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67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67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少府是九卿,左冯翊是郡守,萧望之要出长安城去做郡守,这是降职。刘病己一直想让萧望之去郡守的位置上再积累一番,但也知道这个臣子是个孤傲的,正不知道怎么说,被这么一闹,脱口而出。

  萧望之也是大怒,梆梆有声地磕头道:“臣遵旨。”

  一场朝会闹得个不欢而散。

  赵广汉等在宣室门口,亲热地称呼着萧望之的表字,道:“长倩,其实你不针对我的时候,说话做事都很合我的脾气。”

  萧望之对事不对人,孤傲难驯,自己性情桀骜,两人碰上了喜欢一争高下。其实,何必呢。

  想开了的赵广汉,拍了拍还看不开的萧望之走了。

  萧望之摸着被拍的右肩,奇怪地想,我和你很熟吗?

  魏相病重,强撑着在未央宫门外等着萧望之。

  寒风中,魏相苍白着脸,虚弱地道:“长倩,不要总是耍名士态度,皇上也为难。想开些,去做郡守可以锻炼处理政事的能力。”

  萧望之不应声,只是扶着魏相上了马车,看着魏相的车离去,便转过身去对家中大奴道:“等回了府,就去请几个郎中来,说我病重不起。”

  哼,不做这个官,会饿死吗?萧氏美酒赚的钱都够他萧氏一族几代的开销了。

  萧望之也上车走了,皇帝难伺候,便不伺候了吧。

  宣室内,张安世苍白着脸,跪在刘病己面前。

  萧望之的话虽然难听,却是句句属实。张安世一直谨慎,从来不敢忘了做臣子的本分。

  张安世的父亲张汤曾是武帝最顺手的刀,最终死于他人的构陷,被下旨逼其自杀谢罪。

  伴君如伴虎,张安世一直对于皇帝的恩宠表现的非常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但他约束不到孙子辈,张家的荣华,让孙辈们不知道天高地厚,越想越多。

  张博在朝中拉拢群臣,想立张婕妤为后,死的如此难堪,身后无数劣迹被揭了出来,若是按照武帝的性子,张家只怕又是下一个霍家。

  武帝生于皇宫,一生顺遂,臣子们卖命做事,都是应该的,若是犯了错误,则毫不手软,死在武帝手中的丞相都有四、五个。

  而刘病己身世凄惨,承受了太多人的恩情,也念念不忘,这是年轻皇帝的宽仁。

  张安世太明白这一点,不敢消耗皇帝对张家的情谊,他颤抖地取下发冠,低下花白的头,嘶哑着声音,道:“陛下,臣有罪。”

  张彭祖也随着取下发冠,伏在地上,道:“是臣有罪,不该为张博说情。”

  “大将军,请回吧。”,刘病己长叹了一声,对张彭祖道:“彭祖兄,扶着大将军回去吧。今后请大将军严加约束张家子弟。”

  张安世佝偻着身躯,被张彭祖扶着退出了宣室。

  在未央宫东门外,他们碰上了许嘉和许广汉,双方都不多言,只是互相见了礼。

  张彭祖不平道:“许家原先不过……”

  张安世眯了眯眼睛,看着掉光了树叶的枝梢上停着的乌鸦,昏黄的日头,轻轻拍了拍张彭祖搀扶的手,道:“许家不生事,皇帝是个重情分的,彭祖莫要将情分磨灭了去。别争那些不该争的,到了如今这一步,难道还期望家中出个皇后不成?”

  “只要皇上惦记着张家,张家的繁华便能延续下去,若是为了那些小人小事没完没了的折腾,失了圣心,这才是因小失大啊。”

  张彭祖的脸红了红,张博和张婕妤胡来,他这个做小叔没有管束住,反而跟着胡闹,眼下张博之死,牵扯出来的事情太多,若是再有几次,皇帝也保不住张家了。

  刘病己知道萧望之称病不起,不愿担任左冯翊,头疼的要命。要让皇帝安抚臣子,真是没有面子。可若是不安抚说点好听的,萧望之就能一病不起,然后辞官不做了。

  最后还是弘恭机灵,建议皇帝找个有份量的人去传口谕,将这一番任命的深刻用意透露一番。

  成都侯金安担了这个差事,对萧望之的才华夸了又夸,又说皇帝一直都想重用你啊,你没有多少在郡守处理政事的经验,皇帝早有让你去历练一番的想法,那日在朝堂上,不过是话赶话说出来了。

