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六十五章 刘大哥指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六十五章 刘大哥指引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通宵不睡的经历,对于我来说,已经有十来年没遇到过了。人处于极度疲劳之中,是因为身体与心理,太不适应。在上半夜跳舞的过程中,身体与情感的剧烈释放,下半夜看小胡发来的文件,以及对其的思考与回信,也极大地消耗了脑力,所以,此时的天亮,让我比较茫然。

我想睡一下,结果发现,怎么也睡不着。既然已经睡不着了,就索性不睡。最累的时候睡不着,有一种物极必反的意思,大脑里像一把挫刀,一切的是非远近,回忆与情感同时隐约袭来,你想理清头绪,却抓不住重点。

多年来第一次失眠,是我自找的。我决定,打一会坐,也许会好些。于是念佛号打坐,也不参禅,只默念佛号。

结果,迅速进入了停止状态。我是指,思维的停止,完全停止到,仿佛跟随身体的状态,心思也麻木了。一切如动画一般的思绪,突然隐藏于背后,一切窗外的白色,照耀我的全身。

只有一刻,就那一刻,我享受到某种类似的高峰体验,空是什么?那一刻,仿佛思想就真空了。什么也没有,想不起来我是谁。可能由于精力的缘故,主观上在逃避思想,思想也不主动产生。

什么时候佛号也忘记了,进入某种昏沉的状态。但是我明白,我自己在打坐。仿佛也有一点清醒。这是不是那种入禅的安定感呢?

当我要参照过去的理论,来确认这种貌似安定的感觉,是否对头时,杂念重新袭来,我又不安定了。却好像在跳,膝盖上面的肌肉在跳,血管内的血液在流动,我又感觉到身体了。

重新回到原来安定的状态已经不可能,那舒服的状态,竟然成了短暂的一瞬,就消失了,拉都拉不回来。凡有所想,皆是虚妄!

此时我处于尴尬的境地,是坐是躺是起是睡,无法决断了。而楼下,似乎也发出声音,好像刘大哥与文大姐,已经起来了。

算了,我决定还是要起床,假如睡下,即使睡着了,他们叫我起来吃早餐,也会打扰我,或者我的状态,也会干扰他们。我赶快洗漱,看了看镜子,除了因为喝水,稍有眼袋以外,没什么不正常。等我洗漱下楼时,我听到厨房内已经叮叮当当。

“你们早啊,这么早就起来了。”我进厨房打着招呼:“有没什么需要我做的?”

“你昨天晚上没跳够?我们还以为你今天要睡懒觉呢。”刘大哥一边拍着大蒜,一边对我说到。

“估计太兴奋了,回来反而睡不着了。”我转移话题:“刘大哥,这拍蒜的事,我来就行,你搞技术活。”

“没事,这就完事了。你出去,餐桌上茶已经泡得差不多了,你尝尝”。此时文大姐也说到:“一晚没睡,喝点茶清醒一下,快去吧,我们马上就好。”

没办法,我只好出来。喝了一口普洱,那熟悉的陈香,有一种厚重而稳定的感觉,顿时觉得内心踏实起来。

等吃饭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真是用心。除了几个凉菜泡菜之类的,还有羊肉汤,米线,很是丰盛。

吃完了饭,我主动起来收拾碗筷,他们倒没生分地拒绝。在厨房收拾时,文大姐说到:“小庄,你忙完了,上午也别说什么了,上去休息半天,中午吃饭时,我们来叫你。”

“还说,昨天晚上兴奋得没睡着,今天早上想睡个懒觉,虽然人太疲倦了,但就是睡不着。打了会坐,人是麻的,不知道该怎么好。不知道,上午睡觉能不能行。”

“没事,像你这个年龄,我倒下就睡。主要是昨天晚上兴奋了,再加上饥饿感,让你无法入睡。我保证,你吃了早餐,心就定了,就睡得着了。”刘大哥所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昨天晚上后半夜,我还真想吃点东西。

“对了,刘大哥,你家有没有书啊什么的,给我看,或许就好睡觉了。估计,这也是我成绩差的原因吧?”

文大姐笑了起来。问到:“你要什么样的书?”

