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21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21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卢嬷嬷倒是没有多说,只提了一句:“老夫人终归还是疼你的,也不能因为这些琐碎的小事儿反倒是伤了她老人家的心。”

  这一点严玉华自然是知道的,这次回来严老夫人老了许多,时不时还要生一场小病,虽说都熬了过来但眼看着怕是寿元不久,为此严玉华也愿意多回去几趟陪陪她,在她的成长岁月中,也只要这个祖母一心一意的为她着想,虽说为了严家妥协了她的婚事,但严玉华却从未怪过严老夫人,设身处地,她还不一定能做到这般。

  若非如此,就看白氏这些年敢断了节礼往来,严玉华现在对严家就不会这般和气,也不会再跟严玉婷保持面子上的情分。

  赵顺灏想要看雪的希望很快就达成了,赵九福看天气的准头不错,这一日当天晚上就开始下雪,一开始只是落雪子,后头却洋洋洒洒一刻不停的下了一整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还没停,赵九福早起去衙门的时候,还特意嘱咐家里头下人暂时不要扫雪。

  等晚上回来,赵九福果然信守承诺的陪着儿子堆雪人,两人在雪地里头疯玩,把还不能自己走的赵顺晖羡慕的咿咿呀呀的直叫。

  只是他们玩了满身的雪,看的严玉华眉头大皱,压着两人狠狠的喝了一大碗的热姜汤才算是万事,不只是赵顺灏,就是赵九福也只能愁眉苦脸的喝光了姜汤。

  第228章 花团锦簇

  临近年底的时候,赵九福已经靠着高强度的工作量,将户部的账目梳理的清清楚楚,甚至将明年开源的计划也写好了三四个,一切只等着开春之后想办法推进。

  最后一日,衙门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尤其是六部分外的空闲,与前段时间的忙碌形成了鲜明对比,虽说如今户部都知道,当家做主的人是赵大人,但实际上宣布封印的还是李松仁。

  代表着办公的公章被封了起来,一直等到元宵节结束才会重开,这一日开始,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能回家过年了,当然,每年这个时候,应天府反倒是成了最忙碌的,他们得负责京城的治安,完全没有放假一说。

  赵九福从衙门回到家中,一路上还是坐了马车,没办法,自从第一场雪开始,之前积累的大雪倒像是一块儿倒下来了,十天里头倒是有五六天都在下雪,赵九福就算是想要骑马,这路况也不能允许,再说他也没有吹冷风的喜好。

  他一进门,严玉华就连忙过来,亲自帮他脱了披风,后头的丫鬟已经拿着鸡毛掸子拍去披风上的雪花,然后再把这披风挂起来。

  赵九福还未坐下,严玉华已经端了一碗姜汤过来,他一边嫌弃,一边却还是乖乖的喝了下去:“其实我身体好得很,这么点风霜不算什么。”

  严玉华接过空碗,又往他口中塞了一颗蜜饯,这才笑着说道:“夫君可是赵家的天,你若是病了的话,可不得让全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一块儿担心。”

  赵顺灏这几日也被看着不让出门,主要是外头寒风呼啸,听着都有些吓人,严玉华虽然知道儿子的身子骨不错,但也不敢冒险,卢嬷嬷更是恨不得一步都不让他出去。

  这会儿看着亲爹喝姜汤,赵顺灏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劝道:“爹,外头冷得很,你要乖乖喝姜汤,不然生病的话要喝很苦很苦的药,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赵九福哈哈笑着捏住他的鼻尖儿,问道:“呦,你现在还能出口成章了。”

  屋外虽然寒冷一片,屋内倒是和和乐乐,这一天是要守岁的,严玉华早早的准备了晚宴,他们家主子一共也就四口人,自然不够热闹,索性就让青竹夫妻,卢嬷嬷都一块儿坐下来吃了一顿团圆饭,至于蕙兰自然是要回家去的。

