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二十六章 佛是大医王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二十六章 佛是大医王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休息期间,大家七嘴八舌,居然有台湾来的信众,也加入了我们这个组。他们说话时,我隐约听到,这个医生原来就是台湾的医生,后来也是在台湾出家的。台湾佛教与大陆佛教同出一门,但经过几十年不同的发展环境,也显示出不同的传教特『色』。

更何况,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庙子请他来给大家讲人生与佛教,效果还真不错。

我跟万师兄简单交流了一下,觉得这个医僧讲的是人生观,感『性』的东西多,主要是为了打动普通人。

但万师兄却不这样认为:“他讲的是苦,苦是四圣谛之首。况且,身体的苦,按他的说法,是苦苦,是最容易体会的,所以,对于这些普通的信众来说,大家都有共鸣。你要说的感『性』,是说他在以情感人,大概是说的苦苦的这部分。”

“你还听出来,他还讲了其它部分?”

“对,佛陀说有三种苦,你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苦苦,坏苦,行苦”我回答到。

这是佛学的最基本问题,在万师兄这个哲学教授面前,我就不多嘴了,他肯定清楚这三种类型的苦,所包含的所有解释。

“他讲了坏苦,你听出来了吧?”

我觉得是那么回事,这位师父所举的例子,包括了许多坏苦的内容。比如贫穷与富贵的变化,比如幸福后的痛苦变化,由健康到疾病。最后,他说了由生命到死亡。所以,我点了一下头。

“你既然知道他讲了坏苦,在大众中,用什么感『性』方式在起作用呢?”

“恐惧,对吗?”

“对,通过引导大家认识坏苦,让大家产生恐惧的情感,从而引导大众发起生死的迫切心,这种生死心切,是学佛修行必要决心产生的条件啊。”

万师兄这一提醒,才让我明白过来。这个师父所有讲的医生的事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大家更加信仰佛陀。

“行苦,是世事无常的意思,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人,也从师父的故事中听出点味道了。但是,这是属于纯粹理『性』的东西,光凭事例,只能让大家有点觉悟。要真觉悟到行苦,按前辈们的说法,除非是悟道之后的圣者,才可以真正体验的。”

表面的故事会,真正的劝法场。

短暂休息后,法师又开始了他的故事。虽然比我们后来的这一组也是从中间开始听的,但并不影响大家的理解与兴趣。虽然还是与前一切一样的医生与患者的故事,但我明显听出,联系到佛法的因素,多了起来。以下是他接着讲的内容。

有一位口腔癌的患者,作手术切除,而下巴骨因为癌的蔓延,也切除掉了,只好用这胸部的皮补上来,不得已,他成为没有嘴唇的人,怎么吃饭?他不能吃饭,,只能吃汤圆,而且要躺着吃,不然会流出来。然而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嘴巴,就没有所谓“把嘴巴闭起来”这么一回事。你看这些人在痛苦中必须怎么样的努力支撑,有时候我会觉得为什么我这么的安逸呢?我们这么样的受苦?然而有这样努力过来的人,都有不一样的心境,他们对人生都有不同的体验,而能深信佛语。

我每每觉得,有时候,对年轻人讲佛法讲得唇焦舌烂还是不肯相信,如果像我们病人这么苦啊,没有别的,只问:“难过吗?”“难过。”“会痛苦吗?”“痛苦。”我说:“佛说世间是苦海,念阿弥陀佛,把心转向光明,离苦得乐。”马上没有第二句话就开始念阿弥陀佛了。怪不得说“十方三世一切佛,以八苦为八师”,苦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我们真正要等到这一天吗?

另外一位口腔癌的病人,他是一个盲人,口腔癌蔓延到颈部,脓从面颊不断流出来,他的媳『妇』告诉我说:“我每天在家里洒多少香水都没有办法消除这个臭味。”末学听了,私下告诉他的媳『妇』:“看您常常陪您公公来看病,知道您是很孝顺的,照顾癌症患者很辛苦,但佛说‘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您尽心照顾他,让老人家欢喜、自然福报无量。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会生病,我们怎么对待长辈,孩子就会学着榜样来对待我们,我们要留意,即使极微细的言语行为,都尽量体贴病患无可奈何、痛苦的心境,老人家自己也不愿意发出臭味,现在每三到四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患肿瘤,假如是我自己,也无法发出香气,他是不得已的,您能多一分包容,就添一分福气。”