“我在庙子时,见性师不收我为弟子,说我最好学密教。你们不是学密教的吗?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让我打个基础?”

刘大哥跟文大姐对视了一眼,刘大哥洗手时对我说:“你在外面先喝口茶,我这就进去给你找。”

过了一会,他找出来一本资料,封皮是自己装的,我翻了一下,是自己记录打印出的资料。刘大哥说到:“我觉得这本资料适合你,是原来一个上师介绍共法的讲座,根据录音整理的,如果你想初步了解密教,看这就行。”

我谢过后,就拿着这书上楼了。

躺在床上,打开封面,看到所谓的书名,就是简单的几个字《上师开示》,下面写的是:觉海记录。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上师的名字,但看无妨。

我当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冲动,这本厚书,我不准备从最开始看起,我想从最后一部分看起。可能,我想更快地看到,密教最专业最深奥的教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结果,如汉传佛教一样,最后的部分,讲的是回向。只不过,汉传佛教开示最后的回向文,只是短短的几句话或者一首诗的体裁,而这本书的最后部分,把回向的方法原理及功效都作了系统的介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文章。

第一个印象是,它说理与思辨的水平很高。与我原来印象中的密教不讲道理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其正文有理有据,完全与今天的论文有些相似。我把最主要的内容,通过手机拍摄,记录了下来。

他为了说明前行与回向的功德,先引述经典与前辈圣者的说法,这一点,与汉传佛教的大师们,没什么不同。

《顶金刚续》云:“诸多分别心收束,具有甚善意闻法,金刚心等三世佛,不予失念者加持。”因此,闻法时,应当有纯洁的等次(动机)和行为。诸多分别心收束是指清除救难心、求乐心及私心等恶念。善意指必须具有菩提心。失念是指器的三过失等。要舍去一切坏的行为去闻法。这就是说我们**、闻法及修法时一定要具备三妙法。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圣胜的无垢光尊者亦告诫道:“前行发心正行无所缘,结行回向引摄全善根,行往解脱之道三妙法。”

接着,他又说了前行、结行回向及解脱之道的三妙法。这算是整个文章的纲要,有点类似于学科简介了。

前行发心妙:利他禅修菩提。这两个条件必须具备:利他、求正果。这不复杂,也没什么难题,不用怕搞错,前后什么时候都可以想。这很简单,但很重要。这就是菩提心。谁要是拥有了它,谁就是名符其实的菩萨。寂天菩萨说到:“生了菩提心的刹那间,轮回苦海中的诸众生,皆可号称诸佛之长子,世上天人皆应行礼拜。”

另外,有了它像有了一个英雄好汉的护送一样,使确定的罪过可以制服,又像末劫火一样使不定的罪过全部消灭。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这样的功德不会耗尽,如《入菩萨行》云:“别的善业犹如芭蕉树,结了一次果即会枯萎;菩提心这宝树结了果,永不耗尽反而会增长。”

正行无所缘妙:上等根器者以中观、大手印及大圆满等的见为基础而禅修。没有这个境界者,就应保持清净、没杂念的心境,明白如幻如泡这道理进行修持,也可以说是正行的“代替品”。

结行回向妙:十方诸佛菩萨怎样回向,我也就怎样回向,就这么想也可以说是“同分回向”。这样的善业,好比是一滴水滴进了大海,所有的海水没干涸之前,这一滴水就不会干涸。就是说没成就之前是决不会消耗这种善业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修行的方法比修行更为重要。阿底峡尊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喜金刚也许会把你送到地狱或饿鬼道,也许会把你送到佛的果位上。”达波仁波切也说了同样道理的话:“法要如法地修,否则法会使你堕恶道。”这些话都是强调修行方法的重要性。