  兰心如今也怀孕了,说起来他们俩子嗣也困难,明明成亲五年多了,兰心这还是第一次有孕,不管是青竹还是她自己都重视的很,连带着开头几个月赵九福还特意给青竹放了假,让他回家多陪陪妻子,以免兰心总是心中不安。

  吃完了饭,兰心就小心翼翼的扶着肚子靠在榻上,同严玉华一块儿陪着赵顺晖玩耍,赵九福就带着儿子跟青竹一道儿说话。

  守岁不容易,没一会儿功夫吃饱喝足的两个孩子就呼呼大睡了,赵九福也没强求他们能熬到半夜,索性就把两个孩子放到床上,给他们盖上被子。

  两个孩子都睡了,大人们反倒是能坐在一块儿好好说话,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不管是卢嬷嬷还是青竹兰心,都是陪伴在夫妻俩身边多年的人,有时候不是亲人更似亲人。

  第二天一大早,睡醒了的赵顺灏倒是不乐意起来,抱着赵九福喊道:“爹,昨天你怎么不喊我起来,说好了咱们要一起守岁的。”

  赵九福无奈的笑道:“捏着你的鼻子都叫不醒,爹也不能大冬天的把你扔进水池里头不是,等你以后长大了再守岁吧,守岁年年有,不急在一时。”

  赵顺灏还是有些不乐意,但今天是大年初一,他再不乐意也得高高兴兴的,卢嬷嬷都说了,如果大年初一不高兴的话,一整年都会不高兴的。

  赵九福和严玉华对视一笑,后者提醒道:“灏儿,你起床可看过枕头下头了?”

  赵顺灏这才想起来还有压岁钱呢,连忙跑进自己的屋子检查,一翻果然在枕头下面看到了一个荷包,里头不但放着压岁钱,居然还有两块奶糖。

  这些奶糖是赵九福回京之后才制作的,不过因为奶源的问题产粮很小,也就是自家人吃吃外加送人罢了,这也是赵顺灏最喜欢吃的东西之一。

  于是没有守岁成功的孩子又兴高采烈起来,还拿着糖果逗弄弟弟,弄得赵顺晖一边流口水一边喊着吃,恨不得现在就能走飞快的追上这个无良哥哥。

  大年初一欢欢喜喜,赵九福跟严玉华一块儿坐在正屋里头,等着下人们过来拜年,一个个的给了赏钱,弄得上上下下都高兴万分。

  最后就连卢嬷嬷都收到了一个荷包,她也高兴的很,虽说卢嬷嬷自己平时不太用钱,但这大年初一的赏钱是一个喜庆的意思,她也是不会拒绝的。

  这时候赵家宅子里里面面的门口都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看着分外的喜庆,昨晚上过了午夜,赵九福还亲自带着青竹一块儿去门口放了鞭炮。

  过了一会儿,外头上门来拜年的人也陆陆续续的来了,这大年初一出门拜年也是大周朝的规矩,大部分地方都差不离,不过在京城这边,说是拜年,其实也就是各家各户的下人们来回走动送一份年礼而已。

  毕竟谁家大人也没有三头六臂不是,真的每家每户都亲自去的话,这就是到了晚上也走不完,也就是特别亲近或者重视的人家会亲自走一趟。

  就像是赵九福,他一大清早发完了赏钱,就带着赵顺灏出门了,他们俩是要去顾家那边给顾行之拜年,之后还要顺便走访几户亲近的人家。

  这拜年只能在晌午之前就走完,等到了晌午再去的话,人家就得说你不知礼数,与其如此还不如第二天再来,至少那样意头不会不好。

  等到正月初二,这就是严玉华回娘家的日子了,如今赵家没有闺女要回来,赵九福就带着两个儿子陪着娘子一道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这一日严玉华特意穿上了赵九福送给她的那身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这衣服华丽且保暖,正好是过年时节最适合穿戴的。

