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12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12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杨镇抬头看了豆娘一眼,复又低头道:“阿姐办事自是牢靠的,只是舍妹顽皮,若有叨扰,姐姐定要包涵则个。”

  芙娘在一边等不及了,“大哥好生啰嗦,我三天两头来的,姐姐家院墙有几块砖我都知道。阿兄快去学堂吧,去迟了,仔细先生罚你抄书。”

  杨镇方又作了个大大的揖,“如此,我先告退。”走前,他还从胸口掏出个草编的小蚂蚱,让豆娘转呈李姝,算作生辰礼物。

  豆娘把芙娘迎进门,朝杨镇笑了笑,虚掩上了门,转身带着芙娘进去了。

  二人走了好久,杨镇还怔怔地站在李家大门口。

  豆娘不知道,她转身前的那个笑容,险些把少年郎的魂儿都吸进去了。杨镇觉得眼前五彩斑斓全是泡影,心里却感觉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愉悦感充斥着每一根神经。

  自那日在家门口见了豆娘,他总觉得心里闷闷的,时常能想起豆娘裙子上的石榴花。他觉得自己好似生病了,病得还不轻,做什么都没精神,患得患失。

  听说妹妹今天要过来,他辗转从妹妹口里打听到,今天李家要宴请周边小女娘门。他主动送妹妹过来,想知道症结在哪里。来的路上,他心里如擂鼓,见到她要如何说呢?

  他鼓起勇气跟她说话,中间还抬眼仔细看了她一眼。如画的眉目终于看清了,朴素的装扮,想来是在家,需要忙活家务,并未穿鲜亮的裙子。只是,她长的这样好看,怎么能随便对人笑呢?特别是男子,万一遇到心思不良的人岂不惹祸?

  杨镇的心里欣喜、愉悦、忧愁纠结在一起,他捏了捏拳头,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他脚下如同灌了铅一般,挪不动步子。

  正在杨镇独自品味自己的心思时,忽然,旁边传来一声讶异,“呀,这是谁呀?怎么站在门口不进去?”

  杨镇一回头,发现是两个小女娘和一位成年男子。他惊慌失措,作了个揖就跑了。

  来人正是李秀芝的两个女儿秋娘和春娘,成年男子是二人的长兄何立峰。

  李秀芝丈夫何俊身上也有个童生功名,与人合伙开了个私塾,自己任个教书先生,教些蒙童。姐妹两个一个在立秋出生,一个在春分出生,故此何俊取了这两个名。

  秋娘都14了,再有两个月就要嫁人了,说的婆家也是门当户对的人家,小女婿原也是何贤的学生。春娘11了,也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但她一向大大咧咧,看见舅舅家门口站着个少年郎,开口就问。

  哪知她一开口,就把人吓跑了。

  春娘撇嘴,“这莫不是个傻子。”秋娘拍她一下,“这定是舅舅家的客人,莫要胡说。”

  兄妹三人一起进了门。

  豆娘和丽娘忙端茶倒水,何家兄妹三人给外公外婆行礼,问候过二位舅母,方才坐下。张氏见到外孙子和外孙女,心里高兴。忙道,“好容易来了,阿峰也别走,在外阿婆这里玩两天。”

  何立峰忙道:“外婆相留,本该听从。只是今儿孙儿有个朋友家里有喜事,孙儿还要去喝喜酒,不能陪伴外婆,请外婆见谅。”

  张氏拉着秋娘的手,“你既有正事,自去忙,我跟你妹妹们玩。”

  何立峰喝过一杯茶,也走了。

  稍候,肖氏娘家的侄女悦娘也来了,意外的是,王婉娘也跟着一起来了。肖氏忙亲自出来迎接。

  王婉娘给肖氏行礼问好,“贸然上门,多有叨扰。还请姑母见谅。”王婉娘随着悦娘一起叫肖氏姑母。

  肖氏忙扶起她,“你能来,我不知多高兴呢。你姐姐妹妹们早就盼着能和你一起玩,今天总算如愿了。”王婉娘和悦娘进门了,呈上了礼物。

  悦娘捏了捏李姝的脸,“寿星公,今儿定要多吃寿面,以后长命百岁。”

