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58章

我们的1654 第258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十二天后,大兵合围漳州!

  一时间,漳州地区乡民竖旗响应,漳州四面皆敌,孤城单危,势在急迫。

  此时永胜伯郑彩的总兵力已经暴增二十万人……拿一根棍子的人也应该算士兵吧??

  这可把军事顾问团的人羡慕死了,看看,人家这暴兵速度……一天几万人几万人的增加,这才叫云集响应啊……还自备干粮……苏波团长有了个小心思,他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从泉州回来后,贺阳技术员忽然对他爱搭不理的……那几个小女孩子送走就送走呗,有什么后悔的?

  苏波团长对着团员们说:“别笑话人家古人,土导弹都发明出来了……再过一阵子能不能发明没良心炮,都不好说的……”

  大家都没有再议论了。

  漳州城外各色彩旗飞舞,二十多万大军将漳州城围得铁桶一般。

  清漳州同知张箸和清漳州总兵王邦俊在城头跳脚大骂:“守户之犬,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卑鄙无耻!”

  在一大片彩旗堆里,永胜伯郑彩着人劝他们投降,说是只要投城,必不亏待他们,否则,定斩不饶……漳州城还有泉州城大吗?

  汉唐集团军事顾问团的人看着两帮子人又叫又骂的,小声说:“他妈的,这帮子古人废什么话?”

  苏波团长说:“你没看那彩旗?现在风向明显不对……”

  谈了大半天,风向变了些,永胜伯郑彩突然变了脸,他挥手喊道:“给我炸!”

  众多彩旗纷纷分开,几十辆巨弩车轻便地推了出来,直到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远。

  粗如儿臂的弩杆上绑着郑家出产的炸药包……几百个弩兵各司其职,很快将粗大的牛索上了弦……首发试射时,看到火绳被点燃,弩兵抡起大木槌,狠狠把机括砸了下去……肉眼可见那巨弩飞驰而去,嗡嗡地扎到了城墙上,过了一会,轰然炸响……砖城墙掉了一大块儿……

  一个拿着单筒望远镜观看战果的弩兵,口中高喊:“抬高二分,火绳为八分!”

  城头上也开始反击了,响了几声炮后,停了下来,明显打不到,郑家没有蜂拥攻城……这炮作用就不大了。

  一个团员说:“团长,他们没弄出火箭来?不是说明大陆的古人第一个发明的吗?”

  “技术难度是不大,那些明人工匠们倒是设计了,但是让我给否了……妈的又是雕出龙头又是雕出龙尾的,连我这个不懂空气流体学的人都知道,这玩意能飞哪都不知道……那火药的装置也有问题,我怕我们旁观时把我们给炸了,我给红星军工厂发了电报……他们正在那算计是康格里夫火箭好呢,还是黑尔火箭好……”

  “我靠,我们技术输入幅度这么大……”

  “大什么,不懂原理他们永远只会模仿……”

  “会不会对我们有危险……”

  “会,当然会……如果他们发展成为我们的敌人,就算只有菜刀也会有危险……”

  “我明白你的意思。”

  由于这次行动没有携带所谓的行军炮……他们的行军速度很快,完全将漳州包围了,漳州城除了派出求援人员,一个人也没有跑出去。

  郑家的火箭发射得更准更快了,一声声巨响在城墙上、城头上、城里炸响,烟雾开始弥漫起来……其实原先还打算加放古代燃烧弹的,就是加装一些浸油的东西……

  苏波团长说:“战争就是打经济……你把漳州烧成灰烬了,你啥都得不到……”

  永胜伯郑彩说:“汉唐集团行事向来如此……我懂,如果将这条煤路上的一根大钉子拔起,些许银两收益算不得什么,我等的生存空间加大了,以后要什么没有?”

  “老郑……你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也是个有长远眼光的人……但是你没有以人为本的精神……你这样做人员的伤亡就太大了,你说过里面大多是土木结构的房子……”

  “哼哼……”

  “老郑……你看看,一说你不足,你就又小心眼了……你不就是怕城墙上留有人员,会造成攻城的损失嘛……这个我有办法……”

  “嘿嘿……”永胜伯郑彩心里道,我不这样,你能拿出办法嘛?

  “用辣椒面吧,台湾有辣度大的辣椒面,精磨一下,十几斤够用了。老郑,你是土豪,准备马票吧,听说你积攒了不少,害得我们不停地加印……”

  “用白灰行吗?”

