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万师兄故事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万师兄故事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庙子从第三天起,就对我们这些居士们,采取和尚一样的生活管理方式了。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坚持日中一食。

也就是说,每天中午才吃一餐,据说这是佛祖传下来的规矩。而钱老师虽然赞同,但他也说到:“时代在变迁,佛祖传下来的东西,也变了不少,总算能够够恢复一个把了。”

我问到:“其实要说恢复,怎么不全部恢复呢?”

钱师兄笑了笑:“说得容易,当时有粪扫衣、乞食,现在能够恢复吗?”

我明白他所说的意思。所谓粪扫衣,当年佛祖在世时,佛家人,衣服,是用什么坟头、垃圾堆捡来的布片,随便缝一下,颜色如同彩旗,破烂并且低贱,这是要大家,对衣着等外在的东西,要有舍离心,不要执着任何外缘。而乞食,就是讨饭吃的意思。

当别人愿意给你一口饭,你就有吃的,不给你就到下一家试试。别人给的饭再差再冷再脏,你都要吃下去。这叫无分别心。

但是,到今天,这种制度完全没有坚持下去的基础了。着粪扫衣,本来是破除对外在的执着。但今天,一个和尚穿着这衣服,就完全是污染环境,让人生厌,更别说相信你的佛法了。

对于乞食,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就开始发生变化。因为在中国那个农业社会,处到讨饭不仅被认为不体面,是寄生行为,而且对个人健康,也不好。基本上,群众是比较鄙视这种行为的。修法的目的,不仅是要解决自身的问题,对大乘佛教来说,度众生,传播佛法,也需要随顺人民的意愿。如果群众讨厌你,那么,你的法,就没办法进入人民的心中。

戒律的改革,是宗教史上重大的事件。为了让戒律符合当地人的习惯,依据佛教随顺众生的原则,各地都依据相应的风俗,改变了规则的内容。

比如西藏,蔬菜很少,而人体的热量,在高寒地区,主要靠肉食补充。所以,在藏传佛教的规定中,对部分肉食的禁忌开遮了。所谓开遮,就是放开的意思。

内地佛教中,对戒律影响最大的,是百丈清规。僧团的管理,必须要有制度。因为内地大型寺院的集中,所以,制定的规则就非常复杂。这就像部队,为了统一性,就必须制订复杂的条令条例。

百丈禅师制定的清规,适合于中国这个农业社会的基本形态,在生活和生产上,制定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定,奠定了农禅的基本格局。从此,寺院摆脱了经济上对官府和社会上的依赖,形成一个自足的传统小社会,保持了宗教的纯洁性。

这种制度,不仅带有经济上的适应性,而且带有宗教上的统一性,所以,虽是禅宗的规矩,但其他宗派马上就认可了这种做法。

唯一还可以保持的传统戒律,就是日中一食了。从营养角度来说,只要中午饭吃饱,是可以支撑一天的活动的。从修法来说,肠胃清淡,也有利于练功打坐。

如果在佛堂这样狭窄的空间里坐上百人,放屁的、打嗝的、体味、口臭,如果太多,起码影响卫生和心情,况且,在神圣的佛像面前,也不庄严。

这个戒律虽然是最好执行的戒律,但对于初次执行的我来说,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中午吃得虽然比较饱,但是到了晚上吃饭的时间,就有点饥饿的感觉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对食物的渴望,让我几乎流口水。

夜晚打坐时,总能够听到胃里咕咕的响,心思总是无法宁静,根本用不起功来。这天晚上,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在温州,我与妍子坐在桌子边,妈一道一道地给我们上菜,全是四川最好吃的东西:烧白、香肠、鱼香肉丝等等。但是这种美梦,被一阵说不清楚是胃烧还是痛的感觉搞醒。我知道,此时,胃按时间开始磨了,此时是最难受的时候。我本来想起来倒点水喝,起码可以混个水饱,但看到大家都睡着了,怕吵醒了别人,只有坚持挨下去。

昏沉到半醒,一直到天亮,这个过程,比在部队跑五公里还要难受。有什么办法呢?只有坚持。

到第二天早上,洗漱时碰到万师兄。他突然问到:“昨天晚上很难受吧?”

