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六十七章 体系的转换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六十七章 体系的转换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在他们出门前,我问到:“刘大哥,我请教一下,我如果从嗑大头开始,一般最开始做多少次呢?对着什么做呢?有哪些规矩?”

虽然嗑头的姿势我很熟练,但是,次数与规矩不得不明白。原来我看到,他们在下面的佛堂里对着佛像嗑头,但我一个人在楼上,什么也没有,怎么操作呢?

“你心里给自己规定多少,就坚决做到多少。我建议,最开始也莫规定多了,自己的开关的标准太高,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五十到一百个就差不多,像身体锻炼一样就行。至于对着什么嗑头,对着我给你的那本书嗑头就行。把它当成上师,因为上面有上师们的教言。培养你看它时的虔诚心。至于其它规矩,就是虔诚就行。”

“怎样做到虔诚呢?”

“很简单,个数与幅度,按自己的要求来。自己一旦定了标准,就不改了,一定完成,这是对自己负责。自己的发心,就一定要做到,这是对自心虔诚。还有就是对上师教言,此时是那本书,表达出尊重。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嗑头时只想如何标准认真地嗑头,不要想其它东西,这就是虔诚。”

他们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出门了,他们要出去拜访个朋友,还要买些东西回来。

我知道,刘大哥所强调虔诚的办法,其实就是对自已负责,对行为负责。自己说的话对自己算数,做行为时就只想着当时的行为。这其实与禅宗的制心一处,是相通的。关注当下,就是制心一处。

如果极致的关注当下,就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时间,空间也无法立足。超越时间与空间,那是什么?

我在楼上,把那本书摆上的桌子的正中,然后开始有板有眼地嗑头了。这是一个很考体力的身体素质训练,我虽然身体比较好。但是,这是午觉时间,自己又给自己定了一百个的标准,实施完毕后,觉得身上还真出了汗,膝盖与手掌,都有点疼。

我想起原来看到别人嗑大头时,都在手上戴个手套,甚至双膝带上护膝,觉得他们不认真。现在想来,自己做过才知道,那是何等的搓磨,时间久了,真是要坏掉几层皮。

当你恭敬地礼拜过后,看书的方式就不一样了。我盘坐在床上,先浏览了这书的概况。

这本书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大致上可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算是对显密教法的概述,上师的提醒以及师徒的问答,通用理论比较多。第二部分是具体的修法,其中有些好像与禅宗净土的修法,都有些相似之处。第三部分是比较特殊的修法,涉及很多专有名词,估计我看来也是半懂不懂。第四部分是关于闭关的实践记载,我的修为还没到那一步。第五部分,大概与《西藏度亡经》相联系,讲的是临终的死法。最后一部分我看过,关于回向及大圆满。

既然最后一部分我已经浏览过,此时,我觉得应该认真阅读了,必须从第一部分开始。

这里面又分为几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是讲顿悟与渐修的。这正是我知识的一个盲点,看看大师是怎么说的。

有人认为藏传佛教特别强调的闻思和前行修法是针对下等根器者设立的方便法门,对根器比较好的人来说根本不必要。我曾听人说:“五十万前行只是没有意义的苦行,最多是把身体锻炼得比较好而已,而且几年也修不完,太浪费时间;不如一言之下顿悟如来本意。”还有人对我说:“闻思是舍本逐末绕圈子,学佛最主要是明心见性,不悟本心,学法无益。”的确,在藏汉历史上都有很多不经闻思便证悟本性的例子。

麦彭仁波切七岁时,在玩耍中唱出宣演诸佛无上密意的《定解宝灯论》,显现上没有经过多少闻思便自然通达三藏,写出诸多光耀古今的显密论着。荣素班智达幼年尚在母亲怀里吃奶,便能对班智达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大圆满祖师贝诺扎那的杰出弟子邦甘麦彭滚波是在八十岁时,路遇贝诺扎那上师,蒙师点拨,当下彻证大圆满,而此前他从来没有闻思过。

汉地过去也有像禅宗六祖惠能这样的高僧大德,显现上不经闻思和前行便证悟自性。但是我们要知道,闻思是为了明法义,前行是为了调柔相续。如果已经深契佛法要义,不闻思也是可以的。六祖惠能大师显现上虽然不识字,却能讲经说法,随便拿一部佛经向他请教,他能告诉你这里真正讲的是什么。所以他不闻思,因为他已经懂了;而你不闻思,你就不懂。不懂还不要学么?