  “不行,你们那白灰颗粒太大,滞空能力差……你倒又来小气劲了……”

  永胜伯郑彩点点头说:“胡椒面好了……比你们的辣椒面便宜太多了……”

  辣椒面比胡椒面贵?这个真心不知道……苏波团长转身就走了,他这个中年大叔的思维有点吃不消……懒得理他了。

  二十几发胡椒面弹准确地打上了墙头后,永胜伯郑彩面色狰狞起来,他随手抽出了汉唐集团出售的甘蔗刀,刀锋直指漳州!

  数十条人龙,扛着长梯扑向了漳州城墙,前面的人都带着明人版口罩,都是湿的……这才是大明式攻城啊,苏波团长拿着dv认真地拍着,并给了永胜伯郑彩手中那把甘蔗刀一个特写。

  疯狂舞动而且雪亮的甘蔗刀,在空中折射着太阳的光茫。

  第三百四十三章 老少通吃的苏团长

  随后的战斗比较激烈,但是苏波团长没有跟进去拍摄。刚一开战就跑到城里去拍摄巷战,他有病。

  郑家军比较顺利地登上了漳州的城头,随着后续的队伍跟上,郑家军的火绳枪在城头的防守上显现出了威力,他们完全占据了整个城墙,数次打退了想要重新夺回城头的攻击。

  他们接连向城内开枪,为郑家的刀枪手们打出了一个开阔地来,郑家的人真是铁了心往前冲,一场巷战或者乱战就这样开始了。

  随着城门的打开,在这场战斗中,苏波团长只是拍摄了一个尾声,城内一地的尸体。

  苏波团长随手关了dv,不用拍了,这个场景没有啥新意了……冷兵器战斗结束后的场面,比热兵器时代可能更可怕,尸体一般都聚堆……

  城头上,永胜伯郑彩斜眼看着苏波团长放下了那个怪怪的物件,心里冷笑了:

  “弟威是吧?且能回放场景是吧?南极洲大城里到处是这物件是吧?可是你竟怕死人……尔等绝不是战场上下来之人!钻过尸体堆的人,哪里有见到死尸能皱半下眉头的?

  然而,你家汉唐集团实在是有鬼神之力……不是我等人力可敌……见过你的刀法,就你的手段,若能在我手下走过两个回合才怪……”

  此时已经近了黄昏,苏波团长在城头看着城内这一片棚厦区,低低矮矮的一大片,眼眉皱起来了,远处冒起了黑烟,最好不要杀杀人,放放火啊……

  看着若大的漳州城,永胜伯郑彩不知不觉中挺起了胸膛,是的,这就是他郑彩拿下的漳州,是他郑家的了!

  苏波团长担忧地说:“我说老郑,你可别把后来征召的兵放进来……军纪,是一支军队的灵魂!”

  “呵呵,苏团长且放下心来,生杀之地,予进予退,事关成败……那黑烟之处,定是**之家了,与我等何干?放下刀枪,绝对不杀,这句话,小的们背过多少遍了,绝不会说了就忘……”

  “他们这是自绝于人民!真是甘心为满奴了!罪恶不清算,就一定还会再来!”

  “……”

  “除非罪大恶极……老郑,千万别来什么杀人立威,攻城容易,守城才更难啊……你要真正走群众路线……”

  “所言甚是,煤矿,铁矿,修路……还有那澄海码头,破烂的不成样子……”

  苏波团长心里想,厦门码头破烂了好多年,也就年底你才想起来重修……现在倒是笑话别人了。

  永胜伯郑彩正色道:“苏团长,汉唐集团所要的工匠人等,我必然会全家搬迁……不过,我这次攻城所得,收获甚多,如此,分汉唐集团三成如何?苏波团长不必推辞,这些都是意外收获……”

  苏波团长笑了,说道:“老郑,要是按以前的脾气,我肯定答应了……但是我还真心推辞了……在南极洲大城,欺诈被推崇为智慧,诚信沦落成技术手段……那阵儿我们汉唐集团都无力反抗,只能接受……整个大城的人都是这样,不接受,我们都会比别人死得难看……现在呢?我们回来了,我们最有力了……说好的事情就是说好的事情,定下的约定就是定下的约定,这一点让人真是开心啊,我终于不用担心什么改革落在我头上了……呵,呵,老郑,你不用怪怪地看我,我不是废话,我的快乐你不懂,我们还是遵守定下的约定吧,我们只购买或交换我们需要的货物……”

  永胜伯郑彩什么也没说,他递给苏波一颗烟,顺手给他点上了,又给自己也点上了。

  “苏团长,你贵庚几何?”