“你怎么知道,我是吵醒你了?”

“我睡觉,总是有一半清醒的。”

“什么意思?”

“为了梦里能作主。”

好玄乎的回答,我不得不追问起来:“师兄,你这怎么休息得好?但我看你白天,还挺有精神的。”

恰好,今天上午,有一个外地佛教协会的考察团要到这里来,法露师和见性师要接待,要求我们上午自己看经,或者互相谈体会。

我就找万师兄,寻根问底。他才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从小有先天性心脏病,活得有一天没一天的。父母找了好多医生,也没有办法。后来,长到十几岁,医学已经比较发达了,他做了手术,这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从小以来,我就知道生死时速。生命的短暂,让我珍惜每一天。后来做了手术,虽然能够过正常人的生活了,但我这种对生命的看法,始终没有改变。我觉得,与其同其他人一样活几十年,不如找到某种方法,使生命有永恒的意义。大约工作到三十五岁的时候,我又得了一场病,我的心脏虽然做了手术,但那场病也让我脆弱的心脏,受到了新的生死考验。我知道,以我的身体,随时都有可能过去。对生命的短暂性,体会就更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后来,万师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一个熟人。其实,那个人,是他在医院认识的病友。那个人是胃癌,做了切除手。这个病友,即便能够多活几年,生存质量也不会太好。

“那一次,本来是带着本公司的几个同事去旅游的。我自己身体有先天性疾病的基因,所以对结婚就很慎重。再加上,大学的初恋女友分手了,所以,我对爱情和婚姻就不报什么希望。恐怕我这个人结了婚,有了孩子,如果我早逝,也是对老婆孩子不负责任。正因为我在公司大小是个领导,又是单身,所以,公司出差带队基本上就是我的事。那一次,是和同事们出差完成了任务后,到附近的一个风景区旅游,算是犒劳同事们的辛苦。”

这个万师兄,讲话很有层次,内容也比较精简。他的生世与状况,几分钟就说清楚了。他是大学生,他是单身,他是公司领导,他有病。这几个关键词,就解释了他的人生观。

“那一次在山上的寺庙去,据当地人说,那个寺庙,抽签很灵。许多年轻人喜欢凑这个热闹,大家就一起去了。我倒不赶那热闹,就一个人到处转转。结果,转到那个法物流通处附近,看到一个扫地的居士,感觉有些面熟。结果,是他先把我认出来,他真是我那个病友。”

我问到:“他在那上面干什么?”

“对啊,当时我也这样问他。他当时估计已经六十来岁了,这么大年纪,一个人跑到这寺庙来扫地,为什么?对方说,他是抱着临死抱佛脚的心态来的。反正死在佛前,总比死在医院强些。想不到,过了这些年寺庙生活,反倒离不开这个地方了。他现在比以前健康多了,脸色红润,肌肉有力,完全比正常的六十岁的人,还显得年轻。这种奇迹,很让我震惊。”

后来,这个病友就给钱师兄介绍了,他在寺庙生活和修法对他的帮助。他的胃虽然切掉了三分之二,在家里要少吃多餐,还只能吃流食。但是,他告诉钱师兄,人并不需要吃那么多,经过训练,一天只吃一餐就够了,不影响健康,甚至更健康。

“从那次起,我就对佛教有点兴趣了。毕竟我是学科学的,这种有点反常识的事,肯定有不一样的道理。庄师兄,你第一天只吃一餐饭,不适应,并不是你身体有毛病,而只是你的习惯而已。当你的身体和心理适应了日中一食,你反而会更健康。”

他这话题说了半天,完全是在为了帮助我克服最开始的难受心理。

“万师兄,我看过弘一法师的断食日记,知道人可以少吃饭并且可以不吃饭,这在一定时间内,不影响生存和精力。经弘一法师的人品,他不可能骗人。当然,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是这么难受。甚至,我有个疑问,这种只吃一餐饭的规矩,是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我是不是恰好就是那个不适合的?”

