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29章 棋逢对手

麒麟阁传 第29章 棋逢对手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太仆杜延年将大将军霍光的话原封不动转告了御史大夫田广明,田广明哀叹一声,无可奈何。当晚田广明亲自上门通知大司农田延年,田延年啜泣道:“我对不起大将军,我悔不当初啊!你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我真是糊涂啊!”田广明叹气道:“大司农,眼下宗正刘德在看着,大将军也不好办。不如你去自首,然后上书请罪,我们会及时为你声援,到时候陛下或许会宽恕你。”

  田延年痛哭道:“我后悔莫及啊!请尊驾转告大将军,我对不起他。我是从大将军府出来的人,我绝不会给大将军丢脸,我就是死,也不会去监狱让别人笑话我,让无耻小人戳我的脊梁!”

  田广明感慨不已,亲自前往霍光第拜访。霍光听闻田延年宁死不屈,咬牙道:“有骨气,可惜太晚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今陛下一直对田延年闯宫的事耿耿于怀,岂会轻易放了田延年?何况田延年知道的事太多了,一旦到了廷尉狱,还不知道要胡言乱语什么,他如果能自裁也是好事,既保住了尊严,也保住了秘密。你去告诉他,我霍光会照顾好他的家人。”

  翌日,田延年在府邸来回踱步,房门紧闭,众家眷全在院中待着,个个惊慌不已。田延年眉头紧锁,老脸皱如枯树,头发一夜急白。袒胸露乳,手中握着长剑,不停颤抖。当初他正是用这把剑闯入了皇宫,冲撞了龙辇。望着手中长剑,田延年心惊胆战,竖耳倾听外面的动静。

  不久朝廷下了逮捕令,廷尉府的人击鼓示意,进入田延年府邸。田延年听到鼓声,自知躲不过去,咬牙横剑自刎。

  田延年死后,大司农一职空了出来。一日朝会,病已命群臣议论大司农人选。霍光率先道:“陛下,颍川太守赵广汉可为大司农,执掌全国财赋。当初赵广汉是京辅都尉,曾与微臣一起废故昌邑王,拥立陛下,是定策安邦的功臣。后来颍川大族原氏、褚氏横行乡里,纵容门客为盗贼,地方太守不能制止。赵广汉到任后,整饬吏治,打压违法乱纪的世家豪族,颍川一郡震惊。又鼓励百姓检举,奖励揭发者,很快解决了颍川豪强横行不法和官吏豪强狼狈为奸的现状。微臣以为可以擢拔赵广汉为大司农!”

  病已摆手道:“不妥,赵广汉有雷霆手段,治理贪腐是把利器,当大司农有些屈才了。最近京城豪强不法,屡屡为患,不如擢拔赵广汉为京兆尹,命他治理豪强。至于大司农,朕去年派人前往各地,命将治理政务卓有成绩之人登记在册,这件事办得如何了?”

  太仆杜延年起身道:“启禀陛下,已经登记完备,正要呈奏陛下。”病已细细预览,扬声道:“河南太守魏相是什么人?”杜延年恭敬道:“启禀陛下,此人是一方贤才,早年曾研究《易经》,后被举为贤良。孝昭帝再世时,曾诏问时策,魏相因为对策切中时弊,被孝昭帝重用,先任命为茂陵县令。在任期间,不畏权贵为百姓,一方大治,又被擢拔为河南太守。刚到任便整顿吏治,打击奸邪,令豪强畏惧,让百姓称快。”

  病已点点头道:“好,真是治理贪腐的一把利器啊!就擢拔他为大司农……”霍光急切道:“陛下,微臣以为不可!当初丞相田千秋过世,微臣举荐其子田顺担任洛阳武库令,命他的弟弟担任函谷关都尉,正是为了安抚人心,为国家安定谋划。后来魏相见田千秋刚死,立刻落井下石,逼走了田顺。微臣严厉斥责他一番,谁知他不思悔改,又滥杀无辜,被人检举。微臣只得命廷尉将其收监,正巧赶上大赦,魏相才得以出狱。后来先帝一时不察,竟然又擢拔他为扬州刺史。微臣以为,魏相人品有问题,不该位列九卿,否则难以服众!”

