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61章 老骥伏枥

麒麟阁传 第61章 老骥伏枥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自从萧望之任谒者,经常举荐贤才,病已命人召见,各依照才能擢用。萧望之又上奏道:“陛下,天下吏民多有疾苦,应该让他们能够上书言事,再命有司处理。”

  病已不解道:“朕之前早已下令吏民可以随意上书言事,难道没有效果吗?”萧望之感叹道:“自古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级官吏名为奉命,实际上阳奉阴违,各自为政。”病已面色凝重道:“你有什么好方法?”

  萧望之小心翼翼道:“微臣有一个方法,只怕陛下不肯用。请百姓匿名检举,命有司专门稽查,只要百姓敢上书,天下必然大治!三代以来,凡是与民为善者,往往能够长久;凡是鱼肉百姓者,迟早败亡。周朝授公田于百姓,延绵八百年;秦朝严刑酷法,二世而亡。陛下,圣人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又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

  病已摆摆手道:“大道理就不必说了,朕不是亡国昏君,现在也不是衰世乱象。你说的好多朕早已施行,现在唯独缺乏的是如何整饬吏治,保证朝廷政策能够完全执行。唉,天下治理不能靠朕一人,要靠群策群力!传旨,命丞相、御史、中二千石官吏等考核州刺史、太守、国相,命刺史、太守、国相考核地方官吏,每年考核一次,合格者继续沿用,不合格者全部罢黜。”

  第二日上殿议政,群臣议论纷纷,各执一词。右将军霍禹当殿反对,霍禹扬声道:“陛下,整饬吏治劳民伤财,会搅乱大汉!眼下内忧外患,微臣以为不可行。”卫尉范明友、未央卫尉霍山、长乐卫尉邓广汉、羽林令任胜、骑都尉侍中赵平、给事中光禄大夫张朔、中郎将兼侍中王汉等霍家亲贵齐齐附议。太常苏昌、大司农淳于赐、少府宋畸、左冯翊李延、右扶风侯广等人也附议。

  丞相魏相赞同整饬吏治,魏相驳斥道:“近些年天灾**不断,各级官吏为了贪墨,纷纷加大对百姓的压榨,百姓早已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再不整饬吏治,天下百姓必然群起反对。微臣以为整饬吏治正当其时,且要形成定制,让那些豪强不法之徒心惊胆寒!”大司马张安世、御史大夫丙吉、光禄勋张延寿、宗正刘德、给事中梁丘贺、中常侍许嘉、中郎将侍中史高、史曾、史玄、许舜、张千秋、侍中张彭祖等齐齐附议。

  太仆杜延年、廷尉于定国、大鸿胪董梁、京兆尹赵广汉、前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尚书令、御史中丞等人沉默不语。

  见朝堂分裂为三部分,病已暗暗心惊。他早料到这件事必然会遭到不少人反对,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多人。抬眼一瞅,期门仆射霍云一直低头,始终没有表态,甚至连头也没有抬起过,病已暗暗觉得诧异。霍云一向勇武冲动,无所畏惧,怎么可能这么安静?虽然隔着帘子,病已还是觉察出了一丝异样。

  病已冷笑一声道:“既然大家意见不一,那这件事暂不实行,容后再议。不过今日朝堂似乎与以往不同,期门仆射,抬起头来让朕瞧瞧!怎么满朝文武都表态,你却一反常态低头不语?”

  众人顺着病已目光望去,纷纷一头雾水,唯独梁丘贺笑而不语。霍禹与霍山互望一眼,纷纷脸色大变。霍云头低得更狠了,浑身颤抖。病已嘴角斜笑道:“霍云,你要抗旨吗?”霍山大骇,忙回身下拜道:“陛下,微臣弟弟眼睛有疾,双目通红,不能看人,否则会传染给别人疾病。”

  刘德冷笑道:“这人分明不是期门仆射!你们当殿糊弄陛下,真把自己当赵高了吗?陛下,期门仆射这是欺君之罪!未央卫尉明知期门仆射欺君,还隐瞒不报,等同欺君!”群臣纷纷附议,一时声势浩大。

  见瞒不住,“霍云”慌忙跪地道:“奴婢……是……期门仆射的……”霍禹慌忙解释道:“陛下,期门仆射确实生了病,所以只好派这个仓头奴代替他,请陛下恕罪!”病已扭头问:“期门仆射请病假了吗?”谒者萧望之低头道:“启禀陛下,没有人上奏。”病已冷笑道:“那就是无故缺席朝议!”刘德忙附和道:“不仅缺席朝议,而且派人冒名顶替,其心可诛!”群臣议论纷纷,个个义愤填膺。

  霍山大骇,急切道:“陛下,霍云确实重病,望陛下息怒!微臣……”霍禹眼神暗示,霍家亲贵纷纷跪地求情。霍禹扬声道:“陛下,霍云一时糊涂,忘了请假,并非有意,望陛下不要听信谗言!臣等以性命担保,霍云绝没有藐视朝廷,藐视陛下,应该是一时病急,忘了请假。望陛下恕罪!”