  赵九福看见她难得这幅华丽打扮的时候还惊讶了一下,忽然之间发现妻子更加美丽了,忍不住夸了几句,倒是闹得严玉华脸颊微微发红。

  他们到的时间倒是还算早,出来迎接的还是严峰,严峰三年前也已经考中了进士,严家舍不得他外放,索性就在礼部给他谋了个差使。

  严峰的妻子卢氏入门也已经满了三年,跟他中进士是前后脚的事情,如今两人孕育了一女,正是这会儿被卢氏抱在怀中的小姑娘。

  严峰与赵九福的关系一直不错,说起来还有半师之仪,他说话的时候带着几分和气,看在王氏的眼中倒是有些奇怪,毕竟她可是没少听婆婆和二姑子私下咒骂。

  等进了严老夫人的屋子,赵九福就看见严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在,甚至一直不大出现在人前的,严波的那位庶出子严峻也在,身边是他刚娶进门的妻子朱氏。

  严玉华之前回过娘家,是认识朱氏的,不过赵九福却从未见过,这会儿严玉华就在他耳边提醒了一句,倒是也并没有特别在乎这位朱氏。

  不过等他们一坐下来,这朱氏却忽然开口说道:“大姑奶奶这一身衣裳倒是好看,竟是说不出的富贵,上头的花样也是咱们从未见过的。”

  朱氏一开头,倒是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扒拉到了严玉华身上,事实上在她进门的时候,屋内的男人先不说,女人都注意到这身美丽异常的衣裳了。

  这时候严老夫人眯了眯眼睛,笑呵呵的说道:“玉华穿着是好看,年轻的姑娘小媳妇,穿得艳丽一些也好,不要总是往老气打扮,我年纪大了,就喜欢看孙女穿得喜气洋洋的。”

  白氏狠狠的扣着自己的手,才没让自己口出恶言,原本她跟严玉华还能保持面子情,如今严玉华的日子越来越好,严玉婷的日子越来越差,她却是连演戏都懒怠了。

  朱氏笑嘻嘻的奉承,一口一个夸赞,却一句一句都在刺激白氏,也不知道这位庶出媳妇哪来这么大的胆子,要知道白氏虽然是继室,可也是她正经的婆婆。

  卢氏却忙不得的打圆场,看得出来她倒是想要跟严玉华交好的,只是十句话里头,倒是有八句都让白氏撅了回去,看起来比起庶出媳妇,白氏似乎对自己的媳妇更加不满意。

  严玉华懒得去管严家后宅的事情,只是抱着小儿子跟严老夫人说话,偶尔才搭理其他三个一下,赵九福也是如此,反正他是男人,只要抱着赵顺灏跟严峰严峻和严波说话就成。

  没多久严玉婷夫妻俩也到了,他们是带着三个女儿一块儿过来的,至于李世莘其他的儿女,显然严玉婷完全没打算带回娘家来碍眼。

  李世莘一进门就带着女儿坐到了赵九福旁边的位置上,一口一个姐夫喊得亲近,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一一介绍了,看得出来,他浪荡是浪荡,倒是十分疼女儿。

  赵九福是第一次见这几个孩子,自然每个人都是要给见面礼的,李家的三个姑娘倒是也都乖巧懂事,叫起来大姨夫清脆的很。

  严玉婷的脸色不大好看,尤其是在看见严玉华穿着华丽容颜依旧的时候,当年她的心机城府远远胜过白氏,还能反过来劝一劝,如今却显得苍老了许多,眼睛有点吊梢眼发展的趋势,看的平白无故老了几岁不说,也显得不那么平易近人。

  李家大姑娘估计是意识到亲娘在生气,她似乎也有些害怕严玉婷的气势,偷偷的扯了一下亲爹的衣袖,结果李世莘还以为她待不住,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带着妹妹跟你大姨舅舅家的弟弟妹妹玩儿去,照顾着点弟弟妹妹啊。”