  李姝也摸摸她的脸,“长命百岁且不提,像姐姐一样长成个美人,才是顶顶好的事情。”

  大家都笑了起来。

  说话间,张太太的独女张翠娘、杨柳胡同柳帐房的幼女柳如娘、油坊胡同卖烩面的田老板的两个女儿荣娘和丹娘、李穆川同僚方文书的女儿方蕙娘先后都到了。

  肖氏今儿把正堂专门腾出来招待小客人,十几个小女娘把正堂和李姝姐妹的卧房坐的满满当当。

  豆娘挨个给小女娘们上茶点,带年纪小的女娘洗手更衣。期间,还要不时去给正在做手工活的张氏穿针引线、给李泗新的烟斗添些新烟丝,抽空还去厨房给肖氏妯娌打下手,俨然一个贴心贤惠的好女子。

  丽娘和豆娘陪着小客人们一起说话,李姝怕大家闲坐无聊,还准备了一些小玩具。摇色子她不敢,只做了几幅升官图,还有象棋围棋。活泼些的,还可以在院子里跳绳、踢毽子。

  一时间,整个李家娇声莺语,好一幅众女行乐图。

  第15章 立贤名张杨争媳

  自李姝的八岁生日宴成功举办后,豆娘和丽娘的好名声立即传了出去。

  众位小女娘回家后,纷纷向家里长辈述说自己在李家的见闻。诸家太太们听到女儿的描述,顿时觉得豆娘哪里有外面传的那样不堪。再说了,那于婆子是什么人呢,她的话哪里能信。

  方蕙娘回去了就跟她阿娘私话,“阿娘,李家豆娘姐姐好的很哩,伺候李家阿公阿婆、给李家婶娘打下手、招呼客人,样样都拿得出手,端庄得体,又长得好看。我看外面的那些话都是胡说八道。”

  方太太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你年纪还小,哪里知道呢。你豆娘姐姐,不是不好,是她太好了,长得太好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豆娘要是投胎在大户人家,说不定有大造化。在你李叔父家,被一些下流坯子见到了,可不就起歪心思。”

  方太太又问丽娘,方蕙娘想了想,“丽娘妹妹倒不是太出头,长相不如姐姐,机灵不如妹妹。但长得也不错,人又斯文。”

  方太太道,“这样才好呢。”

  方蕙娘忽然神神秘秘地问方太太,“阿娘,你可是看上丽娘了。”

  方太太也笑,“咱们娘儿两个私下说说,你二弟还没说定呢。他生就这么个急性子,我想着给他说个软和些的,也能劝劝她。”

  方蕙娘顿时也发愁,“阿爹阿娘都不是急性子,怎地二弟这样性急。”

  方太太又笑,“各人有各人的造化,说不得这就是他的缘法。”

  且不提方家母女的私房话。

  再说那杨镇,那日被豆娘一个笑容迷了心智,回家后就恍恍惚惚。当日夜晚,他梦见自己在胡同口遇见豆娘。豆娘又冲他笑,他忍不住去拉了她的手,豆娘并未挣脱,只是红着脸捂嘴笑。杨镇心里甜蜜的好像吃了满口枫糖,他傻乎乎地也拉着她的手笑个不停。此后诸天,杨镇夜夜梦见豆娘,夜夜甜蜜如斯,最后,他甚至都胆大到去亲她的脸。

  白日学堂里,他一边读书一边想着豆娘,错误百出。回到家,茶饭不香。晚上还说起梦话来,整个人以眼见的速度瘦了下来。

  陈氏把儿子看的眼珠子一样,眼见儿子忽然像变了个人一样,她怎能不急!

