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11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11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整个过程,繁琐又费时。

  李姝上辈子小的时候,看家里母亲做过鞋,本以为很简单,没想到做起来这么难。她是新手,肖氏只让她拉鞋底,只让她缝鞋面的边。

  李姝衣服没做成,鞋也没做成,倒是给自己做了两条小帕子,还给家里人一人缝了一双袜子。

  裁衣做鞋,这些都是要见缝插针的空余时间。做饭才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任务。

  李姝自负上辈子自己也能做两个菜,可在这个没有高压锅、微波炉,甚至连烧火都要人工的地方,她还是要从头学起。

  烧火她早就会了。冬天太冷,她时常缩在灶门烧火,早就轻车驾熟。

  做饭嘛,熬粥她会,花样比郑氏和肖氏还多。就是做干饭有些难度,火候掌握不好,不是生的就是糊了。况且,李家吃的不全是白米,还有小米之类的杂粮,根据主食的种类不同,时间和火候的大小都要区分开。

  至于做菜。顿顿太炒菜费油,普通人家,大多以蒸煮为主,起锅后滴几滴熟油。李姝觉得一下子学太多,贪多嚼不烂,做菜的事儿,且先缓一缓。

  几个月内,李姝从棉袄换成夹袄,又从夹袄换成单薄的春衫。

  这一样样学下来,李姝感叹,在古代当个主妇太难了。衣食住行样样都要亲自动手做,还要带孩子、伺候公婆丈夫,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会。

  李姝深深觉得,除了读书,她离肖氏的距离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几个月里,豆娘除了读书,样样都比两个妹妹做的好,丽娘都是中不溜。肖氏见她们都肯用心,也不计较谁好谁坏。十个手指还有长短呢,哪能人人都一样,反正都是她的女儿。

  在家闭关几个月,李姝觉得自己要出去透透气。她央求肖氏,让她们出门逛逛。

  京城治安好,等闲人家的小娘子,也不是整日关在家里。肖氏觉得女儿们总是关在家里,没得关傻了。遂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自己带着几个女儿们一起出门了。

  待到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日的景色格外的好,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李家姐妹三人,从大大小,依次穿着水红、嫩绿、鹅黄的上衣,裙子也是同色的,豆娘的裙边绣了两朵石榴花,丽娘的是山茶花,李姝的是迎春花。姐妹三个都戴了绢花和耳钉,说不出的俏丽。

  张氏看到三个孙女一溜站齐,喜欢的不得了,忙叮嘱肖氏,给丫头们买些好布匹回来,做些好看的衣裳。郑氏也喜欢的摸摸这个,又看看那个,只恨男人死的太早,自己没能多生几个孩子。心下想着,回头给侄女们一人买朵绢花戴戴,也是她这个大娘的心意。

  肖氏看到自己的女儿们出落的花骨朵一般,内心说不出的欣喜。

  特别是豆娘,到李家小半年,李穆川早已把她的名字添到族谱上,她也彻底成了李家人。这几个月下来,她过的平和舒心,早没了当日黄毛皮瘦的样子,愈发好看,容貌姿色在这一带都是少有。

  肖氏每常看了,都不敢让她单独出门。但豆娘都13了,要赶快说亲。这要说亲,就不能藏在家里,酒香还怕巷子深呢。

  今日,肖氏特意把三个女儿打扮的异常好看,也是存了心思,希望能给女儿们说更好的人家。

  母女四人刚出门,还没出杨柳胡同呢,遇到胡同口杨捕头的太太陈氏也带着女儿出门。

  杨捕头是在大理寺衙门当差,和李穆川是文武殊途。两家男人虽关系一般,家里的太太却是常来常往的。按照肖氏和陈氏的说法,“他们男人在外也有三五个酒肉朋友呢,咱们女人,整日在家围着锅台转,好容易有个说得来的姐妹,还得经过他们同意不成!”

  双方见了礼,陈氏立即拉着李家的女儿们一顿夸,“嫂子家莫不是得了什么秘方,才几日不见,怎么几个女儿都养得跟天仙似的,看的人真眼馋!”陈氏见了豆娘,暗自惊心,李家收养的这个女儿,容貌真是不错!怪不得肖氏把她藏家里不放出来呢!

  肖氏也拉过杨家女儿芙娘夸道:“看看看看,有这么水灵的女儿,还不知足!”

