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68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68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男人之间的情谊那里能够这般计较?赵大人并未从绣纺退出份子,依旧愿意为你找下一个去处,便是依旧将你当作自己人的意思。你呆在京兆尹府久了,苗公这类的人若是又有了作奸犯科之事,便能拿捏着你,你到时候是报恩还是不报恩?赵大人这是在护着你。”

  赵义笑了一声,道:“姑父才将你当个大人看待,你却又说出这番小孩子话来。”

  林天脸上也有些羞惭,埋着头道:“侄子这不是慌了神……”

  “你为我设计那张博之时,却没有慌了神。”,赵义笑着将手在林天的脑门上摸了摸。

  林天第一次和姑父如此接近,不由得心中百味杂陈,默了一默,道:“姑父,我阿父说那匣子若是于廷尉家的,只怕姑姑是于廷尉家的女儿。若真是如此,该怎么办?”

  赵义将手笼在袖中,似笑非笑地道:“你这话倒是奇怪了,若你姑姑真的是于廷尉家的女儿,可不连你也得了便宜?”

  林天的嘴张了张,没有说出来一句话,是啊,就算不是亲姑姑,这么久了,和亲的有什么区别,若是姑姑涨了身家,对他不也是一番美事?

  只是……

  娇娥怎么办?娇娥便成了于廷尉的外孙女,怎么可能嫁给一个商户家的儿子,这比叫姑父将女儿嫁给自己还要难吧?

  难道真的和娇娥……有缘无分?林天心中一万个不同意。

  赵义的这一句话,便让林天内心里翻起了层层巨浪。下一句话更是差点要了他的命。

  “你心悦我家娇娥?”,赵义欣赏了一会子林天脸上的风云变幻,又丢出来一句话。

  “……是……”,挣扎了半天,林天壮着胆子,硬着头皮道。

  “若你姑姑真的是于廷尉的女儿,只怕我是做不了这个主。”,赵义自嘲一笑道:“只怕于廷尉还未必愿意认我这个女婿。”

  林天软软地瘫坐在席上,他担心的事从姑父嘴里得到了确认。

  昔年武帝的母亲便是先嫁了一户姓金的人家,生了个女儿,又被母亲强迫和丈夫分离,进了太子府,后来成为了王皇后。

  若是于廷尉不满意姑父,便可以让姑姑和姑父和离,再嫁入高门。

  “若是……姑姑不是于廷尉家的女儿呢?”,林天哆嗦着问。

  “若是你姑姑不是,我到对你和娇娥的事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要你姑姑愿意。”,赵义闭上眼睛道。

  娇娥和林天之间的事情,他不是瞎子,也日益感觉到了两个小人之间的感情。

  林天在他的书房之中的谈吐,几次把握时机的表现,让他看到了这个侄子在官场上惊人的聪慧,赵义有点舍不得这个少年。

  觉得若是成不了自己的女婿,真是有点可惜,便生了将庶女嫁给林天的心思。

  被林氏一顿臭骂之后,赵义也就熄了心,但还是觉得娇娥这般出色,嫁给林天是亏了。

  进诏狱之前,赵义还有将女儿高嫁的心,进了诏狱之后,见的落难高官多了,便也心平了许多。

  女儿美貌,嫁入高门,只怕做不得大妇,高门之内,张博之流并不少见,一个妾侍又能新鲜多久,若是女儿出了事,他赵义又有什么用。

  嫁入比他好一点的官吏家中做大妇,只怕人家又该计较娇娥的家世了,林氏是个商户出身,自家和岳家一对,必然失了底气。

  林氏当年嫁入赵家吃的苦头,赵义虽然并不全知,但也觉得日子过得艰难。

  与其如此,还不如嫁给林天,从小一起长大,那份情谊别人插不进去,就算王氏不喜欢娇娥,但有林天和林晖护着,娇娥还能吃了亏不成。

  “可是你也得有能护得住我女儿的能力。”,赵义道:“娇娥不同于其他小娘子,长得过于貌美,以前我将你姑姑藏在后院,轻易不许出门,还生怕有那一点不妥当。娇娥长大,只怕比你姑姑还要貌美几分。”