  她要请大夫,杨镇连连拒绝,说自己没病。她问儿子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杨镇支支吾吾说不明白。陈氏急得都要上吊了,杨镇自顾每日沉浸在自己美好的梦乡中。

  这期间,李家又迎来了三家给豆娘说亲的。一家是田太太的娘家侄子,一家是张太太的二儿子,还有另外一家拐了几道弯的郭家。

  田太太史氏自家是卖烩面的,娘家是开杂货铺的,卖些锅碗瓢盆和针头线脑。史家虽住在外城,但靠近内城边缘,家里也颇过的去。史家大儿子已经17了,原说过一门亲事,女方后来得急症死了,被耽误到现在。

  史家虽家世上不如李家,但听说豆娘是收养的,长得好看,13了还没说亲,觉得可行,就上门提亲了。

  张太太家里四个儿子,老大已经说亲了,下面还有三个小光棍呢,她整日就盯着谁家养了小女娘。豆娘比她家老二还大半岁,张二郎听说后,还反驳过他阿娘。

  张氏一巴掌把他拍回去,“豆娘长得跟个仙女似的,要不是先前被她后娘耽误了,还能轮得到你个粗皮赖汉!”

  张二郎找机会偷偷看了豆娘一眼,顿时觉得这个姐姐长得真好看,比他家里那个虎霸王妹妹好看几条街。

  郭家家里是做官的,家里有个孙子死了婆娘,留下两个孩子,想娶个人才好但家世一般的女娘做填房,一来这家儿子好颜色,二来家世差些好拿捏,不怕继室刻薄前头的孩子。

  史家先让田太太来探了探口风,张氏和肖氏把人打发了回去,说考虑考虑

  张太太托陈氏说项,陈氏满口答应。

  陈氏头一日下午才答应了张太太,第二天一大早吃饭时,就说给家里人听。“张家二小子可是有福气,长得跟个黑塔似的,能说上豆娘这样美人儿。”

  杨镇听到此话,登时直了眼,“阿娘说甚?”

  陈氏知道儿子最近有些反常,听他问话,忙回答道:“你张大娘拖我给你李大娘带话,想求豆娘给她家老二做媳妇。”

  杨镇手里的碗吧嗒掉到了桌上,半晌,他反映过来,疯了似的一下子跳起来,“阿娘,你跟李大娘说了吗?”

  陈氏是过来人,心里立即明白了些什么。她看着儿子,一字一句地问:“大郎,豆娘说给张二郎,你说好不好?”

  杨镇急的要上吊,怕说出心思被人耻笑,不说出来又怕豆娘嫁给了别人。他顿时满头大汗,“不好,很不好,张二郎长得那么难看,怎么能配得上豆娘姐姐。”

  陈氏一边慢条斯理地吃饭,一边说道:“男人家,要的是有担当,能顾家,长得好看不好看的,有甚要紧的。”

  杨镇的父亲杨捕头看儿子这个急样子,心里偷笑,你小子既喜欢人家小女娘,还扭扭捏捏的,再藏着掖着,豆娘马上就成人家的婆娘了。

  杨捕头吃好了,放下碗,拍拍手起身准备去衙门,走前一边剔牙一边跟他婆娘说,“既老张家的让你带话,你今儿就抽空去一趟李家,说好了媒,你也能得些谢媒钱。豆娘那丫头先前苦命,你给她说个好媒,也算做了桩大好事。”

  杨镇咬咬牙,咕咚一声跪下了。

  杨芙娘下了一跳,“大哥,不过年不过节,你给阿爹阿娘行这大的礼作甚?”

  杨镇本来鼓起的勇气被他妹妹一问,顿时又泄了半口气,支支吾吾了半天,“阿爹阿娘,儿子,儿子,儿子求你们,不要把豆娘姐姐说给张二郎。”

  杨捕头瞥了他一眼,“傻儿子,没有张二郎还有赵二郎、还有钱二郎孙二郎,这岂是我跟你阿娘能阻挡得了的。”

  杨镇倏地抬头,看着杨捕头和陈氏,先猛磕了个头,大声说道:“儿子求阿爹阿娘,替儿子求娶豆娘姐姐为妻。儿子,儿子谢过阿爹阿娘。”

  杨捕头咧嘴笑,“行啊,你小子毛都没长齐,都知道想女人了!”

  陈氏嗔了丈夫一口,“说的什么浑话,孩子们都在呢。”

  陈氏把芙娘打发下去,又看向儿子,“大郎,你可是和豆娘有私?”