前辈大德所说“不悟本心,学法无益”是为针砭但求知解、不重行证的流弊,并不是说要摈弃教理。一般人修法大致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先明了义理,然后求行解相应,再至证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为证悟了。

纽西龙多上师曾说:“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当合理地通过理解、体验与证悟三种途径正确把握安立五道十地的原则。当前有些人错误地把理解当成证悟的境界,‘无散无修’、‘见修同时’之类的大话其实无有任何实意,清楚地了知地道功德之安立原则实乃非常关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修前行是修出离心、菩提心,积资净障,调柔相续。没有出离心,严格地讲就不算真正学佛;没有菩提心,就不可能圆满觉悟。专心修前行,自然无人我是非,贪嗔、嫉妒、恼害之心也少了。前行修得好,远离世间八法。八风吹不动,对境无妄心,就是禅定。此定不着定相痕迹,行住坐卧不离其中。

阿琼仁波切在《前行备忘录》中写道:传统上,前行修完后,上等修行者即能成就四禅,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禅,下等修行者也能达到欲心一境。定慧本是一体,很多人都是在修前行法阶段显现开悟的。

所谓言下顿悟者,或在顿悟之前已用工有年,相续成熟,只待最后刹那,拨机一点,便现见本性;或偕宿慧于言下顿悟,一悟之后,仍需依止上师,于寂静处保任涵养多年,证量方能透彻稳固。除极个别特殊根器者外,这悟前悟后,都要修要行。

一般所说开悟是指现量见到空性,又称见道、登地。根据显宗道次第,见道之前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之后,有修道二地至七地的不清净地,修道八地至十地的三清净地。修到十地,本具智慧仍未全体显露,十地菩萨见如来藏仍如夜晚视物,不甚分明。在十地最后,以金刚喻定破除最后一分至微细的习气,自性光明才无余现前,到此方是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哪里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随便什么根器都是没头没脑地便“悟”了,“悟”了以后从此休息。

有一个关于如来芽尊者的故事非常具有启发性:当年如来芽尊者在匝热神山居住多年坚持苦修。一天,他走出山洞,站在阳光下向拉萨方向眺望,想起自己的根本上师与大圆满心滴部诸位传承上师。长时间的苦修使他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对上师强烈的思念和敬信心竟使他昏厥过去。当他苏醒后发现往日护持心性的执着已全然消失,再没有任何所观、所修的影痕存心,无散无乱之觉性已融入实相。

然而,尊者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何种境界,他觉得非常惋惜和沮丧,心想道:“如果刚才不来到阳光下,自己还会有一定的修行境界,但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了。”他决定立刻下山去拜见上师,一是为了遣除心中的疑惑,二来,上师年纪大了,他很想再见见上师。经历长途跋涉后,尊者终于来到上师晋美林巴面前,他向上师述说了自己修行的情况,不想上师听后却显得极为欢喜,对他说:“我儿,你所证悟的与道完全相符,如此看来,必定能证得法性灭尽相!”

