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70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70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我阿父便有些犹豫,想跟着去西域看一看情况,若是能将家业做大一些,也是好的。若不能,赚一笔就回来了,也不想和古力有太多的牵扯。”

  “后来表哥做了副使,我阿父自然要去了。古力说表哥只是个读书人,并不会做生意,互市的事情还是需要一个自家可靠的人帮衬着。”

  娇娥若有所思,古力这般……大哥日后能不能在西域成事呢。

  她长叹一声,道:“我家欠舅舅的太多了。”

  林天笑着逗弄道:“所以姑父和姑姑将你赔给我了。”

  “你真是……讨厌……之极。”,娇娥有些生气,一挥帕子就起来了。

  “别走,再陪我一会儿呢。”,林天握住娇娥纤细的手腕,一股子热劲便传了过来。娇娥跺了跺脚,恼道:“我正烦着呢,你再戏弄我,我就不理你了。”

  “好好,表妹,我老老实实的,你给我说说,烦什么呢?”,林天端坐起来。

  “我……我觉得阿父和于家怪怪的。”,娇娥一说,林天的心整个都揪了起来,连忙问:“怎么了?”

  “上次阿父在诏狱,叫阿母抱着那个匣子去找廷尉夫人,阿母去了,于永见了那个匣子就怪怪的,对阿母热情了不少。后来阿父回来了,就再也不提起那个匣子,阿母想起来了问几句,阿父就吱唔过去。”

  娇娥的眼睛一闪一闪,像星星一样,林天那双狭长的眼睛盯着这星星不放,心想,表妹怎么这么聪明,以后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她呢?

  娇娥不知道林天在想什么,若是知道一定要打他一顿,媳妇还没有娶到手,就先想着瞒不瞒得住媳妇了。

  “后来于永上门来,和阿父在书房里说了半天,阿父便同意严家到我家里来赔罪了。”

  娇娥看着林天,道:“你说,严家和我家这般是赔罪能了结的吗?阿母不愿意,我也不愿意,可是父亲和舅舅都同意了。”

  林天听了,心里已经知道大半了,知道于家必然是和姑父之间就姑姑的事达成了某种协议了,能让姑父和阿父都愿意让步的协议,必然不会影响到赵家的现状。

  那么,是不是说,只要自己争气,娇娥及笄后便能嫁到林家了。

  林天越想越美,不由得面上绽开了一朵大大的笑容。

  “你还笑,笑什么呢?”,娇娥看了更气,一跺脚,就要回房,不和大表哥说话了。

  “嗯,我笑你傻啊。”,林天立即开始忽悠了,“于家出面调停做保,你父亲也不好不答应啊,这样严家以后也不敢再来找你们的麻烦,再来找麻烦就是不孝了,严家在东海郡的名声挺好的,严母也是个出了名的老妪。眼下表哥和阿父要去西域,家里的绣纺是立哥在支撑,广哥他们都还小,和严家讲和也能省很多事呢。”

  看了看娇娥仍然不开心的样子,林天又安抚道:“至于找严延年的麻烦,你家不能找,我和赵大人还是可以找嘛,京兆尹怎么能够忍得了他。”

  娇娥想想也对,点点头道:“也是,就连古力也不想放过严延年呢,古力又不是我们赵家的人。”

  林天忍不住扭了扭娇娥的小鼻头,笑得像个狐狸一般:“对啊。而且严祭酒现在深得帝心,可能正旦之后,会再升一升位置,若是一直缠斗下去,姑父是斗不赢的。严延年现在被整治的很惨,严母若是真的有心来求和,你们可以提出条件,让严延年这一支不能再入长安城为官。”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娇娥奇怪地看向林天。

  “我在京兆尹府啊,当然知道很多消息,还有赵彭祖,他什么不给我说啊。”,林天理所当然的道:“以后赵彭祖做了寝郎,只怕知道的就更多了。”

  ☆、第89章 有了

  腊日后第四日,依旧很冷,风依旧很大。

  严延年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趴在门板上,由严母和严彭祖陪着在赵府门前请罪。

  这是负荆请罪的姿态,若是严延年的腿还好着,这会子应当跪在赵府门前。

  腊日过完三日后,正是亲戚、朋友、同窗之间拜会宴请的时候,赵家在尚德里靠近里门处,进进出出许多人,见到了这般场景,不免有人留下来指指点点。

  严彭祖和一干严家的小辈们涨红着脸,只有严母直直盯着赵家的大门,好似众人的议论和指点均没有放在心上。

  等了大约一刻的样子,赵家的大门开了,赵义和于永两人出来,两方叙话必,将人迎了进去。

  于家半个时辰前来了赵家,赵义、林晖和于永几人在书房里将条件理了一理。林天的那个建议,让于永磕舌不止,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严母要来,怕赵家没有长辈,与礼不合,于夫人也来了赵家。