  两个妇人都笑起来,李姝姐妹们也笑。李姝先开口,“芙娘姐姐,我最近跟我阿娘学裁衣做鞋,好长时间没找你玩了。”

  芙娘和丽娘同年,抿嘴一笑,“你还小呢,慢慢学,不用急。”又看向豆娘,再次行礼,“这是豆娘姐姐罢。”

  豆娘也回礼,“妹妹不必多礼,都是邻居,以后闲了,咱们一起玩。”

  众人正说着,杨家大门开了,出来一个少年,他看到门口一堆的女孩子,忽然吓一跳。再一看,除了最大的那个姑娘,其余的都认识。他先给肖氏见了礼,又给李家姐妹行礼,“妹妹们好!”

  肖氏忙道:“这是豆娘,可不是妹妹,比你大半岁,你得叫姐姐哩。”

  杨大郎闻声抬头看了一眼豆娘,半晌低下头,轻声道:“豆娘姐姐好。”

  豆娘低着头,回礼道:“杨家阿弟好。”

  众人寒暄完毕,肖氏跟陈氏说道:“我这几个丫头,最近做了不少女工,家里攒了一堆的布匹和线,我得拿去卖了,不知弟妹要去哪里?”

  陈氏大咧咧一挥手,“嗨,我也无甚重要的事,跟嫂子一起逛逛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布料,买些回来给芙娘裁两条裙子。”

  陈氏说完,又回头叮嘱杨大郎,“你且自去同窗家,晌午要回来吃饭。”杨大郎低头应了,自去不提。

  杨家就一子一女,陈氏颇为宝爱这两个孩子。每年都要给芙娘裁当季的裙子,绢花手帕之类的,更是不少。

  两个妇人,带着四个漂亮的小女娘一起走在街上,回头率自然低不了。

  很多熟悉的人家都和她们打招呼,其中一个胖胖的妇人和二人说笑:“李太太杨太太好,哎呦,这四个小女娘可真俊啊,你们两家的水土咋那好哩,女娘们养的我看了都眼馋。”

  陈氏用手帕在她脸上挥一下,“张太太,你眼馋个甚,你家四个小子呢,以后子子孙孙一大堆,多的是福气等着你呢。看看,若不是福气深,哪来的这一身肉!哎哟,让我摸一下,你这腰上肉真软,你家老张可有福气了。”陈氏家男人是捕头,接触的都是三教九流,没有那么多讲究,陈氏也喜欢开玩笑。

  张太太不甘示弱也用胳膊肘在陈氏胸口轻轻碰一下,“哎哟,你个不害臊的,你比我更软呢。你们老杨整日在衙门不学个好,把你教的油嘴滑舌。”张太太男人是巡防营的,巡防营里全是臭男人,整日看到只母苍蝇都是发情。老张说话不讲究,张太太更不怕这些了,若不是记着有小女娘们在,她啥荤话都能说出来打趣陈氏。

  两个妇人顿时一起哈哈笑起来。肖氏因丈夫是文书,顾及些体面,故不常开这些玩笑。但她也不是那种不能听一句半句的臭讲究,听见二人说的热闹,她也跟着笑。

  不像猫眼儿胡同里的付太太,家里男人也是衙门里的文书,她却从来不和任何人开玩笑,听见了就捂耳朵。张太太每常说起她就一脸鄙视,“大家都是妇人,孩子生了一大堆,害什么臊啊。她难道晚上不伺候男人!”

  肖氏和陈氏别过张太太,去了常去的店家,把棉线和布匹卖了,又买了些颜色鲜亮的布匹,准备回家给女儿们裁裙子穿。

  第14章 过生辰杨镇思春

  买过布匹后,肖氏和陈氏又去买了些时令蔬菜。然后带着女儿们,一起说说笑笑回家去了。

  待回到家,家里做的布匹和丝线得了多少钱,买新布匹得了多少钱,肖氏都一一禀过张氏。

  张氏摆摆手,“你都收着吧,我老了,不耐烦记那些。只一样,姑娘们的裙子都有了,大郎和二郎也该做两身衣服了,你放在心上。”

  肖氏忙道:“阿娘说的是,大郎秋里就要成亲了,且得备好些衣服呢。我预备把钱汇总后给大嫂,让大嫂做总理,我带着孩子们打帮手,阿娘看如何?”