尊者在上师身边又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把往日听受的教言又作了更进一步的思维,使其意义愈发明朗。之后,尊者在匝查玛地方闭关修行二十多年。由此可见,仅仅认识觉性本面还不够,还要继续修持,经由层层修证境界直至圆满获得不现一切的坚地,即大圆满法性尽地。

证悟空性与生起大悲心是同时的,生起大悲心与断除恶行是同时的。一悟便休,休的是妄想,却不是菩萨的六度万行。真正悟道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

只要切实修行,肯定会有进步。上等修行者天天都在进步,中等修行者则月月进步,下等修行者也会年年进步。倘若修行无进展,应该是没有掌握要领。仲敦巴尊者说:闻思修交替反复乃修行之关要。尤其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闻思修交替进行、反复串习极为必要。初学者还不太懂佛法,应先闻思,了解法的字面含义,生起相似的定解后,再上座修习。座上反复忆持法义,这叫观察修;直到无须忆想也能持守法义时,便安住于对法的定解中,入定,直到再次生起分别念,这叫安住修。

初学者的心相续不够安静调柔,分别念频繁生起,安住的时间会很短,杂念生起时应忆念观察法义,复入定,复观察。如此循环往复,修行境界才能不断巩固、增上。上座是这样,下座仍然要善加护持心念、都摄六根,串习法义,等定解不退,无论行住坐卧,无论在深山还是在闹市,正知正念都不会为外境所转,这才算初得定力。

看到这一段,我才第一次好像明白了,所谓渐修与顿悟,原来是一体的。质变与量变规律,在修行中,照常起作用。只有在已经得道的圣者面前,才显得复杂的过程没必要。对于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来说,一步步来,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第二小部分,是一段师徒问答。弟子问:如何理解自现与他现?

上师答: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记得有一次,喇嘛仁波切带着我们到五明佛学院去谒见法王如意宝。当时法王如意宝把他的全集赐予给亚青寺所有的弟子们,并为我们讲了很多法。

在巴塘那边有一个和尚是个小堪布,当时也在五明佛学院,我们俩算是亲戚,所以我到五明佛学院之后,他就来找我,带我到他住的地方,盛情招待。在五明佛学院期间,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在一起吃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有一天,他说:“大家都讲亚青寺有很多登地菩萨,但登地菩萨应该具备十二种百数功德,即一瞬间呈现一百个坛城,示现一百个本尊等等。为什么我没看见亚青寺过来的菩萨们身上呈现一百个坛城、一百个本尊呢?不知亚青寺的登地菩萨是根据什么而树立的?”

我说:“你可能不太了解自现和他现,自相续和他相续。他现是指无论哪个人都能看得见,就像我前面的这个杯子,只要视力正常的人,无论功德大小,都能看到它,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业。而自现是我能看得见,别人未必能看见,比如我晚上梦到一百只狗,我是能看到我梦中的情景,但是,即使你在我的身边,也无法看到我梦中的一切,因为这是我的自现。在我们的心目当中,法王如意宝和喇嘛仁波切不仅是菩萨,而且是真正的佛。若按你的理解,一切都是他现的话,那么请问:你从第一次开始依止导师直到现在,你在导师身上看见过一尊佛或一个坛城吗?若要是依你看见的这个显现为标准,那么这些导师连个登地菩萨都不是,更别说是真正的佛了。很显然,大家所说的登地菩萨具有十二种百数功德是自现。”

我们修顿超的时候,在顿超第十种成就期间,修行者眼前呈现六道轮回,心间呈现六能仁,放射无量光色,救度六道众生进入清净刹土。这种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众生,就是自现,比如我们在梦中打死一个人,其实并没有真正打死一个人,因为他没有生命,只是自己显现中的。而他现的众生是真正有他相续的众生,是有心识的众生。这就是自现与他现的区别。

我们修行中的一系列觉受都是自现。比如几个人同时修行,有人呈现一种感觉,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能感觉到。按照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传承,每年冬天都要百日闭关修顿超。修行时,每个闭关的修行者们都昂着头看着同一个太阳,但有些人看到的是文武百尊,有些人看到的是圆空光、金刚链等,而有的什么都没看到。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同一个太阳会呈现不同的显现、不同的境界呢?因为这些都是自现。

前两天我感冒,全身疼痛,好像身体就要散架了,即便在梦中走路也非常艰难。尽管我在梦中知道一切都是虚假的,但还是痛得受不了。昨天吃完中午饭,身体很不舒服,就独自一人去外面。起初在一个草地的路边打坐,为避免影响路人,又去对面的树林里打坐。回来以后睡了一会儿觉,晚上我又吃了白加黑。晚上睡的非常好,这时梦里呈现的一切之相,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驾驭它。我们讲解的梦光明之境界,也是自现。

