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八十七章 闹市藏高手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八十七章 闹市藏高手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以读书人的习惯,喜欢自己解决问题。那么,要看懂《证道歌》的艺术价值,不得不涉及其基本的宗教词汇。而理解这些词汇,我记得,原来在北大时,有一个佛教辞典,是不是可以作为工具书呢?

我决定再访那家书店,昨天去买书时,总觉得这个店子,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这地方该怎么走我记不太清了,但知道与我所住的宾馆不远。按直觉,这一次确遇到了麻烦。我忘记了下梯子后转角的次数,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

我都经过那家早餐店两次了,还与书店无缘,如同一个在森林迷路的人,又兜回了原处。不过,我还算是有个原则的,那就是,那地方离这个早餐店的步行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以这十分钟为原则,尽量找没走过的路,瞎逛。

终于,七弯八折后,找到了,那家书店外面摆着许多报纸杂志,在那条街,仅此一家。

进得店来,我看见店老板坐在一边,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并没有提前跟我说话打招呼的意思,这与其他店子的店员热情招揽顾客的方式,颇不一样。

这店老板,大约六七十岁,戴着一个老花眼,只是在那里坐着,仿佛不经意地望着大街,很像我平时出神的意思。他头发已经有些白发了,身体也比较瘦,穿着黑布夹克衫,很有风度很正规的样子,夹克衫的拉链是拉到脖子的,精神状态很好。虽然椅子有靠背,但他并没有向后靠,只是笔挺地坐着,这是我熟悉的,部队军人的坐姿,我对他因此产生了好感。

我也礼貌地一笑,自顾自地找了起来。看到一本佛学辞典,我想看看是不是我需要的,就翻了起来。我记得昨天看到的几个名词,所谓五阴三毒,所谓法身佛性等。

有点记得不太清楚,我一边翻,一边念。“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后面一句是什么,我有点模糊,在念到“无明实性”什么的,就卡住了。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背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我一愣,向后面看去,原来是店老板,他在提醒我。我对他一笑,仿佛像找到一个知音和对话对象似的,兴奋起来。

要知道,好多天了,自从离开长沙后,我基本没有跟人有过认真的交谈,此时,共同的话题和爱好,当然引起了我的兴趣。

“老板,你还蛮熟悉的呢。”我夸奖到。

“没什么,这是常识嘛。”

什么?这只是常识?对于我这个饱读诗书的人来说,自己难以理解的高山,对别人来说只是平地般的常识?他究竟有多厉害?我的好胜心被激发了。

“老板,你说这是常识,你会解释吗?”

“你来翻辞典,是不是想看懂它?”老板没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提出了反问。

这就辩论的节奏啊,我喜欢。

“是啊,我想弄懂,就得翻词典了。没办法,自学毕竟要工具的嘛。难道,你明白,可以教我?”

我这是挑战了,也反问他。

他笑了笑:“我知道一些,算不上真明白。但是,你要想通过翻词典来真懂,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呢?学习不都这样吗?”我这就奇怪了,几十年都是这个学习方法,难道这还难得住我?

“文字如标月指,与真如毫不相涉。小伙子,你昨天买那本书,今天就来买辞典,莫非,你真想弄通它?”

如标月指,这个词不简单,仿佛我在哪里见过。对了,是在读南怀瑾先生的书时,作者引用过,来自于?愣严经?。这样难懂的词汇,让我不得不对先生有敬佩之心了。

“先生,我想弄通它,所以才想来买辞典的。”

“小伙子,如果你把?证道歌?当普通诗歌来读,当然可以。但如果你想弄清楚这些佛学概念和它背后的意思,这样不行。因为实证与见解总有距离,况且,即使见解,也不能采用词汇到词汇的解释办法。必须采用词汇对实践体验的办法,才能够理解。”

我就有点不太懂了,这是个什么学习路径?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解释与理解,还有这么大的差距。

“小伙子,如果你仔细将这首诗往下读,会发现这样几句。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我听到这里,简直五体投地,这些句子我没看到。但凭这样一个老者,如说话般平实地念出这长一段,就让人佩服了。而且,他所引用的,正好可以说明他的观点,恰当而自然,这是很高的境界了。

