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22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22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严玉华自然也是不知道的,只说道:“约莫着还在治。”

  “那老夫人请你回去做什么?”赵九福疑惑的问道,这事儿不是应该让严玉婷的母亲白氏出面去处理更加好吗,却巴巴的把严玉华叫了回去。

  严玉华脸色更加难看,骂道:“祖母被气病了,白氏趁机假借祖母的命令请我回去,说是知道夫君与禄国公世子关系好,想让你帮忙求情。”

  赵九福听了也十分无语了,白氏也是病急乱投医,哪有小姨子跟小姨夫吵架的时候,让一个姐夫去出面调解的,这不合情理。

  严玉华显然也生气此事,最后憋着气说道:“祖母让我别管,只是她看着身体不大好,待会儿我让人送一些滋补的药材过去吧。”

  赵九福点了点头,又说道:“你去把我新酿的人参酒带一些过去吧。”

  严玉华自然答应下来,她生气的不只是严玉婷的混账,还有白氏的糊涂,亲爹的拎不清,他们怎么能让严老夫人知道此事,还在大过年的气倒呢。

  赵九福叹了口气,先去把自己的人参酒取了出来,这一次他是用小酒坛装的,每一坛人参酒里头都有强身健体的药材,那些都是他从系统里头购买出来的。

  想了想,既然知道此事了,他们总不能当做不知道,赵九福就让青竹专程跑了一趟,将一些滋补的药材送到了禄国公府,若是用不上最好,用得上的话也算是帮忙了。

  让赵九福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严玉婷还没从严家回去,李世莘倒是带着一群小萝卜头上门来了,看见他就开始抱怨起来。

  第230章 元宵佳节

  严玉婷到底是从严家回去了,严波显然是不可能为她撑腰的,真要是合离的话她也没有那个气魄和胆子,也幸好禄国公府那边也不想把这事儿闹大。

  只是此次之后,李世莘与严玉婷夫妻两个的关系就更差了,以至于李世莘上门来做客的时候,孩子带了五六个,愣是没带自己的妻子。

  赵九福深深觉得李世莘其实就是个被宠坏了还长不大的孩子,严玉婷若是能好好的哄着他,倒是能和和睦睦,若是指望他为自己撑腰,那可是看错人了。

  私底下严玉华与卢嬷嬷说话,虽说禄国公府那边事情多,人口复杂,禄国公夫人也不是善茬,但严玉婷能把日子过成这样,跟她寄希望于李世莘,失败之后气急败坏是分不开的。

  禄国公府的事情就这么略过,闹起来的时候轰轰烈烈,结束的倒是悄无声息,就跟许多世家大族解决问题的方式一模一样。

  严玉华与妹妹的关系一般,自然也懒得去劝,毕竟还有白氏在呢,她若是说多了话,八成严玉婷还觉得她是来看笑话的。

  不过李世莘带上门来的几个孩子,严玉华倒是客客气气的,每一个都送了见面礼,嫡出的就贵重一些,庶出的就略次一些,总归让人说不出个错字来。

  赵九福是个喜欢孩子的,倒是乐意带着一群孩子玩耍,连带着李世莘一起,倒是弄得赵家热闹的跟办喜事似的。

  休沐的日子总是飞快,赵九福没觉得在家里头待几天,一眨眼的功夫时间就到了元宵节,过了元宵节这三日,他就得重新去衙门办差了。

  这一年的冬天多雪,赵九福就带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头堆雪人,弄冰灯,赵顺灏虽然只顾着捣乱,但挡不住赵九福的技术高超,倒是也捣鼓的有模有样的。

  不过冰灯要带出去可不容易,元宵节前一日,赵九福就带着赵顺灏一块儿做灯笼,材料现成的都能买到,他们要做的就是组装起来,然后在灯笼上头画画。

  早年的时候,赵九福画画是有些本事的,这些年下来反倒是疏落了许多,但此时此刻画出来糊弄孩子倒是也够了,至少看起来上头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

  这下子不只是赵顺灏喜欢的都要抱着一块儿睡觉,恨不得今天就是元宵节能出去逛灯会,就是严玉华看着也觉得喜欢,赵顺晖还一直伸手要拿。

  赵九福想了想,索性又做了三个,其实做灯笼简单,也就是画画难了一些,除了十二生肖之外,他又画了美人图给严玉华,画了喜鹊迎春给小儿子,又给自己随意的画了岁寒四君子图,一家人一人一个灯笼整整齐齐的摆在门口。