喇嘛仁波切曾经讲过他的一位萨迦派的导师。这位导师讲,往昔医学条件不太好,再加上高原地方寒冷,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我第一次到亚青寺的时候,我的一位启蒙老师一开春风湿病就十分严重,整个下身肿胀、发青,无法行走,只能躺在床上。那时候,几乎每个老和尚都这样。我的那位启蒙老师那次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就圆寂了。因风湿病死亡的人太多了,有些能挺过这一年,但到了明年这个时间又会发作……我们在《普遍胜利》画册里写了一个寻找马奶救治老和尚风湿病的故事,这是真实的写照。

后来,这位萨迦派的导师也患了风湿病。他说每次脚痛的时候,他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当中,比如说从小乘的角度当中,以无分微尘去观“痛到底在哪里”,可以观到空;用中观的方式去观缘起性空,也可以观到一切都是空性,但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观照、树立空性,它还是痛。我前两天就是这样,晚上做梦时,虽然我梦中知道一切都是虚幻,但由于身体太痛的缘故,很难做到“痛”完全消失。而昨天晚上做梦,我就很轻松自在了。由于晚上很轻松,第二天也随之很轻松。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现,所以我们可以改变。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改变得了,修行者需要有很高的智慧,才可以做到。

从理论上讲,他相续是不能改变的。以前昌根阿瑞的弟子阿嘎尼玛,在修行时出现一种很深的空性觉受。喇嘛仁波切曾经讲过,当空性觉受很深时,个人感觉可以驾驭世间的一切。阿嘎尼玛当时就是这样,他有时会跑到河边,看着湍急的河水,口中突然叫声“停”,但是河水还是一样地流,并没停止。有时会拿个石头捏一下,看看能不能留下手印,结果发现石头还是那么硬,没有变化。这就是空性感觉很深的时候出现的一种感觉。所以,改变他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改变自现相对容易。

我们在讲解顿超的时候,眼睛分为很多种,从四大组成的肉眼直到智慧眼有很多个层次。随着我们的见解增长,眼睛也会改变,看见的不共地方也越来越多。当这个觉受越来越深的时候,墙壁等就无法阻挡我们。

比如明觉受很强烈的人,他在房间里打坐,同时能很清晰地看见墙外的人在做什么,眼睛能达到通彻。我们平常一再讲解通彻,这个通彻必须先是眼通彻,逐渐达到身通彻。当眼前所有的一切阻挡不了我们的时候,逐渐会慢慢趋向身通彻。比如晚上睡觉时,光明境界若要是很深,即便闭上眼睛,我们依然能看到房间里所有的东西,清清楚楚。这是因为光明境界很强,完全超越了眼皮和黑暗的阻挡,这就是心通彻的功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往昔很多高僧大德有一种闭黑关的修行方法。闭关的房子,外面一层有个门,一个窗户都没有,里面一层有一个小门,用完全不透光的门板封上,这样里面完全看不见一点点光。若要是四大组成的肉身,在这么黑暗的屋子里闭关,我想,他绝对承受不了这么大的精神压力,过一段时间一定会疯。因为我们平常独自一人,在能看得见东西的情况下,还时常会觉得孤单,何况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呢。

这些高僧大德不仅能闭黑关,而且还能在漆黑的闭关房里写字,比如将闭关期间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要知道,房间里连一点光都没有,他们却能做到这些,我想这些大德高僧可能都有眼通彻的功能吧。柯日寺旁边有一个龙萨娘波常年闭黑关的屋子,据说龙萨娘波就在那里闭黑关。这些都是心性**的表现,已经从自现的角度当中改变了很多很多。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关于闭黑关的记载,原来其中还有这么多神奇的事情。要在以前,我是不敢相信的。但今天,不知道是嗑大头的原因,还是我自己愿意相信的原因,我居然从未对这些产生过怀疑。

