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个小基础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个小基础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也许是睡觉前我有一个十二点前起来的心理暗示,等我醒来时,看了看时间,刚好过十一点半。

人有时候很神奇,一般来说,我们的行动是受意识控制的。人在睡眠中,意识的作用是很模糊的,按弗洛伊德的理论,此时应该是潜意识在起主导作用。

但是,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当你在睡前想到,什么时候要醒,一般来说,睡到那时候,你就会自动地醒来。这种意识对睡眠的约束能力,是靠哪个机制起作用的呢?

等我下楼时,文大姐正把凉菜往桌上端。“你怎么这么早就醒了,老刘说,等菜全部炒好后,再上去喊你的。”

“差不多了,休息得很好,况且,你们干活,我来睡觉,不踏实呢。”

“小庄你别见外,都是自家人,你越随便越好。”文大姐问到:“你早上说,见性师让你学密法,是吗?”

“嗯,我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是过来人,肯定有他的道理。你也别多想,如果你没有佛缘,他最开始也不会收你进去,毕竟,我听说,只有你一个人是没有皈依的。”

“估计是看你的面子吧?”

“瞎说。见性师是什么人?还需要看别人的面子?他是已经过来的人,自他一体的人,怎么会做违心的事呢?况且,我有什么面子?我一没见道二没功德,人家看我什么?”

我陷入深思中。此时,刘大哥端着一钵汤走了出来,放在桌子上说到:“要说功德,小庄与妍子做这个助学项目,也算是大功德了。怎么,小庄,给你的书,还催眠吧?”

“不是,倒很有看头。我觉得有收获,就安心些,所以才睡得着。”

“你是真的读书人,一天没看点新知识,总觉得不踏实。身体吃饱了,心灵也要饱,这才安心睡觉,对不对?”

“知我者,刘大哥也。”

文大姐把剩下的几个菜端了出来,我们开始吃午餐。其实早餐还没完全消化,所以,午餐我就吃得比较少,速度也比较慢。

“小庄,那个助学项目,还没到开学的时候,我们得等些天,等开学前,我们再去一趟,估计差不多,按这个进展,我们还是很有效果的。”文大姐感叹到:“一想到,在这些人改变命运的过程中,有自己劳动所起的作用,真感到人生没白过。小庄,要不是你们的资金,我也没这个机会。”

“文大姐,快别这么说,要不是你们的基础与劳动,我这点钱,也起不了大作用。”

“既然还有些天,这几天你就好好休息一下,看看书,如果你还看得进去的话。”刘大哥说到:“你今天看了多少了?”

“我是从最后一部分开始看的。我这个人没出息,什么都喜欢先看结果。”

文大姐想了想,说到:“怪不得见性大师让你学密法。”

“什么意思?”

“你看,小庄,你的思维与学习习惯,注定了你接收信息的方式。你长期接受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所习惯的方式,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了。如果你要学佛,也得要找到跟现代教育方式相似的法门,才进入得快,才信心充足。”

我突然觉得,这里面有大学问,赶紧问到:“请大姐明示。”

她跟刘大哥交换了眼神,然后说到:“饭吃完了,我去洗碗,你跟老刘交流吧,说道理这方面,老刘擅长些。”

文大姐开始收拾碗筷,而刘大哥开始了泡茶。当茶已经泡好,他递给我一杯后,才开始了他的解释。

“现代教育体系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分级分步骤实施。比如先学四则运算,再学平方开方。这是一种渐修的办法,表面上比禅宗要求的顿悟要慢。但是,每一步就有每一步的考核标准,所以走得稳当,收获实在。这适合于你这种,需要步步求证的心态习惯。第二个特点,是需要实验验证。这就像考试一样,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大学毕业,有个客观标准。客观的体验与实践,必须标准明确。对不对?”

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没有分级训练,分专业学习,现代教育和科学体系,就无法建立了。如果没有实验验证,现代科学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就失去了。

“而密教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级实施教学。比如初入门时从拼音与阿拉伯数字学起,到大学才有微积分与线性代数。密教中,所有教法都有分级的标准,次序不能乱。在理论上,比如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弟广论》,就相当于把这个分级的次序,列明白了。而实证,却是直接给你信心与验证的实践方法。以身心作实验,自己能够直接体会对错与效果,这也像现代科学中的实验,可重复验证的。这些都适合于你。当然,不仅是你,包括现代受过科学训练的人。”