因为他看不见医生,就都很仔细的问、很仔细的倾听。“我这个病到底怎么样,你告诉我实情没有关系,我就是唯一挂念,我的儿子还有一个没娶媳『妇』”。唉!人真有无穷的烦恼啊,这么痛苦了还有‘儿子没娶媳『妇』’一大堆的事。

一个人没有能够顾自己以前,实在没办法照顾其他什么人,没有办法超越过自己的苦海时,实在也没有办法度任何人超越苦海。

还有一个患者,胸前剌龙刺虎,大概以前曾一度是叱吒风云的人。自从他得了口腔癌以后,很难能可贵,他开始发奋,真诚的忏悔,他说:“我是活该”!他没有一句的怨言,又很诚恳忏悔,帮助其他病人,尽力修善,对别人而言,有如世界末日的状况,他却勇敢坦诚地将它化为洗心革面修功补偿的良机,虽经历了许多落泪的苦楚,但终于突破而胜利了,内心的胜利,还比身体的胜利更可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常常可以听到病人埋怨:“我这一生不曾坏心毒行,也没做什么坏事,天公无眼,竟让我得这款病,这么痛苦,”然而,让我们深深反省,真的吗?真的没有坏心毒行?真的都没做过坏事,那显然是圣人了。假如对照佛陀的教导,从小到大,遇不如意事就生气,出言不逊,贪吃、为口腹之欲,不惜小鸡儿丧母成孤儿,不惜小猪一家生离死别,说不诚实的话,做事不认真,对父母多顶撞,不体贴………无一不是贪嗔痴的坏心眼。种过果菜的人都了解,种子虽小,长出的树木果实不小!

果报没有现前时我们可能勇敢地说他人坏话,或在愤怒中伤害别人的心,勇敢慷慨请宾客吃活海鲜,果报现前才知苦不堪言,苦时便求消业障,广公老和尚说:“须从身口意消根本业障”,换句话说,为了自己营养贪吃时,想到这鲤鱼、这泥鳅也是十方如来怜念的众生,如此算来也是我兄弟,如来在念它、母亲在等它;本来想大发脾气的事,因了解到幻化,而不再动怒;忍不过很想骂人时,想到他也是阿弥陀佛日夜忆念垂手要救度的人,他也有被业力束缚不得已的苦衷,就转而念佛忆佛,能积极转变自己,不被一向习惯『性』言语、行为、意念所障碍,业障就会消除,疾病的苦也会在慈悲柔软的心念中销融化解。

有一位南投名间国中的老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病人,每天我在病床旁边,总抱着一种学习的心境来倾听他们的教导,他来住院的时候,肿瘤已经蔓延到脊椎骨,压迫到脊髓神经,双脚完全不能动了,经过紧急放『射』治疗以后,勉强可以撑拐杖活动,近在旁边(在我们走起来是二、三步)的厕所,对他来说是遥远的距离。每每看他奋斗着从床上起来,撑着上厕所,虽然他的身体非常虚弱,但眼睛非常的有神,后来他更衰弱,吞咽很困难,讲话也很困难,肿瘤侵蚀了脑神经,睡觉的时候眼睛也没办法闭上,后来腿又骨折,在这种病况中,他告诉我:“可惜啊!我现在已经不能教书了!”(他曾经是一位非常认真教学的老师),他说:“我经历人生这么大的磨难,这么大的痛苦,我了解这个人生,了解一切人的痛苦,我会更加的来爱护学生,可惜我已经没有机会了!”我说:“您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师,光是在受苦中能发这样子的愿心,就是非常令人尊敬的。”

他从床上奋斗着要起来,但只能将头抬离床铺半尺至一尺,我们是一跃而起,他奋斗得满身是汗,只能拼三、四十度的距离,但是他很勇敢,他告诉我说:“我今天可以爬到这样的距离。”对我来说,他起身三、四十度的这个角度,比我看“飞跃的羚羊”在“世运会”上飞腾更有意义,因为这里头包含了他想要奋斗着起来,再继续站在讲台上来爱护学生的那种爱心。我们每天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常常计较芝麻小事而自寻烦恼,对工作也多埋怨,有身体也不做好事,想想啊!一个已经躺在床上的人,他就是苦于没有机会能更多爱他的学生一点、多照料他的学生一点,虽然他终于没有能再站上讲台,但他那一念真诚的心,已经使他站上了永恒的讲台,作我们千千万万人的老师。

