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二十章 不屈的小苟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二十章 不屈的小苟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本来,原计划,中午小苏的演讲完毕,下午李茅到县教育局协调些事情。但是电话联系时,教育局局长在市里开会,明天才回得来。那事情只好拖到明天办了。下午李茅就在学校与老师们交流工作事宜,小苏也被几个老师拖住了。

小苏演讲的效果太好了,老师和学生们都有需求,要他利用下午最后一节的自习课和晚自己时间,到各班去,现场与师生们具体互动一下。

小苟玩笑到:“小苏,你这是成功的烦恼。”

小苏假装后悔地说到:“哎,教训啊,话不能说得太满。”我看得出来,他内心还是比较得意的。

一个人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对更多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是价值的体现。当自己的价值显现出来,就有了成就感。

小苟看着我:“庄总,有没有兴趣,我带你转转?”

“好,反正,下午也没我俩什么事。”

我俩上车,小苟问到:“庄哥,你是愿意到县城呢?还是到风景区呢?”

“没什么意思,苟总,咱们就在这附近农村转转,我是四川山区出来的,到农村,就像是到了老家一样,只不过,你们这还是要比我老家平些。”

“原来庄总也是农民出生的,那就有共同语言了。”

“什么呀,苟总,估计在这四个人中,我老家是最穷的,李茅了解我,家徒四壁,形单影只,就是我,我估计,按我的家庭情况,活成这么大,都是奇迹了。”

我这话说得虽然轻松,但我内心浮现出当年的贫困和艰辛,还是有一种沉重的内涵。

“哎呀,庄总,原来我们是一样的人啊。”小苟说到:“我家也穷,不是一般的穷,我曾经认为,我是世上最穷的人了。”

“你也不要叫我庄总,叫我庄哥吧,我叫你小苟,你不介意吧?”

他愣了下:“嗯,庄哥。”

我说到:“我当年,家里穷得,父亲打工摔断了腿,母亲忍受不了离家出走。”我把我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了下,最后问到:“小苟,跟我比,你算最穷的吗?”

小苟点点头,说了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听了你的故事,我觉得,以我们父母辈的经历,他们能够活着,都不容易了。”

是的,余华有篇小说《活着》,那渗入骨髓的悲凉和无助,绝望后的麻木,让人欲哭无泪、痛彻心扉。

重温残酷的生活,本身是对情感的一场考验。为什么残酷总与无情联系在一起?因为所有情感都没有机会出来,只剩下动物般的生存的本能。

一个饥饿好多天的人,突然端给他一筐馒头,他最有可能的死法是胀死,他为了对抗长久的对饥饿的恐惧,会没有理智没有感情地狼吞虎咽。这是他愚蠢吗?不!这是本能。

从心理反应来说,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人,只剩下恐惧的本能了。当活下去的可能性大于死亡的威胁时,你才会产生第二种情感:愤怒。穷极呼天,痛极呼父母。叫天天不应,你会怒吼,叫地地不灵时,你会谩骂。作家刘恒描写这种情况时,书名就很直接:《狗日的粮食》。

当你已经可以挣扎着生存,但需要付出所有的体力和尊严时,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了。你应该产生第三种情感:辛酸。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的人,就配得上刚才那句话了:“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当然,我们的父母辈,比这还惨。

他们应该处于恐惧和愤怒的情感之中。但这就是父母的伟大,他们把这种情感埋藏在心底,在子女面前故作轻松地显示出蛮有把握的样子,从来不把恐惧的记忆传递给未成年人。

当然,我的特殊情况是,母亲的离家,在她最后的留言中,却被表达出了对穷的恐惧,而造成我的心灵中,产生了愤怒。

当你可以轻松地解决生存问题,当你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时,你才有可能产生第四种更高级的感情:怜悯。我们四个年轻人,用已所能,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是怜悯的体现。我们超越了自己辛酸的童年,进入到怜悯的高级情感,以此心态同情这些仍然处于挣扎中的孩子们。

陷入长久思索和沉默中,车子停下的刹车声音把我拉了回来。下车时,小苟说到:“庄哥,到了,你看,那就我家的老屋。”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离我们停下的乡间土路停车的地方,大约有五百米的地方,两间土房出现在我们面前。

“想不想去看看?”

