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小苏成偶像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小苏成偶像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吃饭的时候到了,喝的酒很特别,叫孔府家酒,这个酒大概已经有好几年前都在市场上绝迹了,曾经火过一段时间。

李茅说到:“爸,你还有这酒,多少年了?”

“哎,你北京来的朋友,都是青年才俊,我没啥好酒招待,这算是山东酒,也算是土特产吧。况且,这是多年前,小苟送我的一箱,我年纪大了,没喝完,今天还剩下最后两瓶,小苟也来了,不如好好结个尾,有始有终。”

小苟有点不好意思:“那年我刚当上项目经理,也只送得起这酒了。”

“相当好,现在有钱,在北京也买不到,物以稀为贵,孔子是老师的祖师爷,我们来到李老师的家,为教育事业而来,也符合主题不是?”小苏这家伙,还真会圆场。

李伯伯趁着这话,精神起来,也说到:“好吗,我们第一杯酒,为孔夫子干一杯?”

这是我听到的最神圣的祝酒词,孔圣人听到了,怕是也要笑醒,活过来参加我们这个聚会吧。

“你们大老远来,小苟我就不说了。小庄、小苏,你们为咱们学校这些孩子出力,帮我这个老头子完成心愿,我也没啥好招待的,就我们这土菜,难上大雅之堂啊。”

我赶紧说到:“李伯伯,李茅接你到北京你们不去,我来了理解,你们家不仅风水好,这菜的乡野本质之气,也是重要原因啊。”

这是拐着弯夸他的菜好,恭维而又不显谄媚。

“小庄会说话,我看你也是饱读诗书,刚才在外面跟我讲的那些,许多传统文化,我都不知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大家在喝酒中,免不了互相夸赞。但小苏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李伯伯,李茅要我明天给学校的学生上一课,但我心里没底。尽管明天我要参加两个师生座谈会,但我还是想听听您的直接意见。现在,学生们对这个网络授课,最大的反应是什么?”

李老先生想了想,酒杯始终端在手上,没有放下来。

“主要问题是自卑,与人家学生的水平比,我们平时有点自信的尖子生,都比不过人家普通班的普通学生,自信没了。那以前不自信的普通孩子,更是羡慕嫉妒恨,有的甚至有放弃学习的打算了。”他说完,突然自饮了一杯,长叹一口气,说到:“我也不知道,李茅搞这个网络授课,究竟是帮了人,还是害了人。”

我们都在纷纷肯定李茅的尝试,觉得这是不错的办法。小苟还说到:“李老师,学校成绩都已经下降成这样了,还能坏到哪里去呢?起码,尝试一下,还有可能产生希望不是?”

大家在这样说的时候,小苏却一反常态地不出声,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以他的个『性』,今天在酒桌上的表现很是奇怪。

晚上,我们本来是要求睡在李茅家里的,但李茅不同意,说我们在城里住惯了的,上厕所洗澡都不方便。虽然我们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但也被城市生活惯坏了。

按他的说法,虽然我们来自于农村,但要我们回到农村生活,与泥土打交道,也非常困难了。这就是『潮』流,当工业文明席卷一切的时候,田园牧歌,就连李老先生这种坚守田园的人,也不会再向后代延续了。

小苟把我们拉到县城宾馆,这倒不远,开车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

第二天早餐后,小苟开车过来接我们,直接到学校,听座谈会。在车上,小苏说到:“老大,你跟李茅是这项目的发起人,也是本校学生,座谈时,问题由你们问,我只是听,听完就有谱了。”

我好奇地问到:“下午你主讲,你就没有问题吗?”

“我只是听,消化一下,主要听他们的需求,如果掌握了他们最主要的心理需求,这个课就好讲了。”

小苏果然是吹牛高手,抓得住关键。

我说到:“怪不得从昨天晚上起,你就不怎么说话,怎么样?是在构思吗?构思得差不多了?不跟我们说说?”