曾有位末期舌癌的患者,他的癌已从舌头穿过了下巴长到整个下颚满满的,他从强健可以走路,到需要二个女儿搀扶,到坐轮椅,到没有办法动弹。这个癌腐烂,每天滴滴答答的流脓,他每次来换『药』的时候,就问我:“为什么越长越大呢?”(他已经讲话讲不清楚了),就这样无力地躺着,我给他换『药』洗这个创口,他那种眼神,好像问着“我到底会不会好呢?我快要死了吗?”那一种害怕的神情啊!这是恒河中生死的影像。

一切众生在面临死亡时,都是感觉孤单、害怕、恐怖的,即使一位有八十多年人生阅历的老母亲,当她六十岁的儿子去世时,她依然会依在我的怀中哭得像一个无助的孩子,颤抖又冰冷……。

有一回去听经时经过中华路,天冷了,卖鹿肉的摊子正新开张,末学骑摩托车过去,正望见笼中三只鹿儿相依偎,那眼神多么熟悉!多么像末学每天所看到病床上彷徨的眼睛,“我快要死了吗?救救我!无论用什么『药』,什么方法……”可怜的小鹿,放了它们吧!放它们归回山林吧。它们的呼吸一旦停止,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再让它奔跑,赶紧找卖鹿肉的先生商量,请求不要杀它们,我们听经回来会来为它们赎命放生,卖鹿肉的人一听放生,沉重地感慨:“我是养鹿爱鹿的人,不曾杀鹿,因为经济失败,不得已今天第一次要杀鹿,我也很痛苦”。听了他的话,末学不禁要哭出来,众生造业受报中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其实每一个人内心都有悲悯的佛『性』,这也是阿弥陀佛不断宽大包容,只期盼我们一念回心向光明的原因。几位学长慈悲照料鹿儿过夜,清晨将它们护送去皈依三宝,归回山林,希望它们永不再被网捕,也愿网捕之人,发菩提心,逢善因缘,改行转业,莫继续杀生而尝苦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病人床下或桌上,常常都放着一小锅或一小盆活泥鳅、活鲤鱼,准备进补,末学每去查房就听见鱼儿挣扎跳动的声音,有一次去看一位二十七岁患『乳』癌的小姐,她是位基督徒,这年龄患了『乳』癌,您可以想像她内心的痛苦,在检查台上她的双手总是僵冷的。那天一进病房,就听见床下一些跃动,末学心中一阵触动,就告诉患者说:“我听见您床下有人向我们求救!”她瞪大了眼睛,末学问她:“当您知道得了这病时,一定很希望有人救您对不对?”她点点头,末学告诉她:“床下的小泥鳅,想到它快入热锅,心中的感觉就和您这时心情一样,您愿意作它们的耶稣?它们在向您祈祷,您看!”我们一起看着鱼,她的眼眶红了,末学说:‘您发心救他们,当您有困难时,自自然然会有人来救您的!’她欢喜地答应放生了,台中商专的学长慈悲地来为她放生,鱼儿新生的欢喜,似乎也鼓起她颓丧的生机。

末学有时向病人说:“您这锅活鱼卖给我好吗?”病人常答:“医师您要吃,送您吃好了。”末学说:“我吃素、不吃鱼,我希望买您这锅鱼去放生,以此放生功德祈佛保佑您能像这鱼得获释放一样,重获健康,早日回家团聚,不再受病苦。”濒临生死交关,已饱受苦楚的病人通常一下就能领会“我和鱼儿一样,鱼儿和我一样”,而将心比心发起悲悯。一念之慈,和风甘『露』,患者去放鱼重生的感触与心意,远比吃鱼更能滋润他们的生命,鼓舞他们的生机!

有一个年轻人,半夜出去,可能看了不良少年一眼,就被捅了一刀,躺在路上,后来被抬到医院里头来,他的肠子跑出来,肝受伤,胆也破了,记得那天半夜我们替他开刀,在开刀前因为他没有半个家属能够赶到,院方只好先给他照相,免得这个刀开下去有个三长两短,将来不知如何承担,(在我们这个社会,救人也不太容易就是了)。他才刚刚订婚还没结婚,您可以想像他未婚妻后来赶到惊慌的样子。我们肚子里头并没有装一些很美观的东西,佛告诉我们‘不净观’,我们可以常常的观想一下。如果相亲的时候拿一张肠子『露』出来血淋淋的照片出去,能够答应的人,恐怕很稀有吧!

