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62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62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李姝笑,“以后见了张翠娘,我还得叫大娘。”

  玉娘在一边笑了,“三娘子,我们老家,一把胡子老头子管穿开裆裤的小娃儿叫爷爷的都有。”

  夜里,李穆川回来了,他问文进财,“兄长,今日相看后,有何看法?”

  文进财吭哧瘪肚了半天,“她家男丁真多,子嗣繁盛。”

  肖氏笑道,“兄长不知道,老张家四个儿媳妇,也是一个接一个地生儿子,他们家两代人,就翠娘一个女娘,家里就宝爱了些。”

  文进财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想要儿子,“不知道张家可看得上我,我年纪大了,又没个正经差事。”

  李穆川笑道,“兄长有意,我明儿着侄儿媳妇再去问一问。”

  文进财犹豫了又开口,“张家男人,不会动不动就打人吧。”

  李穆川哈哈笑了,“兄长若好生过日子,谁家天天打上女婿的门呢。”

  第二日,肖氏亲自去了杨柳胡同,全娘得了话,当日又去张家问话。

  张翠娘见过文进财,她亲爹和哥哥们都黑看不见鼻子眼睛,往常给她提亲的也没个俊俏的,文进财虽说三十大几了,但收拾收拾还是很中看的。从外貌上来说,张翠娘还是很满意。若嫁个丑的,以后生了孩子更丑,那可愁死人了。

  就是听说他以前爱吃酒赌钱,这个也不怕,若敢胡来,她让哥哥们收拾他,反正听说贵人的意思也是要好好看着他。既然有了尚方宝剑,她管他就名正言顺。

  待过两年他学好了,再寻个正经差事,她生了儿子,日子不也美的很。

  张翠娘一下子就想到好几年以后去了,张太太见她回来后就傻笑,哪里不明白。

  她这个傻闺女哟,个半大老头子,就因为长的好,就把她迷得五迷三道的,真个没出息。

  张巡捕等人也无反对意见,再留下去就要留一辈子了,文进财无父母无孩子,有宅子有钱,以后有差事有贵亲,长的又好,很是不错了。

  全娘来问话,张太太拿捏了一番姿态后,勉强答应了。但再三强调,我们翠娘是头婚,一切都要依着规矩来,不能减薄。

  肖氏听了回话,立即行动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文进财:翠娘,给我生4个儿子吧~

  张翠娘:再敢出去吃酒,我打断你的狗腿!

  --------------------------------

  新坑《卖油娘与豆腐郎》文案内容已改,求收藏~~

  感谢在2019-12-10 11:36:47~2019-12-10 17:16: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伊人阿攀 2瓶;晨熙麻麻、吃吃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8章 金锁案蠢人得利

  肖氏这个年过的异常忙碌, 她一边要准备文进财的婚事,一边要准备李姝年后出嫁的事情, 同时还要操持过年亲朋同僚走动的事情。

  严氏的胎快4个月了, 胎相也稳了, 不需要再整日躺着。她见婆母异常忙碌,自己也不好闲着,就向肖氏要求, 把给李姝备嫁的事情揽了过来。

  肖氏实在是太忙了,就答应了严氏请求, 但一再叮嘱她,不可逞强,若有不适, 不能勉强。同时交代李姝,在一边协理, 多学多看,不懂的就问,等过了门, 操办慧娘的婚事时心里有底,免得到时候抓瞎。

  李姝点头如捣蒜, 她自己的婚事,她自然上心。若不是规矩不允许,她都想自己操办。

  严氏出身官家,学的最多的就是规矩。虽则李家和赵家门第都不高,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小姑出嫁, 不能马虎。

  好在嫁女比娶媳简单一些,大头就是准备嫁妆。

  严氏带着李姝,趁着年前一样样检查嫁妆。那头,肖氏打发人到花鸟胡同把文进财的宅子重新布置一遍,添置家具,粉刷墙面,每一样花销,肖氏都让李姝做账记录。这是殿下和良媛娘娘赏给文进财的安家费,李家要确保每一文钱都花在文进财身上。一来,表示李家的清白,二来,安一安敏良媛的心。

  李家火速到张家提亲,换庚帖,合八字,并把婚期定在年后三月十五。

  两样事情都忙活到一半,年三十又来了。

  今年的年三十,李穆川要在秀水坊过。

  中午的时候,李穆川带着家小并文进财一起,去了杨柳胡同。大房把年夜饭安排在中午,两房人一起热热闹闹吃了顿团圆饭。虽多了个文进财,但他脸皮厚,自来熟,不把自己当外人,倒不曾尴尬。