  说完这话,李世莘又抓着赵九福说话去了,李大姑娘瞄了一眼自家脸色铁青的亲娘,无可奈何的带着两个妹妹跟赵顺灏几个玩起来,一会儿功夫倒是也把亲娘忘到了脑后。

  白氏见亲女儿气色脸色都不好,就想要瞧瞧的把人拉回房间说话,只可惜严玉婷现在知道跟着亲娘哭诉无用,反倒是不乐意跟着她走。

  第229章 闲言碎语

  这一场回门顺顺利利的结束,等赵九福几人告辞离开的时候,严老夫人舍不得的拉着大孙女的手不放,这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花费的心血无法估量,一直到现在看到严玉华家庭幸福美满,老太太才觉得安心了一些,甚至开始释怀当年姐妹异嫁的事情。

  “不如你带着两个小孙孙再住几日?”严老夫人忍不住说了一句,年纪越大,她越是知道自己的身体,恐怕也就是这几年的功夫了。

  只是话说出口之后,严老夫人便觉得不妥当了,自己摇了摇头说道:“罢了,你是赵家的当家主母,过年的时候总不能不在家,等忙过了这段时间再来看祖母吧。”

  严玉华心里头也有几分舍不得,但也知道老夫人这话才是对的,毕竟现在是过年期间,上门来拜访的人无数,赵九福是不可能不在家的,而她也不可能带着两个孩子住下,反倒是让夫君一个人孤零零的回去,所以只得说道:“祖母,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倒是严波不知道想到什么,也说道:“这样才对,母亲若是思念玉华的话,等过了正月去赵家那边多住几日也可,左右都是自家人。”

  可以看得出来,自从赵九福从琼州回来就任户部左侍郎之后,严波对这位女婿的态度越来越和煦,要知道当年他们回门的时候,严波重点关注的还是李世莘,现在却更多的青睐这位大女婿了,这一点赵九福其实看得明白,但从不在意。

  顺着这话,赵九福也笑着说道:“是啊祖母,回去就让玉华把屋子收拾出来,赵家虽然小了一些,但肯定会让您住的舒服,到时候您就陪着玉华说说话,逗逗两个孩子,反正两家距离也近,觉得腻味了再回来也行。”

  严老夫人看着有些心动,其实她这般大的年纪了并不喜欢动弹,以前每年都要出门上香踏青什么的,现在也不乐意去了,不过若是住到孙女家过几日,看看她实在的日子如何,倒是也确实不错,她扫了一眼白氏有些尴尬的神色,笑着说道:“那行,祖母就等着你们来接。”

  说定了这事儿,赵九福才带着严玉华回家了,倒是临别之前李世莘特意过来了一趟,“姐夫,过几日我带着几个女儿过去拜年,你可得把压岁钱转备好啊。”

  赵九福也笑了:“行,肯定给你准备着,到时候你就是把家里头孩子都带来也成。”

  于是李世莘乐呵呵的走了,结果他一上马车就瞧见大女儿朝着他挤眉弄眼呢,下一刻就听见严玉婷语气冰冷的说道:“不准去,难道我们禄国公府还少那么点压岁钱吗?”

  夫妻快十年,李世莘十分知道怎么对付自己妻子,他瞄了她一眼淡淡说道:“这也不是我自己想去,而是爹想让我去,要不你去跟爹说说?”

  严玉婷听了这话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似的,整个人捂着胸口往后倒去,李家大姑娘二姑娘连忙扶着她安慰,倒是李世莘不管不顾的将小女儿抱在怀中,淡淡说道:“你就装吧,我就不明白了,姐姐姐夫多好的人,你怎么就看人家不顺眼。”

  说完这话,他还十分挑剔的看了一眼严玉婷,说道:“以前你也不是这样的啊,现在过年都没个笑脸,我娘说你两句就要委屈,你看你这么多年没生儿子,我也没介意不是。”

  严玉婷更加被气得吐血,暗骂你是不在意,但却让别的女人生下了儿子,现在庶出的儿子都有好几个了,就算她以后能生出儿子来,恐怕这禄国公府也不知道归了谁!