  第二天一大清早,天还没亮呢,赵九福刚锻炼了回来,就瞧见赵顺灏穿戴整齐的蹲在自己的灯笼旁边看,瞧见他回来就喊道:“爹,咱们啥时候去看灯会呀。”

  赵九福心中无奈,走过去一把将他抱起来往里头走,一边说道:“白天能看什么灯会,要到了晚上天黑了,灯都点亮了才能看。”

  赵顺灏叹了一口气,老成的说道:“那还得等一整天呢,哎,我的灯笼啥时候才能点亮呢,爹,我们俩做的灯笼,肯定是整条街上最好看的一只。”

  “是不是最好看爹不知道,不过你现在要是再不乖乖去吃饭的话,你娘可就要骂人了。”赵顺灏往后一看严玉华黑着的脸,立刻变得乖巧起来。

  这一整天注定是没办法过得安稳了,赵顺灏隔一会儿就得来问问啥时候能出门,弄得好脾气的夫妻俩都烦不胜烦。

  赵九福趁他不在的时候,忍不住跟妻子说道:“咱家大儿子确实是个话痨,不过说起来这么些年,咱们也没有正正经经的逛过灯会。”

  这话倒是真的,当年他们刚成亲浓情蜜意的时候,倒是想过逛灯会,只是那时候赵九福是新人,在工部总要轮到几天调班,正元宵的这一日嫌少在家。

  后来就去了琼州,琼州当地元宵节的氛围不是很浓郁,家家户户也没有看灯会的习惯,赵九福虽然是知府,但也不能让琼州百姓都按照自己家乡的习俗来不是。

  严玉华听了这话也露出几分笑意来,说道:“不只是婚后,其实自小到大,我也还未仔细的逛过灯会呢。”

  她在家中是长女,又是已逝的原配所出,在闺中的时候每年元宵节的时候,白氏总是不耐烦带着她的,她自己个儿也宁愿陪着喜欢清静的严老夫人,确实是没痛快的逛过。

  赵九福伸手握住她,笑着说道:“那今日咱们从头至尾仔仔细细的逛,一直逛到夫人满意了,高兴了再回家,若是今日逛的不够,那明日就继续。”

  严玉华扑哧一笑,但还是说道:“恐怕最高兴的会是灏儿,元宵灯会上人太多,每年这时候总有孩子被拐走,今日咱们也得多带一些人以防万一。”

  这个是自然的,要知道他们两个孩子都还小,热闹重要安全也很重要,这一次出门带着的丫鬟少,小厮却多,也是以防万一的意思。

  不只是赵家,大户人家都是如此,所以一般情况下大户人家的孩子很少有会被拐走的,毕竟这么多人看着呢,那些拐子有眼色都知道不好惹。

  等终于要出门的时候,赵顺灏兴奋的蹦跶起来,到了门外就想要乱跑,却被赵九福一把抓了回来,教训道:“灏儿,之前爹爹怎么说的?”

  赵顺灏这才想起来白天亲爹教训的话,连忙说道:“爹,灏儿知道错了,以后肯定不乱跑了,爹,你放心吧,我会一直一直跟在你身边的。”

  赵九福却没有再次把他放下来,抱着说道:“爹抱着你逛吧,你想去哪儿就说,爹抱着你过去,你看看灯会上这么多人,万一走散了可了不得。”

  赵顺灏也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儿了,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说道:“那好吧爹爹。”

  另一头的严玉华手中也抱着赵顺晖,身边不但有丫鬟还有小厮,几个下人若隐若现的围在他们身边,将他们跟周围的人分离开来,这般一来倒是安全性大大增加。

  只是元宵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赵九福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微微拢着妻子,这样才安心一些,难得看到这么多的人,他心里头却心惊肉跳生怕孩子丢了。

  虽然人多,但元宵节确实是热闹万分,这时候家家户户都挂上了花灯,这些花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一下子将京城的夜晚都照亮了。

  到了花灯一条街这边更是了不得,里头能看到可爱的兔子灯笼,也有宝塔灯、鱼灯、老虎凳,赵九福甚至还看到了一盏五彩琉璃灯,估计是那个店铺的镇店之宝,吸引了不少人在那边看,五彩琉璃灯跑起来的时候确实是耀眼异常。

  流光溢彩,远处还有孔明灯高高升起,莲花灯回旋在河道之中,赵九福都觉得目不暇接,赵顺灏更是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看,时不时发出惊呼声。

