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28章 弃车保帅

麒麟阁传 第28章 弃车保帅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见双方争执不下,病已冷笑一声道:“大将军,朕如果执意要给祖父加谥号呢?”大将军霍光见病已态度坚决,只好让步道:“既然陛下执意如此,那也只能加恶谥。卫太子至死没有悔改,按照《逸周书·谥法解》载,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如果陛下非要加谥,微臣只能请上谥号‘戾’。”

  病已五指紧攥,身体前倾,怒问道:“戾太子?如果加戾字,和不加谥号有什么区别?大将军这么做,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朕?朕为祖父加谥号为‘戾’,天下人岂不人人指着朕的鼻子骂?大将军是什么用意?让天下人都来戳朕的脊梁骨吗?”

  霍光丝毫不惧,目光如炬道:“陛下,要么不上谥号,遵先帝之法;要么只能加恶谥,维护先帝颜面!微臣受先帝托孤之重,万不敢违背先帝旨意,否则九泉之下,微臣有什么颜面去见先帝?”

  见汉帝与大将军争执不下,群臣纷纷震悚。丞相蔡义急得抓耳挠腮,忙暗示大鸿胪韦贤。韦贤只好起身道:“陛下,其实戾字未必不好,请陛下听臣详解。戾字,上户下犬,犬从门户挤出,必然曲身,因此有屈曲的意思。《吕氏春秋》载‘饮必小咽,端直无戾’,说的正是这意思。所以戾字未必不好,或许暗含了卫太子蒙冤受屈的意思。另外戾字加水字旁,就是泪的小篆写法,而卫太子死在湖县,恰恰有个湖,因此这个戾字也暗含了有冤无处申的悲苦。微臣以为戾字一语双关,为卫太子谥号正合适。”

  丞相蔡义忙附议道:“大鸿胪说的没错,陛下,谥有好坏,但公道自在人心。卫太子已经逝去近二十年,如果九泉之下有灵,见陛下登临帝位,必然感到欣慰。望陛下采纳大将军忠言!”车骑将军张安世、宗正刘德齐齐附议。

  病已突然大笑道:“诸位爱卿,朕一时糊涂,险些错怪忠良,朕的错。大将军一心为国,既维护了先帝颜面,也维护了社稷尊严,朕心甚慰。既然卫太子有了谥,那朕的先考该上什么谥号?”

  霍光扭头望着太常苏昌,眼神暗递。苏昌忙起身道:“启禀陛下,微臣执掌礼仪,依照礼法规定‘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既然做了别人的继承人,就是当人家的儿子,而自己的父母要降尊不得拜祭,这是出于对祖宗的尊崇。陛下承继孝昭帝祖业,应该延续先帝宗庙祭祀,制定礼仪不能逾越先帝规制。先帝在时,已经有了定制:卫太子的陵墓建在湖县,史良娣的陵墓建在博望苑北,陛下生父史皇孙的陵墓在广明苑北。望陛下谨遵先帝遗志,不要逾越先帝法度!”

  病已冷笑一声,“朕身为天子,难道不该为生父进谥号?连朕都不尊生父,天下人还有谁把朕当君父?朕又如何教化天下人?大将军,你说呢?”

  霍光轻咳一声道:“既然陛下执意上谥号,那就为史皇孙上谥号‘悼’。《逸周书》载‘壮年早逝为悼’,微臣以为正合适。至于陛下生母,当为悼后。生父母当比照诸侯王规制,置奉邑三百家。”

  病已面色难看,终究同意了。他心里明白,只要霍光还在,无论是给卫太子上谥号,还是给史皇孙上谥号,太常都唯霍光马首是瞻。病已逐渐平复心情,露出一丝斜笑,“拟旨,为卫太子上谥号戾,史良娣为戾夫人,以湖县邪里聚为戾园,改葬戾太子,陵园设置长、丞等官,调周卫守护。另外,为先考史皇孙上谥号悼,先妣皇孙妃为悼后,按照诸侯王的规格建立陵园。”

  众文武纷纷松了一口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落下了帷幕。虽然双方维持了表面和谐,但谁都明白,这口气汉帝未必能咽得下去。

  回到后宫,病已依旧面色凝重。皇后许平君亲自出迎,挽着病已胳膊入了椒房殿。见他面露不悦,许平君忙抱来两岁的刘奭。刘奭虚岁两岁,实际上才出生一年多。望着小脸胖嘟嘟的儿子,病已露出一丝欣慰笑意。许平君笑道:“陛下,你看奭儿在冲你笑呢!”病已轻轻抱起刘奭,开怀大笑道:“这小家伙跟我小时候一样,白白胖胖的。儿啊,父皇一定帮你扫平障碍,让你顺顺利利登基!”

