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69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69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这话在严母那里是顺理成章,在于夫人那里却像是个威胁了,她生怕严母见了林氏觉得眼熟,认了出来,又增添出来其他枝节。

  “您就回去等信吧,眼见就是腊日了,您回去和两个儿子好好团聚一番。腊日完了,我便命人带信过来。”

  “哎……多年未见,我们一说便说了这么久,我也得赶快回去了,看看媳妇准备的怎么样了,不耽搁你准备腊日的事了。”,严母连忙告退。

  腊日是个重要的节日,全家要团聚在一起,共同祭祀各方神明和祖先。

  腊日前五天要杀猪,前三天要杀羊,前两天要把家中的食物、器具都要准备齐全,又要将房屋、庭院全都打扫一遍。腊日的前一天,朝廷还要带着百官驱疫病。

  腊日当日要祭祀先祖和五方神明,后三日的家宴和祭祀活动不断,忙完了又要接着到亲朋好友、老师,长辈家中拜访,自家也要大宴宾客。

  于廷尉是二千石的大官,腊日更是马虎不得,就在两人说话之时,就有不少管家婆子前来请示。

  严母也知道今日来有点不合时宜,但为了儿子,她也豁出去了。

  大郎的腿被打断,只是一个开始,二郎吞吞吐吐、半遮半掩说的那些事,都够人家教训大郎不知道多少次了。

  严母是个明理的人,但也是个母亲,她希望能够给对方礼数上的周到和尊敬,化开这一仇恨。

  出了于府的门,正看见于府的大奴带着十几个僮奴在府门前击鼓驱除疫鬼,另有一拨人在打扫门庭,等着接宫中驱鬼仪式结束后赐下来的苇戟、桃杖,接来之后便插在门前。

  严母见到于府门前的热闹,想起彭氏一个人在家支应没人帮忙,便匆忙往家赶去。

  于府的大奴带着僮奴们敲了半日的鼓,也没有等到宫中赐下的苇戟、桃杖。

  等到宫中的驱疫仪式完毕,驱疫鬼所用的苇戟和桃杖方才会赐给三公九卿、将军和王侯,代表了体面。

  这些物件到现在还没有赐下来是因为宫中的“大傩”出了点乱子。

  每年宫中的“大傩”耗时极长,也很是重视。

  因为传说中疫鬼最喜欢纠缠小孩子,宫中皇子们都还小,自然要将驱鬼做的扎实。

  弘恭选了一百二十个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小黄门,带着红色的帻巾,皂色的衣裳,带着面具装作伥子。伥子是被恶鬼或者猛兽咬死,变成带着恶鬼来害人的鬼。

  又选了一百二名中黄门披着兽皮,扮成专管驱鬼的方相氏、十二兽,喊着驱鬼的咒语,追逐这些小黄门装成的伥子(恶鬼)在宫中前后左右三遍。

  等到将各个宫殿转完了,中黄门便手持火把,将小黄门装成的疫鬼驱除出端门。端门外专门等候的骑兵将火把传出宫门,由五营骑士再传递着火把扔到洛水里。

  这一套仪式才算完成了。

  驱鬼仪式非常热闹,又有趣,小皇子公主们都会忍不住出来看热闹。

  太子刘奭和刘念从石渠阁回来,便有些心事重重。刘念拉着哥哥到未央宫的椒房殿去玩耍,刘奭陪着妹妹看了一阵子驱鬼,回到了太子宫中便脸色不好,不久便口吐白沫,身上发热,脸上烧的通红。

  刘病己知道此事大怒,弘恭夹着尾巴清查了一番,却查出张婕妤宫中的家人子给那扮疫鬼的小黄门塞了钱。

  那些疫鬼们在未央宫中转悠了半天,应该是冲着长公主刘念去的,却不知怎么暗算到了太子头上。

  这种事情是说不清楚的,也许便是张婕妤暗恨刘念,也许是旁的婕妤嫁祸。

  俗话说,一力抵十慧。刘病己没有耐心再等等看,直接将那家人子和与家人子来往的小黄门、中黄门全都下到掖庭,由掖庭令拷问。

  与此同时,张婕妤被禁足三个月。

  张婕妤大呼冤枉,刘病己只是淡淡看了她一眼,道:“连宫中的人都看不住,真是令朕失望。”

  意思是,张婕妤主掌一宫,此事难辞其咎。

  太子到了晚上,病情才略略稳定下来。

  刘病己一直守着太子,见太子好转,又按照民间风俗,命人杀了两只鸡,一雌一雄,雄鸡挂在太子宫寝殿的门上,雌鸡则挂在窗上,来驱除疫鬼。

  太子慢慢好了起来。

  刘病己劝慰道:“莫要多思多想,身体方是最要紧的,快点好起来,正旦父皇还要带你上朝会,祭陵呢。”

  刘奭听见父亲这么说,小小的脸上绽放出来了柔和的笑容,问:“这是身为太子该做的吗?”

