊弄过去了。”

  丽娘谢过严氏,“哪能让哥哥嫂子破费,我明儿把金锁打好了,让线娘送过来。哥哥年后去我家再带过去,那个蠢东西,再不给她些教训,当我是泥巴捏的了。”

  李姝看向丽娘,以前那个柔柔弱弱的小姐姐,如今有为母则刚,开始知道用智谋和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李姝心里异常高兴,小姐姐终于长大了。

  肖氏在一边缓缓开了口,“昭娘说的对,就算咱们家不张扬,也不能让你妹妹和大姐儿受这样的委屈。方家若不给个交代,我就要问到方大奶奶娘家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周六大长更,小天使们周末愉快哟~

  ----------------------------

  新坑《卖油娘与豆腐郎》,请小天使们给个收藏吧,啵~~

  感谢在2019-12-10 17:16:27~2019-12-12 10:14: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南风起、蝌蚪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草后人 50瓶;哒哒哒、3200163 20瓶;是我最爱 5瓶;晨熙麻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育新苗翠娘驭夫

  之后一段时间, 李姝不是在家里待着,就是去走亲戚。

  原来她还可以找秀水坊的一些姐妹们一起玩, 如今她们大多都出门子, 剩下的都是年纪较小的。本来按李姝的年纪, 她应该已经嫁出去了,怎奈她死活要往后推迟婚礼,把自己混成了秀水坊大龄未嫁女娘。

  好在李姝本来就是个性子安静的人, 她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出嫁用的针线,做的差不多了, 剩下些不要紧的小物件,玉娘动手也可以。她这半年来可算是做针线做的烦透了,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在家无事, 她不是陪肖氏和严氏闲话,就是自己写写字, 看看李承业和赵世简给她的各种书。

  她从七岁开始学字,从十百千开始,到四书、到经史, 没人督促,没人查课业, 全凭毅力支撑。好在她不需科举,经书类稍微懂一些就可以,再学一些史籍、诗词、算数,总算彻底脱离文盲行列。

  拖赖上一世的阅历,李姝学四书类比旁人更容易些。诗文对子之类的差一些, 这个需要天赋,她只得死记硬背,再自我发挥一部分,每次参加宴席,有需要时,也能勉强应付过去。

  但她是自学,除了李承业和赵世简辅导她,她没有同学,不参加考试,学习效率自然比不上外头那些正经学堂里的学生。但在李姝的交际圈里,足可以让她平视群雌了。

  十二那一天,李穆川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去了方家。严氏有孕,不便走动,李姝在家陪着她。

  肖氏当着方太太的面,把新的金锁挂在了方大姐儿的脖子上,笑眯眯的,旁的也没说,只说让丽娘仔细些,莫弄丢了。

  方太太尴尬地笑了笑,方大郎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方大奶奶打过招呼后就直接躲在屋子里不出来了。

  李穆川也问方大郎,“大郎,家里日子可还过得去?若有难处了,去找我,有我一口吃的,定不会短了两个孩子的吃穿。”

  方大郎愧疚地起身给李穆川鞠躬行礼,“侄儿无颜见叔父。”

  李穆川摸了摸胡须,“知错能改就好,丽娘性子老实,没有心眼子,不会拐弯,这事儿办的过激了些。”

  方大郎再次作揖,“叔父羞煞我也,弟妹和侄女受了委屈,还请叔父放心,我这当大爷的都记在心里,定不能让她们母女白受委屈。”

  方太太见李家人上门,虽说没有明着问罪,却是来给老二媳妇撑腰的。想来也是,人家东西被偷了,难道还要忍着不说?唉,都是冤孽。

  方太太忙赔礼道,“大兄弟,弟妹,都是我管家不当,让老二媳妇母女两个受了委屈,以后定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肖氏笑道,“这和嫂子有什么干系,大奶奶也是手里一时不宽裕。她们妯娌两个以后还要长长久久住在一起的,把事情说开了,以后也就好了。”

  方太太沉默了一些,又开口了,“弟妹,过完年,我预备让两个孩子分家。老二当差的地方离家里也远,整日来回奔波,不若让他们到外面买宅子也好,赁房屋也罢,先找个离衙门近的地方住。休沐日回来看看我,也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