  不久病已派人前往各地,将治理政务卓有成绩之人登记在册,以备朝廷选用。数月后,年关将至,病已询问给事中丙吉:“少卿,孝昭帝的陵墓建好了没?”丙吉笑答:“陛下放心,已经快完工了,大概明年初春就能验收了。”病已点点头道:“可以收网了。”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初春,病已召集满朝文武道:“新年新气象,听闻孝昭帝的陵墓已经快建成了,好啊,好消息。大司农辛苦了,待全部完工,一并封赏。”田延年得意洋洋道:“微臣托陛下洪福,紧赶慢赶,总算快竣工了。竣工之日,微臣请陛下幸驾平陵,亲往查验!”

  病已手攥着竹简,露出一丝斜笑,“朕必会亲临,退下吧!大将军,朕收到一份检举奏疏,是参核大司农的。朕知道大司农有定策安邦功,所以奏疏交给大将军,你们议一议该如何处置。”

  霍光目瞪口呆,忙接过奏疏,与丞相、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卫尉、太仆、宗正、大鸿胪一起商议。霍光无奈道:“有人检举大司农贪污三千万修建陵墓钱,另外私下收受贿赂五百万钱。奏疏将明细都列了出来,言之凿凿,看起来不像是空穴来风。诸位大臣,你们说该怎么办?”

  丞相蔡义叹气道:“陛下让咱们商议,自然是根据罪名轻重商议,如今罪名都没有落实,也不好商议。不如派人核查奏疏细节,如果证据确凿,再商议不迟。”

  车骑将军张安世、宗正刘德、大鸿胪韦贤等纷纷附议。刘德笑道:“丞相说的是正论,没有罪如何议?不如先把大司农召来,再做定夺。如果大司农承认了这些罪,那咱们再议自首的问题。如果他不肯承认,那就派人详查,是诬告还是确有其事,一查便知。”

  霍光心里咯噔一下,总觉得有种不祥的预感。奏疏上说得明明白白,田延年收受焦氏、贾氏等家族钱财多年,合计五百万钱。另外田延年虚报账册,修建陵墓原本只需要三千万钱,但田延年在大司农府报销了六千万,其中三千万装进了自己口袋。霍光想起几个月前宗正刘德极力荐举田延年修陵墓,突然明白来龙去脉,顿时气得摔头找不到硬地。回到府邸,霍光不断来回踱步,每隔一炷香便喊道:“大司农还没来吗?”

  不久大将军府奴仆冯子都屁颠屁颠进来,上气不接下气道:“启禀主人,大司农到了!”

  话音刚落,田延年疾步入内,慌忙躬身一拜道:“大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哪个不开眼的要参奏我?是不是宗正刘德?”霍光回身怒视,将竹简朝田延年扔去,怒道:“你自己看。”

  田延年眯眼细瞅,顿时惊得面无血色。奏疏中涉及的事多是秘事,如当初接受贿赂的事和虚报账册的事。田延年越想心越慌,忍不住双手打颤。

  霍光望着田延年窘状,叹息道:“你为朝廷节省开支,从不法商人手中为国家敛财,这是功,陛下未必会怪罪你。但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挪用公费,中饱私囊!三千万钱,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本是我府中走出去的人,我也不忍看你下大狱,如果你肯实话告诉我,我可以替你遮掩。别的不敢说,但保住你一条命,我还是能够做到的。如何?”

  田延年惊慌道:“大将军,这是诬告,是栽赃陷害!我本是大将军门下小吏,蒙大将军厚恩,这才封侯拜爵,出人头地。这次监修陵墓,也是想为大将军争光,让陛下消气。我田延年就算是穷到揭屎疙疤,我也断断不会去做那昧良心的事!望大将军一定相信下官,我田延年敢对天立誓……”

  霍光不屑一笑,斜眼瞅着田延年,侧耳静听。田延年无奈,只好硬着头皮道:“我田延年敢对天立誓,我如果贪污了修陵墓之钱,让我出门被车轧死!”霍光叹息道:“死要面子活受罪,我再问你最后一遍,你认不认罪?你如果认罪,我必然保你;你如果不认罪,我只好公事公办,派人严查。”田延年迟疑一瞬,立刻斩钉截铁道:“没有,下官绝没有贪污朝廷一分一厘!请大将军详查,务必还下官公道!”

