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27章 引君入瓮

麒麟阁传 第27章 引君入瓮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一个月,大司农田延年上奏道:“陛下,微臣知道朝廷拮据,不过修建孝昭帝陵墓先需要一千万钱,微臣体恤朝廷艰难,准备从不法商人手中把钱收上来。微臣听说茂陵富人焦氏、贾氏两家用数千万资财暗中囤积木炭苇草等下葬用的物资,其心叵测。微臣请旨抄没两家财产,充作修建陵墓费用。”

  病已大笑,望向霍光道:“大将军,你觉得该怎么办合适?”霍光迟疑片刻,扬声道:“陛下,商人囤积货物,扰乱物价,历朝历代都是违法行为。不过还不到抄家的地步,依照律法,应该抄没囤积物资,先行警告。”病已点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就依大将军。不过,大司农,朕另外给你调两千万钱,充做修建陵墓费用,务必把事办好。”

  田延年大喜,忙叩拜。霍光眉头紧皱,总觉得有蹊跷。见霍光皱眉沉思,病已扬声问:“诸位大臣,还有什么事要议吗?”

  这时宗正刘德起身道:“微臣有事上奏。琅琊有一个易学名家,姓梁名丘贺,曾师从易学大家京房,而京房是杨何的弟子,杨何又是王同的弟子。这个王同不简单,他本是东武人,却因为设馆传经名扬四海,深得孝武帝嘉许。梁丘贺的易学造诣当世无匹敌,微臣请陛下重用之,以劝勉天下士人。”

  病已忙询问道:“大将军,你觉得如何?”霍光正想着田延年的事,陡然一惊,慌张道:“微臣没有异议,请陛下做主。”病已笑道:“好,既然大将军没有异议,那就擢拔梁丘贺为黄门侍郎。另外,将他开创的易学,列为官学之一,将他与施雠、孟喜、京华等人都列为学官。”

  众人纷纷羡慕,霍光更是暗暗震惊。太中大夫在汉初时,位居诸大夫之首。后来武帝之后,地位仅次于光禄大夫,秩比千石,无员额。主要侍从皇帝左右,掌顾问应对,奉诏出使,一般多由宠臣贵戚充任。

  霍光眼神暗递,太常苏昌突然奏道:“陛下,微臣要参宗正。教育人才荐举选拔都是微臣属官祭酒和博士的职责,宗正越俎代庖,无视朝廷法度,乱我朝纲。之前微臣等一忍再忍,是因为陛下尚不熟悉朝政,如今陛下已经深谙朝堂制度,宗正却仍旧长袖善舞,谄媚于朝堂,微臣请陛下治宗正擅权谄媚之罪!”

  群臣大惊,丞相蔡义起身道:“太常这话似乎不对,检举人才是三公九卿的职责,不是你太常的专属。即便梁丘贺属于教育人才,宗正荐举也是为了朝廷,不是为了私心,微臣以为并没有过错!”

  卫尉范明友、大司农田延年、少府便乐成、廷尉李光齐齐附议太常,丞相蔡义、车骑将军张安世、大鸿胪韦贤齐齐附议宗正。霍光见局面胶着,望着田广明道:“御史大夫,难道你没有意见吗?”田广明左右不敢得罪,小心翼翼道:“微臣以为……宗正确实有过失,不过太常也不必过于计较。”霍光冷笑一声,田广明忙低下头。

  刘德突然扬声道:“微臣要参太常,太常执掌教育之事,却连梁丘贺这等经学大家都视而不见,此为失职。其次,每年朝廷都有擢拔人才的定额,为什么年年名额都爆满,而像梁丘贺这样的人才连备选的资格都没有?微臣怀疑太常私相授受,把名额给了某些权贵大臣的子弟,而将真正的人才拒之门外,这是权钱交易,以公谋私!微臣请陛下治太常失职、**之罪!”

  霍光一惊,忙起身道:“陛下,微臣以为这件事本是小事,何必激化矛盾?宗正越俎代庖是事实,朝廷法度岂能不顾?微臣以为宗正当训斥,自省己过。至于太常,荐举人才是朝廷根本,为什么连梁丘贺这样的人才都没有发现?是不是下面的人胡作非为,以权谋私?太常作为上司,负有监督职责,如今出了这样的事,首先是监督不力,有失职的嫌疑。微臣以为太常应该罚俸,回家自省!”