这算是明白了见性师的苦心。以我这样没有慧根却受过现代教育,自以为有知识的人,要真正进入佛法的内部,就需要这种从头做起的教法。

“那在哪里去拜师呢?刘大哥,你是学密教的,能不能给引荐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样吧,等学校的事情忙完,我们再做这个事情。这几天,如果你想打点小基础,可以看看相应的基础教法,多一些常识,以后入门才好。毕竟,我们本来是汉族人,如果听到一个说藏语的上师,也学不懂,况且不懂规矩和常识,最开始学起来也难。”

“那好”我兴奋起来,刘大哥,我把你这里当成学前班了,你先教我一些。

“我不能叫教,我没传法资格,我只能叫介绍,这个规矩,是很严格的。”

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你所掌握的科学与社会知识,估计比我与你文大姐加起来都要多。你看书的时候,也喜欢直接抵达结果。所以,我即使不认为你有所知障,也需要颠覆你原来的认识。只有破才有立。在密法中,破,是一种高深的学问。所以,我先立一个世界观的假设,这个假设不一定正确,当然也不是了义的。但这个假设是有意义的,那就是以假破假。”

我相当不明白了,以假破假,这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以真破假,还没听说过什么叫以假破假。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到。“自相矛盾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吧?那人声称,自己的矛是天下最锐利的,没有刺不穿的盾。又说,自己的盾是最坚固的,可以抵挡天下所有的矛。你知道,他这两句话都算是假话。但是,以假破假就产生了,以他的矛刺他的盾,不需要实践,就可以从逻辑上证明,他说的,是假话,对不对?”

我点点头。这种比喻方法,我还是能够接受的。但是,不是知道他是以哪个假来破哪个假。

“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有一个世界观,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属性的。这个观点,影响着你的世界观吧?”

当然,这几乎成了人类社会的共识。况且,围绕这个观点建立起来的所有知识,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

“你之所以认为它是真的,因为它可以在理论上自洽。这只是你以为是真的。假如我提出物质的另外的观点,也能够在理论上自洽,与你的认识不同,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了。”

对啊,这就出现一个事情的两个不一样的结论。它都是自洽的,这违反的逻辑。排他律在此起了作用,就像是伽利略否定大小球不同时落地的证明一样,问题与结论,都为假。

“那你提的另一个观点,是什么呢?”我准备接受一次世界观的头脑风暴。

“我提出另一个假设,物质并非我们认为的物质,而是一种能量,甚至,它们只是我们的念头。”

这个结论非常惊人,虽然前一个结论说物质是能量,我还勉强能够接受,毕竟有质能转换公式在。但要说,物质是念头,这就有点唯心主义的倾向,难以让我认同。我且听听他是怎么自圆其说的。

“现代物理学有一个最伟大的发现,那就是物质就是能量。这也是爱因斯坦对人类所作的最大贡献,他向我们揭示,物质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所形成,不管是石头、木头、桌椅,你、我,包括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都是由能量所形成。”

这段话我可以接受,毕竟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总是转化为能量的。原子裂变与衰减,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我们叫原子弹。

“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并非真实存在,肉眼看不到的才是真实的存在。说得更明白一点,我们看到房屋、墙壁、身体都不是真实的,它们只是纯粹的能量,由于电子的移动速度非常快,以致我们的肉眼看不出来,因而认为它们是一个实体。”

一个原子中,最大的空间是电子的空间。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空隙,远远大于实物存在的空间。所以,物质中最大的体积是空的,有的部分所占极少。这个,在理论上,也说得过去。

“物理学家研究了三百年,想找出物质的本质,当他们探索得愈深,就愈感到迷惑,他们简直无法相信,在物质的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物质的本质并非物质,而是能量。你的身体看起来好像是由固体物质所构成,而这些固体物质可以分解成分子和原子,但根据量子物理学,每一个原子的内部有百分之99﹒9999是空的,以闪电般的速度穿梭在这些空间中的次原子,其实是一束束振动的能量。这些能量并不是随便任意振动,振动其实就是携带讯息,整个讯息场会把讯息传送到宇宙量子场创造物质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实相。”

此时的刘大哥,俨然成了一名大学物理老师了。一个没学好物理学的厨师是当不好一名优秀的佛教徒的。

“爱丁顿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说:我们总是认为物质是东西,但现在它不是东西了;现在,物质比起东西而言更像是念头。念头,没错,物质是来自念头,是来自我们的思想。如果不是先有飞机的念头,科技是无法创造出飞机的;如果不是先有写这本书的念头,这本书也不会呈现在你的眼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感知即存在,这话哲学上虽然被批驳过。但也不否认,不被我们认识的东西,在我们主观上,也不存在。