这时,老先生对我作了一个请坐的手势,我手边刚好有一个椅子,我顺势坐了下来。我的目光说明了一切,当时确实是一种诚恳求教的样子。

“小伙子,从理论到理论没有意义。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指引实践、验证实践,理论的意义才落到实处。大师讲分别名相,你这从词汇到词汇的解释,只能叫做分别名,连分别相都算不上。即使分别名相,也只是入海算沙,没有实际意义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入海算沙,这个词,让我想起了庄子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先生,我请教的是,即使我分别名,是最初级的办法,那么,就最前面的几句诗,该如何分别呢?”

他看了看我,摇了摇头,说到:“年轻人也固执,我也不妨跟你说说。”

他喝了一口茶,我看到,他的茶杯是一个比较大的紫砂杯,年代用得比较久,但做工很精细,是很高档的货色。

“证道歌。那么我们从这名字讲起。歌,也就是诗歌的意思,这倒没什么。当然,也有歌颂的意思。证道是一个伟大的事业,难道不值得歌颂吗?”

这个解释,我承认,既全面,又有重点。

“道,是什么?道是事物的本体。在佛教中,道的含义可丰富了。但大约有两类意思。一是指事物的本体。从哲学上讲,是与存在的现象对立的存在于事物中的本质。对立于现象,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事物,就是它肯定存在,并在事物上表现。本质就是基本性质,在佛教中还有一个说法,叫法体。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是第一种意思。”

我听了,吓一跳,一个字的第一种意思,不完全解释,就有这么长。

“第二种意思,是达到本体的方法,类似于道路的意思。但这个意思,通常在证道两个字的词语中体现,有的也叫修道。是通过正确的道路向道体接近并直接证明的意思。这个证,就麻烦了,最终的结果,打个比方,就是你们所说的证明了,体验了,得到了,道体。但道体是无色声香味触法的东西,你得到的是某种本质某种体验,但又说不出来。如何证明?这可是个大学问,你仔细想想,仅凭名词解释,你能够得到什么?”

这一通说,几乎把所有理解的方向都堵死了,让我一筹莫展。我说到:“那照你说,难道,看与不看这首歌,与佛法都没有关系?”

“本质上无关,但有帮助。住拐杖的人,拐杖与目标无关,但可以帮助你达到目标。道体的不可言说性和不可比拟性,决定了,道是永远无法用知识来理解的。知识,只是一个途径,所以,证道歌的意义,是告诉你,哪些东西不是那个。哪些东西接近于那个,也是对修道的人说的,对外行,这些话其实没什么意义。”

“好吧,先生,那么,我读这首诗,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我是说,即使我理解不深,哪怕有些浅显的道理,能够让我有益,我该怎么学呢?”

“你如果是在读诗,不用学,你诗歌的底子应该够了。这就是道好诗。如果是修道,那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更重要的是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读诗上面。”

我不太理解这个意思。

“你看第一句,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绝学是什么意思?绝学是最高级的学问,你认为你有可能达到这个程度吧?我是说现在?绝学是没办法学或者没道理学的意思,这是以不学为学的境界,你可以理解吗?无为不是毫无作为,你以为你天天睡觉就是无为吗?你还有做梦呢,你还在妄想呢,那不是无为,那是懒惰。闲道人,你连道人都不算,你更闲不下来,对不对?”

这一串解释和问题,把我弄得哑口无言。

我正在想如何提出下一个问题请教时,外面有人来买书了,他也没站起来,别人拿了书,他好像不知道价格似的,问顾客:“补你多少?”