  萧望之的心里的那点小疙瘩都被熨平了,接着又提出一个要求,请皇上答应,让赵兴和他一起去左冯翊任职,在辖区内担任个县令。

  金安也是为难,从没见过这般蹬鼻子上脸的,只答应去说说。

  刘病己听了又是头疼。

  皇帝喜欢赵兴,但年后他便要册封新皇后,如今重用赵兴不合适,张家死了人,又失去了皇后之位,必会想着法子和一个小郎官过不去。

  刘病己有些想顺水推舟,将赵兴和冯世奉打发到大宛国去一趟,积累些声望回来,时间久了,张家的事情也平淡下来了。

  赵广汉知道这件事情后,自告奋勇去劝说。

  “左冯翊大人是嫉妒赵兴的才华吗?才如此要将赵兴架在火上烤?赵兴出使西域,若是做出了博望侯张骞一般的功绩,岂不是更能让其他人承认他的才华?”

  “我会嫉妒谁?真是可笑。按道理皇帝应该让我做京兆尹,你做左冯翊才对。不过看样子左冯翊情形不太好,需要我去大力惩治一番。作为臣子责无旁贷要为天子分忧,算了,我就去吧。”

  萧望之不再闹腾,高高兴兴做左冯翊去了。

  刘病己听说了这两位栋梁的对话,嘴角抽了抽。

  这事到了这个地步就算完了,刘病己命于廷尉将赵义放出诏狱,在家休养一番,便继续回丞相府任职。

  赵兴则被下旨封为副使,待春暖花开后,协助冯世奉一起出使大宛国。出使任务完成后,冯世奉原路返回,赵兴则留在大宛国附近,一边督导屯田,一边负责互市贸易的事。

  张家的事不了了之,张博按照相关的礼仪下葬,胡姬被判通奸之罪,杖刑八十,受刑完毕后被扶风郡的商贾接回。

  一场闹剧下幕。

  赵广汉皱着眉,林天动手留下的痕迹怎么可能瞒得住赵大人的眼睛,不得不承认,林天敢想也敢做,只是过于胆大了。若是这份胆大在抓捕盗贼上,则是个最好不过的能吏。若是这般亦正亦邪,却最是危险。

  “你听说过尾大不掉这句话吗?”,赵广汉问林天。

  “臣知道。”,林天明白赵大人什么都知道了。

  “你这番借用苗公之势,日后苗公若是求你做危险的事,你又当如何?”,赵广汉冷声道:“莫非你也要做什么不法之事吗?”

  “臣谢谢大人的恩情,臣私心里并不想做什么,只求能够保家宅平安。”,林天鼓起勇气,那双狭长的眼睛里闪着泪,赵广汉对自己如何,他很清楚。

  “你不能再留在京兆尹府,你在这里太容易管不住自己,有一次就会有两次。”,赵广汉也有些舍不得,道:“我会想法子给你安排个去处。”

  “到明年汜水节之前,你想好要去那里,我来设法安排。”,赵广汉又道:“那时赵彭祖也会去未央宫担任寝郎,不会留在京兆尹府了。”

  林天耷拉着脑袋,他并没有反驳的余地,闷闷不乐的同意了。

  “这次皇上决冤狱五日,你也陪我一起上殿参加好了。”,赵广汉叹口气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其实钩距法全在于你怎么使用,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林天拜了一拜,施了大礼退了出去。

  今后去哪里,又该怎么办,林天的脑子里一团乱,他信步走到了姑姑家门前,想讨个主意,却又鼓不起勇气拍门环。

  那日他赶回家里,询问那只匣子和于廷尉家的关联,父亲脸色苍白,道:“妹妹竟然是于廷尉的女儿,赵义这个混账,怎么瞒到现在。”

  阿母在一旁冷嘲道:“这下你可以死心了,不然总惦记着。”

  阿父大怒,转身进了内室。

  林天这才知道,原来姑姑不是亲姑姑,阿母一直讨厌姑姑和娇娥的缘由。

  ☆、第86章 同盟

  “吱呀”一声,门打开了,赵成闪了出来,见到林天一脸喜悦,道:“林大人,大娘子在家等您呢。大人和夫人都在。”

  又连忙翻过身去,替林天将大门打开,恭恭敬敬地道:“林大人,请。”