“去吧,你好不容易回趟老家,哪有看到家不进门的道理?”

我们顺着地边小路向他家走过去。两边有些土地已经栽上了庄稼,但还有一些地是荒着的。从土质看,明显比不上李茅的老家,淡黄色,肥分不足。

这房子,比我老家的屋好不了多少,土坯砖垒成,上虽然有红挖,但也有塑料布和茅草的修补,门窗边角已经有蜘蛛网了,墙角被雨水冲刷出一些沟隙,在这个单地方,两间房虽然勉强站立,但两边斜搭的厨房和牲口棚已经倒塌,杂乱腐朽的小木头块子,偶尔还有黑色的菌类生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只是摇了摇大门的门锁,拿出钥匙试了试,居然能够打开。但他并没有开门,重新把锁锁上。

“前年我专门跑回来换了一下锁,看样子质量不错,今天还打得开。就不邀请你进屋了,里面全是灰和蜘蛛网,进不去。要不然,我们坐在这磨盘上,歇一下?”

院坝中间有一个残存的石磨盘,他用力吹了几次,吹起来的灰尘越来越小,看样子是干净了些,他坐下,我也坐下,虽然是夏天的下午,但这磨盘,依旧比较凉。

“哎,算来,这个房子,已经有七八年没人住了。周边的村民也都外出打工,或者在镇上买房子,没几个人了,到处都是荒地和空房。”

我说到:“我老家也一样,整个院子,已经没有一家回来住了。”

“农村空心化,我觉得是好事。”小苟说出这句话来,我觉得,这是至今,我在这个议题上,找到的第一个知音。

“如果只做原来的农民,一辈子也富裕不了。”他接着说到:“把人生限定在有限的土地上,是对农民一生最大的不公平!”他说这话的时候,稍有点激动。

“我们这里,人多地少。怎么办?小时候,我们的粮食,主来自这个磨盘。玉米、红薯。晒干了,磨成面,就吃这。为什么,产量高啊,不择地啊。我们平均一人不足一亩地,光靠种小麦,哪够吃?”

我点点头,小时候,我想吃白米饭,也如同小苟,想吃白面,非常艰难。

“我家兄妹三个,长身体,要读书,怎么办呢?我成绩好一点,弟弟妹妹成绩差点,到我高中时,家里供三个学生,都差点供不起了。母亲甚至想让弟弟妹妹辍学,保我一个人。父亲不干啦,我不干啦。读书是我们穷人唯一的希望啊,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看着弟弟妹妹走我父母的老路啊。”

“也不能怪我妈,我们太穷了,没钱。父亲一狠心,就出去打工挣钱。打小工,挣多少呢?他决定冒险。他年轻的时候在海上帮别人跑过船,是打鱼的那种小船,学会了潜水。他就去干最危险的工作,当水鬼。”

“什么叫水鬼?”我没听说过这个行当。

“我们镇上,跟包工头出去搞建筑的,想挣死活钱,最狠的就是当水鬼了。你们四川山区的建筑我也做过,你们建筑的地基,主要是靠开挖,挖出底层老石板,就可以打钢筋起地基了。但我们山东这种以冲击平原为主体的地区,一般都是打桩基。也就是在平地上往下打洞,一般都超过二十米深,到位后,再用钢筋水泥灌注成桩,一个地基,少说得有十几根这样的桩,才撑起整个建筑。”

原来是这么回事。冲击平原的土壤厚度太深,挖到最下面的石板,可能性是不大的。通过桩基的结构力来支撑房屋的重量,保证了房屋的稳定性。

“万一打桩时,钻头掉了,怎么办?得要人下去摸起来。不仅仅是因为钻头很贵。更重要的是,钻头掉在底下没清除,再往下打,就打不动了,前期的所有工作都作废,后期的所有工作都无法进行。”

“那些在浑浊的泥浆水中,在二十米的水深里摸钻头的人,就是水鬼。挣钱是挣钱,在我们建筑行当有一个说法。上来了,5000,没上来,100万。”

我不太懂含义:“解释一下,什么意思?”