我们这一带的人,把找你多少钱说成是补你多少。

“23”顾客回答。“好,23。”老板把一百元收来,把补的23元,递给顾客钱,根本没仔细核对书的真实价格,就完成了交易。这算是老板懒,还是老板与顾客的信任?反正,老板有种不上心的大度,很是自然平和。

他又面向我,问到:“小伙子,你如果读诗,得到美感就行了。如果修道,那就有许多办法了,但所有办法,都是修行。”

我问到:“修行,修道,这东西,我不是说它不靠谱,但我没有见过一个人,证明自己得道了,我该拜谁为师呢?即使有人修成了,他拿什么来证明呢?我想永嘉大师,也不是仅凭这首诗就证明了自己得道吧。毕竟,当年,他还有六祖这个权威帮他证明。而今天,谁是导师呢?”

老先生微笑着看我:“你是想问,你如果要修道,要拜谁为师对吗?”

我点点头。

“道就在你身上,在你心中。古人讲,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本师释迦牟尼佛悟道后的第一句话,也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道需要你证明吗?需要你得到吗?它就在你心中,你自己没意识到而已。所以,最好的老师是自心。当然,本师还说:只因颠倒妄想,不能证得。你去除颠倒,去除妄想,就回归道体了。”

我知道他是在讲本质上的东西,但我必须有一个依凭和思路,不然,根本没线索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问到:“先生,如果我要追寻这个道,或者说发现自心中的道,该怎么走呢?”

“你啊”他看了看我,说到:“你到了走投无路那一天,你自然就会向道了。”

这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我这样一个外表看来意气风发的人生赢家,怎么看也不像是走绝路的人。他是怎么看出我走投无路了呢?“先生,正如你所说,我已经迷惘了,希望你指一条明路,我看你是高人,不会对我有所隐瞒吧?”

“你如果要出家,就可以先进佛学院了,你看样子是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人,在那里过滤一下思想,然后再走上山修行的道路吧。但是,这条路,我没走过,没资格当你的指路人。而且,以我目前的观察,你还有犹豫和观望之中。如果你真的与佛有缘分,你自然会遇到善知识,因为菩萨不会忘记每一个忆念他的人。”

这相当于是拒绝了,但好在,语言诚恳,对我也没有打击。但,这样一个对佛学懂得多的老人,为什么天天守着书店,看着大街呢?

“先生,看样子,你是过来人。你也是高人,你是如何对佛学感兴趣的呢?”

他笑了笑,说到:“章太炎先生对佛学如此评价。让上智之人不得不信,让中智之人不可不信,让下愚之人不敢不信。我算是下愚之人吧,死到临头,才有菩萨挽救,不敢不信啊。虽然如此,我也是初步入门,根本谈不上有悟有得,只是积累些下世的资粮,来世的功德而已,你年轻,不要跟我学。”

有故事,有经历,这正是我感兴趣的。“老先生,如果相信我是一个好人,你给我讲讲呗。”

他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到:“好吧,我也不怕丢丑,命都丢过一回,颜面算得了什么。况且,能够对人宣讲信佛的好处,甚至引导一个人进入佛门,是很大的功德,你有心,我也讲讲。”

他喝了口茶,那紫砂壶上,雕刻着梅花,还有诗,从笔力上看,是很有功底的。以我的鉴赏力,这壶至少得一万元以上,才能购得。

“我呢,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读书人,只不过,我读的是理工科,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分配到重庆一个兵工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当了一个工程师,从职称上讲,也算是专家,搞技术的,肯定比较执拗,认死理,这是我的个性。”

原来是个有很强技术背景的人。从他年龄上看,是文革前的重点大学学生。西北工业大学与哈工大一样,是中**工行业的领军院校,那可是精英教育体制下的精英,知识水平和聪明程度,可是万里挑一的人。

“我的生活大多与技术工作有关,即使文革,外面闹得那么凶,但兵工厂,倒也还算是安定的。生活嘛,也不算差,也不算好,就这么过。我的生活困扰,是因为我夫人。”

我听到,他对自己的老婆称夫人,在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很少见的。夫人,要么是西洋化的尊称,要么是特别敬重他老婆。

“我夫人是农村的,我读大学前在乡下,夫人跟我一个村,父母定的娃娃亲。当年我读大学时,家里没人照顾,我夫人就到我家住下了,帮我家干活,帮父母支撑家庭,可以这样说,我们从小就熟悉,但当时,还真谈不上感情。”

