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60章 天降灾异

麒麟阁传 第60章 天降灾异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渤海太守龚遂、涿郡太守郑昌前脚离京赴任,京城就下起了大冰雹。自古出现异象都被解读为上天降灾,警示统治者要宽仁待民,轻徭薄赋。病已忙召来长信少府夏侯胜解惑,夏侯胜娓娓道:“陛下,天出异象,必有冤狱。是时候治理冤假错案,还百姓公正了!”

  病已想起不久前廷尉于定国参核京兆尹赵广汉,暗暗叹气。犹疑许久才道:“自从八府巡查和廷尉平巡查郡国狱,都是廷尉府在总理狱讼,召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太仆前来。”

  不久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于定国、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齐齐入殿。病已忧心道:“天降灾异,是朕无道无德,你们都说说如何施行仁政,还百姓太平。”

  众人纷纷大喜,丞相魏相率先道:“陛下,赏有功,罚有罪,所以三代清明,始皇帝能一统天下。有功不赏,有罪不诛,即使尧舜在世,恐怕也感化不了世人,这就是秦二世为何灭亡。当初胶东国有流民十余万,国相王成安抚有道,使八万流民安居乐业,后陛下赐其关内侯,秩中二千石。尚未重用,王成病逝。不久前微臣派人考核胶东国,新任胶东相上奏,当初王成虚报政绩,其实只有四万人安居乐业。王成蒙蔽圣听,从朝廷获得封赏,又将赈济百姓的财物流入私囊。”

  病已大怒,“不要说了!王成已死,剥夺其爵位和子孙荫赏,将所吞钱财如数追回。”魏相愁眉道:“陛下,王成安定四万人,有功!”病已叹气道:“逝者已矣,朕不再追究,但钱财必须如数追回。你们要记住,功不可抵过!有功该赏,有过必罚,如此才能天下大治。否则上位者能以功抵罪,岂不是人人都仗着功勋肆意妄为,荼毒百姓?如此不公,天下百姓当如何?”

  宗正刘德上奏道:“陛下,之前曾下诏令郡国官吏慰问鳏寡孤独、年老及贫困百姓,后又派使者赈济百姓,贷给百姓粮种。如今各地有的严格执行,有的阳奉阴违,下面多有怨言。”

  病已一惊,“朕将大事委托给刺史、太守、国相,他们怎么敢欺上瞒下?”刘德叹气道:“不是他们欺上瞒下,是下面的县官、乡老等肆意贪墨,不知收敛!”病已气得脸色阴沉,斩钉截铁道:“立刻召集执行不力的刺史、太守、国相前来京师,由朕亲自垂询!以后要形成定制,凡办事不利的郡国长官,都要亲自入京阐明理由。能自圆其说者,宽限时日;谎话连篇或懒政怠政者,立刻罢黜,擢贤良替补!天下吏民以郡国长官为天,他们才是百姓的父母官,才是天下大治的关键!”

  御史大夫丙吉上奏道:“陛下,当初前御史大夫桑弘羊曾与贤良文学唐生、万生等论辩,讨论是否该施行盐、铁、酒官卖。后来虽然留下了论辩记录,但至今没有收录成册,供天下官吏传阅。微臣请选贤良整理编纂,供陛下御览,供天下官吏传阅。”

  病已欣然点头道:“诸位有没有合适的人选?”魏相上奏道:“陛下,微臣举荐一人,郎官桓宽。此人对《公羊春秋》十分擅长,文采飞扬。微臣曾见过几次,也曾多次交谈,对他十分佩服。”病已笑道:“准奏!那就命桓宽整理会议记录,编纂成册,赐名《盐铁论》。告诉桓宽朕的意思,盐铁专营、酒类专卖,这些是与民争利,朕并不赞成。另外,朕一直觉得商人应该重利,但朝廷应该崇义,以民为本。与其争盐铁之利,国富民穷,不如放利于民,自由经营,民富国强。”

  群臣大喜,宗正刘德上奏道:“陛下仁慈爱民,是少有的贤明圣主。如今天降灾异,恐有不祥之兆。太子年幼,应该多加护卫,微臣请派中郎将兼侍中许舜监护太子!他是太子外祖父的弟弟,必能够尽心尽力,护太子周全!”