  霍光大笑不止,五指攥拳,捶案道:“好,阁下有胆识,有气魄,我相信你没有贪污公费,去吧!”

  翌日霍光召集丞相等人,洋洋自得道:“大司农说了,他绝没有贪污朝廷一分一厘,并且当着我的面起了誓。他是从我府中走出去的人,我相信他的为人,也确信他是被冤枉的。接下来是该派人好好去查查,到底是谁主使焦少卿、贾和玉栽赃陷害,又是谁泄露了大司农府的账册,还有谁帮助贾和玉等人上奏陛下,推波助澜!”

  众人纷纷一惊,卫尉范明友急忙附和道:“大将军说的对,这件事透着阴谋,背后必有主使。敢栽赃陷害九卿之一,此人胆子倒不小,务必一查到底!”御史大夫田广明坐不住了,急忙起身道:“大将军息怒,这件事是侍御史马文上的奏疏,在下事先根本不知道。我等下就把马文召来,让他说清楚背后主使。”

  宗正刘德大笑道:“御史大夫这话有失水准啊!大将军有理由相信,毕竟大司农原本是大将军府中的长史,可尊驾拿什么相信?侍御史奏疏中说得明明白白,账目列得清清楚楚,既有人证焦少卿、贾和玉,又有物证大司农府账册,难道放着人证、物证不查,仅凭一句相信就可以草草结案吗?果真如此,必然有伤大将军威名,下官为大将军担忧啊!”

  霍光面色冰寒,冷笑道:“既然朝野都有猜测,那就一查到底,用事实说话。御史大夫,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把事实弄清楚,绝不允许冤枉一个好人,也不准放过一个坏人!”田广明忙领了命。

  这时黄门侍郎梁丘贺疾步而来,手里捧着圣旨。众人纷纷跪拜,梁丘贺扬声道:“陛下有诏,命御史大夫、太仆、宗正一起审理大司农案,务必查清事实,绝不姑息!”

  霍光面色凝重,暗暗觉得蹊跷。这边才商议好由御史大夫主审,宫里便已经提前拟好了旨意。霍光叹气道:“好了,如今陛下已经下了旨,就按照旨意执行吧!御史大夫,务必严查!”

  田广明详细调来大司农府账册,暗暗心惊。为孝昭帝修建陵墓需要大量牛车运输沙土,而每辆牛车租金是一千钱。田延年虚报账目,将一车沙土算两千钱。前后三万沙土,田延年在大司农府报销了六千万钱。田广明咬牙道:“这个田延年啊,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下大将军的脸面往哪儿放?三千万呢,十颗脑袋也保不住你啊!”

  杜延年审问焦少卿,刘德审问贾和玉,二人查阅卷宗,更是触目惊心。原来田延年与商人勾结,纵容商人囤积居奇,充当不法商人保护伞。多年来,依靠商人孝敬钱,田延年早已富可敌国。

  田广明与杜延年、刘德碰头,三人都面色凝重。田广明无奈道:“如今证据确凿,不容大司农抵赖。不过,大司农毕竟定策安邦有功,当初废故昌邑王祸乱朝纲,大将军犹豫不决,如果不是大司农一番慷慨陈辞,我等也不敢废立君王。如果不废昌邑王,陛下又如何登基?所以大司农对社稷有功,对陛下有功,这样的人杀了,着实可惜啊!《春秋决狱》有以功覆过的说法,能不能看在大司农对社稷有功,网开一面?由官府拿出三千万,替大司农赎罪,如何?”

  刘德皱眉问:“如果人人都能以功抵罪,那还有人对律法有敬畏之心吗?权贵以功抵罪,百姓只能无辜受戮,这合理吗?依我看,以功抵罪本就是为某些人大开方便之门的邪路,不是治理国家的正途。”

  田广明面色难看,依旧坚持道:“请太仆把我的话转告大将军和陛下!”杜延年猜出田广明的用意,只好硬着头皮去见霍光,由刘德进宫奏报汉帝。

  霍光阅览卷宗,气得将竹简拍在案上。杜延年一惊,忙劝慰道:“大将军,陛下正等着大将军回信,该如何处置大司农?”霍光怒容满面道:“大司农是自取其辱,怪不得我。想起当初他对我说的话,我真是心寒啊!他信誓旦旦,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贪墨一分一厘,还对天起誓,害得老夫颜面尽失,我至今心口还疼。请阁下转告御史大夫,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没有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