  病已左右为难,宗正刘德起身道:“陛下,微臣听说给事中与魏相关系颇好,不妨召来一问。”病已大喜,立刻召来丙吉。丙吉恭敬道:“启禀陛下,魏相是难得的贤才。当初田顺并不是被魏相逼走的,其实另有隐情。当年魏相治理州郡十分严厉,田顺却十分宽和,他担心达不到魏相的要求,时间长了会受责罚,这才辞职离去。魏相知道后专门派掾吏去追,田顺始终不肯回去。魏相担心被大将军责罚,曾给微臣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大将军听到丞相的儿子辞职,必然会怪罪他落井下石,不肯礼遇田顺。后来果然如此!”

  霍光面色难看,疑惑问:“空口无凭,给事中可有证据?”丙吉忙奉上竹简,笑道:“大将军如果不信,可以当堂验证。如果还有疑虑,不妨召来田顺一问。”霍光恨得牙关紧咬,却没有上前接过竹简,反倒冷笑道:“即便田顺的事可以不论,但魏相滥杀无辜是证据确凿,不容他抵赖。”

  丙吉淡然一笑道:“大将军息怒,这件事虽然证据确凿,其实也另有隐情。当初魏相治理州郡严苛,曾抓过一位豪强。后来其妻子前往州府求情,并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替丈夫赎命。原本依照律法,既可以捐钱免罪,也可以依法治罪。由于魏相治理严厉,不准捐钱免罪,所以这位妇人就撞死在州府门前。他的家人借此告魏相滥杀无辜,魏相因此被下了狱。”

  太仆杜延年接着道:“微臣也知道这件事。当时微臣也十分震惊,觉得事情必有蹊跷。因为魏相被下狱,河南官民非常愤慨,纷纷上书请求为他赎罪。先是河南三千都官联名上书大将军,请求多在军中服役一年来赎魏相之罪。接着河南上万老弱妇孺齐齐守在函谷关外,联名上书先帝,请求替魏相赎罪。但是先帝当时不知道详情,所以交给了大将军处置。这就是后来的故事了!微臣以为,能够得到这么多人拥戴,魏相为官已经算是不错了。”

  病已深吸一口气,惊问道:“大将军,可有此事?”霍光无奈道:“确有此事,不过朝廷有朝廷的制度,魏相滥杀无辜,其罪当诛,微臣只是让他下狱,已经是法外开恩。如今蒙陛下不弃,让他做了河南太守,他该感恩戴德。至于大司农,微臣以为应该另择贤明!”

  这时丞相蔡义、车骑将军张安世、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大鸿胪韦贤齐齐保举魏相,给事中丙吉也举荐魏相。病已笑望霍光道:“大将军,群臣都举荐他,你怎么说?”霍光面色冰寒,自知无力回天,只好道:“既然群臣都举荐他为大司农,微臣也同意!”病已大喜,立刻诏命魏相为大司农。

  散朝后,少府便乐成追上霍光,小心翼翼道:“大将军,如今陛下又添一位重臣,只怕日后大将军处境不妙啊!”霍光冷眼一瞥,小声道:“大鸿胪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务,听说广陵王少子已经成年,至今没有封爵,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蹊跷?”便乐成一愣,当即明白,谄笑道:“下官明白。”

  一月后朝会,便乐成上奏道:“启禀陛下,依照先帝定下的规制,诸侯王子嗣一旦成年,就该封地封爵,以防止尾大不掉。如今广陵王的少子弘已经成年,本该封地封爵,不知道为何,至今大鸿胪都没有上奏。广陵王无奈,托微臣上书询问。微臣以为大鸿胪年迈,必定不是有心遗漏。”

  病已面色凝重,暗暗心忧。果然霍光接着道:“启禀陛下,大鸿胪已经年近八十,听大鸿胪府掾吏说,大鸿胪经常丢三落四。微臣以为大鸿胪执掌诸侯和藩国事物,万不可怠慢,否则多年心血毁于一旦,岂不痛心?微臣建议让大鸿胪回家颐养天年,将位置让给有才之人。詹事宋畴当初拥立陛下有功,且为人谨慎,微臣以为可接替大鸿胪!”