  刘德气愤道:“忘了请假,却不忘派人顶替,这将军如何解释?如果天下人都效仿期门仆射,这朝议还用得着吗?期门仆射公然藐视君上,当重责以警示百官!”

  病已坐看两边争论,笑而不语。这时霍禹大怒道:“刘德,你公报私仇!霍云不过是忘了请假,一时大意,你却咬着不放,你想干什么?照你的意思,是不是今日就要处死霍云?你干脆直说,把我们霍家亲贵全除掉,如何?”

  群臣大骇,纷纷不语。刘德怒道:“陛下,霍云肆意妄为,违反朝廷法度,当依律治罪!”病已摆手道:“罢了,霍云一时大意,必然不是成心的。右将军说的是,不必小题大做。你们告诉霍云,让他安心养病,如果有事,记得请假。”

  退朝后,霍禹等人得意洋洋,扬长而去。群臣纷纷叹息,个个面色凝重。刘德脸上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缓缓步去。太仆杜延年急赶两步,宽慰道:“贤兄,霍家是亲贵,你何必与亲贵过不去?现在皇后殿下还在后宫主持大局,霍家又手握兵马,贤兄不会真以为凭霍云这点罪,你就能扳倒霍家吧?”

  待众人散去,刘德拉着杜延年手道:“贤弟,天作孽犹可躲,自作孽不可活!霍家肆意妄为,迟早败亡。而我现在做的事,正是要告诉天下臣民,霍家是如何败亡的!”杜延年大惊,陡然明白。

  病已回到后宫,皇后成君早知道前朝的事,慌忙出迎。病已诧异道:“皇后今日怎么这般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喜事?”成君摇头笑道:“没有啊!臣妾就是看陛下来了,心里欢喜。陛下,臣妾想回一趟娘家,陛下能陪臣妾前往吗?”病已皱眉沉思,没有立刻答应。他心里一清二楚,成君既想弥合他与霍家的分歧,又想为霍家壮威。成君央求再三,病已只好遂了她的意。

  銮驾还没有抵达霍府,满京城已经传遍。太夫人胡显大喜,立刻唤来众女婿、外甥、侄孙作陪。众人个个殷勤,喝得不亦乐乎。席间霍云亲自请罪,又舞剑助兴,惊得病已手按宝剑,暗暗心忧,面上露出尴尬笑意,心里十分忌惮。霍禹与众人纷纷敬酒,病已也没敢真喝,多倒入袖中,顺着手臂湿了一身。

  回到后宫时,病已没有回宣室殿,也没有去长秋宫,反倒一头扎进了鸳鸯殿。琴棋见他面色通红,酒气熏天,忙命人熬制醒酒汤。亲自为他换了衣服,一摸衣服湿漉漉,酒气熏脑。病已趁势紧紧抱着琴棋,掏心诉苦道:“妹妹,你说满朝文武会不会觉得我这个皇帝当得窝囊?当初霍光把持朝政多年,如今他的子孙无法无天,僭越礼仪,侮辱大臣,陷害忠良,打压庶民,闯上林苑,如今连上朝都敢找人代替……我却不能动他们。”

  琴棋一惊,趴在他胸口呢喃道:“哥哥是要做大事的人,做大事不拘小节,不是吗?当初先帝忍了霍光二十年,陛下也曾忍了多年,我相信再过几年,风雨就会过去,咱们总能拨云见日,对不对?”