“如果你剖析一张画,你会发现它是由画布和一些颜料所组成,但一幅画之所以变成美丽的图画,并非来自画布和颜料等物质的总合,它是来自绘者,是来自绘图者的念头。如果没有那个想法,也就不可能有那幅画。把一块方糖放在瓦斯上燃烧,只会产生火光、热和油腻的碳块,可是如果把它吃进肚子,却能创造出许多事物,为什么?是的,是因为思想,思想把糖所提供的能量变成了梵谷的名画、台北的一零一大楼、肖邦的《波兰舞曲》和米尔顿的叙事诗《失乐园》,这些都是思想的结果;思想创造物质,这本书的写作也是来自思想,也是来自一个念头,至于对于你有什么影响,也要看你的思想。”

按他这种说法,那我也可以说,我生活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来自思想,以及思想所创造的结果。我的**、骨头与肌肉可被还原为百分之七十的水份以及没有多大价值的化学物质。然而,我的思想却使你成为你!

我突然意识到,这难道不是笛卡尔所谓“我思故我在”嘛。我们虽然批驳过他是唯心的,但我们不得不尊重他,毕竟人家除了是哲学家,还发明了坐标系,成为解析几何的奠基人。

“我们的每个思想和意念都负荷着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些能量会透过各种形式实践自己。你的思想会创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你的思想能让你陷入痛苦,也能让你离苦得乐。思想创造出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富有与贫穷、天堂与地狱……你生命经验的种种,通通都是你的思想所创造的。”

思想与能量在这里转换了,尽管我还没理清这里面的数值关系。

“所谓一念一世界。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我们外在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呈现。英国诗人米尔顿在《失乐园》有句名言:心是居其位,只在一念间;天堂变地狱,地狱变天堂。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念头,你的任何起心动念都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对面坐的这个厨师,难道年轻时,还是一名文艺青年?

“现代物理学家说在微小的原子里存有巨大的能量。原子是这么的小,小到连显微镜都看不到,它只是一个推论,但它却改变了整个世界,日本长崎、广岛就是被原子能量所摧毁的。正如同原子能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你的思想能量也是一样,相似的能量会吸引相似的能量,形成类似的能量团。当这些类似的团在宇宙中彼此穿梭、碰触,慢慢的聚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物质,形成了我们的世界,这即是思想形成物质的原理。”

迟早要说到原子弹,我是这早就预料到的。

“每一个思想,即使只是小小的念头,也会变成一个东西,而每一样东西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想法,也只是来自一个小小的念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不要轻忽你的恶念,说:我只是无聊乱想,我只是说说而已,我想应该没什么关系。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火花,也可能烧掉整座森林。不要小看你的善念,说:那只是一件小事,不算什么。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整个大池子。人们为善、为恶,都在一念之间,变好、变坏,其实就在一个小小的念头上。”

中国古代儒家,慎独慎微,每日三省吾身,是不是也是按这个道理来的?

“不要忽视小恶;火花尽管再小,都会烧掉像山那么高的干草堆;不要忽视小善,以为它们没有什么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大容器。生活是由小事所组成的,没什么大事,但小事累积起来就成了大事。单单一个小小的善念也许看起来没什么,但光是那个念头即是大大的福报。单单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看起来没什么,但光是那个行动即是大大的善行。”

这种由小见大,再归结为道德感的东西,有些太正经了,我听到后,想起了当年的指导员。

“思想具有能量,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所以语言具有很强振波。当我们说一些不中听、不吉祥的话时,常会听到人们说:快闭上你的乌鸦嘴!因为当负能量的语言一出,你已经在发出振波,更明白说,你是在吸引同频道的事件上门,这也就是为什么乌鸦嘴会特别灵验。”

我不知道好事不灵坏事灵的人,他们说话怎么会有如此效果。但是球王贝利的灵验程度,却有如神助。

“尤其是忿怒和怨恨时所说的话,那些话都带有很强的能量,再透过负向的振波,结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你一定也听说过,某些人因为一时气愤,说出了重话,后来真的发生严重的后果。这种事情在医院的急诊室履见不鲜,比方夫妻吵架,然后妻子气愤的对先生骂道:你去死啦!结果先生真的就死了;父亲气呼呼地对孩子叫骂着:有本事你就永远不要回来!结果孩子真的因为一场意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有时候气话坏话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受众心理状态而产生的,需要一个载体来转换。