  韦贤趁机跪地道:“老臣年迈,早就想回家颐养天年,望陛下成全!”病已面色冰寒,一言不发。这时御史大夫田广明起身道:“陛下,大鸿胪地位特殊,确实应该选一位年富力强的人。微臣建议陛下采纳大将军忠言!”卫尉范明友、太常苏昌、廷尉李光纷纷附议。

  病已无奈道:“既然大鸿胪想辞职归故里,大将军也有这个意思,朕也不好拂了大将军面子,就依了大将军。拟旨,免了韦贤大鸿胪职位,即刻擢拔詹事宋畴为大鸿胪。另外封广陵王刘胥少子刘弘为高密王,燕剌王太子刘建为广阳王,延续燕王宗庙祭祀。”

  霍光面色大惊,燕剌王刘旦曾参与谋反,后来事情败露被废。孝昭帝念刘旦为宗亲,只是赐死刘旦,其余燕国群臣全部被赦免。但鉴于刘旦曾想谋害霍光,孝昭帝一直没有为刘旦子嗣封王。霍光没想到刘病已竟然一声招呼不打,直接为刘旦儿子封王。霍光心里明白,为刘旦儿子封王是对罢免大鸿胪韦贤的回击。

  退朝后,病已单独召见了宗正刘德,皱眉问:“刚才朝会,你为什么不开口?”刘德叹气道:“陛下,韦贤确实年龄太大了,担任大鸿胪不太合适。不过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可以再委以重任。刚才大将军咄咄逼人,微臣等就是开了口,也帮不了韦贤。”

  病已惋惜道:“可惜了一代大儒,竟然因为年龄被人拉下马。今日召你来,不光是为了韦贤的事,还有两件事朕想派你去查查。一个是廷尉府,一个是少府。朕听说最近廷尉府严刑酷法,令京城人人闻风丧胆。另外,少府执掌皇宫一切开支,朕想知道少府掌握了多少钱财,年年开支多少,还有具体账册。”

  刘德一惊,忧心道:“陛下,如果细查账册恐怕会引起朝堂震动,与其查账,不如找个机会罢了少府,另择贤明。其实先帝开始,少府的权限已经不多了。先帝在少府之外另设水衡都尉,专门管理上林苑及铸造货币等事宜。另外将少府所掌管的盐官、铁官等划归大司农管理,还在各地陆续设置上官、三服官、铜官等机构,削弱少府职权。如今的少府,权力有限。”

  病已皱眉不语,暗暗吃惊。刘德接着道:“不光如此,少府的钱偶尔也会被充作朝廷用度。如果陛下想掌握少府细账,不如换个人更合适。听说五经博士后仓对《诗经》《礼》《孝经》《春秋》《齐诗》造诣很深,早年师从大儒夏侯始昌,撰有《后氏曲台记》等名作。他在曲台校书多年,与宗正的次子刘向关系不错。他的弟子很多,有的名气比他还大,如戴德、戴圣、萧望之、匡衡、庆普等。陛下不妨召后仓为少府,必是一方清廉之官!”

  病已想起一事,起身道:“朕记得去年是不是有人曾向朝廷献书?”刘德欣然点头。病已笑道:“好,朕有打算了。”

  数日后朝会,丞相蔡义上书道:“启禀陛下,谏大夫王吉托臣上书。谏大夫以为朝廷奢侈无度,任人唯亲,弊端太盛,既不利于积蓄国力,又妨碍选拔人才。谏大夫建议朝廷提倡俭朴,爱惜财力,整顿吏治,选贤任能,废除世家荫袭制度。”

  病已细细阅览奏疏,笑道:“谏大夫有心了,奏章写的不错,很多观点颇有破旧立新的意味。他还主张晚婚晚育,说夫妇是人伦之大纲,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义,而仓促生子,因此教化不明,且生子多夭折,不利于朝廷稳定和人才积蓄。说得有道理啊!诸位大臣,都议一议吧!”

  霍光一声不吭,眉头微挑。少府便乐成起身道:“陛下,微臣以为不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谏大夫空有一张嘴,不知道当家的艰辛。朝廷许多开支是无法避免的,如修建陵墓、赈济灾民、挖塘修路、祭祀太庙等。如果贸然减少开支,上对神明不敬,下对百姓不利,微臣以为不可取。另外,国家财力不济,只有百姓早婚娶,早生子,才能为国家增加税赋。如果推行晚婚,必然大大减少朝廷收入,不利于朝廷稳定,因此更不可取!”

  便乐成一言既出,朝廷议论纷纷,卫尉范明友、御史大夫田广明、太常苏昌、廷尉李光齐齐赞成少府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