  “老郑,告诉你八遍了……我29了……”

  “……”

  战后的大清理……苏波团长和团员们没有管人家是怎么做的,人家老郑比他们还会处理。

  永胜伯郑彩找了几个民愤极大的伪官当街处死,整个城里只有二十名真鞑子,战死了十五个,擒获了五个……不用审问,他们就没有一个没沾过大明人的鲜血。

  这一点苏波团长深以为然,从东北大老远跑到这里,如果说他们都是自带干粮那是扯蛋……这段长征他们如果不是靠杀人抢劫维生,他苏波都改名叫苏**!不用他们的后代们怎么洗地或闭口不提……但他们是靠抢劫才能走这么远,这是事实。

  苏波团长很认真地把这些明人口中的鞑子拍摄了下来,给他的感觉,这些人真是臭啊,不仅常年不洗澡不说,他们衣上的一些皮具也散发着臭味……硝皮的技术手段不行……人家老郑衣上也有皮具,就不太有味。

  苏波团长细致地拍摄着,他没有理会那几个鞑子不停的谩骂……也许他们知道自己是活不成了……这不关苏波团长的事情,人又不是他抓的,也不是由他来处置,他就是看看,宝贵的一手资料呢。

  这些人的相貌上……果然不同于大明人,现在他们还是原生态的半游牧半农耕民族,还没来得及与大明人中的汉人混血……

  这二十个人的头型是长头型和圆头型两种,这一点与大明人的区别不大。

  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大多是宽面,特别特别重要的是,他们的眉骨和颞叶,就是眼睛两侧的部位明显要比大明人发达。

  他们的鼻梁较为挺直,不似明大陆上广西、广东、浙江、福建沿海大明人的鼻梁那样趴趴,他们的眉弓到鼻梁骨连贯而且突出,没有明显的塌陷。

  这二十个人的眼睛颜色大都偏黄或褐色,还有两个竟然是灰色的眼睛!

  拍摄完后,苏波团长摸了摸自己的鼻梁,忽然想到了一个电影明星,梁家辉!但他是满族人吗?

  苏波团长又看了看老郑的鼻梁,也是大趴趴鼻梁……

  永胜伯郑彩安排人把还活着的五个鞑子直接拉到了大街上,让漳州原有的居民处置……苏波看到连老太太都拿着块石头上场了,我靠,鞑子在城里都干了什么?

  苏波团长努力不去看那五个人的结局,他又看了看老郑的颧骨……果真是大明的福建人啊……把长须剃了,再理一个板寸,在那面的世界里像个超市小老板了……

  永胜伯郑彩感觉苏波团长的眼神不对,他略一思忖,便明了,他直接走到苏波团的身边,微笑着说:“此次想要多少美女?”

  “老郑,你把那些你判罪的官员家属都送给我吧……”

  永胜伯郑彩哈哈大笑,好大的胃口!

  “老少都要??”

  “都要。”

  永胜伯郑彩一幅我服了的样子,点头说:“好说,好说……”

  “男的也都要……”

  “……”

  “都送去台湾吧……”

  永胜伯郑彩揶揄道:“事先没这个约定……”

  “那是人,又不是货……我被这真实的民情吓到了,我告诉你老郑,群众运动确实能让你暂时得利,但是早晚也可能轮到你头上,你是没有见过的……一点也不好玩。”

  永胜伯郑彩本想哈哈大笑,老子手中有火铳,怕他们屁民?!但见苏波团长一脸的严肃,便没有说什么……

  永胜伯郑彩清点自己的收获时,苏波团长带着团员们和他们的大批收获,上千人的移民队伍,先行回到了厦门,在那里整顿一下后,直接送回台湾了,他也直接回去,他需要向董事会汇报情况和接受一批明人版火铳,这可是老郑千叮咛万嘱咐的。

  还有后续的技术移民,就交给其他团员操心了。

  其实永胜伯郑彩也没有亲自打理漳州的收获……他和定远侯郑联的办法一样,让漳州商人站队呗……当然也要拿几个开刀,要不上哪里弄收获?

  永胜伯郑彩要专心接待一个人,他是族侄郑成功的心腹之一,两人要有要事相商,这一件事,他都没有告诉苏波团长……这是郑家的家事。

  郑成功1623年出生,如果按照那面世界里的历史来算,他是明末清初著名民族英雄。

  他的原名森,号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乡人。他在15岁中秀才,到了21岁进入南京国子监学习时正逢清兵入关。

  当初,郑芝龙被隆武帝封为南澳镇总兵、平虏伯后,旋即又晋为平国公;其子森深得隆武帝赏识,被赐国姓朱,改名成功,封为“延平郡王”,赐延平为封地,就是那面世界的福建省南平市。

  翌年八月,清军攻入福建后,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当时23岁,还是个书生。他坚决反对父亲降清,因哭谏未果,便毅然出走,逃回南安县三都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