  这是于夫人第一次来女儿住的地方,听林氏和娇娥介绍,于夫人点了点头,看来大女儿过得虽然不算富贵,却也富裕。

  赵义之前表现出不怎么愿意攀亲,于大人又不能在风口浪尖上认亲,双方都同意瞒着林氏,后宅之内勤来往即可。

  于夫人知道女婿如此这般,不由得高看了赵义一眼,对于大人道:“女儿是个有福气的,女婿倒是对女儿情深,也有志气。”

  “那以前林家绣纺的事又怎么说?听说以前两人也是闹的够呛,这个女婿先看看吧,若是叫女儿和外孙们受委屈,立即与他和离就是。”,于大人不置可否。

  “过几日你先将娇娥认作干孙女,两家多走动,多看看赵义这个人。”,于大人道。

  于夫人到了赵家,见赵家上下井然有序,林氏脸上光彩焕发,洛嬷嬷又是从宫里出来的,心就放下了一半。

  问起家中事务,随意地聊聊夫妻二人的琐事,于夫人的心又放下了另一半。

  娇娥见于夫人对她们母女如此关心,心中的问号越画越大。

  但于夫人的确让她感到亲切,娇娥出生之时,家中祖母祖父、外祖父外祖母均已不在,于夫人如此亲和,让娇娥觉到了来自祖辈的恩宠。

  听说严母带着严家的人已经到了门外请罪,于夫人再三建议林氏母女带上纱帽,理由也很现成,两人的容貌太好了,还是深藏在家中吧,免生枝节。

  林氏因为上次的劫持事件,闹的许久都不敢出门,听了于夫人的话,深以为然,便催着娇娥也带上纱帽。

  严母带着严家的人在大院里,便跪了下去,行了大礼,口称教儿不严,死罪死罪。严延年大冷的天还光着上身,趴在门板上,大哭道:“赵大人,臣错了,每当午夜梦回,总被吓醒,臣做的错事太多,死罪死罪。不敢请求赵兄的原谅,只求赵兄能够看在家母年纪大了的份上,抽打臣解解恨吧。”

  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娇娥冷眼瞧着,这鼻涕是生生冻出来的。

  严母也在一旁哭泣,连声道:“赵大人,老妪舍下脸面,求了于夫人来说合,真是惭愧。我这个儿子是家中大郎,阿父早逝,自小吃了不少苦,老妪要带五个孩儿,疏忽了对大郎的管教。没料到他犯错至此,老妪没脸求赵大人原谅,只求赵大人能出个气……”

  严彭祖上前,将哥哥身上的荆条解下,递到赵义面前。

  赵义看那荆条上,连刺都没有去掉一根,知道严母是来真格的。

  严母在东海郡教子甚严,五个儿子都很有出息,是出了名的贤母。

  赵义拿着那把荆条想狠狠地抽打严延年一顿,但如此,究竟落了下乘。

  他笑着道:“老夫人请起,晚辈那里敢这样。”

  林氏上前将严母搀扶起来,于夫人也劝慰了几句。

  严母见赵义只是婉拒,便知道大郎将对方得罪的狠了,便伸出手去道:“是老妪教子不严,还是老妪亲自来打吧。”

  严母拿过荆条,狠狠地朝严延年冻的发青的脊背上抽去,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严母打着打着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但是手上的劲却没有松。

  没几下,严延年的背脊上便血花花的一片。

  严彭祖心疼老娘和大哥,喊道:“阿母,让儿子来替大哥吧。”

  赵义面上一脸惊诧,内心愉悦无比。

  于永见差不多了,咳嗽了一声。

  想着还有条件要让严家答应,赵义松了口,道:“严老夫人,千万不可再打了,严兄的身体还伤着,这般受冻又受打,只怕又要重病一场了。”

  娇娥虽然恨不得再给严延年几下,但也配合着,连忙唤夏婆子等人,务必要熬制一锅浓浓的生姜汤水来。

  严母哭着收了手道:“赵大人,老妪感激不尽。”,说罢掩面,不忍心再看大郎身上的伤。

  众人不再站在院中,由赵义在前面领着,进了正房的厅堂,叙礼坐下。

  于夫人和于永是贵客,便和赵义、林氏坐在正中,林家和严家相对而坐。娇娥和广哥坐在母亲身边。

  严母见娇娥和林氏二人在家中也带着纱帽,将面容遮住,不由问了一问。

  赵义面上有些尴尬,道:“上次夫人和小女出门,被……看了去,生了事。夫人存了心结,既不愿出门交际,也不愿意在家待客。因长辈们要来,她俩不敢不敬,便带了纱帽见客,请莫要见笑。”