  病已暗暗欣喜,召京辅都尉许广汉前来。病已笑问:“宗正希望派人监护太子,并举荐国丈的弟弟,不知道国丈是什么意思?”许广汉恭敬道:“陛下,太子是国家储君,师友必要选天下俊杰,护卫必选良家子弟。如果独独重视外家许氏,只怕会惹天下非议,不利于光大太子德行,反倒有损太子名望!”

  见他谦虚谨慎,病已笑道:“丞相,你怎么看?”魏相一惊,“这是陛下家事,微臣不敢置喙!”病已感慨道:“那就依了国丈,这件事暂时不必提了。不过宗正担忧的是,传旨,命东宫加强戒备。还有什么事?”

  太仆杜延年笑道:“陛下,有一人非要见陛下,说能够为陛下解灾。”病已好奇道:“谁?”杜延年娓娓道:“此人名叫萧望之,字长倩,是萧相国的七世孙。丞相和御史大夫应该最熟悉,听闻当初御史大夫还曾把他推荐给故大将军,可惜大将军没有重用。”

  丙吉突然想起萧望之,恍然道:“我记得此人。他擅长儒家经典,曾是长信少府夏侯胜的徒弟。他原本是世家子弟,可惜家道中落,祖父、父亲都没有出仕做官,只是在家务农。但萧望之为人勤勉好学,对齐诗颇有研究,曾师从少府后仓长达十年。后来到太常受业,又拜夏侯胜为师,学习《论语》、《礼》等。京城儒生对他十分称赞,当初微臣就是因为这个才将他举荐给大将军!”

  病已饶有兴趣道:“霍大将军为什么不重用他?”丙吉无奈叹气道:“微臣曾问过,唉,说来话长。”

  当初孝昭帝在时,霍光执政。自从上官桀因为谋反被霍光诛杀后,霍光就将丙吉从车骑将军市令升为大将军府长史,十分看重他。丙吉不负众望,推荐了许多人才,其中包括王仲翁、萧望之等。

  萧望之去将军府接受召见,侍卫拦住要搜身。萧望之怒道:“我们是大将军府贵客,岂能随便搜身?你把我们当什么了?嫌犯吗?”护卫不屑道:“自从上官桀谋反以来,大将军就下了令,凡是入府之人,必须搜身。你要是不肯被搜身,趁早滚蛋!”

  王仲翁拿胳膊肘碰了萧望之一下,轻轻摇头,忙上前赔笑道:“既然是大将军的规定,我们自然遵从!”王仲翁当即裸露上身,任凭检查,所有尖锐器具都被摘掉,然后被两个护卫夹持入府。

  望着王仲翁屈辱的样子,萧望之愤怒道:“这是搜身?这分明是侮辱人!既然大将军不肯以礼相待,我们不见也罢!”萧望之扭身离去。

  护卫突然拦住去路,“这位公子,你已经入了大将军府,不搜查就想离开?我看你鬼鬼祟祟,说不定就是刺客!”护卫一把抓住萧望之衣服,萧望之大怒,厉声斥责,两人撕扯起来。

  王仲翁趁机奏陈霍光,霍光一惊,连忙来到府前,扬声道:“不准撕扯!都下去!”护卫面面相觑,纷纷退后。望着眼前萧望之三十多岁,英貌不凡,目光锐利,霍光暗暗心惊。

  萧望之缓缓走到霍光面前,面色冰寒道:“大将军,在下萧望之!听闻大将军德能兼备,为天下士人敬仰,我等才不远千里投奔,希望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如果大将军用崇德辅佐幼主,必能够让道德教化流芳百世,天下士人也会争相依附,为大将军效劳。如今这般粗暴对待拜访者,恐怕不是待客之道。当初周公辅佐成王,礼贤下士,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求贤若渴。而将军让人裸露身体,羞辱士人,若传扬出去,只怕有损大将军威名!”

  霍光面色难看,望着两旁战战兢兢的护卫道:“瞧你们干得好事,谁准你们这么做得?来人,把这些护卫全部拉下去杖责一百。”护卫大骇,纷纷求饶。霍光回身一扫身后宾客,接着道:“去把冯奴叫来!”冯子都慌忙跪地道:“主人,奴婢在。”霍光一脚踢翻冯子都,怒道:“谁给你下得命令,让你如此羞辱士人?你真是不知死活,拉下去杖责八十!”