  张氏思索了半晌,点头道“你说的有理,你大嫂是亲娘,她亲手选料子,总是她的心意。只是,做衣裳还是你来吧。”

  张氏觉得二儿媳父母公婆聚在,儿女成行,丈夫敬爱,是个有福气的人。大孙子成婚用的衣服,还是让二儿媳来做吧,也是沾沾婶娘的福气。

  肖氏顿时有些为难,半晌没说话。

  婆媳二人正说着,不妨郑氏就在门口,她忽然掀帘子进来了。

  “弟妹,阿娘说的有理,大郎成婚用的礼服,还是弟妹亲手做吧。我还要预备其他的呢,弟妹就全当帮我的忙了。”

  郑氏心里很难过,但她知道,儿子的终身大事不能马虎,她是个没福气的寡妇,不能让大郎也沾了自己的晦气。故而,她强压住泪水,还要请肖氏帮忙。

  肖氏知道大嫂心里难过,忙劝道:“大嫂眼见儿媳妇就要进门了,明年得了孙子,大嫂也算苦尽甘来了。”

  郑氏听到这话,也笑了,“那就承弟妹吉言了。”

  婆媳妯娌三人商议了一会,把李承祖成亲要用的东西大致定了下来,只等过些时日,统一采买。

  且不说李大郎的婚事,只说豆娘三姐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了一会门,立即在庙前街这一代五六个胡同里有了反响。众人都知道李家新收养的那个女儿长得极漂亮,只是都13了,急着说亲。

  一时,有些糊涂人家就有了糊涂想法。

  隔着两条街的路桥胡同里有一户人家,家主姓彭,单名一个刚字。彭刚父亲原也在衙门里当差,因犯错被革职。到了彭刚这一代,家里没有正经差事,只能从郊外贩一些时蔬送往酒楼,风里来雨里去,家里条件一般。

  彭刚的婆娘于氏是个泼辣货,专爱占人便宜,整日闲磕牙,东家长西家短。夫妇二人养有2子,老大都18了,还没说亲,老二14了,按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于氏听说了豆娘的事,顿时蠢蠢欲动。

  按于氏的想法,那豆娘都13了,一般人家这么大年龄,早就说亲了,再不说亲,只得在家当老姑娘。不过,这女娘虽说年级大了些,好在长得好,李家又有正经差事。说不得,她能捡一捡这便宜。

  于氏说干就干,第二日就请了个媒婆,舍命般出了3钱银子,让媒婆上门提亲。并交代媒婆,等说好了亲,还有更多的谢媒钱。

  这媒婆听她说的天花乱坠,以为两家相互有意,想着等说好了亲再要谢媒钱。信心满满登李家门去了。

  媒婆一进门,拉着肖氏的手就一叠声的道喜。

  肖氏一听说是彭家来说亲,立即心里不喜。她是听说过于氏的名声的,原以为不过好吃懒做碎嘴而已,没想到办事情这般不靠谱。好歹先找个相熟人家的妇人上门探探口风,等两家都有意了再谈下一步,哪能一上来就让媒婆来的。

  张氏这时候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大妹子啊,大老远的来,进屋喝口茶,咱们一起说说话。她们小孩子家家的,和咱们说不到一起去。”

  媒婆忙道:“老嫂子好啊,老嫂子这般知礼,家里孩子定是好的。”

  等张氏细细说明了,媒婆才知于氏这傻婆娘坑了她。顿时气急,忙道歉:“老嫂子原谅则个,是我冒失了,原该问清楚了再上门的。”

  张氏仍旧笑眯眯的,“大妹子说哪里话,谁还能长个前后眼呢,以后少与那憨婆娘来往就是了。”

  媒婆怕坏了自己的口碑和李家女娘的名声,虽心里有怒火,也仍旧笑眯眯地走了。待到了彭家,她把三钱银子扔到于氏脸上,臭骂了于氏一顿才离去。

  于氏知道自己干的不地道,但她霸道惯了的人,哪里肯善罢甘休,到处说李家和豆娘的坏话。本有几家想来李家提亲的,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也作罢了。