  “姑父,有这句话便成。”,林天激动不已,对着赵义磕了几个头。

  赵义和林天两人到先建立了同盟,只等于廷尉家表明态度,若是于廷尉一直没有什么反应,这是最好。

  一切都只瞒着林氏和孩子们。

  林晖担心和林氏做不成兄妹,得了赵义的意思,自然欣喜从命。

  林天得了赵义的话,心便落在了肚子里,他日日都能到姑姑家中看表妹,再不用藏着掖着,心情别提有多愉快了。

  不过林天也没有忘了办正事,张博已经死了,姑父出了狱,那日残存的些许微妙之处,经过几番推敲,林天便在其中窥见了严延年的身影。

  ☆、第87章 腊日

  娇娥再见到古力的时候已经是腊日前几日的事,古力像个甩不掉的尾巴紧跟着赵兴而来。赵兴被命住在太学里,陪大宛国的贵客读书,建立深厚情谊,便于今后的互市大计。

  皇帝不知道,赵兴和古力二人早已代表大汉和大宛,达到了水□□融的最高境界。

  在太学里,众人已经不背着说两人有断袖之情了,而是改为明着说。

  严祭酒已经管不住了,皇帝却乐见其成,众人的议论丝毫没有对赵兴造成任何困扰,反而让刘病己怜惜不已,认为赵兴为了不辱皇命,愿意为国捐躯。

  因为张家的缘故,皇帝不能重用他喜欢的赵子房,便暗地里打算今后多多照顾赵子房的父亲。

  古力贼贼地偷笑,问娇娥:“你猜我将那姓严的如何了?”

  “那个姓严的?”

  “严祭酒的哥哥。”

  “怎么?”

  “林天那小子查出来那天的事和严祭酒的哥哥有关,我便派人去收拾了一通,将他的腿骨打断了。”,古力乐呵呵地道:“暂且留他一条狗命,等他跟着出使西域,再将他干掉。”

  娇娥脸上有些复杂,“大表哥都没有给我们说,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查出来的。”

  “林天好像不想让你们知道,只给你阿父和我说了,他想用我的人。”,古力安抚道:“在我们大宛,男子就是该这样庇护心中的娇花,林天做的很好。”

  “那姓严的什么时候才能消停?”,娇娥咬牙道:“明明是他家做错在先,遭到报应,反倒没完没了的坑害我家,看来不赶尽杀绝反而是错了。”

  “没事,没事,出了长安城我再收拾他。”,古力轻轻地拍着娇娥的手安抚道。

  洛嬷嬷朝这边看过来,娇娥脸上红了红,嗔道:“你现在还是个异邦男人,和我这么亲近,不怕露馅吗?我承认我哥哥还要靠你相助,但你还是注意些,别让我父母白白增添心事。”

  “难道你父母会嫌弃我吗?”,古力有些不悦。

  “嫌弃?这又是从何说起?你的身份特殊,让我的父母知道了,除了要等大哥安全回来之外,还要白白增加担心。”,娇娥也有些不悦,大宛国人果然是不好沟通。

  古力总是这么不注意,若是哥哥在西域出了什么事,长安城再又有心人传点谣言,妥妥的一个通敌跑不掉了。娇娥打定主意,要给哥哥好好说说,千万不要犯糊涂。

  古力一天都心情沉闷,难道她是希望赵兴的父母认可自己的吗?古力摇摇头,不对,她是大宛国的公主,才不需要像个小媳妇一般呢,不能这般感情用事。

  被打断腿的严延年躺在床上哼唧,这次情形很不好,郎中来看过,说很有可能会落下残疾。

  严彭祖的脸色郁郁,大哥这阵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哥,你不要骗我,是不是最近得罪了谁?怎么会这样?”

  “得罪?”,严延年突然想起张博的事,恍然大怒道:“赵义从狱中出来,便开始报复我了,哼,张博那个蠢货,真是白费了我的苦心。”

  “大哥,你也是圣人弟子,怎么能做这样的事?”,严彭祖真难以想象,这种让人家破人亡之事,也是大哥干出来的。

  “怎么不能做,你不也是想收拾那个赵兴吗?”,严延年理直气壮地反诘。

  “大哥,我那都是想替您出气啊。”,严彭祖的嘴唇有些颤抖,他违背着良心,一遍一遍地尝试去做这样的事,却被大哥这样说。

  “好了好了,你去接母亲吧,让母亲安安心心地过个腊祭礼吧。”,严延年没有心情讨论这些。

  严彭祖赶着牛车在城门外接到了母亲。严母年纪虽然大了,身体还很康健,她一直留在东海郡,由三个儿子轮流侍奉着,日子过得很惬意。

  “二郎,大郎呢?”,严母高兴过后,问起了严延年。

  “大哥他身体不适,母亲,您……住到我那里去吧。”,严彭祖不想让母亲见到大哥那个乱七八糟的家。

  “到底怎么回事?大郎要不要紧呢?母亲自然是要住到你那里去,但也要先到你大哥家里住了才行啊,否则与礼不符。”,严母有些糊涂,又问:“二郎,不是说你家中买了马车,现在怎么又成了牛车了?是不是在长安做官,花费太高了?若是不够,母亲和弟弟们可以支助你啊。”