  “是啊,奭儿身为太子,就该陪着父皇做这些,以后父皇老了,太子就一个人做这些了。”

  “我会好好做一个太子的。”,刘奭保证。

  他和妹妹去了石渠阁,问了思子台的事,心里就有了个疙瘩。

  那日正好是严彭祖值班,自然又是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给刘奭和刘念二人将太子和其他皇子们的关系、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说的透彻。

  刘奭心中便存了事,再受了些惊吓,吹了寒风,就发烧起来。

  “父皇,我生病并不是全是因为那些人的过错。”,刘奭企图劝服刘病己放过那些宫人。

  “哼,杀一儆百,父皇就要让那些人知道下手有什么结果,否则是个奴婢都敢来谋算。父皇将你立为太子,便要护着你,直到你接下刘氏的江山。”,刘病己不听劝。

  刘病己相信自己这个被灌输了太多孝的儿子,他们不会走到父子相残的地步的。

  大郎还是太仁爱了,受不住一点半点,那个严祭酒果然是个聪明的,揣摩到了圣意,将这些事情说的通透。

  作为父亲不可能去告诉一心想做圣人的太子,小心你的弟弟们,他们都想抢你的位置,周围人的险恶都需要刘奭自己去体会。

  据太子被武帝身边的弄臣逼的起兵自保,却被诬陷为谋反后,死在荒郊野外,一家老小活下来的就只有刘病己一个,就是刘病己自己也差一点在狱中被杀。

  武帝后来后悔了,知道据太子死的可怜,可是皇后自尽,皇后生的儿女全都被诛杀,这些所谓的后悔又有什么用?

  武帝下了罪己诏,建了思子台,希望能够在思子台上见到儿子一面。

  可是刘病己作为太子留下来的唯一血脉又是如何挣扎着在世间活着的呢?最后即位还是钩弋夫人所生的昭帝。

  这些残酷的故事将刘奭压坏了,心思变得沉重起来,周围的人和事原来都不像疏家父子说的那般光明正大和美好。

  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据太子和武帝之间父子不亲近,被小人挑拨,才发生了这样的祸事。

  那么自己一定要亲近父亲。这场病让父子关系更加融洽和深厚起来,看到刘奭的转变,刘病己很满意,觉得严祭酒的确是个懂事的,可以再重用一点。

  严祭酒在石渠阁被太子询问思子台之后,便知道了疏家父子快要做不成太子的老师了。大汉的天子从武帝时期兴儒,尊重儒学,但实际上却是以法家来治国的。

  作为一个太子,尤其是生母早逝,母族无力的太子,所能依仗的便是天子。太子必须得到天子的信任和赏识,自身也得硬气。

  刘病己收拾霍家的那股狠劲,怎么能够忍受自己的太子是个只会做好好先生的窝囊废。

  太子跟着刘病己上朝,暂时不再读书,实际上便意味着天子开始厌弃疏家父子了。但天子以前信任疏家父子,经常厚赐疏家,太子又一直尊重老师,天子不想让太子脸上难看。只怕天子只等着疏家父子识趣,快点请辞了。

  抓住了皇帝想法的严祭酒,又一次尽职尽责地给太子传输了一脑袋的故事。

  只是没有想到太子没有长公主那么能担事,回去后便病了。

  严祭酒有点害怕,生怕皇帝知道太子的病因,将他呵斥一通,连腊日都没有过好。

  ☆、第88章 成事

  腊日这般重要的节日,赵家和林家自然是要相互宴请的,林氏和赵义的感情胜似当年,林晖和王氏却心思重重,压根掩不住。

  娇娥私下里问过林天,林天却无法说出口,总不能说是因为姑姑身世的缘故。

  父母之间这般是多年的疙瘩,虽然林天能够理解林晖,但王氏是他的母亲。

  “可能是想着阿父年后要和古力他们一起走……”,林天拉着娇娥的手,给父亲找了个理由。父亲本来对于去西域还有几分犹豫,但见赵兴一个未及冠的郎君要去西域做副使,立即边想着要去了,母亲又总是这般不依不饶的,父亲更想着出去躲个清静。

  林天看着越来越好看的娇娥,粉粉的脸颊,亮的像是剥了壳的煮鸡蛋。暗叹我们林家父子两个都栽在表妹母女二人身上,阿父只能独自伤神,幸而姑父好心成全了我。

  娇娥那里知道他肚皮里的那些官司,有些迟疑地道:“舅母是不是……是不是……不喜欢我?”

  毕竟年纪小,什么话都不好说出口,即使说出了口,大表哥能懂吗?

  她低下头去扭着手上的帕子,洛嬷嬷曾经说过许多阿姑不喜欢媳妇,媳妇下场不好的故事,她见腊日两家来往,舅母像是憋了很多气一般,对她也是不爱搭理,难道是嫌弃她吗?