“有人或许会问:我只是说说而已,又不是真的,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你最近身体的那些异常现象很像是癌症,你会怎么样?也许他也只是说说而已,但他的话对你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这事还得慎重。

“我在丽江有个朋友姓吴,几个星期来,老吴感到胸部不适、咳嗽,而且有点呼吸困难,吃药也无多大改变,随即住进大医院接受检查。结果诊断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恶性肿瘤,医师预测他只剩下一、两个月的寿命。这个悲惨、可怕、难以接受的坏消息,震撼了老吴和他的家人。得到癌症两天后,老吴便开始恶化。他感到非常虚弱,体重迅速下降。他开始无法离床,家人都认为,能够度过这个星期已属幸运。没想到医院打来一通电话。一个带着歉意的声音告诉老吴的太太,老吴根本没得到癌症!那个很窘的声音解释说,是医院报告弄混了。获知实情之后,老吴在二十四小时内立即离床。他的食欲恢复,疼痛也消失,而且行动自如。他的衰弱完全不见,留下的只是刚开始的症状:咳嗽与呼吸困难。”

今天的医疗实践中,有些病人,的确是被诊断结果吓死的。如果按正常规律,他本来还可以多活几年。我们平时,医生告诫病人家属要保密,也是这个原因。那些乱说话的人,有点不负责任。你说“我只是说说而已”,就像说“我只是放颗炸弹而已”一样。你说有没有关系?言语甚至比真实的情况影响更大。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埃默森曾经说过:“用刀解剖关键性的字,它会流血。”足见语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备了创造和毁损的能力。诗人安琪洛也谈到过言语的力量。她说,言辞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我们虽看不见言辞,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她相信,身边的言辞会渗透我们的生命。

此时,刘大哥突然问到:“你觉得,我对物质世界的理解,能不能在逻辑上自洽?”

“说得我都有点相信了,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反正很有道理的样子。”

“那么,两个道理是相反的,都听起来有理。该怎么理解?哪个对哪个错?”

对啊,排他律注定了,这两个道理如果都成立,那就真的无法判断了。我只好说到:“那就只有实践来证实了。”

“对,像你这种深受近代科技知识影响的人来说,最需要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而是实践。而密教每一步都与身心实践相连,所以,适合你。”

“那我该怎么起头呢?也就是说,我应该先干什么?”

“如果你要打基础,我建议你,先从嗑大头开始。这是密教中最基础的动作,但也有深奥的道理。”

“愿闻其详。”

“很多人问,磕头为什么有功德呢?这是有原理依据的,这些都是佛陀的智慧看见的。有什么样的原理呢?人的身体和心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身体的状况直接影响心理状态。身体虚弱的,就会烦躁、分别念多、易生气;身体强壮的,会很容易生起贪欲心;身体肥胖的,会非常贪睡、愚痴心增上。佛陀用智慧观察的时候,人的身体状况和心态、气脉都看的清清楚楚。所谓的气就是心的动态,心和气是一体的,如果身体哪个部位的气不通畅,心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说到这里时,刘大哥站了起来,对我一边说,一边比划身体的部位。

“我们身体的中间有一个中脉,中脉直通到梵穴,中脉端口的大小直接影响人的智慧。中脉端口开的越大,智慧越大、记忆力越好、理解能力越强;开的小,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差;如果特别小,就像傻瓜一样。一般旁生没有这个口,都是关闭的,所以它们特别笨。人的头是向上的,旁生的头是向前的,地狱饿鬼的头都是向下的。聪明还是愚笨,和头上的脉开不开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些佛陀全部看得一清二楚。”

我在他的指引下,重新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相应部位,想象到了几个脉的大致形象。

“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众生,该开的智慧脉不开,不该开的脉都开了。如果对轮回生起厌烦心,对众生生起菩提心,这些脉就都不一样了。科学说如果我们大脑某个部位的脉断了,眼睛就看不见了,耳朵也聋了,和这个说法有点相似。”

这与中医的理论有相似的地方,气脉不通,是所以疾病的根源。

“密乘讲了很多脉的作用,极密的续部里讲:人的心在心间,心在各种脉里面流动的时候,会生起分别念。烦恼心态生起的时候,密续称业气;智慧、慈悲、出离心、信心生起的时候,称智慧气。这两种不同的气在哪里流动呢?在脉里流动,我们修宝瓶气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开这些脉结。脉风明点的修法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些秘密,所以利用身体的某些动作、气的关要,逼迫关闭烦恼气走行的脉,让智慧气的脉全部打开,脉风明点的修法是这样修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里说到宝瓶气,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名词,刘大哥没过多解释,我也不追问了。