  等这些闲话传到李家人耳朵里,已经是大半个月以后了。肖氏气得不行,要去打于氏,郑氏忙拉住她。

  张氏沉默了半晌,也劝肖氏,“老二媳妇,你是什么人,她是什么人,没得为了只臭虫脏了你的手。这样,过几日是姝娘生日了,你让她们姐妹把这附近关系好的小女娘们都请来一起玩玩,好不好的,大家都是有眼睛的。于氏的一张嘴,又是不判官。”

  姐妹三人也都听到了于氏的事情,豆娘也气的掉泪,深觉自己连累了妹妹们的名声。

  丽娘和李姝忙劝她,“姐姐理那只臭虫做甚,姐姐这样好,以后大家都会知道的。”

  过了几日,李姝的生日到了。

  李家人提前往外散布消息,说是算命的算过,李姝八岁这年要大办生辰,否则以后不顺。但她小孩子家,只能把亲戚朋友家的小女娘们请来一起陪她玩一日。

  四月十八这一天,一大早,李姝就被两位姐姐叫起来了。

  洗脸穿衣梳头,都是豆娘和丽娘全程服务。四月的天已经很暖和了,李姝穿了件新做的粉红色长裙,群上绣了几多盛开的莲花,再套上件张氏给的绸缎做的外衫,头上梳了双丫髻,戴上珠花和耳钉,脚上穿了一双绣花鞋。

  豆娘今日打扮的比较清丽,肖氏前一日夜晚把她叫过去,语重心长说了一堆话:“因于氏那个臭虫嘴坏,如今有些人家不知道你的好,阿娘也不能见天把你拉出去给人看。明儿你妹妹生辰,附近的小女娘们都来了,你大一些,要好好照顾妹妹,招待客人,若做的好了,这些小女娘们回家,也能说给家里的长辈听。”

  又看了一眼豆娘美丽的面庞和身姿,特意叮嘱她,“你本就好看,明儿不用特意打扮,只要好好给来家的小女娘们端茶送水,他们就能发觉你的好了。”故此今儿豆娘只穿了件家常的衣服,不施粉黛,素净的很。

  早饭时候,李穆川见小女儿打扮的格外不同,心里也欢喜。这个女儿最懂他的心思,总是能在他假装平静实则忧心的时候给他送杯茶,劝他莫要多思多虑。

  李穆川吃过饭,从房里拿出一只玉蝉,送给李姝,“为父身无他物,送你这只玉蝉,愿你以后平安喜乐。”

  李姝忙行礼道谢。那玉蝉虽成色一般,但也晶莹剔透,以李家的经济条件,这已经是极难得的礼物了。

  李穆川开了头,其余诸位长辈纷纷有礼物相赐。

  李泗新送了一只砚台,砚台上面刻着梅花,整个小巧精致,一看就是给小孩子用的。张氏给了李姝一只银镯子,肖氏给了李姝一对新打的银耳坠,郑氏也送了一朵绢花。豆娘和丽娘一人送一条帕子,一人送一只荷包。两位兄长一人送了她一只毛笔。

  往常家里孩子们过散生,也没有这么隆重。因今日广邀亲朋故友家的小女娘们,既决定要大办,李家人就一起好好撑起场子。一堆的生日礼物,也是李家人共同的脸面。

  吃罢早饭,李穆川去衙门,李承业去学堂。李承祖大了,不好在家接待小女娘们,他把今日采买的活儿接下来,专职在外面跑腿。

  李泗新和张氏年纪大了,不管孩子们的事儿。肖氏和郑氏就管厨房,豆娘和丽娘招待客人们吃茶点,李姝认真当她的寿星老。

  一时,豆娘听见大门外有人说话的声音。豆娘得了肖氏指点,今儿事事要周全,想在头里。

  她急忙去应门,打开虚掩的门一看,是杨芙娘,后面还跟着杨大郎杨镇。芙娘今儿穿的是一条豆绿色的裙子,想来她知道今儿李姝是主角,不预备穿的太抢眼。

  豆娘莞尔一笑,“妹妹来了,妹妹快请进,我们正想着妹妹呢,果真就第一个来了。”

  豆娘还没来得及及请兄妹二人进门,只见杨镇跨步上前给豆娘作了个揖,低着头瓮声道:“豆娘姐姐好,今儿舍妹还请姐姐多照看。”

  豆娘又笑道:“阿弟多礼了,芙娘妹妹来,我们都高兴着呢,我们一起玩耍、吃果子,再不会出旁的岔子。阿弟尽管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