  众宾客纷纷解气,个个面露笑意,唯独萧望之暗暗皱眉。这时霍光回身笑道:“萧什么来着?”萧望之微微躬身道:“萧望之!”霍光欣慰点头道:“好,你先回去吧,明日本将军派人去接你。”萧望之苦等数日,始终没有等来车马。后来再次登门,远远见大将军府搜查依旧,愤怒离去。

  一日在街上碰到王仲翁,王仲翁大喜,趁机宴请萧望之。席间,王仲翁小声道:“贤兄,你满腹才华,迟早会被重用,放心吧!只不过贤兄傲气太盛,会遭人妒忌的。我听说,大公子已经传令,不准你踏入大将军府半步。你呀,得罪人了!”

  萧望之大笑道:“哈哈,大公子?大将军何必假他人之手?就算我萧某饿死,我也绝不卑躬屈膝,仰人鼻息!贤弟这般委屈求全,不觉得有失气节吗?”王仲翁大笑道:“气节算个屁啊!贤兄你看我,我现在是大将军史,地位在掾之下。你说你,为了一点破气节,落得无人重用,值得吗?”萧望之不屑一笑道:“如果外敌入侵,人人跪地乞降,卖国求荣,那时气节重用吗?”王仲翁无言以对,面露愧色。

  三年后,王仲翁官拜给事中,风光无限。不久萧望之在射策考试中名列甲科第一名,擢拔为郎官,担任门候,负责看守小苑东门。

  几日后王仲翁乘车路过小苑东门,抬眼瞅见萧望之,忙下车叙谈。王仲翁感慨道:“贤弟可后悔当初没有卑躬屈膝?”萧望之冷笑一声道:“人各有志。”几年后,萧望之弟弟犯法,萧望之也被贬为郡吏。

  听闻萧望之事迹,病已感慨道:“此人有气节,朕欣赏他。少卿,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丙吉笑道:“王仲翁也是微臣举荐,微臣当初也曾担任给事中,与王仲翁常常见面。微臣曾多次请他出手相助,在大将军面前美言几句,可惜王仲翁无能为力。他告诉臣,如果萧望之不改变自己性子,是绝不会有人重用他!”

  病已不屑一笑道:“难道人人都得卑躬屈膝,给人当奴才吗?如此下去,我大汉子民还有能直起腰杆的人吗?一旦外敌入侵,人人卖国求荣,指望谁保家卫国?王仲翁的思想要不得,也不能提倡。作为个人,为了生存,他可以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作为朝廷大臣,这等无耻言论也能传播吗?朝廷大臣尚且如此,天下百姓岂不争相效仿?”

  群臣纷纷附议,魏相趁机道:“陛下,萧望之是人才,微臣早就发现,所以将他擢拔为大行治礼丞,为大鸿胪掾属。那萧望之请求面圣,不知道陛下的意思?”病已大笑道:“他要见朕,朕却不能立刻见他。派少府和大鸿胪前往,朕要听听他的高见。如果说的对,朕重用他;说的不对,朕没空浪费时间。”

  大鸿胪董梁、少府宋畸齐齐接见萧望之,董梁笑道:“大行丞,陛下命我们接见你,有什么事尽管对我们说。陛下说了,如果你说的有道理,自然会亲自召见你。”

  萧望之铿锵有力道:“《春秋》记载昭公三年天降冰雹,当时鲁国季氏专权,最终驱逐了昭公。如果鲁昭公能够及时察觉天象的警示,也不至于流落异乡。当今陛下贤德有圣名,思贤若渴,宛如尧舜。然而上天尚未赐福,先降灾祸,为何?因为朝中有臣子要效仿季氏篡权夺位,这是上天在警示陛下。如今权臣骄横,欺凌主上,如果视而不见,必养虎遗患!希望陛下能够选贤任能,绝奸佞,亲贤臣,立公道,废私权,则天下必然大治!”

  病已大喜,擢拔为谒者,掌宾赞受事,负责上下传达,又亲自召见。萧望之近前道:“陛下,如果继续纵容霍家为所欲为,只怕迟早谋权篡位。为江山计,为子孙谋,当抑制霍家,使其安分守己。否则,只能使其罢官归田,只享爵禄。”病已笑而不语,心中自有主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