  赵九福答应了李世莘的拜访,转身进了马车,却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不知道世莘过来的时候,会不会带着小姨子一道儿来。”

  严玉华听见这话也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头,要知道他们刚刚成亲的时候,赵九福似乎还觉得她跟妹妹的关系不错,后来虽然有所察觉,但这么明目张胆的将李世莘和严玉婷分开来倒是第一次,“夫君怎么这么问?”

  赵九福无奈的看了一眼妻子,说道:“方才岳母和小姨子脸色那么难看,我自然也看出来了,想必她肯定是不屑来赵家的。”

  其实在严玉华穿戴的分外华丽出门的时候,赵九福就有所感觉了,等看到白氏和严玉婷的表现就更加的确定。

  这话题略过一句就完了,不管是赵九福还是严玉华其实都不是很在意这事儿,很快注意力就转移到过年的事情上来。

  老赵家的年礼是早就送回去了,赵顺灏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来过年就能回家的事情,一天天的就缠着父母要回去。

  他这么一缠,倒是把赵九福的乡思都缠了出来,白日里能安慰赵顺灏,到了晚上却也忍不住唉声叹气想着陈家村那边的事情。

  严玉华对此无计可施,今年是赵九福回来之后最为忙碌的一年,就算是现在年假了,他也得时不时在书房里头折腾公文,更别提请长假回家过年了。

  “夫君,等明年吧,明年万事顺当之后,请假想必也不会那么难,陛下是个宽容仁慈之君,又分外喜欢孝道,到时候夫君一提,陛下肯定会答应下来。”严玉华只能这么安慰。

  赵九福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实在他上京之后就知道今年肯定是回不去了,只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心中总是有些牵挂罢了:“也是,到时候晖儿也大了,路上也好走一些。”

  严玉华微微一笑,又说了一句:“可不是吗,那小子现在就想要学着走路,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走了,等明年可不得满地乱跑。”

  赵顺晖再有三个月也到了周岁,严玉华想着周岁的事情就拉着赵九福商量起来,一时间倒是让赵九福没时间去想老家的事情了。

  原本想着以李世莘的性格,估计等不了几日就得过来串门了,谁知道这一等却等来了严玉婷与李世莘大吵一架,大过年的回了娘家,李世莘在府中闭门不出的消息。

  带来消息的是严家的人,还是严老夫人派来的,说是请严玉华回去一趟有话要说,赵九福只能送了她回去,心中倒是有些担心。

  大门大户的,除非是天大的事情不然都是一床锦被盖过去,能闹到大过年的回娘家肯定不是小事儿,赵九福虽然不关心严玉婷,却也有些上心。

  等严玉华回来,脸上却怒气冲冲的,屏退左右之后就怒道:“夫君,你道是为什么,玉婷大过年的发作了妹夫的几个庶出子女,其中一个身子骨弱,好险差点没熬过去。”

  严玉华生气不是因为严玉婷不喜欢丈夫的庶出子女,事实上在她看来,作为正妻不喜欢这些妾室所出的子女是很正常的事情,设身处地的想想,若是赵九福有庶出子女的话,她恐怕也会心中不喜,甚至厌恶。

  但你要收拾妾室,收拾这些庶出的子女,挑什么时候不好偏偏选过年的时候,别的不提,还被人捏住了把柄,更把一个没到三岁的小姑娘差点折腾死。

  从明面上来说,这就是没有嫡母的气度和慈爱,从私底下来说,那就是傻,是笨,这跟她记忆之中那个奸猾的严玉婷根本不像是一个人。

  严玉华却不知道,这些年严玉婷一连生了三个女儿,禄国公府的情势又十分复杂,李世莘更是个风流倜傥之人,上头有婆母的苛责,下面的下人也不听话,严玉华能憋着气一直到现在才发作,已经是忍功十分了得了。

  赵九福也没料到是这事儿,皱眉问道:“那小姑娘现在如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