  晚上,二房全家自己在秀水坊再吃一顿年夜饭。

  吃饭的时候,肖氏看着小女儿,有些伤感地说道,“这是姝娘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李姝忙安慰她,“阿娘放心,就算我去了赵家,以后定三天两头回来。”

  肖氏嗔她,“胡说,出了门子的姑奶奶,怎能总往回跑,外人不知情,以为小夫妻见天不合,回娘家告状了。”

  李姝笑道,“阿娘,阿爹做官,他们官场有一句话,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我就是那流水的兵,我和姐姐们走了,以后嫂子和弟妹又繁育子嗣,李家依旧兴旺。不管谁来谁走,李家一直都在。”

  李承业笑道,“三妹妹说的有理,阿娘,妹妹还要在家里几个月呢。有这几个月,我们一家人多亲香亲香。再说了,以后妹妹还常回来的。”

  文进财在一边羡慕道,“贤弟儿女成群,真让人羡慕。”

  李穆川哈哈笑道,“兄长不用急,很快兄长也要操心小儿女的事情了。”

  说起儿女,文进财又想起豆娘,那是他目前唯一的女儿,他却从来没正经管过她,如今还要她来操心自己,内心又愧疚又心酸。

  吃饱喝足的文进财,又多了一分慈父心肠。

  不管文进财内心作何想法,李家人仍旧按部就班地吃年夜饭、守夜,接新年。

  年初一,李姝换上了全套的大红衣裙,头上是成套的赤金镶碧玉头面。按虚岁算,她已经16了,正是最好的年华。

  16岁的李姝,虽不如两个姐姐那样姿容出众,但比起常人,也是不差的。且她身上比寻常小女娘天然多了一分淡然,似乎天大的事儿,都能坦然面对。

  李穆川最喜欢小儿女的,就是她总是比姐姐们看得透。你看她的眼神,似乎历经沧桑,但又充满鲜活。

  待字闺中的李姝,衣食无忧,居移体、养移气,日渐有了些官家小女娘的气度。未婚夫婿上进肯干,又对她好,美好未来可期,她的心里不再如当日初来时一样迷惑、惶惶然,更多的是安定和从容。

  今儿的一身大红衣裙,是李姝自己挑选的。她无比喜欢这种喜庆而又浓烈的颜色,提醒她自己还活着,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人疼爱。

  一身红衣把李姝衬的异常出彩,肖氏满意地点点头,“姝娘长大了。”

  待李姝给父母兄嫂拜年后,收到了四个红包。

  吃过饺子,李家男女各自忙碌起来。文进财依旧无所事事,就待在前院。肖氏把银宝打发去陪文进财玩耍,防止他又想跑出去。

  过年,忙碌的都是大人。似李姝这样的未婚小女娘,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或跟随父母去走亲戚就可以。

  今儿李姝随肖氏和严氏一起,在正房迎接来拜年的族人。因李家本族离的远,一时半会来不了,娘儿三个就坐在一起闲磕牙。

  严氏笑道,“妹妹近来越发好看了。”

  李姝谦虚道,“人靠衣裳马靠鞍,都是好衣裙好首饰的功劳。”

  肖氏知道小女儿论姿色比不过两个姐姐,以前怕她心里难过,现下知道她自己根本不在意,但也不想听小女儿说这样的话,“胡说,姝娘的容貌,可着咱们整个李家本族,除了你两个姐姐和雪娘,也没几个比你更好的。你是整日和你两个姐姐比,觉得自己不好看。你到外面去看看就知道了,自己并不差的。”

  玉娘也插嘴,“就是,三娘子家常去秀水坊别家玩,那些人家的小女娘,也没几个比三娘子强太多的。”

  肖氏又看向严氏,“你身子往后越来越重了,趁着现在还能走动,明儿让二郎陪你一起回娘家。”

  严氏的身孕刚满四个月,在宽大的衣服遮掩下,稍微隆起的小腹基本看不出来。但肖氏知道,再过两个月,这肚子就会像吹气一样长大。

  喜庆热闹的大年初一,在相互拜年和铺天盖地的吉祥话中,匆匆忙忙而过了。

  年初二,丽娘带着丈夫和女儿回来了。赵世简也来拜年。丽娘来的早,她到的时候,严氏还没动身回娘家呢。

  方大姐儿已经五个月了,长的像丽娘,白白嫩嫩的,身上带着 奶香味。

  这是肖氏头一个孙辈,肖氏见到方大姐儿就欢喜的不得了,立刻接过去抱在怀里左右亲两口。哪知大姐儿现下开始认人了,虽然肖氏看起来和蔼可亲,但她日常见不到肖氏,故而有些害怕,两只小手直往丽娘怀里伸。