“什么差不多了,座谈没听,我也没谱,思路嘛,倒是有一点,但这个思路合不合适他们,还得按见面后听他们的述说后,心里才有谱。”小苏此时,完全不像他平时嘻嘻哈哈的样子,仿佛在对待一件严肃的事情。我还真没看见他如此严肃过。

我不得不鼓励一下:“对了,小苏,李茅交代的任务,你这种态度,就对了。”

“不仅仅是因为李茅!”小苏的声音突然大起来:“你不知道,如果我不能在他们心中点起一点火花,甚至打击了他们,这罪过?等于毁掉了好多孩子的人生!”

小苟在前面开车,他没说话,我只看见他的右手举起来,伸出了大姆指。

上午的座谈会,分了好几场,几乎四节课,开了三场座谈会。有老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又分为高三的一次,高一和高二的一次。

在老师座谈会中,从老师本身的角度,探讨了老师由授课员到辅导员的转变过程。老师看待同学的反应,也出现了一些分歧。有的老师说,有的同学进步很快,学得很苦,知道要加劲了,心中有不服,所以就拼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过大多数老师反映,大部分学生倒是有一种自卑感,自信心没树立起来,甚至有放弃努力的想法。

当然还有老师建议,是不是分期派出本校老师到青岛学校交流一下,实地感受人家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利于教育进度的衔接;请青岛学校老师过来,哪怕是来几天,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平时屏幕上老师的现实风采,也是激励。

这些东西,李茅和小苟都一一作了解答和说明,他们认真地住本子上记,仔细地分析和倾听,看得出来,他们真是把这事当大事业在干的。

在学生座谈会中,有同学反应,外校的题太难了,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有畏难情绪。还有的说,我从小就是尖子生,结果跟人家外校一比,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哭了好多次。

还有高三的同学说,这都只剩下不到一年了,基础这么差,怎么跟得上?还有许多同学问,如果考不上名校,就业的优势也不明显,读书究竟对生活有什么帮助?考好学校这么难,结果还不好,岂不是白努力了?

最后,我们听了一节网络授课的数学课,虽然大部分学生听得认真,但是,许多人的表情,显示出他们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有点茫然。后排坐的几个同学,明显感觉不想听了,自顾自地看书。

整个上午安排得是非常紧张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最佩服的是小苏了,他居然一句话都没问过,他只是听,只是记,只提抠脑袋,翻白眼,想问题。

中午本来校长在外面订了餐的,我们坚持要他退掉,在学校食堂,陪师生们一起吃午饭。在午饭过后到下午上课之间,有一个半小时,那就是小苏演讲的时间。

因为下午网课没停,他们也不可能放假专门来听小苏的演讲。他们中午是没有午休的,这跟我们原来的高中一样。一是因为学校没那么多宿舍,学生即使午休,也只能在课桌上爬一会。二是因为,把白天时间排满,晚上的自己就节约出一节课来,方便住得近的孩子,好回家,安全。

吃完饭,校长召集高中三个年级六个班,大概有四百个孩子,集中在礼堂,小苏要登台了,我很期待。这个一天来不说话的小子,在憋什么大招呢?

“同学们,来到这个神奇的学校,我倍感荣幸!”他一开头,果然不同凡响,让人耳目一新。

“这所神奇的学校,我几年前就想一控究竟,到今天才被认可,为了有资格给你们讲这一课,我花了至少五年时间的努力。”

他这是在夸奖中卖关子,不仅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连我这个最了解他的人,都想听他接下来怎么说。

“山东是什么地方?孔夫子的家乡!中华民族两千年来的的精神领袖!这个地方,不要说上课,就是当众讲几句话,没有一点道德和能力,是要被人耻笑的。我原以为,在这个讲台上,有资格说话的,只有像李老先生这种德高望重的人,想不到今天,我也站在这里了,此生无憾!”

“有鉴于此,我要表达对孔夫子的崇敬,我要表达对这块土地上人民的崇敬,要表达对这个学校所有老师的崇敬,要作为一个读书人,对你们,所有正在读书的少年才俊,表达我的崇敬!”