第三小部分,就是上师的总体开示了。虽然记录的每一段话都比较简短,但内容是在学丰富的。

在现代人概念中的所谓大圆满,是最后直指心性那一部分,或上师指出你心的本性那一段才叫大圆满,其实不是,《前行》开始就是大圆满,尤其在巴珠仁波切的传统里,基础的《前行》更重要。

纽西隆多的两个徒弟,当他们给大圆满指示时,他们的金刚杵敲到桌面所发出的声音,都可能让听到的人暂时性地切断凡庸的思想之流。这种短暂证悟心的本性的觉受你可能会有,但如果你想保任,想让这种觉受持续下去,除非你有足够的出离心,有足够的功德,不然是做不到的。

一个人真正想要证悟,除非你真的是祈求,真的渴望证悟。现在我们的真实状况要么是不想证悟成佛,要么是证悟成佛的渴望不强烈,甚至是我们其实还是非常在乎、非常喜爱轮回生活,喜欢没有证悟成佛的状态——因为想让证悟心的本性这件事发生,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事。但为什么不发生?理由也是很简单:因为我们并不是真的需要它发生。

密续或金刚乘的修持主要就是把你的种种执着、种种顽固的东西松开或破坏掉。

在金刚乘或密续里面,我们必须要知道,认知一个东西,唯一的方法是看你用什么样的投射去认知。比如一个女人,对她的小孩来说她是母亲,但对她的丈夫来说她是妻子,同一个女人却有不同的身份,这是因为小孩和丈夫根据自己的功德、智慧、能力生起不同投射的原因。

观想上师的身相是金刚萨埵,持咒、观想种子字,比如“吽”,迎请甘露来清净、放松、改变你原本对身语意的种种概念、种种执着,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方法可以用来清净我们的染污。贪嗔痴当然是我们的染污,但事实上我们的染污比贪嗔痴还要广。譬如,我们认为桌面上的这盆花,认为它只能是花,这个受限的投射对密乘来说就是染污。所以,金刚乘希望要清净,要破坏这种受限的投射、有限的系统。

我再提醒大家一下:我们破坏受限的投射或矩阵的这些系统,最有效有力的方法或武器是前面讲的皈依、发菩提心——因这些你才能观想你的上师是金刚萨埵,才能虔诚地相信上师是一切诸佛的化现,向他忏悔你以前做过的种种恶业,然后运用我们修行的方便法门。譬如说:念嗡阿吽咒,当我们念嗡阿吽的时候,你的嘴型,发出声音和平时的语言都不一样,嘴型不一样、声音不一样,那身体里面的脉轮也都会有不一样的震动,用这样的震动把你已然的投射、已然的习惯的系统破坏掉。同时,我们也需要有一种决心:“以后再也不制造这些导致污染产生的邪见和恶行。”然后,在修持金刚萨埵的最后的时刻——观想金刚萨埵收摄融入自己,你成为了金刚萨埵,这时候你作为金刚萨埵从心间放光清净一切众生的染污、障碍,破坏掉他们受限的系统,也让他们成为金刚萨埵——用这些方法,这些观想来清净或破坏我们的原本习惯受限的系统。