  众人都笑了,丽娘忙打圆场,“这个小冤家,连她阿爹都不让抱,也就是线娘能给我换换手,若只靠我一个人,胳膊肘都得累折了。”

  严氏有孕在身,最喜欢小娃娃,但又不敢随便抱,只得在一边眼馋地看着,“妹妹是她亲阿娘,大姐儿自然跟妹妹亲热。”

  说罢,严氏抓着大姐儿的小手,爱怜地轻轻捏一下,大姐儿居然咯咯笑了。

  肖氏笑道,“可见是喜欢舅妈了。”

  严氏回头看向柳絮,柳絮会意,立刻从怀里摸出个大红包递给严氏。严氏把红包塞到大姐儿怀里,“今儿我不能陪妹妹了,妹妹和妹夫定要尽兴。姐儿这样喜欢舅妈,舅妈高兴着呢。这个红包拿回去,扯几尺布,给姐儿做花裙子穿。”

  丽娘也不拒绝,笑道,“姐儿谢过舅妈了,等舅妈肚子里的弟弟出生了,我们天天来找弟弟玩。”

  严氏和丽娘打过招呼,那头李承业和两个妹夫也打过招呼,两口子一起动身去严府了。

  今年有了大姐儿,氛围就异常热闹。

  因没有外人,也不分男女,都一起在后院正房厅堂说闲话。

  李穆川见到外孙女也高兴,摸了摸大姐儿白嫩的小脸。今年是外孙女头一年上门,李穆川夫妇一人给了个大红包,李姝和三郎未成家,按理是不用给的,但这是头一个后辈,二人也往大姐儿怀里塞了一个。

  赵世简是姨夫,自然也不能小气,他来前没想到封红包,故而问李姝讨了个,塞了个银锞子进去,随同李姝的一并给了大姐儿。

  大姐儿还懵懂着呢,胸口的大口袋里就塞满了压岁钱。

  丽娘回娘家,无人与她斤斤计较,心里也高兴。一边与肖氏说育儿经,一边问李姝备嫁的事情。

  李姝问丽娘,“二姐姐,大姐儿也这样大了,咋还没个正经名儿呢?总是大姐儿大姐儿的叫。”

  丽娘笑道,“你姐夫说的,等抓周的时候一并取名,这也是惯例。”

  李姝不再说话,她知道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小孩子夭折的比较多,故而一岁前很多都不给取名。像煦哥儿那样早早取名的,也不过是喊个小名。

  闲话了一时后,大姐儿开始犯迷糊。几个月的小娃,吃吃睡睡才是正经事。李姝把丽娘带回到西厢房,丽娘喂大姐儿吃过奶后,大姐儿香甜地睡着了。

  丽娘又抱了她一会,然后把她放在李姝的床上,盖上从家里拿来的小被子。小娃儿认得气味,自己家常盖过的小被子,她一闻就闻的出来,故而睡得安心。

  丽娘在娘家一直厮混到天快黑了,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方二郎见她舍不得走,笑道,“等过了正月,天暖和了,你带着大姐儿回来住几天也使得。”

  丽娘温声道,“官人说笑了,我怎能把官人一个人丢在家里。再说了,让大嫂一个伺候阿娘,我自己跑回娘家偷懒,也不像话。”

  想到自己的大嫂,方二郎沉默了,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劝丽娘。若说让丽娘不理她吧,他自己都说不出口。丽娘何曾愿意理她,哪回不是大嫂主动招惹丽娘?要说据理相争吧,那可了不得,大嫂能说三天三夜。

  丽娘从来不跟方二郎诉苦,也不让他掺和到妯娌两个的纷争之中。

  线娘跟在后面,当着方二郎的面说道,“二奶奶,把大姐儿的红封什么的都收起来吧,放那口袋里,等回去了,大奶奶看到了又要生事端。”

  丽娘斜眼看她,“多嘴,大奶奶如今已经改了。再说了,大奶奶的是非也是你能说的。”

  线娘笑道,“好好,我说错了。您快收好,省的丢了。”

  方二郎暗自叹气,大嫂前些日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姐儿有个什么她都要眼红,要想办法弄一些走。回娘家走亲戚,非要把姐儿的金锁借去戴,借去了就不还。

  说起金锁,这里面还有个是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