“你是个健康人,见性法师不会看走眼,你肯定会适应。毕竟,像我这种人,都经历过辟谷,何况你呢?”

“什么,你亲身经历过?”

虽然听过许多传说,也相信弘一法师,但一个曾经辟谷的人就在自己身边,也还是蛮惊人的。

“对,自从碰到那位病友之后,我就发现,佛教中,有一些很能够实用的东西。你知道,我们这种理工男,不太相信纯粹的理论和信仰,我们需要实证。第一个实证,就是在那个庙子里,病友告诉我,有一个班,在夏天开,可以对居士开放,可以练习断食。我就报了,并且皈依了其中一位法师。当然,我这个人,如果发了誓,受了戒,一般不会破坏它的。用身体做实验,不可能进行错误操作。”

听到他这样说,我马上联想到初中,老师说化学实验,浓硫酸与水混和的实验,要沿着试管壁缓慢地向下倒,并用手凭空给我们做了演示。他强调,所有化学实验,不允许有错误操作。如果这个试验错误操作了,后果很严重。

有同学马上问,有多严重。老师的回答:“那你就破了相了,那你就找不到女朋友了。”逗得全班哈哈大笑。

我们当时的乡中,根本没有化学实验室,河边虽然有的是水,但老师没有硫酸,更没有试管。这种空对空的讲解,因为他的幽默,让我记忆至今。

万师兄说得对,拿自己身体做实验,怎么敢错误操作呢?从他的世界观来说,出离心中足够的。从他自律的习惯来说,他守戒肯定会严格。

“那次上山,修行了大约一个月后,就开始了断食试验。先是让你喝点米汤吃点苹果,渐渐减少,到四五天后,就没有任何食物了。我也看过弘一法师的日记,跟那操作方式差不多。效果上,我略为差些。毕竟,我不能跟法师那样有功德有慧根的人比。完全没食物一周,前两天,我还是有点错沉,没精神,有时烦燥。但渐渐适应后,发现并不影响自己念经打坐,就这样过来了。最后渐渐恢复饮食,发现自己的身体不仅没有变坏,居然比以前更有精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是什么原理呢?我对佛门的东西不太懂,也不太敢问这个问题。

万师兄估计到了我的心思:“你不要企图找原理,干就完了。毕竟,你我都没有开悟,推测的原理,是不算数的。”

我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你是长期庙修练,还是像钱师兄一样,抽时间来?”

“我父母还在,我得安心工作,把家庭的义务尽好。毕竟,他们只有我这一个孩子。等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我才有可能完全出家。更何况,我在公司,也属于技术上的负责人,这上百人的公司,暂时还没找到我的替代者。如果我不干了,怎么对得起股东和员工呢?”

这是个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感都很强的人。一个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知道怎么干,这就是高人。

“那你就是如钱师兄一样了,每隔一段时间上山修行?”

“差不多吧,我每年的假期,我跟公司说好了,不少于两个月,由我自己安排。当听到哪里有法会和活动时,我就去看看,如果适合我,就参加。毕竟,如果有一天,我潜心学佛法,也有一定的基础。当然,平时工作后的业余时间,我会打坐修行。比如,开始我跟你说睡觉的方法,就是一个法门。”

“你是说,你睡觉,总有一半清醒?”

“对的,睡觉与临终,在佛教里,有共同的特点。那时,作主的,都是中阴身。在这个中阴身里,你的大脑并不是没有活动。由于此时的心理活动摆脱了身体的感觉束缚,变得更为自由,如同梦境中,可飞升,可以瞬间穿越,可以与故去的人对话,也可以幻想未来的人。”

他这一说,我仿佛自己昨天晚上的梦,都被他窥见了似的。我母亲已经故去,我却与她在遥远的温州会面。

“这是坠落与上升的机会。据说,宗咯巴大师就是在中阴身成就的。”

“好像是,我也看过《西藏度亡经》。”

“对,念佛,比如想要阿弥陀佛接引你,其实你在梦中,能不能想起阿弥陀佛,就可以证明。如果在梦中,阿弥陀佛的印象还在,他就能够接引你往生,那么死后,往生西方,就变得很容易。所以,古人有问:梦中作得主么?就是问的这个。”

“这个道理我知道了,但是怎么做得到呢?”