磕头,也有开脉的功效。我们的菩提心脉堵的特别严重,出离心的脉更是如此,现在通过磕头的方法将这些脉打开,脉开了,出离心、菩提心自然就有了。

“表面看来,磕头之所以有功德是因为对佛有信心,因为磕头特别累呀,忍受这样的苦行所以有功德。其实,这是肤浅的说法,真正的密意在于: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佛陀以智慧的眼睛看见智慧气的脉开了、业障气的脉关闭了,所以磕头具有功德的原理在这个地方。一般汉地人都是上过学的,对原理上面比较喜欢听,所以我们讲一下它的原理。”

看样子,这是要传授具体的动作与修法了,我也站了起来,跟着他的动作模仿起来。

“当然,排九节佛风,这两个闭上(大拇指按住无名指根部),还有大腿根部、腋下这两个地方都闭上,做金刚跏趺坐,这样做的时候,业障的气全部关断,然后非常用力的排九次气,不让业气往其它地方走,逼迫它从鼻子里出来,出来就没有了嘛,办法是这样的。九节佛风有其殊胜的关要,我们根本不知道秘密在这个地方。”

这虽然是所谓的可以公开的共法,但对于我来说,一切都那么新鲜。

“磕头的动作需要标准,不能自己创造,这样才具有功效。关于开脉,密乘有自己的说法,中间我们有四轮或者五轮三脉,五轮三脉当中有很多的脉结。从肚脐下面两个脉结开始,到头顶共有二十个结。脐下开两个结,我们进入资粮道,再上面开两个结进入加行道,再上面开一个结,见道,再上面开一个结,修道,这些都是一个一个增上。”

这个什么道理,我不太懂。刘大哥也以自问自答的方式,作了解释。

“这是什么原理,为什么脉会这么障碍?如果你是一位通达密宗的人,就会觉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心识是什么?心识是如来藏,因为外面的障碍,中阴身的时候,心识和父精母血融合在一起,变成现在这个身体,迷乱的身体依靠它,同时,智慧的如来藏也是在那里,但如来藏绝对不能依靠有漏的身体,它依靠殊胜的光脉,有漏身体的脉在外面,如来藏可以说是在里面。”

如来藏,这个名称在汉传佛教的经典里,也经常被提及,它的含义与功用,我也不太懂。

“如来藏,其实就是一种智慧的部分,身体障碍的原因,它受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它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佛陀知道这个原理,让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还有气的关要,使不通的地方都让它通畅。所谓的通,就是智慧可以发出来。当然这些脉结用仪器肯定是看不到的。”

中国的经络学说,仪器与解剖也看不到,但是的确有用。当年朱先生的那个文物,至今,历历在目。

“那这些脉到底有没有?实际上有也不是,没有也不是,有无都不能说。这样观想的话,它就有,不观想的时候没有。有的话,气脉的作用也是真有,现在的**变成了智慧的身体——虹身、大迁转身,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办法。现在我们虽然不太知道,也可以说不太需要知道,目前还不到时候,但是原理就是这样的。所以磕头有非常大的功效,不但身体健康上面有效果,如果是脉通了,出离心、菩提心、智慧这些都开了。以上是按照藏医和佛陀续部讲的。”

好几个专业名词了,在搞不懂时,刘大哥不解释我也不问。毕竟,自己的认识水平不高,接触时间短,他说到哪里我就听到哪里了。

“治病要找到病根,藏医和密续一致认为,众生疾病产生的根源都是来自贪嗔痴三毒。所有的寒病都是贪欲心引起的,所有的热病都是嗔恨心引起的,贪心嗔心的根本在愚痴心上面,如果把这三个消除了,所有的病就彻底好了。现在西医也发现,患者康复状况和心态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贪心和嗔心减少了,我们的身体绝对是健康的,如果彻底没有了,我们就会像佛陀一样,没有任何疾病。”

这与佛教经典理论相符合,所谓人生所有病,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三毒。

“因为磕头可以通脉,脉通气就通,气通能够控制明点,能控制明点的话,永远不会衰老,这些我们都是能够做到的,想不想做是个人的事了。我们不需要寻找其他健身的办法,这是最好的办法,其他的办法说不好还有副作用呢!佛陀是遍知,他想出的办法绝对不会有副作用。”

等文大姐再次出来的时候,刘大哥结束了教导。我也知道,他们下午要出去有事,我就上楼了,先练习一下,该如何磕大头了。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