所要修的佛法,在西藏就有八大传承系统,都是佛法,不要去分别。如无垢光法王、萨班大智者及宗喀巴至尊被称为“西藏三文殊”。不管是哪一宗派,都属于佛教。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证悟全佛经不相违;知明诸论着均教诫。”好似一块白糖与一块黄糖,吃到哪块都是甜的,不偏向哪一宗派,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佛与成就者的智慧是等同的。”如此说来,我们应当有正知正见。否则,贤哲们自立宗,辩论真理时,有人会以贪心与嗔心去诽谤,这样产生了偏见与邪见就要造恶了。因此,无论是哪一宗派,都应该用清净心、恭敬心来看待,虔诚供奉才是对的。但也要知道自己生长在哪一宗派门下,这法脉是自己的有缘之法,以此法为主而修行使你得法益快,成就究竟果位的把握性大。如果放弃这法门就断了法缘。因此宏扬各自的法脉是应该的。

传承法脉是殊胜的,上师是有功有德的成就者,这还不够。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成为禅修大圆满者。所以即使法脉是大圆满也没有用;上师再好,弟子不去修上师传的法,就不会有成就。所以说,有了食物还得吃才饱,有了衣裳还得穿才暖,闻了佛法得好好修行才受法益。请大家记住无畏洲大自在说的这句话:“只是听听法不得解脱,穿袈裟不一定是声闻,没有了十二头陀功德,切忌行商谋利持家事。”我重视你们才把《智慧上师》给予传授,这密法不可泄漏,要根器好才受益。我想你们与众不同,大有希望,大家努力吧!

你们回去后,我要一个一个地问:“这个在何处?”、“那个在干啥?”。今后你们不要到处去“化缘”、积累“资粮”,要注意非分享受信财的罪障有碍于清净的修持。遍知者无畏洲至尊说:“信众布施的钱财物质,亡者关键时供的受用品,它会强断你的解脱之道,别浪费一针一线而供施。”这是告诫我们不要太贪财。以前我们都有过或多或少的财产,连身上的衣服、兜里的碗也难以保住的时代都经历了。财物使人受了多少苦,我们自己的心里应该清楚。过去虽然是那样,但现在还没有一点对钱财的厌离心,拼命去追求享受物质的“大快乐”的人,他绝对不会得到究竟的快乐之果,这是因为物质本身是苦因组成的。龙树菩萨归纳起来说到:“积累守护失去的苦恼,要知财物无边的祸根。”事实也是如此。先积蓄苦,中防守苦,后遗失苦,它具有这三种因素。相对来说,一个出家人,身不寒冻腹不饥饿就可以了。虽然清苦点,但这样心里轻松爽快得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第一次看到如此之多的圣者名字,虽然记不住,但我的印象是,密教中的成就者,也是很多的。

现在就算是认识了明智(本来面目)的人们,若不是一心一意、认真努力地禅修的话,就仅仅是认识一下,决不会达到高一层次的境界。

自以为是认识了明智,一座也不修,整天都在热闹、懒散、漫游与朝山等等繁华复杂的生活中度过,心一点也静不下来,就像一屁股坐在蚂蚁窝上,坐立不安。这些现象据说是“贝卡尔”魔王占有了你的心。如果真的是中了魔,修证就会自然失去,临终时除了平庸的心境外毫无收获,这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了。因此,请大家在一个平静的地方,专注一趣,吃苦耐劳地常修持,如提炼酥油时,需要反复搅动一样,至少禅修十年方才稳定。这样的话,修行大圆满的窍诀成就就快。

要不然,就像赞巴?珠青尊者(珠旺向巴曲真)虚拟所说:“如果有一个人一生中能念诵一亿遍《大藏经》的话,这功德不可思议,但他不会成就佛的果位。”这就是说,贤劫千佛当中没有一尊是诵经及朝山得成就的。你们不要东奔西跑,就算是围绕着整个地球转一圈也不会成就佛果。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走破了鞋子不如坐破了垫子。”米拉日巴尊者曾对冈波巴尊者说:“离别时,我有个最为殊胜的密诀传授给你。”于是给冈波巴看长了厚茧的臀部。

“如果你是遍知者无垢光尊者的传承,那就得长时间地依止上师,博闻广思,要得到全部的传承。”然而,现在有不少人给我讲:“闻佛法,学经论,太难懂,还不如直接闻大圆满。”等等不契合实际的话。我想他连心识可以享用的闻思都不懂的话,哪里会懂得超出心识的只有智慧才能享用的大圆满。这就是“杀不了山羊还说能杀牦牛”的大话。不要模仿这种人,要多闻勤思。