  杨镇惊得立即跳起来,“没有没有,阿娘说哪里话,豆娘姐姐待我从来都是端庄守礼,没有半点逾越。”

  陈氏顿时放心,这个傻儿子这时候还知道维护豆娘的名声,倒是个有担当的人。

  她看向杨捕头,“官人,这下子我们要得罪张太太了。”

  杨捕头又咧嘴,“怕个球,一家有女百家求,小豆娘人才好,许他张家求不许我杨家求?你先去张家,就说咱家也要求亲,让她另外托人。”说罢又看向儿子,“你们这些傻子,光盯着人家长得好看,要像你阿娘这样贤惠能干才行。”

  杨镇喏喏道,“豆娘姐姐也很能干。”

  陈氏拧了丈夫一下,“还不快去!”

  杨捕头哈哈大笑走了。

  想到儿子前段时间的疯疯癫癫,陈氏硬着头皮去找张太太。为了儿子,她也豁出去了。

  张太太听说后,颇有些吃惊,“豆娘虽说长得好,也不是李家亲女。杨太太你就这一个儿子,要是求丽娘倒是差不多。哎哟,这下子我家二郎怕是要美梦落空了,你家大郎斯文俊俏,又是读书人,哪个女娘不喜欢这样的少年郎呢。”

  陈氏忙赔笑道:“姐姐不生气才好,豆娘确实是个好姑娘,谁看了不喜欢呢。”

  张太太觉着杨大郎是个强劲的竞争对手,陈氏走后第二天上午,她就又另外托人上门。

  张氏和肖氏沉吟了半晌,也把人打发回去了,说再考虑考虑。这也是常有的,上门说亲,总得让人家考量考量。

  陈氏见张太太动作这样快,怕迟了一步李家答应了张家,当天下午也立即请人上门说项。

  李姝姐妹成日泡在家里,家里多只苍蝇都能发现。给豆娘说亲这种重要的事儿,她们岂有不知的。豆娘怕羞,不是躲在厨房,就是在房里做针线。丽娘也大了,不好出来。只有李姝,仗着年纪小,一时去续个茶水,一时假装去拿个东西。大人们说话,她听了个七七八八。

  肖氏对两家的前后求亲也不惊讶,一家有女百家求,这说明家里女儿养的好。但她心里有些为难,不知如何取舍。论理,她与张太太、陈氏私交都不错,但对待亲家,肯定和对待闺蜜不一样。特别是杨家,隔得这样近,到时候成了亲家,相互之间打个喷嚏都能听到,岂不尴尬。

  张氏也觉得两家都不赖,一时左右为难,最后拍板,让儿子回来决定。

  李穆川听说后,也犹豫了半晌。他和杨捕头关系一般,和张教习关系更说不上好。文武殊途,这些大老粗嫌他酸,他也觉得这二人说话粗鲁。

  不过,听闻这两家对待子弟教养倒是不差。特别是杨家小子,读书不比李二郎差。张家二小子子承父业,怕是也要进巡防营。就张二郎壮实的跟个黑塔一样,以后走武途,也能过起来日子。不过从心底,李穆川还是更中意杨家小子,毕竟也是个读书人。

  李穆川仔细斟酌着跟张氏说,“阿娘不妨再等等,这过日子,还看孩子。我仔细看看这两家的小儿郎。”张氏婆媳登时心里有了底。

  张二郎回家后,听到亲娘说杨大郎要和他抢媳妇,登时眼睛瞪起来,“那个小白脸腿细脚软的,就会念几句酸文,能给豆娘什么好日子。”

  张二郎正梦想着娶个漂亮婆娘好在一干小伙伴面前显摆,哪里知道来了个杨大郎要截胡。史家来说亲他也知道,但史家小子年龄老大,家里只是个开小铺子的,他并未将史家作为竞争对手。郭家虽是做官的,但他更不不用担心,就李叔父的人品,定不会把女儿嫁给人做后娘。

  那边张二郎在想着如何解决掉杨大郎,这边杨大郎也愁眉不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