  灯会上不但有形形色色的灯笼,还有各种各样的商铺,有些是卖特色工艺品的,其中有一家卖面具的就别有特色,赵九福也看着喜欢,忍不住一人买了一个玩。

  除此之外最多的就是卖吃的,这也是赵顺灏最喜欢的,一路走过来看见什么都想要尝一尝,严玉华觉得不干净,赵九福倒是愿意惯着他,虽说外头的东西肯定没有家里头做的细致,但难得吃一次尝尝鲜也是好的。

  不过一旦买了,赵九福就会要求赵顺灏一口一口的吃掉,想吃什么都可以,但浪费却是不成的,就算是觉得不好吃的也不成。

  赵顺灏一开始选择错误,看着红彤彤卖相极好的冰糖葫芦就想吃,结果尝了一口才发现太酸,根本比不上爷爷奶奶送过来的蜜饯,他尝了一口就不想再吃了。

  赵九福却说了:“银子已经花了,东西也买来了,你看看那边多少孩子想吃也吃不到,既然是你自己要买的,那就得负责吃完。”

  赵顺灏又吃了一颗糖葫芦,整张包子脸都酸的皱了起来,赵九福忍不住笑了,又说道:“今日是元宵节,也不用你一下子吃完,剩下的让人带回去你慢慢吃。”

  赵顺灏的包子脸更苦了,后头他倒是学聪明了,看见想吃的东西不直接要,而是开口说:“爹,娘,我看那边的小馄饨很好吃,要不咱们只要一碗,大家分一下尝尝味道。”

  得,他还知道把爹娘都拉下水,就算是东西多一人一口也差不多了,这样下来倒是能多吃一些,赵九福夫妻俩觉得好笑,倒是也纵容着他的小心思。

  一直到看的玩的吃的都差不多了,赵九福才带着他们上了预定好的酒楼,这酒楼就在灯街旁边,楼层较高,他们预定的是三楼的包间,上去之后往下一看,整条灯姐都能看到眼中。

  在下头看的热闹,和在上头看的风光是截然不同的,店家显然也知道这时候来的客人都是要看灯的,窗边的位置就放了几个软塌,让人能够直接坐在上头往外看。

  赵顺灏忍不住趴在窗户上,自己看还不够,还得拉着赵顺晖一道儿。

  进了酒楼,赵家人反倒是放松了一些,下头人实在是太多,他们也怕自己一个疏忽孩子不见了,到了酒楼里头反倒是安全许多。

  结果没等赵九福坐下来喝一口茶呢,就听见赵顺灏大呼小叫起来:“爹,爹,你看那是李姐姐,她被坏人抱走了,爹!”

  第231章 大罪

  严玉华就在赵顺灏的身后,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却什么都没看见,叠着眉头说道:“灏儿,你看真切了吗?”

  赵九福的视力却远远超过常人,虽然他们的楼层高距离远,但同样的视角也更加开阔,听见儿子的话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底下有人死死的捂住一个小姑娘的嘴巴往小巷子里头跑。

  而那小姑娘的模样,可不就是他才见过的李世莘的大女儿。赵九福心中暗道不好,连忙说道:“玉华,你留下陪着孩子们,青山,你拿着我的印章去一趟京卫指挥使司,就说有人贩子趁着元宵佳节作乱,你们几个留下陪着夫人和少爷。”

  说完这话赵九福带着两个小厮就往下走,严玉华喊了一声也没把人拦住,只得担忧的往下看,但她自己是万万不敢再走的,酒楼之上有下人,有包间,孩子们肯定是安全的,离开酒楼就不一定了,谁知道暗处藏了多少的人贩子。

  赵顺灏与那位李家小姐姐的关系倒是不错,李家大姑娘虽说是严玉婷的大女儿,但其实自小是在禄国公府夫人的身边长大的,又跟亲爹更加亲近,所以并未听严玉婷的对严玉华的两个儿子敌视,反倒是十分有当姐姐的样子,这会儿赵顺灏担心的问道:“娘,李姐姐会没事吧,她现在是不是很害怕?”

  严玉华倒是希望儿子看错了,只是禄国公府的下人抱着大姑娘走动而已,听见这话也只能安慰道:“你爹已经追上去了,肯定会没事的。”

  赵顺灏还是有些担心的趴在窗口往下看,方才看花灯的好心情都消失不见了,那小模样倒是看得严玉华有些心疼,只能搂住他安慰。

  另一头,赵九福飞快的奔跑起来,他的速度极快,一开始两个小厮还能跟着,谁知道后头赵九福速度越来越快,也不知道他怎么能飞快的避开行人,又为什么能分辨出对方逃走的方向,几个圈子兜兜转转下来,两个小厮先把人给跟丢了。