  严母也逼问过二郎,知道这些事情和大郎也脱不开干系,听了此言,心中更是犯堵。

  故而,赵义提出希望严延年这一支不再在长安城中任职时,严母连问都没有问严延年的意见,便点头答应了。

  严延年的几个子女,面上均带出不忿之色来,严若雪几次都要说话,被严若水按的死死。严汤面色铁青,跪坐在一侧。

  娇娥朝严延年望去,严延年在外面冻了这许久,又被母亲一顿荆条抽的半死不活,进了暖呼呼的屋内,便撑不住昏了过去。反正他也清楚,有母亲在,他说什么也是没用的。

  是否还要将莽哥的把柄拿出来呢?

  娇娥还在犹豫,林天却并不含糊,对着阿里使个个眼色,阿里看了看赵义,赵义也点了点头,阿里便下去了。

  “有了老夫人的承诺,两家日后便可安心过日子了。”,赵义打着哈哈道。

  以后就井水不犯河水了,严彭祖也松了口气,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不希望大哥再和赵家缠斗下去。

  “家中有个庶子,年纪不大,前几日不知冲撞了什么,身体不太好。正逢严老夫人在此,晚辈想借老夫人的福气,给这个小儿子看一看,不知可否?”

  严母不知何意,但也不好拒绝,只是笑道:“赵大人不用客气,老妪带孩子还是有一手。”

  阿里将莽哥抱来,严彭祖早已将头缩了下去。

  严母一见莽哥的脸,立刻面色灰败,手颤抖地摸了摸莽哥的脸,道:“赵大人宽仁,这孩子年纪小,需要人看紧点,不要吹了风去。不知这孩子的生母……”

  “这孩子可怜,生母犯了事,被判到敦煌郡舂米,赵家便养着他罢,只希望这孩子长大之后,不忘养恩了。”

  严母像是老了十岁,道:“赵大人宽仁……”,便再也说不出话来。

  严汤的一双眼睛,早已经将莽哥的长相看得清楚,他紧握在腰边的手,紧紧地捏成了拳头。

  夏婆子将煮好的姜汤呈了上来,严母也没有接,只是要做别。

  赵义巴不得严延年得了风寒死了,也不劝着,一家人恭送严母到府门外。

  于夫人和于永也不便多坐,这会儿正是家中事多的时候,况且,赵家定然自家还有话要商议一番。

  出了赵府的门,于夫人问:“林家大郎倒像是赵家的事能拿一半的主意?”

  于永骑着马,护送着母亲的车驾,在窗外笑道:“母亲,这个就是京兆尹府新提上来的代主簿,皇上钦点,秩俸三百石,是个少年有为的,才进京兆尹府没多久就破了大案子,破格提升的。赵义告诉我,那叫严延年不得在长安城谋职一说,就是林大郎提出来的。”

  于夫人知道林家是商户,这番提拔,的确是破格了,既然能破格,必然也是个聪慧的。

  想到女儿被商户养大,幸好嫁给了赵义,若是也配个商户,真是委屈了。于夫人话题一拐,又道:“赵家大娘子可是要嫁个好人家才是。”

  于永没应声,歇了一歇道:“赵家大娘子的确是个好的,只是她的婚事,赵大人和赵夫人自会安排了。”

  赵家大娘子虽然是于家的外孙女,但也只是外孙女……她的婚配如何,还是得看赵家的,更何况现在双方还未相认。

  车厢里再没有声音传出来。

  这个女婿,表现的无欲则刚,虽然官职不高,于家还真没有什么能拿捏的。

  于永低低叹口气,又振奋起精神道:“阿母,你只看着赵家大娘子的婚事,也不替我张罗个好的。我可要个长得好看、身份贵重、得我心意的。”

  “你这孩子……正旦过了,再到处看看吧。”,于夫人的声音中带了点埋怨:“阿母都要将这长安城的贵女看完了。”

  于永的婚事让于夫人操碎了心,做为家中的小郎君,于永过得舒适懒散,且还有一桩爱好,便是和父亲一样酗酒。

  于定国是越喝头脑越清醒,办案子越灵光,于永没有继承父业,在宫中做中郎将,可因为擅长喝酒,还是交了不少朋友。

  于永惦记着喝酒,便不惦记着成亲,长安城的贵女他也没有一个看得上的,觉得还没那班酒肉朋友有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