  赵成是大娘子的心腹,本就是奉命前来看看林天来了没有,一日里被娇娥叫出去看看也不知道多少回,见林天来了,觉得总算是解脱了。

  既然自诩为大娘子的第一心腹,自然就知道大娘子对林大人的那点心思。讨好了林大人自然就是讨好了娇娥,不定比直接讨好娇娥还管用呢。

  林天有几日没来了,听了赵成的话,心稍许安定。

  只见正房里,娇娥和广哥围在赵义身旁,林氏则笑眯眯地用长长的竹夹子在炭火里翻检着栗子,洛嬷嬷在一旁看着几个孩子笑,室内弥漫着烧栗子的香味。

  娇娥忍不住捡起一个裂了嘴的栗子,却又烫的丢了下去,将手指头放在耳朵后面凉一凉。广哥见了,眼中露出遗憾,吧唧吧唧小嘴,又盯着那几个翻检出来的栗子。

  林天忍不住笑了,道:“还是我来吧。”

  娇娥回头,见是林天,两人对望,眼中的喜悦像是那春天的河水般,快要溢出了河堤。

  洛嬷嬷咳嗽了一声,林天对着赵义施了一礼,“姑父可大好了?”

  赵义面上含笑,道:“好了,在狱中也不曾吃苦,还结交了几个朋友。马上就是腊日,接着便是正旦,让人带些吃食去,他们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放出来了。”

  “还不曾吃苦?”,林氏说着就要掉泪,抱怨道:“天哥,你看你姑父瘦的,才回来的时候,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诏狱里呆着的又不是一般的囚犯,好歹都是做过官的,那些狱卒,趾高气扬,想怎么虐待囚犯就怎么虐待,朝廷命官们都没有一点尊严。”

  林天鼓了鼓嘴,却没有说出什么。

  自古诏狱的狱卒是比二千石的大官还要厉害的,就连丞相进了诏狱都要忍受他们的羞辱。

  当年做过丞相、太尉,又和文帝做了儿女亲家的周勃被人诬告谋反,被关在诏狱之中,用重金买通狱吏,才传出消息求得儿媳公主谋划脱身,周勃被放出来后,不胜感慨地说:“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这让人如此难堪的诏狱,又比旁的平民所呆的监狱要好多了。离这里最近的长安狱便是直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地方。

  姑父好歹是六百石官吏,算是高等官吏了,才被投入诏狱,若不然……只怕更惨。

  赵义听了林氏这番抱怨的话,眉眼弯弯地道:“所以位高权重的三公都是不进诏狱的,若是皇帝下旨让三公进诏狱,便等于让三公自尽谢罪了。”

  他也不避人,拉着林氏的手道:“好在我只是个六百石的小官,还可以忍辱偷生,只要能好好的和你们在一起,这些事又算得了什么?”

  林氏的脸舒展开来,忍不住脸红道:“我们总是要守着大人的。”

  林天羡慕地看看娇娥,做个鬼脸。

  赵义自回来后,和林氏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在诏狱里,他经历了死劫,若不是于廷尉再三交代,狱卒对他的饮食等格外重视,只怕已经给张博殉葬了。

  林氏郁郁地告诉他,她和女儿带着那只匣子去拜访了于家,连门都没有进去,还是托于永代交的。

  “廷尉是要规避这些的,所以叫你以后再来拿出来用。”,赵义捏了捏林氏的手,“莫怪于大人了。”

  “有什么资格埋怨呢,我是求人。”,林氏并不在意。

  赵义却想,于家并未将匣子交还,也没有说些什么,只怕他心中所虑之事不是扑风捉影。眼下只瞒着林氏就好,等着于家有什么动作吧。

  若林氏真的是于家的人,只怕廷尉大人不会满意自己。赵义想到此,便日日夜夜都粘着林氏,每一日竟觉得都是最后一日般。

  林氏也觉得差一点就失去赵义,自然是百般纵容,两人的感情比新婚时还要甜蜜许多。

  赵义心里暗藏着这件令人不安之事,见林天来了,也是一副有话要讲的样子,便找了个由头,将侄子带到了书房里。

  “天哥,有什么话要讲?”

  林天皱着眉头,将赵广汉说的话复述一遍,向姑父讨个主意。

  娇娥早已将林天告知了赵义,他讶异之余,已将林天当作个成人对待。

  赵义一皱眉头道:“赵大人已经知道此事,你便的确不适合呆在京兆尹府了,倒是姑父将你拖累了。”

  “大汉律令里有知情不报需要连坐之法,赵大人将此事隐下不提,的确对林、赵两家恩重如山。”

  林天听了心头更加抑郁,道:“姑父,赵大人在皇上面前推举了我,教过我钩距法,又帮我瞒下此事,我……若是今后赵大人再也不肯见我,我心中难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