  想着想着,娇娥又觉得委屈,她一门心思讨好舅母,舅母总是这般不冷不热。就算是为了舅舅以前过于照顾阿母的缘故,眼下母亲也将钱退还了,重新添了绣纺的份子,舅母怎么还这样呢?

  若是别人的阿母,娇娥自然再也不会理会,可这不是别人是大表哥。

  林天想着该来的总会来,便正色道:“娇娥,我阿母是不太喜欢你,她有心结,她也不知道你的好。你放心,我以后会好好照顾你,阿母会慢慢转过来的。”

  娇娥的脸上起了红云一片,嗔道:“你知道……什么……”

  “该知道的我都知道了。”,林天那双狭长的眼睛一夹,笑着道:“我在京兆尹府见别人家里为了阿姑媳妇不合闹出事的多了,里令们有许多故事讲呢,你放心,我有法子。”

  只要娇娥肯嫁给自己,怎么也不会让她受了委屈去。

  他又将娇娥往身边拉了拉,眼睛笑眯眯地看着,直看着表妹低下头去,连耳根子都泛出红色。

  林天现在还小,不知道怎么和喜欢的女孩子亲近,拉拉手,私下里这么甜蜜知心的说说话,心里便就甜蜜蜜的。

  一想到心心念念的小娘子就是自家的了,心里别提多美了,恨不得随时揣着,带着,藏着。那怕什么都不做,即使不说话,能这么看看也好。

  洛嬷嬷倒是给娇娥提过醒,让她多注意一些,娇娥也知道女儿家的名声重要,最最要紧是矜持。

  连娇娥都没有想到,父亲出了诏狱便会答应将自己许配给林天。两家并没有下定,但实际上是相当于互认了这门亲事,只待娇娥及笄礼过后,林天仕途有成便可以成亲。

  王氏心里百般不乐意,但也拗不过林晖和林天都乐意。

  林晖和赵义相互之间取得谅解之后,便决定要两家的劲拧成一股使。林晖护着外甥去西域、帮助外甥打开互市的局面;赵义将娇娥许给林天,打算对侄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好让侄儿的仕途少走弯路。

  若不是碍于于廷尉还没有表态,林晖真想将这门婚事定的死死。

  自己不能如愿,但能看着儿子如愿,能将外甥女放到自家护着宠着,林晖去西域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二郎林立也提出愿意退学在家里帮助大哥,在家中打理绣纺,林晖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了。

  “舅舅这回去西域,是你们之前和古力商议的吗?”,娇娥倚着林天,突然想起这件事,是不是因为这个舅母讨厌自己呢。

  “不是,之前我们只是打算通过古力,将林家绣纺的绣品运到大宛卖个高价罢了。当时只想小打小闹一番,用我和赵彭祖手里的金子做一笔,赚够娶媳妇的钱就好。”,林天笑眯眯地看着表妹,果然表妹的脸又红了。

  自从两家认同了他俩的婚事,娇娥反而更容易脸红了,表妹脸红的真好看呢。林天用手轻轻地捏了捏娇娥的脸,道:“怎么又脸红了。嗯?”

  “快讲啦。”,娇娥别过脸去。

  “后来古力说她得到了启发,大宛国几十年前败给了大汉朝,从那之后就要来朝贡。大汉和匈奴之间也许久没有打过仗了,匈奴一直试图独霸西域,阻断各国和大汉的联系。古力来到大汉做客,认为皇帝年轻有为,必然会忍不住要收拾匈奴的,大宛那一派小国不想依附匈奴,想依附大汉。”

  娇娥睁大眼睛,听得入神,见林天停了口,便问:“然后呢?”

  “然后古力就去找皇帝,说大宛想和大汉互市,大汉喜欢大宛的马和皮毛,大宛喜欢大汉的丝绸和瓷器,双方可以做的生意很多。以前都是商队自发从长安城到西域做生意,虽然暴利,但有匈奴劫商队,很不安全。若是两国之间建立互市,商队也有人保护,边境就安定下来了。”

  林天又停了下来,等着娇娥问,娇娥有些反应过来了,掐了他一下,问:“然后呢?”

  “然后,皇帝觉得这样有助于安抚大宛一系不想依附匈奴的国家,你想大汉和大宛这些国家建立了互市关系,那些有利可图的国家就不会和匈奴一个鼻孔出气,就剩下匈奴一个,皇帝还不好收拾吗?”

  “皇帝就打算往大处做?”,娇娥灵光一闪,道:“古力就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哥哥,哥哥的策论深得帝心,后来因为父亲的事,哥哥求去西域立功替父亲赎罪,你设计了张博,皇帝也不好再重用我哥,便顺势让哥哥去做了副使?”

  “虽不全中也差不多了,有些事情只有古力清楚了。”,林天点头,道:“我的娇娥真聪明。”

  “谁是你的。”

  林天见娇娥要恼,又接过来道:“我们知道古力要做大,便打算往大处做,你也知道古力这个人的,她自然是要对我们这些亲戚示好的,提议大宛国专定下林氏绣纺的绣品,做王室专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