“你知道潜意识吗?”

“知道,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的反映。”

“对,把你念佛的法门形成习惯,进入潜意识,让它形成你牢固的记忆。在梦中,它就自动会蹦出来。当然,睡觉就是个大昏沉。如何做到睡觉不昏沉,那就先达到打坐不昏沉。打坐不昏沉,然后延长时间,增加次数,久而久之,你即便在睡觉,也总能够保持一种观照的神经。这就是半睡半醒。其中的道理我不一定能够说得出来,但我基本上做到了。”

这真是个硬核理工男,用事实说话,胜过一千条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比钱师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当然,我对他的事业也感兴趣。从前面的叙述中,我已经明白,这是个事业成功的人。公司上百人,又是技术主管。并且公司难找他这样的替代的人。说明,这个人的业务能力,是非常强的。

“万师兄,你们公司是干什么的?”

“我们干活的,理工男嘛,就是给别人干活,别人给钱。说细一点,就是帮助工厂建立管理系统,帮助码头建立自动化系统。是软件工程的一种业务,虽然利润不错,但就是苦,不仅费脑,而且费力。出差更是家常便饭,因为,我们除了全国,在国外还有工程。公司的员工,都是软硬件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只有十几个。”

“那每年营业额和利润是多少呢?”

他看了我一眼,问到:“庄师兄,你以前也是干这个的?”

“我不是搞技术的,只是搞过机械,搞过手机,也没搞出多大名堂。”

“怪不得,你对这些感兴趣。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可以超过一两个亿,利润嘛,毛利当然很高,但纯利润,也就是归属所有者权益那一块,也就两三千万吧。”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回答。现代软件工程,属于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行业,利润率也很高。但是,这里面的最大成本,却是人工成本。毕竟,员工们都是凭技术干活,劳动力含金量很高。除掉人工成本、管理销售成本、税收成本等等,留下最后的利润,就股东们可以分得的总数。这在账务上,叫做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虽然只有两三千万,但这类科技公司,开初的资金投入成本是很低的。也就是拿出几百万,就可以开公司了。这种投资,是很划得来的。

作为技术型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他就是重要股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因为他毕竟工作了十几年了。个人积累,至少也在千万级以上了。

但从他平时生活与修行的习惯来看,根本看不出,这是李茅那样的技术精英。这个人,更像是一个农民,朴实得有点掉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万师兄,那这些年,你不是学过好多法,都是真的吗?”

“不能用真假来形容,只能用对我有没有作用来评价。有时也与师父的水平高低有关。但是,我的办法却很简单,每学一个法门,就完全把自己交给它。只要不死人,就死学下去,完全相信它,完全按要求做。即便后面证明自己错误了,也得到一个排除的答案。”

“有多少正确的经验吗?”

“好几个,好几个法门,经过我试验,都有效果。”

“那既然这样,你用身心来证实,说明你已经达到正信的地步了。”

他摇摇头:“没那么简单。我用身心证明它有效果,但这种效果并不究竟,就如同医学上所说,有效与治癒,是有区别的。即便达到了传说中的效果,也不能简单推理出,这个法门里的每个推断,都是正确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用数学的方法来推,你证明了99%,但并不能推断可以达到100%,也许有的事,其极限就是100%,永远无法达到。我们知道小说是虚构的,但对于看小说的人来说,他还真会在有时候,把这虚构的故事当真。为什么?因为虚构中,也有真实的成分。我经历的这些法门,做到哪一步,我就承认那一步的真实,没达到的,就不敢随便承认。”

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以我的思维层次,我知道数学思维是很高层次的思维了,但对于万师兄来说,这就是他的思维习惯。

当武警时,检察院一个预审高手给我说过,嫌疑人想骗你时,他会说大量细节。而这些细节中,绝大部分还是真实的。这会给你一种假象,他所说,都是真的。其中,谎言,往往埋伏在其中。

我们无法证实那巨大结论是否是谎言,但我们至少,保持一种态度,只承认已经证实的东西。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