  病已一言不发,只是盯着霍光。他心里清楚,霍光明着各打五十大板,其实是暗中包庇太常,要保住这个小卒子。病已大笑道:“既然大将军开口金口,朕也没理由小题大做。不过正如大将军所说,荐举人才是朝廷根本,既然太常监督不力,那么今后荐举人才就该多样化,多途径,以免太常精力不济。传旨,今后三公九卿及朝廷各部,还有各地刺史、太守,都可上书为朝廷荐举人才。民间有才者,也可以毛遂自荐,上书言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只要真正有才,朝廷一律选作备用,待四方有缺,即可补用。”

  太常头冒冷汗,默默退下。霍光也一声叹息,本想给宗正立立威,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把荐举人才的权力弄丢了。霍光回到府邸,夫人胡显见他愁眉不展,忙询问。霍光疲惫道:“今日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总觉得眉头不停在跳,烦心事一件接一件啊!”

  胡显不解道:“夫君怎么不让他们给你分担些忧愁?”霍光摇头道:“今后还能指望谁啊?车骑将军张安世、太仆杜延年与我貌合神离,宗正刘德成了陛下的爪牙,丞相蔡义、大鸿胪韦贤时不时与陛下眉来眼去,现在大司农田延年又被调去修建先帝陵墓,朝中还能指望谁呀?”

  胡显怒道:“那咱们就废了宗正和太仆,让陛下不得不依靠夫君!”霍光苦笑道:“如今陛下手握北军和三辅兵马,已经能够与我抗衡,加上现在又把荐举人才的权力拿到了手,今后陛下未必会依仗我了。”胡显咬牙道:“不如把他废了,再立新君!”

  霍光虎目一瞪,拍案道:“住口!一个妇道人家,你懂什么?张口废立,闭口造反,你是不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我警告你,今后不许再胡言乱语!连累了我霍家满门,你就是历史罪人!”胡显大怒,拂袖而去。霍光心烦意乱,喃喃自语道:“希望大司农尽快回来才是。”

  大司农田延年抵达茂陵,先派兵抄没了富人焦氏、贾氏两家数千万物资。焦氏当家是焦少卿,年过四十,面色蜡黄,但始终挂着笑意,身材不高,却昂首挺胸,颇有气韵。贾氏当家名叫贾和玉,与焦少卿差不多年纪,但身材细高,龙骧虎步,面白如雪,双目炯炯。二人聚在一起,纷纷懊悔不已。

  焦少卿痛惜道:“可怜我那一千万的家财啊,这个狗田延年,原先我囤积物资之时曾给他送去五十万钱,如今竟然翻脸不认人,真是狗比一个!”

  贾和玉也唉声叹气道:“贤弟是一千万家财,我可是足足两千万家财,而且我给田延年送去了一百万。娘的,这狗日的翻脸无情啊!贤弟,咱们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焦少卿皱眉道:“那田延年拿了圣旨,咱们能怎么办?俗话说,贫不与富斗,贱不与贵争,你我毕竟是平头百姓,如何斗得过权贵?”贾和玉冷笑道:“未必!我原本也不打算去争,不过有个人号称是朝廷侍御史,他告诉我田延年是蒙蔽圣上,假公济私,还说只要咱们能找到田延年的罪证,他会替咱们讨回公道。”焦少卿大喜,“当真?”贾和玉点点头道:“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贤弟?”

  焦少卿拍案道:“好,我愿意出十万钱,请人调查田延年!”贾和玉笑道:“我也出十万钱,咱们合计二十万,就是把田延年三代查个底儿掉,这钱也足够了!”

  一个月后,大司农田延年再次上书道:“启禀陛下,修建陵墓已经竣工一部分,还缺两千万钱,望陛下恩准!”病已大喜道:“好啊,朕给你四千万钱,尽管用心去修。”田延年欣喜若狂,连忙叩谢。

  大将军霍光愁眉道:“陛下,不如派人监督工程,以免出现问题。待之前修建的工程没有问题,再拨款不迟!”病已摆手道:“不必,朕相信大司农,他绝不会贪污腐化,假公济私,对不对?”田延年忙谄笑道:“陛下圣明,微臣绝不敢贪墨一分一厘!”