萨班大智者写道:“不学就成遍知者,此事若对因果错。”又写道:“明日死亦学知识,这生虽然不成材,来世好比寄存物,自己可去领取般。”事实上,博闻广思是大圆满的前行,像报春的燕子一样。法得到后,在一个寂静的地方专心禅修,“上等修行者每日增,中等者每月增,下等者每年增。”这就是说禅修的境界渐渐增长。要不然,像小鸟喝水时抬起头来那么短暂的时间内修不出高层次的境界。

现在有些人说什么“无修大圆满”,只要有了大圆满的见就够了,不用禅修。这话说得不切实际。虽然没有专注对境、执着的修行,但还是有持续禅修的本性。莲花生大士也说到:“虽然无禅可是有炼修。”又说:“瑜伽不是禅修是熟习,熟成自然则为禅修宝。”

要修持成自然之前,应当舍去掉举(散逸)、杂乱心等违缘。精进地禅修是很有必要的。无畏洲至尊说到:“贪爱情感是二取栓系桩,会面亲朋是善行的魔障,空话绮语是恶业之源泉。要注意这三大罪障的危险!”

我给你们再三地讲这些是因为“要事须当慎重”,请大家记住。

这大圆满法门,除有缘的个别人能享用外,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享用的。麦彭仁波切写道:“超出‘痴修心’的大圆满。”这就是说大圆满超出了心识所能享用的范围。现在修大圆满的不少人迷闭在清醒、昏沉、眼识及阿赖耶识等状态中,实是自以为是,枉费心机啊!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发慈悲心,修菩提心。《佛说三摩地王经》里写到:“身色似黄金,清净依怙主,作意此缘境,菩提为禅定。”如此说来,观想佛、刻经文、印幡文、顶礼、朝山及诵经等是最重要的行善积德。

然而得到了大圆满法门、已证得明智的人,去刻经文、印幡文、顶礼、朝山及诵经等都不如禅修的功德大。如果禅修的功德少于刻经文等的功德的话,下一世用我自身的血肉来给你们补偿。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有着有漏与无漏之别,心识与智慧之别,世俗与胜义之别,所以出现了功德大小之别。

请大家去找一个寂静的地方修持。入禅定时,明智本性要超出是与非、顾与虑、破与立、舍与取等,树立正见,持续修持。出禅定后,对上师三宝要恭敬,对可怜的乞丐要发布施,对众生要发慈悲心,因果取舍等行为即使是细微的一点过患也不能有。讲这个道理的一句话是:“己见要勇敢,行为要畏惧”。莲花生大士也说到:“我的见比天空还高,因果业比面粉还细。”又说:“见不依照行,行不依照见”、“外依契经行,取舍因果业。内照密宗修,二次第成就。密按阿底禅,即身成虹化。”无畏洲至尊也写到:“一心向往上师是究竟的皈依,承担利他的责任是发心的性质,正念与正知时时抚育自己的心是显密乘共同的转为道用,不要作一个什么杂事都会的‘中用’而‘能干’的人。”

德洛巴尊者对那若巴尊者说:“儿啊,真实了因缘的景象,直到证得胜义无生时,千万不要离开福慧二资粮的车轮。”又说:“虽然有了不求俗谛佛的大把握,也不要放弃积累福资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切切实实地去做好见、修、行这三方面,这样就“闻思者温和多,修持者烦恼少”。自己心里的贪嗔痴越来越少,十地五道的功德自然得到。无垢光尊者的教诫是:“熟练本性功德是证境,明知无常心无远谋略,生起净相无边恭敬心,慈悲心等不断发出来。”比如说,太阳本来就有热与光,并且还有消除黑暗的功能。同样道理,如实证悟智慧的瑜伽士也应该智慧增长,从中发出正信心等十地五道的功德以及经论中的词、义自然流露出来,这样才可以叫“开了悟”的人。