他离开讲台,站在一边,给大家鞠了一躬。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开场,气氛算是点燃了。

他双手示意,让大家的掌声平静下来,接着开始了他的演讲。

“我为什么说这所学校神奇呢?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这所学校培养了我的偶像,也是我的兄长,也是我事业的引路人,李茅。他的事迹,想必大家都已经听得不耐烦了。那么,今天的第一个内容,我就讲讲我自己。”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比你们在坐的大多数,还要穷,还要笨。我在读高中的期间,都是在负重爬坡,努力追赶别人中度过的。我高一第一次数学测验,是班长第42名,我们班上有多少同学呢?46个!”

“我有多穷呢?你们的学长李茅,当年收留我,让我当他的徒弟,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优秀,而是可怜我家太穷,想帮我找个出路,这样说,大家明白了吧?我家的情况在当时看来,李茅家,就是天堂!”

“但是,我没有放弃,为什么?怕!父母那穷花钱送我读书,如果我放弃了,有什么脸?没办法,做生意没本,做工作没手艺,只有死读书了。你要问结果,同学们,我读书的最大成果,我刚才已经说了,我争取到了今天在台上讲课的资格。”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附属产品。比如,我高考考了接近600分,算是班上第3名。由42名到第3名,39个名次,平均每年上升13个名次,大家算算,我努力的代价有多大?告诉你们,不大!我今天身体健康、面『色』红润,与我当年班上最后一名的身体比,我还比他好些。”

此时,下面响起了掌声和笑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今天的事业也不大,但我已经是一家小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已经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已经让父母和妹妹过上了小康以上的生活,可以这样说,我今天的财富虽然比不上你们的学长,但是,在这个小镇上,我算是直『逼』乡镇首富了!”

“这一切从哪里来?从读书中来!为什么?因为大学的意义,根本不是你们想象的,找个好工作,如果那么简单,我推荐你就近入学,山东蓝翔!”

又是一阵笑声。

“大学的最大意义,我觉得在于,你会认识很多优秀的人,知道他为什么优秀,自己该怎么努力。你会认识比你不行的人,你知道他为什么不行,自己该怎么避免。与别人的对比中,你就会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最大的明白是什么?自知之明。要知道,你没努力过,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大学就是给你这样一个平台。”

“告诉大家,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我心里很有数。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待遇或者什么前途。我针对的是,找个有优秀人的地方,让优秀的人带着你一起起飞,才是省力的办法!李茅带着我,他发财,我也发财,他有大事业,我也看到阳光。有人说人生在于算计,告诉同学们,最好的算计,就是找到优秀的人,跟着他,不让他摆脱你,你是成功了。我就是李茅的跟屁虫,他努力我也努力,就是不让他摆脱我,所以,要从算计这个角度来说,跟李茅比,我才是省力的,我才是赢家!”

哄堂大笑,掌声热烈。

“以上是我的第一个观点:一定要上大学,上好大学。关于上好大学,这个啰嗦两句,今天李茅的夫人没来,真正的美女,她就是上的好大学。我的同学是什么?工程师?技术员?码农?人家的同学是什么?ceo、cfo?协会『主席』、基金舵手,说了这些你们不懂。打个比方,你考上了好大学,你同宿舍的人,有可能会成为后来的亿万富翁,怎么样?跟这人做同学,再困难,你都有地方借钱!”

这什么比喻,上天入地的。但从同学的表情看,还真管用。

“我的第二个观点:不要怕!这是孔子出生的地方,他的弟子也多是鲁国人,也就是说,你们先辈中流淌着中华民族最聪明的基因,天生有才,人杰地灵,怕什么?”

这什么逻辑,他真会扯,但掌声表示,学生们还真吃他这一套。

“从例子来说,我这个比你们穷比你们笨的家伙,能够上一本,你们还出过李茅这种状元,我的学校历史上,根本没产生过清华北大的人。所以,你们上一本,机率应该比我当年,大多了。”

“我听说,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学校,同学们的基础好,就灰心了,怕什么?我用事实来说服你们。研究过高考的老师,都会发现这个规律,高考内容中,高一学的内容,占高考题目的60%,高二的占40%,高三基本上是复习,对不对?”

“对!”下面居然有齐声回答。

“那我们试想一下,高一的内容我们只要牢牢抓住了,在部分750分中,我们就有了450分,妥妥的本科,对不对?”