  霍光依旧不放心,总觉得事有蹊跷。这时宗正刘德上奏道:“启禀陛下,廷尉史路温舒托微臣上书,请求废除酷刑,以德治国。”群臣纷纷震惊,刘德继续道:“廷尉史说,如今各县狱吏争相把严苛残酷当作明察秋毫,越是严苛青天之名越大,否则便是不合群,便无人举荐。所以各地狱吏争相把小案办成大案,争相把大案办成定案,不杀人不足以彰显威名,因此无辜被屠杀者不计其数。如果纵容这等恶行继续下去,既有伤陛下英明,又会激起百姓反抗,使盛世毁于一旦!望陛下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宽刑罚,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

  病已大怒,厉声质问:“廷尉,你掌管天下刑名,出了这么大事,你为何不报?”廷尉李光吓得面色苍白,忙跪地道:“微臣……廷尉史曾经跟微臣提过,微臣一时忘了上奏,微臣有罪!”

  病已抓起竹简朝廷尉砸去,愤怒起身,指着李光道:“数万人惨死,这些人的良心被狗吃了吗?你身为廷尉,死刑审核是你的职责,你玩忽职守,欺上瞒下,该当何罪?”李光吓得趴在地上,扭头望着霍光,早已是满头大汗。

  霍光起身道:“陛下息怒!廷尉虽然执掌天下刑名,但各地归各刺史、太守执掌,他们瞒报详情,欺上瞒下,才是罪该万死!不过刺史、太守毕竟是各地治理政务,安定地方的关键,如果贸然处置,恐怕会动摇了朝廷根本。微臣建议既往不咎,下达旨意命地方改正不良风气,凡是屡教不改,继续顶风作案者,全部交李廷尉处置。”

  病已听出霍光意思,冷笑一声道:“既然大将军求情,朕也不能不给大将军面子。但廷尉之罪不能就这么算了,立刻罚俸三年,另外所有冤死之人的抚恤金由廷尉解决。朕丑话说在前面,如果解决不了这件事,你该知道怎么办!”李光心惊胆战,一边擦汗,一边战战兢兢应声。病已稍稍平复心情,吩咐道:“传旨,迁廷尉史路温舒为右扶风丞。”

  一月后,廷尉李光请罪道:“微臣依照陛下吩咐,已经妥善安置冤死之人。微臣之前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微臣有罪!”病已抬手道:“罢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后若有再犯,两罪并罚。退下吧!听闻凤凰出现在胶东、千乘,这是祥瑞之兆,大将军,你以为该如何?”

  霍光起身道:“启禀陛下,自古祥瑞出,都应当大赦天下,以显示天子恩威!当初孝武帝时,麒麟现世,所以大赦天下,建麒麟阁。陛下不妨效仿先帝,大赦天下,修建庙宇。”

  病已暗自得意,又问宗正刘德。刘德急切道:“陛下,大将军所言极是,应该大赦天下,修建庙宇。只不过卫太子尚未有封号,也没有庙宇祭祀,贸然修建其他庙宇,必然被天下人指责!微臣建议陛下为卫太子上谥号,修庙祭祀,为天下臣民作表率!”

  霍光忙质问道:“宗正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初卫太子一案是先帝定下的铁案,陛下承继先帝基业,岂能随意翻先帝定下的案子?既然做了别人的子嗣,就该遵从孝道,孝之大义在于顺,遵从父命为顺,不翻父案为顺。卫太子至死没有痛改前非,所以先帝始终没有为他加谥号。陛下应该遵从先帝遗志,不要为卫太子加谥号!”

  刘德反驳道:“大将军这话不全对,陛下承继宗庙,但也有生父生母,难道生父生母不该尽孝吗?天地万物,以生养之恩为大,而生在前养在后。而且卫太子虽然没有悔改,但未必不能加谥号。燕剌王造反,也有谥号,为何独独卫太子不能有谥号?大将军说先帝之法不能变,这话不全对。当初我大汉尊崇黄老之学,奉为祖宗之法。后来孝武帝即位后重用儒学、法学,革故鼎新,涣然与天下更始。如今陛下承继先帝基业,应该效仿先帝破旧立新的精神,为卫太子加谥号!”

  双方争执不下,卫尉范明友、大司农田延年、御史大夫田广明、少府便乐成、廷尉李光、太常苏昌等人纷纷附议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蔡义、大鸿胪韦贤齐齐附议刘德,朝廷一时剑拔弩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