现在是末法时代,自称为“智者”、“成就者”、“伏藏师”的人不少。他们骑着马,背着枪,随口乱说话,烟瘾和酒瘾比谁都大,找很多女人,胡说预言,烦恼使之颠倒取舍因果,还说这是我成就者的外表行迹,使很多不知取舍的人走上左道邪见里。无畏洲至尊的告诫是:“山上苦修得来的诸功德,卖给有钱人家作消灾品,‘利他’事业发达傲慢气涨,是中了恶魔当心堕险境。”

和以前相比,自己的内心变了,变得贪与嗔的自相(实物)烦恼增多了,越来越违背佛法了。但还认为此现象是成就者的征象。你可知道,这是魔在捉弄你。成就者的征象是没有烦恼,厌离轮回,自发慈悲心,有利他的菩提心,具足净相及信心。恰美仁波切只说过:“老僧清净戒律即是成就者的大征象。”而没有说过:“老僧破了戒律即是成就者的大征象,老僧增多了贪爱即是成就者的大征象。”

如法不如法一定要分清楚。如果谁认为饮酒、吸烟、嫖赌均为成就者的特征的话,那么他必定是一个思维错乱的人。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说:“饮酒者不是我的徒弟,我不是他的上师。”从这句话我们得知,原来佛祖与饮酒者断绝了关系。律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里写到:“认吾为祖师的居士以上诸弟子,不酿酒、不斟酒、不饮酒。若不如此执行,汝不是佛家弟子,吾亦不是汝的祖师。”

吸烟者行为不好,又损害健康。虽然佛祖在世时没有人吸烟,佛祖没有亲自制定吸烟的罪,但是《律经根本律》中讲到了这样一句话:“根、茎、叶、花及果麻醉物亦之。”“麻醉物”包含了烟。吸烟增加烦恼,对别的戒律有害。常尝味嗅就上瘾这是贪,不知它的罪障是痴,与他人比又自慢是嗔,还为它说妄语、自满、贪图及偷盗等犯诸多戒造很多恶业。因此吸烟皆有性罪及遮罪。莲花生大士的授记中多次提到关于烟的名、义、分类、前因及罪过等等。“若能吃黑乌头毒药不伤身心者可用之。”就是说除能把烟酒的味及性转变为甘露的瑜伽行者可以享用外,决不允许贪者放逸无度地享受。

女人大都有多心、胆小、易依他、很吝啬及成见大等五大缺点。如果你成了她控制下的被动人,这样就难于脱离出来,要知道依她会耗尽善根,就像下了一场冰雹,所有的庄稼都被摧毁。

要注意具备了这些因缘,并非是成就者。正因为如此,大智者麦彭仁波切说到:“宁玛巴修法时,要注意贪爱的危害。”

现在的好酒、邪淫等不良行为早就被玛吉空行母说过,“黑衣粗毛布,黑饮麻醉酒,黑伴漏女人”等九种黑法邪道得到散布的授记已经实现了。所以说要注意有这种行为的人,实际上他是在破坏旧译密乘这殊胜的法脉。

所有的显密经典里没有讲到过可以享用实在的烦恼。要知道,声闻断烦恼,菩萨转烦恼为菩提,密乘把烦恼用来修道,大圆满让烦恼自然解脱。明白五烦恼即是五智慧的本性而修持,这也按照个人的根器善知方便。实际上消除烦恼是共同的目的。阿日班禅尊者说到:“断转道用等不同的法门,目的是消除烦恼,诸大智者的宗旨都是一致的。”

另外,当今社会有不少所谓的“活佛”,按道理讲他们应该是从极乐世界和莲师刹土等净土中为度化这娑婆世界众生而专程来临。然而,他们不是宏法利情,而是到处去寻找马牛羊等大供养来积财,一辈子为别人作吉祥及消灾等活动来度过。看到这种情景,我倒觉得那些净土中遇到了灾荒,缺少物质的东西,才安排人来找财似的。如果你是为佛法而来,那么请记住冈唐仁波切说的这句话:“若您是为宏扬佛法而来这世间,就应该有一点讲修两方面的贡献。积财搞世间法的身躯,一个富人家与有权势人家的儿子也可以替代。”就是说应该对教证佛法作出贡献才是佛菩萨的转世。如果你是为众生而来,修大圆满这殊胜法的密诀,临终法界得解脱时,与三千有情共同成就,不用去为几个人的“利他”而忙碌一辈子。