“对!”声音明显自信起来。

“高二的课程比较难,要想全部掌握,没人敢打包票,那么,我算你只掌握一半,也就是占了20%,加上高一的内容,加起来,你就占了80%,按总分的比例,你就上了600分,妥妥的985,名校就来了,我算错了吗?”

“没有!”下面的回答中,居然有热血澎湃的意思了。

“那大家试想一下,人家好高中三年的努力,他们在冲击名校,人家基础好,我们基础差。我们有本事的,用高中三年时间,冲击人家一年半的内容,也就是占它80%,行不行?”

“行!”部分回答,底气有所不足。

“好!就算你掌握得不是很好,人家一年半的内容,你也学不完整,只照猫画虎,学了个九成,难题做不来,就做基础题,这600分的八成,也是540分,妥妥的一本。同学们,你用三年的时间,追人家一年半的内容,还说基础差?不说时间不够?人家好同学拖着你,好老师带着你,你还怕追不上?好好把我这比例一算,考一本,是那么难吗?”

下面的掌声可以用剧烈来形容了,长时间、大音量,连我都受到了感染。

“那么,前面我讲了为什么,就是为什么上大学的问题,为什么读书的问题。我也讲了是什么,就是一本究竟是怎么考上的,二本究竟难不难。接下来,我要讲第三个内容,怎么办。大家注意我的思维,这三个维度,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议题,你们今后写作文,尤其是言论文,就可以按我这个三段思路发挥,高考绝对可以拿高分。我就占了这个便宜,至今,李茅也认为,我吹牛的水平比他高,就是我掌握了这个思路。今天把它奉献给你们,算是有一点干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怎么办?我的第三个观点是:步步赶!从基础起,只要每天在进步,就可以pk掉那些犹豫的人!青少年同学中,有大批犹豫的人,你们只要不停止努力,只要每天进一小步,多会一个题型,那些只以为聪明的人,自以为可以歇一歇站一站停一停,过会再冲一下的人,就会被你们pk掉,同学们,你们pk的,可是一大批人!你们要不相信,你们自己回忆一下,就在你们中间,有多少犹豫的人?”

下面已经有议论了,估计说中了大家的心理。

“不要恨自己基础差,没用。不要怪家里穷,没用。不要骂自己笨,没用!有用的,是你一张卷子一个题地刷,一节课一节课地听!不要以为我在跟你们灌鸡汤,我是有例子的。”

大家从议论的窃窃私语中沉默下来,静听他的例子。其实,我也想听听,他究竟要拿谁来打挂。

“我和李茅有个共同的朋友,叫张思远的,二本出生,李茅,你证实一下?”

李茅此时从下面站起来,大声喊了句:“对!”

“外地二本来到京城,他要干什么?他要考名校的研究生!不可能完成吗?他做到了!他怎么做到的?每天多背一遍英语课文,每天多做一张卷子,就这样,努力不到一年,他居然咸鱼翻身,考上了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这是在你们学长李茅同学眼皮下发生的事情,李哥,对不对?”

“对!”李茅再次被当成道具了。

“他现在,成了上海某大公司的精英,年薪几十万,这还不算他最大的成就。他最大的成就,是成了然然的学弟,并且成功地撮合了,美女、才女然然,与那个乡下佬,你们的学长,没什么情商的李茅,他们之间巨大差距的,郎才女貌的传奇的婚姻!”

在大家没怎么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居然离席鞠躬,收获了长时间的、巨大的、夹杂尖叫的掌声。

在同学们蜂拥上台,要求签名的,要求合照的,提个人问题的样子来看,他已经享受到偶像的待遇。

今天的年轻人,需要偶像的带领。李茅距离他们的追求太远,而小苏,扮演这个角『色』,真是合适。

在今天的演讲后,我不得不得佩服起小苏来。他这不太逻辑,不太理『性』的演讲,还真能够打动人。

一个善于辩论,喜欢吹牛的人,如果他长时间沉默,如果不是因为伤心,肯定是在憋了大招。这是我的体会。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