“你摸到了钻头,人和钻头都安全上来,你的报酬就是5000元。但如果在下面,拉你的保险绳没缠住了,或者氧气管道被割破了,你就死在里面了。100万是抚恤赔偿金。”

原来,这是个拿命换钱的行当,所以有一个“鬼”字。

“刚入行,别人不让我爸当水鬼,怕他没技术,怕他起不来,还得赔偿。就是我跟你说过,那个远房亲戚,当包工头的那个,知道我家情况,他同意了,还给他介绍其他工地当水鬼的活。算是帮了我家一个大忙。这事以前我们不知道,后来,我爸得肺病,那个包工头的家属来看望,送了两千元钱后,才说漏了嘴,我们才知道的。”

“我妈知道后,当着我们的面哭了。埋怨我爸,说你要是死在外面了,我们这一家四个孤儿寡母的,怎么办呢?你猜我爸怎么说,他说到:死怕什么,只要我娃有书读,不是还有那一百万吗?”

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生死已经不重要了,孩子最重要。他当年为了给我打亲家,挣扎着断腿放羊,最后因寻找羊而摔死,也是一样的心态啊。

“所以,我感恩,那个包工头,至今,仍然是我照顾的对象。我上大学后,不敢向家里要一分钱。我的理由是我能够挣钱,我骗他们,我在上海一家教育机构兼职,每月挣不少呢,他们信了。”

“你真找到了打工的单位,在上海?”我问到。

“什么呀。你知道,上海上是多么挑剔的。我一个刚入学的大学生,这么土气,怎么可能有教育机构要我呢?最开始,我以为可以找到临时的家教这种工作,谁知过了一个月,也没有回音。上海米贵,居不大易啊,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乡下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也说到:“我在读大学时,也打工,给餐饮晚上洗盘子,当杂工。”

“哎呀,庄哥,我也是啊。在没办法,只好到餐馆试试,人家杂工都满了,不需要我了。你也看得出来,我没你壮,别人也看不上。找了好几家,没人看得上我。庄哥,你要知道,最后那几天,我每天只能吃三个馒头维持生活,吃方便面都吃不起了。”

“那一天,我永远记得,我借同学的五十元钱,只剩下七块多了,我发誓,今天,一定要找到工作,哪怕是扫地扛包都行。那天,已经快十一月份了,我穿着夏天的衣服,天上下着小雨,我本能地跑到一个立交桥下躲雨,结果看到,一群流浪汉和残疾人看着我,那是他们栖身的地方。我意识到,我不应该与他们一样,我是有手有脚的年轻人,我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我不能在这里建筑躲避,我要出去,我要工作,我要吃饭。”

“我在他们的理解的目光中,重新冲进了雨水之中。我,家乡骄傲的大学生,父母希望的未来,同学们羡慕和尊重的好成绩,今天居然与流浪汉没什么两样。我真的是一事无成吗?我努力读书,为了什么?我怎么落到这步田地?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从头到脚,从身体到心底,全部湿透。”

这种悲凉的感觉,就像是我在武汉走投无路的时候,混迹于那个算命老头所谓的江湖。一碗热稀饭,都可以让我掏出心扉。

“也许是我当时的形象让人同情,也许是同济大学学生证给了别人信任。一个咖啡馆当天给了我一个工作。对方问我英语怎么样,我说还可以,当场试了一下,虽然对方说我口音不太标准,但外国人也算听得懂,就收留了我。”

“我的工作,就是晚上八点钟来,给写字楼的加班的精英们,送咖啡和甜点。必须要会英语的,那里面外国人多。干到凌晨一点钟,每晚收入,除固定的工资五十元外,还每杯咖啡给我一块钱的提成。”

“但是,对方有一个条件,虽然他们提供工作服,但衬衣是我自己的,必须挺括洁白,不能让人看起来不干净。”

可以想象,当时他出现在别人面前时,浑身湿透,衣服打绉,是如何邋遢的形象。

“衬衣我都买不起了,怎么办?又找同学借衬衣,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借他的衬衣,穿上一两天,洗干净还他,这一两天,我挣几十百把元钱,不就可以买得起一件新的吗?”