  “不是……,阿母,您先上车,我们路上慢慢说。”,严彭祖的鼻子红了,眼圈也红了。

  还是阿母好,不像大哥,越来越冷漠、不近人情了。

  严母见状也不多问了,心情有些沉重,坐上了牛车,慢慢朝严家走去。

  真相总会有败露的一日,高高兴兴来和长安城的两个儿子们过腊祭礼的严母,终于发现了儿子们竭力隐瞒的真相。

  “阿姑,您不能走啊,难道是媳妇伺候的不好,让阿姑生气了吗?”,彭氏跪在严母面前,苦苦哀求。

  阿姑是来长安城和两个儿子团聚,过腊祭礼的,可眼下,腊祭礼还没有到,阿姑说什么都要走。

  难道是自己这个媳妇伺候不周吗?彭氏有些害怕,哭着求道:“阿姑,您来长安城不是和我们一起过腊祭礼的吗?是不是媳妇做的不好,惹您老人家厌了……”

  “好儿媳,不管你的事,都是我那两个逆子做的好事,把他们祖宗的脸面都丢尽了。”

  严母赶快安抚彭氏。

  彭氏的眼神有些闪烁,她也有些看不上大哥,可是长兄若父,严彭祖又一心维护着严延年,彭氏有些话就不好劝了。

  “母亲……阿母……您这是何故?您千万不能走啊,惹阿母生气,儿子死罪死罪。”,得了消息的严彭祖匆匆赶来,脱了冠帽,跪下梆梆地磕着头。

  “你们两个不孝子,我要回东海郡去,眼不见为净,实在是没脸见人了。”,严母越想越生气,拍着腿大哭起来。

  严延年也被抬到了弟弟家中,兄弟二人哭求母亲不要回东海郡。若是阿母连腊祭礼都不和他们过,便回了东海郡,两人也不用做人了。

  “阿母,一切都是儿子的错,二郎不过是为了我,儿子以后再也不敢做坏事……”,严延年大哭起来。

  严彭祖见哥哥哭成这样,眼泪水都给吓回去了,大哥一向坚强的很,很少掉眼泪。

  严母见儿子躺在地上,拿头使劲的磕着地,也有些心疼,便道:“我可以不回去,但是你们得给赵家道歉,修复两家关系,否则你们两个不用再做我的儿子了。我还有三个儿子,个个都没有忘记他们父亲生前说的话,行的正站得稳,都是好孩子。”

  “母亲,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以后老实做人便是,只要您留下来。”,严延年拍着胸脯保证,严彭祖跟在后面点头。

  “好,明日母亲便舍了这张老脸去求人,孩子,做了错事可不能一错再错,否则就没有办法再回头了。”,严母拍着腿慨然道:“你们父亲留下五个郎君,都是好孩子,大郎,你自幼受苦,为几个弟弟付出很多,他们都记在心里。你不要忘记,你要给弟弟们做脸面,你都不学好,其余的弟弟们不都叫你带沟里去了?”

  “二郎,你为了大郎可以卖了马车,也可以害别人家的孩子,可是你就不能好好劝劝大郎走正道吗?我们严家在东海郡是有名望的人家,这名望是世世代代的祖宗积累下来的,可不能败坏在你们手里。”

  “彭氏,你是个贤良的媳妇,你也要学会管着夫君,妻贤祸事少,可不能一味奉承着二郎。别学李氏,你看看眼下大郎家还像是个家吗?”,严母说起来又掉了眼泪。

  话说到这个地步,严彭祖和彭氏自然保证日后老实做人,看好大哥一家。严延年抱着母亲的腿哭个不停,保证再也不做坏事了,依旧是阿母的好儿子。

  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是:讷于言敏于行。但严母是个女子,即敏于言又敏于行。第二日,她便去了于廷尉家,求见于夫人了。

  于定国一家也是东海郡人,三十年前,于定国还在东海郡做郡吏时,郡里发生了□□,于夫人和小女儿落难,被严母搭救,两人便成为了闺中好友。

  后来,于定国到了长安做廷尉史,几起几落,现在也成了秩俸二千石的廷尉大人了,于夫人也随之水涨船高。

  严母从来没有给儿子们说起这段关系,眼下为了两个儿子,不得不将旧情翻出来。

  “原来是她,快请快请。”,于夫人拿着严母的拜帖,端详了一阵,才想起来。

  多年未见,原来关系密切的两人变得有些陌生了。严母一向是个利落的性子,在东海郡养大五个儿子很有名声,于夫人和她交往,一是因对方与她有恩,另一个便是敬重严母的为人。

  当双方拉近距离,严母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将来意说明,于夫人的眼皮子就跳了一跳……

  “严夫人,这事我还真不能拿主意,需要等大人回来了商议一番才成。您也知道,赵家的案子才弄的满城风雨,我家大人眼下坐的这个位置又是个……”

  于夫人为难地看着严母,严母笑道:“原是我的不是,在这长安城中竟不认识什么人,只好委托您。若是不妥的话,我便只有亲自上门求赵夫人原谅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