有病人作骨科治疗,由腿上面『插』一枝金属棒进骨,再穿出对边皮肉来,下面也『插』一枝,穿过皮入骨肉,再穿出来,你可以想像到病人当时脸部的表情和哀叫声。惨厉的哀叫声,可以令闻者都心酸凄恻。啊!如果是我们会有什么微笑安详的表情吗?大家自己揣度一下。您看过夜市场卖烧鸟的吗?就像这样子一只一只串起来。所有会发生在其他众生的痛苦,也都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上,当这个事情轮到自己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痛苦,一点都不好玩,但是有时候,我们很轻易的把它加在其他众生的身上。

悯念众生苦,也为了长远的幸福,请大家不要再这样做,以免“戏笑杀他命,悲哭入地狱”。

在一遍“阿弥陀佛”过后,我们组的时间也到了,因为后面又来了一组,我们就必须离开。

在离开后,发现小胡与小戴走在最后,还跑到庙里的大殿里,估计是去拜佛或者烧香去了,我们用不着等他们。万师兄说:“他们年轻走得快,我们先走吧。”

带组的时间长了,也就不需要严密组织了,大家自然抱团,前后照顾着下山。我跟万师兄在行进途中,难得地走在了一起。

“前面你问我三苦,我听说,还有五苦、八苦的说法,有区别吗?”

万师兄是理论专家,不如趁此机会,跟他探讨一下基本理论。万师兄回答到:“所谓五苦八苦的,都属于三苦中苦苦的范畴。仅这苦苦,就有这些分法,所以,苦圣谛是佛法的重要基础,衍生出大量的理论系统来了。”

说到这里时,我们身边的许多人,也都要求万师兄说得细一些,毕竟,这些人中,虽然许多已经皈依,成了居士,有的人也有长久的念佛打坐的实践,但理论上的思路,还不一定有万师兄清晰。

讲课不仅是万师兄擅长的,也是他喜欢的。“苦苦是我们感受最直接的,所以细分的类型就比较多。所谓五苦,其实是把八苦中的前四苦合为一苦,其实与八苦的内容是一样的。”

他声音起说越大,听的人也越来越有兴趣,队伍行进的速度也自然慢了下来。我们并不着急,毕竟下山时,大家体力还好,时间也够。

“生、老、病、死,这是四苦,大家都清楚。后面还加了四苦,合起来就是八苦。如果把前四苦合为一个苦,就是所谓的五苦。后面加的四苦,大家理解起来,估计稍微困难一些。”

“首先说两个,一个叫怨恨会苦,一个叫爱别离苦,像中国一句古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你越恨谁,就越躲不开谁,这是怨恨会苦。在西方,也叫墨菲定律。虽然是个心理感受,但确实有真实的成分,大家都有体验,对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时,有个女居士突然大声接到:“是的,相处最久的人,最躲不开的人,往往是冤家。”

说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夫妻是冤家,这是中国人爱恨交织的说法。

“夫妻本来因爱而聚”万师兄说到:“结果,我们往往碰到一种爱别离苦,不光是父子亲情之爱、朋友亲情之爱,就是男女之爱,总在变换猜疑与分手的压迫之下。古人说恩爱夫妻不到头,这种苦,大家没尝过,也见过吧?”

有人在鼓掌了。对啊,人到中年,哪个没点故事呢?经历过感情故事的人,就知道,真爱到头的奇迹,都与自己无关了。我,也是其中一个。

“最后两个,分别是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求不得苦,大家不仅人人都有,而且每时每刻都有,在哪里都有,遍满一切众生一切时间与空间,对不对?”

人生的所有追求,都有失望的一天,这就是求不得苦。即使所谓求到了的,也发现,那目标已经不是当年那么美好了。比如过去羡慕百万富翁,以为那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天我自己就是,但却充满了烦恼。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为一个人求一个单独的目标,是不现实的。

“而五取蕴苦,这个不太好解释。当然,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去简化理解。这里的取,就是贪求的意思。贪求什么呢?『色』想受行识。用什么贪求呢?用我们这身心。我们想摆脱这种苦,以为贪求得到就可以了,结果坠入永远无法满足的无底洞。”

说到这里时,不知道谁叫了一声:“小心,别掉下去了!”

原来,一个人站在一个岩石边拍照,差点掉了下去。这个情况,简直就是万师兄提醒的现场教学。我也吓了一起冷汗,我是负责安全的,差占失职了。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