是这个理,但现金流如此紧张脆弱,算得太紧,对付不了意外啊。

“我的运气也怪,从没出意外,这个工作,居然干了一年,整个春节,我没回去,当然是借口打工的教育机构不放假。我还编了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学生放假,正是教育机构培训赚钱的时候。春节期间不送咖啡,我当跑堂的,一个寒假下来,我居然也挣了三四千元钱。整个大学,我还做过其它工作,但这个咖啡馆,是对我帮助最大的。”

“毕业回山东,不因为别的,只是公司给我的条件太诱惑。给我宿舍,里外间的那种,你想想,有自己的房间,在上海,可以想像吗?我也跟公司提了要求,要求到项目组去,我要挣钱。公司也答应了,毕竟,他们要从同济建筑专业招生,还是比较困难的。”

“回山东还有一个原因,父亲已经不能打工了,他肺病已经比较厉害了。我要把他接到济南,父母住里间,我住外间,治病的事,弟妹读书的钱,都压在我肩上。好在,公司领导也照顾我,把我当人才看待,允许我预支工资,抵挡了最初最难熬的那两年。”

初出大学的年轻人,突然担起全家的重担,若没有这样的领导照顾,很难闯关的。任何一个贫困的人,要想成功或者跃升阶层,除了自己的拼命努力外,运气重要,除运气之外,要看你遇没遇上贵人。当年,我的贵人,就是钱哥,在这宝通寺边的墙角拯救了我。小苏的贵人,就是李茅,挖掘了他推销的特长。

贫穷的家庭,在成长的年轻人,总是处于负重爬坡的阶段,越是有点能力,家庭的压力就越大。有的人被压垮,有的人,幸运的熬过来了,除了奋斗,还得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我爸在济南看病,我只陪过他到医院一回,看病的基本流程,把父母教会了,我就没时间管了。因为,药费,还得靠我来挣。我不敢坐设计院,不敢坐办公室。我一定要跑项目,要挣那点补贴和资金。当时我们出差,每天有一百元的生活补助和一百元的住宿补助,交通费是实报实销。我就吃差点住差点,每天还可以节约百把块钱,就这样,自己节约点,多挣点,找单位借点,总算把日子过下来了。”

“不过,在项目部,确实也煅练人,我不笨,基础也好,也舍得花力气,我很快学会了基本流程。师傅推荐、领导赏识,两年内,我就被批准带项目了,当了项目经理,挣钱的路子才算打开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站起来,拍了拍衣服,说到:“走吧,庄哥,上车,我们再到其它地方转转。”

在车上,他一边开车,一边继续着他的故事。

“我知道,这个项目经理的位置,来之不易。所以,我不敢偷尖耍滑,跟我配合的同事说我死心眼,抠门,因为我不乱花钱,乱报账。我是不敢,因为,我怕自己犯了错误,这个待遇都被取消,对不起领导的信任。我只是多为单位挣利润,多拿单位规定的提成。甚至还有其他的项目经理说我,把规矩搞坏了。说我这么年轻,给单位报这么高的利润,他们倒显得不行似的。但我知道,做人与做事,我必须坚持我的做法。万一,我失去这个岗位,整个家,靠谁支撑。”

这是对的,一刻也不能轻松。当他的同学已经挣大钱的时候,他却在挣辛苦钱,因为,他不敢稍有闪失。这不是他心胸不开阔,而是他怕输。他输不起,他没选择。贫带来最大的障碍,是困。

“当了两年项目经理,才算过了经济关,接到同学们结婚的喜帖越来越多的时候,才发现,我自己连谈恋爱的机会都没有过,我这才明白那句话:我努力奋斗十几年,只不过是争取到一个跟你们平起平坐喝咖啡的机会。”

是的,天生环境不同,注定命运过程不同。对于底层人士来说,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压力,也许会影响你的一生。你奋斗的顶点,不过是别人的起点。如同我和妍子,原来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

我和妍子,是两个世界的人,但经过二三十年的奋斗和机遇,我们成了夫妻,站在了同一条命运的轨迹上。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实现阶层的上升,而我,却上升了好几个阶层。由最穷的人,到最富的人之一,这本身就是传奇,我还有资格抱怨什么呢?

我问到:“对了,我有一个问题,我也经常问我自己,你想过,命运对你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命运对我太好了!庄哥,我本人,包括我父母弟妹,从来没有想象过,我们能够过今天这样的生活。庄哥,我和你一样,人生的曲线始终向上走,我们是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人。”

他突然一加油门,车边腾起一股黄土,他指着车窗外对我说:“如果没有这个时代,在乡下,我们,就如同这黄色的尘埃。”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