如果你是一个化身转世,不依上师,不闻教诫,不修佛法的话,你也会退落和灭亡。“无畏洲至尊是无垢光尊者的转世的话不应该有摄受之事。”有人这么说。但无畏洲至尊用事实反驳说:“不如此摄受加被的话,此转世化身就有退落或灭亡的危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目前,某某大德的所谓“转世”,某某成就者的所谓“化身”,都是些出卖灵魂的人。如经云:“如视鸥,知有水;如视烟,知有火;大菩萨,大智者,是何种,征知也。”又云:“有烟之山中有火,以有烟故。”这是以烟果证成火因的。用因明学中的比量来推断及了知隐蔽之事物或人都是可以的。

从前蒋扬钦则旺波尊者为阿吾仁波切作了一幅观音菩萨画像,画的背面写了一首颂偈:“外行犹如寂天大菩萨,内修成就夏瓦瑞自在,密为殊胜大悲观世音,晋美曲吉旺波虔祈请。”这幅画呈现予巴珠仁波切时,巴珠仁波切很不高兴地说:“这是依名字为根本的魔作”,边叹气边往山上逃跑,七日后才返回。要知道所谓的“活佛”这名字都不是轻易用上的。唉!这些话是我多嘴,该讲的和不该讲的都讲出来了。

何故说呢?嗡班杂萨埵吽!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千万不要跟随这种人,要有思想行为自拿主意,坚持修行。无垢光尊者的教诫是:“你住在城市、寺院及山洞等处时,请别找特殊的亲朋好友,与谁接触都保持不亲又不怨的心态,一定要自拿主意。这是我的心里话。”

有的人不但没有正见,也没有修证,又不坚持禅修,还希望中阴间得度、法界成就及往生净土中。这种人不懂佛法的理论依据。现在你的梦境光明自然解脱的话,中阴间就能得度。现在有了圆满资粮、成熟有情及清净刹土的因,必然就有希望往生刹土之中的果。仅仅是希望而不去修持是不行的。如米拉日巴尊者说到:“自己持戒不清净,就不要希望愿力实现。”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才会把灿烂的功德从内心中爆发出来。不用去问:“我登了何地?得了何道?”及“我将往生哪刹土?”如此等等的认证及授记都没有必要了,这是因为禅修的征象在自己的三门中发现,量度在自己的梦境中了知,来世去何处看看自己的心即可明白。

自己好好修持佛法才能得成就。要不然,想自己的上师比谁都好,教诫比任何法门都殊胜,只是这么想,不去修是没有用的。没被过去的诸佛菩萨度化的自己,还孤零零地漂泊在轮回的苦海中,这不是诸佛菩萨不度,更不是诸佛菩萨没有加持力,而是靠单方面的他力是不够的,就像一块石头用投石带抛出一样超度是不可能的事。经云:“诸佛不用水来清洗罪障,不用手拔除众生的苦,更不把自己的证悟搬到别人的身上,而**性寂静即得解脱。”又云:“我把解脱之道教予你,要知道解脱还是靠自己。”

如此所说,还是我们自己努力地修持才有成就的机会。我们算是师徒关系,但是我不具足上师的性相,就作辅导老师般为你们传这些法。今后你们不要找太多的去处,一个人住在寂静的地方禅修。这样的话,我为你们而感到高兴,我传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们三时所作一切善业功德都集中在自心而回向。如云:“回向这不尽之道,是故增长变化法。”回向使善根不耗尽并且发展。米拉日巴尊者说到:“我这住在山上的修行者,与供养食物的大施主们,有共同成佛的缘起。缘起的精要是回向。”

就是这样,记住回向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请大家共同回向吧!

本想看看就睡觉的,谁知一看就丢不了,这文章我虽然不是完全理解,但其说理的透彻以及方法的简便,即使让我这个门外汉,也感到很有把握。

我知道,要完全理解这篇文章,需要漫长的时间。我现在终于感觉到自己有收获了。如果早餐让我有身体的收获,这就是心灵上的收获。一个自得意满的人,是睡得着的。

临睡前,我记忆中浮现其中一个词:大圆满。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