在那个时代,四川定娃娃亲的,很多。父母间感情好,就把孩子扭在一起。儿子有个媳妇,姑娘有个可靠的婆家。

“我本来就对我夫人当年没什么感情,我们只有兄妹邻居小伙伴那样的亲情。后来上大学,见的人多了,读的书多了。进了厂子,追我的城里出身的职工也多了,我的心也就花了。我当时,肯定是想奔着爱情,另找一个。但是,我父母跟我寻死觅活的,我没办法。被迫跟夫人结婚,夫人搬到厂里来,我也是不情愿,但没办法。手续都办了,既成事实了。何况,在那个年代,你想离婚?组织就不答应。”

对,他们那个年代,离婚可是要经组织同意的。况且,在最讲政治的兵工厂。

“强扭的瓜不甜,这事我夫人当年没少吃苦。我对她的冷暴力长达两三年时间,最后,她总是隐忍,总是笑脸对我,服侍照顾。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们是分被子睡的,从来没同房过。有一天晚上,我晚餐喝了酒,半夜口渴醒来找夫人要水喝,结果,发现她不在床上。我就起来,悄悄找。听到厕所有哭声,还有撞墙的声音,我吓了一跳,赶快推开门,发现我夫人在一个人器,头往厕所墙上撞,都流血了。”

这估计是忍耐到了一定极限,才产生的过行为,估计与老板的作为有关。

“她毕竟是我的亲人,我不可能不管。在我把她扶上床,仔细盘问下,才知道。她母亲去世了,娘家人从公社办公室打电话到我们门卫,门卫让她接了电话。她没告诉我。”

原来是母亲去世,这事伤心是肯定的,但没必要撞墙壁啊。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大的事,不跟我说。她说:我对她不好,心里不喜欢,她不敢开口。她如果要回家,谁来照顾我。要拿多少钱?她说不出口。更深的原因,她怕离开我。她如果回娘家,不在我身边,怕我跟别人好上了,最终跟她离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这时才明白,自己这些年的冷淡,已经给她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子女奔丧是天经地义的事,她说都不敢跟我说,这些年,她是怎么小心恐惧地过日子啊。我明白,自己虽然不喜欢她,但没有道理伤害她。我决定,起码得担负起一个丈夫的责任。我拿了钱,我们一起回了老家,当了回孝子,在乡亲和父母面前,作了回恩爱夫妻,让她回乡脸上有光。从那次回来后,我觉得,要承认现实了。”

这个执拗的理工男,居然为了对自己爱情生活的不服,折磨一个亲人长达两年多,可算是心狠如铁了。也有可能,他根本没意识到,这对对方,是多么的残忍。

“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再后来,孩子上小学,家里的负担不重时,也改革开放了。我夫人说,以前靠我吃饭,她自己要挣自己的饭钱。我不太赞同,毕竟我的工资还算是高的。但是她坚持要创业。就办了这个书店。”

原来是这样,这个书店怪不得,在这个老街小巷如此独特,原来是个老店子,也开了几十年了。估计,这里的街坊,没人不认识他。所以,顾客与老板之间的信任,是时间打磨出来的。

“我问她为什么要开个书店。她文化也不高,只是个初中生。她说,看着我喜欢书,她开了书店,就可以帮我进我需要的书了。况且,她说她最喜欢看我读书的样子,我安心读书时,她在背后看着就安心。她自己也要看书,要跟我有共同语言,要不然,她老了,人也长得不好看了,我会更嫌弃她,怕我不跟她说话。”

这是真爱啊,我当时想。这样一个女人,用一生来攀登丈夫的思想和情感高峰,哪怕这距离很远,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这种爱情,简直可以写一本小说,名字就叫:村姑的爱情长征。

“当时,我觉得她的想法虽然幼稚,但出发点是好的。我也没阻拦,就给了她一些钱作底本。谁知道,她最先用钱买的不是书,而是这一套门面。当时门面的价格虽然不贵,但毕竟是大项支出,这事很让我埋怨了一阵。”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