此地是坛城、众生是本尊——谈到这个题目,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困难的一个题目,譬如:我们现在听到通风机的声音,但我们就是听不出这是咒音。其实我有个感觉,修金刚乘的人往往会把“一切声音都要观想为咒音”这句话,等于就是“狗叫的时候也应该是嗡阿吽,而不是汪汪汪这样叫”,其实不是这个意思。狗的叫声不会变,也不需要变,因为狗的声音本来就是咒音,但是目前我们没有能耐把狗的声音听成咒音,因为我们污染严重,我们限制了我们自己的认知,认为“它只能是一条狗,它不可能发出咒音,它只能发出狗的声音”。就好比语言,除非你能听懂别人说什么,你才有和别人进行沟通的可能。所以,我们目前听觉还没有办法,也没有能耐将通风机既有层次的声音进行破坏或清净,听成另一种层次的声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修持金刚萨埵百字明,一百个字的咒对于清净罪障是非常殊胜、非常好的。百字明咒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本尊。可是你一听本尊,又会马上就生起对本尊的种种概念“坐着或站着、手上拿着一些法器等等”,但我们说的本尊只不过是另外的一种投射、另外一种功用。譬如: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会看到有些人非常害怕和人接触,怕到不敢直视,甚至连别人的脸都不敢看。但另一些人对这样的人会有“他们很羞涩,很可爱”等等投射。所以,这种完美化的投射,实际上就是对本尊的投射。同样的,你也不要认为本尊就是眼睛细细的,样子很慈悲,身材很苗条,动作很优雅的,像这种对本尊的看法是非常狭隘、非常受限的。

在东印度有个省叫奥利沙,奥利沙省是印度两个有密续传承的地方之一。奥利沙那里本尊的石雕像真的是非常美妙,其中有一个着名的本尊像:一个空行母,把自己的脑袋捧在手上。这样的石雕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当地萨满教的作品,是萨满教的图腾。总而言之,在坐的想学密,想学金刚乘的人一定得要习惯,或习惯接受一些“你不习惯的东西”,但是这个非常困难,因为相信大家所相信的是一个非常舒适,非常安全的区域。

仁波切说下面讲的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你一定要记下来:真正的功德实际上就是佛性。所谓积累功德,其实就是让你的佛性显现出来,仅此而已。

积聚功德要从发菩提心开始,中间要以菩提心为伴,然后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来积聚功德,你都要有防毒机制,知道在胜义谛层面,这些现象都是幻相。最后,把你所积聚的全部功德回向给迷恋轮回和世俗谛里面的一切众生,希望他们都能够解脱。

在龙钦心髓传承里面,积集功德的方便法门是供曼扎。首先,观想皈依境为功德田或功德境,然后要有曼扎盘,还有米、钱币、小沙石等等,然后在做供曼扎的时候不要把这些东西都看成是普通钱币、米、花瓣或小沙石等世俗的东西,而是观想“每一粒米、每一粒沙里面都包含了全宇宙无数无量的供养”。

任何你认为是珍贵的、有价值的东西,你都能够用来做供养,譬如:太阳、月亮、金银珠宝、珊瑚琥珀、精致漂亮的花园、温泉、电影明星、模特等等,只要你作为人类有限的投射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

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供养这些东西并不是因为佛菩萨需要这些东西——你要记住: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要积聚自己的功德,如果你所供养的东西能够让你除掉自己的执着,这就是最好的供养。

要记住:心的投射实际上非常有力,事实上这是我们现在身为人类唯一有的东西,所以你千万不要认为“我这样做实际上也没有花什么钱,这样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当然如果你能以物质的东西供养,你也应该去做。

对于像我们这样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有一个更实际的建议,因为很可能我们根本没时间做供曼扎,但你还是可以给自己立一个规矩,譬如说你用一尊佛像,或一本佛教如《金刚经》,你把佛像或《金刚经》放在一个比较高,认为殊胜、尊敬的地方,然后于佛像或《金刚经》这些前面供水、供灯、供花、供香。因为你这样做的时候同样必须是付出,牺牲自己的能量、时间和非常宝贵的专注或虔诚。这样每一个付出或牺牲的东西都会能够让你积累功德。实际上,积聚功德类似供水这样的方便还有很多很多,过去的大师们都说:实际上因为积聚善业、积集善德很简单,所以净除一切业障、罪障才变得可能。

看到这里,我知道,大师所说的东西,都是针对他弟子们某一种修法而来,我肯定不能够对应上,所以也无法全部理解,更别说这些专业的术语与层次了。

但是,整体上我明白,密教中的知识体系是完整而复杂的宏大宝库,从现在起,我要虚心地将自己原来的认识思维模式,甚至佛学知识体系,转换到密教的理论中来。

比如:学英语最快的办法,就是学会用英语思维。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