  病已苦笑道:“是吗?你知道吗?今日酒宴上,霍云舞剑,我当时感到后背都发凉。当初项庄舞剑,意在太祖;如今霍云舞剑,意欲何为?我差点就拔剑宰了他!说什么重病,我看他生龙活虎,分明欺君。”

  琴棋笑而不语,玉手在他肌肤游走。朝廷事情,她向来不掺和。每次病已说起,她也只是听听罢了,好言宽慰。侍女端来醒酒汤,琴棋亲自喂病已喝下,就像喂小孩般细心周到,生怕呛了烫了。喝下醒酒汤,病已才觉得舒服多了,安心躺在琴棋怀中睡去。望着怀中安详的面庞,琴棋心疼不已。

  第二日醒来,病已早已不记得昨晚的事。望着被窝里一丝不挂的碧玉,轻轻爱抚。琴棋突然醒来,双臂环绕病已脖子,粉腮泛红,眼眸挑逗。病已心神一颤,床榻缠绵,享受鱼水之欢。风雨几度,才把衣裳穿。亲自为琴棋梳发画眉,宛如寻常夫妻般。

  不久渤海太守龚遂到达渤海地界,地方官吏听说新太守来,亲自前往迎接。龚遂出了驿车,挥手道:“你们放着郡县的事不去处理,都来迎接做什么?难道拿着朝廷俸禄,不该尽心尽职吗?今后大小官吏车马迎接的制度一律废除,另外你们都回去各司其职,任何人不得摆酒设宴,不得擅离职守。还有,移送文书到各属县,立刻停止追捕盗贼。”

  都尉、郡丞、长史、功曹史、五官掾、督邮等官吏齐齐大惊,渤海都尉不解道:“府君,如果停止缉捕盗贼,朝廷的任务将无法完成,到时候属下担不起这罪名!”

  龚遂不屑一顾道:“你们抓的是盗贼吗?分明是百姓,是大汉的子民!什么是盗贼?什么是子民,你们分得清吗?”都尉等人一头雾水,郡丞笑道:“启禀府君,犯上作乱就是盗贼,安守本分才是子民!”龚遂冷笑道:“呸,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欺压良善的话术,你们也敢拿来糊弄我?当今陛下圣明睿智,曾对我说,被迫为盗是子民,贪婪无度是盗贼!如果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盗贼自灭!”

  车驾抵达渤海郡府,政令如箭般飞出郡府。各地执行龚遂命令,四处宣扬龚太守新政策,盗贼纷纷解散,重新成为良民,很快郡县安定。郡县安定后,龚遂又开仓放粮,赈济贫民,百姓纷纷拥戴。又擢拔有德有才的人为各地官吏,缓解官民矛盾。同时命督邮监督官吏得失,接着废除弊政,平定冤案,使郡县政治清平,人民安乐。

  龚遂的捷报传来,病已大喜。不过这时西域的败报也传来了,群臣震撼。原来匈奴联合车师兴兵三万进攻乌孙,由匈奴单于亲自带领。病已命群臣议论,众人对西域不熟悉,所提意见多如空中楼阁。如丞相魏相上奏出兵协助乌孙,公同抵御匈奴;卫尉范明友上奏出兵进攻匈奴,围魏救赵等。病已听得眉头紧皱,不置一词。

  宗正刘德猜出病已心思,上奏道:“陛下,不如请典属国前来议政,他对匈奴和西域之事十分熟悉,必有良策!”病已欣然同意,派人去请苏武议政,特赐小车接送。

  苏武已经七十四岁,走路有些困难,两个人搀扶才上了大殿。苏武恭敬跪拜道:“微臣叩见陛下,愿陛下延寿万岁!”病已抬手道:“典属国已经七十多岁了,今后特赐入朝不趋,上殿不拜。今日匈奴与车师联手攻打乌孙,诸位大臣束手无策,朕想听听典属国的高见。”苏武恭敬道:“微臣年迈,腿脚不便,但眼不花耳不聋,脑袋还好使。陛下,匈奴元气大伤,这次还敢兴风作浪,是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病已欣然点头,“你觉得是直接进攻匈奴好,还是出兵协助乌孙好?”苏武摇头笑道:“微臣以为两者都不好。请恕臣直言,对付匈奴和车师联手,最好的方法就是敲山震虎,不战而屈人之兵。先派兵攻下车师,断匈奴左臂,再挥师北上,断匈奴退路,匈奴必退!”

  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宗正刘德纷纷称赞,病已也笑道:“好,好主意!诸位觉得谁去比较合适?”卫尉范明友、后将军赵充国等人纷纷请命。右将军霍禹、霍山等人纷纷举荐范明友前往,魏相、丙吉等人纷纷举荐赵充国,众人意见不一,争执不下,一时乱哄哄。

  病已不置可否,又询问苏武,苏武思考片刻,上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有两人可用,一是长史司马憙,一是侍郎郑吉。这二人都精通西域事务,是可用之才!”病已大喜,于是封司马憙为校尉,命侍郎郑吉持节与司马憙前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