  这两人也是入京之后刚进了赵家的,这会儿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也是今日赵九福没让青竹跟着,毕竟兰心的身体不适合逛灯会,索性就让他们夫妻俩都在家待着了。

  这会儿没有了主心骨,两个小厮分头找了一会儿人,没找到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正巧这时候他们遇到了禄国公府的人,那群人也跟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找自家大小姐呢。

  严玉华在酒楼等的心焦,好不容易听见脚步声,她打开门一看且发现是满头大汗脸色焦急的李世莘,只见他身后还跟着四个小孩,一个个都是脸色惨白惨白的。

  李世莘瞧见她之后,一把将身后的孩子推进了包间,开口说道:“大姐,烦请你先帮我看着这几个孩子,我家大姐儿丢了,我得去找她。”

  严玉华心中暗道不妙,李世莘扔下这句话和几个孩子却跑了,严玉华喊都喊不住,只能问剩下孩子里头年纪最大的一个:“到底怎么回事儿,你大姐怎么会丢了?”

  这要丢的是最小的孩子还有可能,但李家大姑娘已经八岁了,在古代已经算是懂事的年纪,怎么可能出来看一个灯会就这么丢了。

  李二姑娘一边哭,一边磕磕碰碰的说道:“我也不知道,早知道我们就不出来玩了,都怪小妹,娘都说了不许我们出来,她一定要出来玩,爹就带着我们出来了,结果走着走着大姐就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到,大姨,这可怎么办呀!”

  她这么一哭,后头的三个孩子也跟着哭起来,这些孩子其实年纪都不算小了,一个是嫡出的李家三小姐,其余两个都是庶出的儿子。

  严玉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夫妻俩斗气归斗气,怎么能迁怒到孩子身上,李世莘也是个不懂事的,一个人就敢带着这么多孩子出门!

  赵九福的记性极好,很快就找到了方才看到的那个角落,只是那抱走李家小姐的人贩子已经不见了,赵九福皱了皱眉头,仔细查看地上的痕迹。

  也幸亏这会儿积雪还未化开,这些小巷子人迹罕至,那人贩子才留下了一些痕迹,赵九福留下一个记号,继续朝着那个方向追上去。

  旁人却没有赵九福的金手指,等京卫指挥使司过来之后排查,禄国公府的人才跟着那些有经验的找到了这地方。

  “这里有字!”有人惊讶的喊了一句,过去一看果然是留下了记号。

  “这是我姐夫的字。”李世莘惊讶的说了一句,又恍然说道,“赵家的下人说姐夫在楼上看到了小女行踪,这才匆匆忙忙的下楼了,想来肯定是发现了什么先追上去了。”

  “快追,那些人贩子平时不敢杀人,但万一与赵大人起了冲突的话可就不一定了。”应天府的人也已经过来了,听见事情经过也头痛的人,暗怪那些人贩子瞎了眼绑错了人。

  就跟他们猜测的一样,赵九福一路追踪,在发现那些藏着孩子的屋子的时候一开始是不打算轻举妄动的,虽说他知道自己力气大,但毕竟只有一个人,要是打斗起来不一定能占据上风,与其如此还不如静观其变等后援部队来。

  但很快,赵九福就等不下去了,事态逼迫他不得不提前行动。

  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院子内,一个三十多岁的普通男人背着李大姑娘走了进去,一进门,里头的人就警醒的问道:“你怎么又带了一个人回来?”

  背着人那位不在意的说道:“这次运气好,在花灯街那边遇到个落单的小姐,看着模样跟西施似的,肯定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这话一说,里头的人觉得不对劲,几个男人过来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混账东西,你怎么什么人都敢带回来,这小娘子的穿着打扮肯定不是普通人家,你惹事儿了!”

  “这,这可怎么办?我一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长得好看价格就高。”这男人看着倒像是个生手,居然没想到这些事情。

  屋子里头的那几个却是心狠手辣的,冷笑道:“现在还能怎么办,年纪这么大肯定记事了,说不定还识字,卖也卖不得,养也养不住,处理掉吧。”

  “大哥,这是不是太浪费了,这小娘子的样貌可好看的很。”男人看着摇摇欲坠不敢说话的李家姑娘,眼中闪过一丝邪念。

  “你早晚死在一个色上,她已经见过我们几人的模样,把她留下那就是要送了我们兄弟几个的性命,快点,你带回来的麻烦你自己处理干净!”

  李世莘这位大女儿也算是心性早熟的人,但这会儿也被他们的话吓得大哭起来,那带她回来的男人也不再犹豫,伸手就要去捂住她的口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