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茅的父亲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茅的父亲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距离李茅在学校的试验已经快两个月了,我们一行人,也被李茅邀请到他山东老家中学去了一趟。

当然,终极核武器,然然不可能去。在公司里她是财务总监,日常事务总是脱不开身,更重要的是,她已经怀孕几个月了,成了重点保护对象。

济南下飞机,然后有李茅的同学开车送我们,到他们老家。这一路上,得三个多小时,四个大男人,倒是聊得起劲。

开车送我们的,是李茅的发小。按李茅的说法,这也是个学霸,但姓不太好,姓苟,人也属狗,所以就留在山东,守家门了。

苟同学倒是非常健谈,一来是见到李茅很亲热。二来,我们年轻人,年龄相仿,见识差不多,共同话题也多。尤其是小苏,他这人自带三分吹,再到非洲去了一趟,学了点王班长的自带幽默,说话玩笑连篇。

“哥哥,我不敢随便称呼你”小苏跟小苟握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比较搞笑:“按说,你跟李哥是同学,但我不能依着他叫你。叫苟哥,估计别人听到了,以为我在骂人。学福建人客气叫你小苟,我不自然。学北京人尊重叫你老苟,李哥听了要打我。你提个建议,兄弟我,叫你什么呢?”

这一通话,把对方逗得哈哈大笑。“兄弟,你叫我老大,不就得了?”

“不行,老大,是我们庄哥,这早就叫定了的,不好改。要不然,我们四个在一块,我叫声老大,你两人答应,多尴尬?”

“庄哥就是庄哥,你改了得了,他是庄老大,我是真老大,不就行了?”

小苟这一说,看得出来,他也是一个玩笑没边的人。把一本正经的我也捎带上了。

“好吧,暂时老大就是你了”小苏承认到:“客随主便,在你们山东,你就老大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苏,你叫我小苏好了。注意,是苏东坡的苏,不是输钱的输,我还没发财呢,输不起。”

李茅此时仿佛也被激活了幽默细胞,打趣到:“小苏,你真敢往脸上贴金,跟苏东坡攀起来。羞不羞?你还不如说,你是读书的书!”

小苏这下总算认输了:“好吧,好吧,在你们三个人面前,我还敢说读书,当学生都不够。”

在车上吹牛介绍,才知道,这位小苟,是李茅高中同学。他们从初中考上高中时,是班长一二名,平时学习都较着劲呢。但高考时,小苟发挥一般,成绩不是很理想,再加上家庭条件不太好,想把稳点,上了同济大学,学了建筑专业。

“庄哥,不怕你笑话,当年报这个专业,我是奔着发财去的。”小苟自己介绍到:“我家穷,还有一个弟一个妹,当年报建筑专业,就是看到,在我们镇,最发财的人,就是包工头了。我学建筑,四年本科下来,学校免推我的研究生,老师也劝我读下去,今后留在上海大公司,但钱不等人。弟弟妹妹也读中学了,马上高考等着钱用,我就只好不读研了,回山东,先工作,拿工资,补贴家用。怎么办?穷人为钱所困,没选择的。”

我安慰到:“兄弟,我们在座这四个人,原来哪个不是穷人?他们知道,我是最穷的,连肉都吃不上。我成绩也是最差的,当年只考了个三本。现在想起来,往事不堪回首。”

李茅神补刀:“庄哥,目前却是我们中间最有钱的!”

小苟一听,笑了笑:“这都是命!”

我们都赞同。在我们四个人的谈话中,虽然是以幽默为基调,但结论和思考,都有严肃的成分。

“但是呢,我也算是求仁得仁。回到山东,在这个路桥集团,人家还是很重视我的。只用了不到两年,人家就让我当项目经理,我也算把弟弟妹妹的学费和生活费保障了。现在,虽说没你们发财,但比起我们镇上,原来那些包工头偶像,恐怕是要强些。”

李茅说:“你岂止是强些,我知道,我们镇上有个包工头,不是靠你给他找工程,他哪能成那帮子人,最发财的那个?老实说,你还是有成就的。”

“茅哥,让他在我手下包工程,也是感恩。他算是我的远房亲戚。当年我父亲生病住院,他老婆来看,虽然是走个过场,但礼物给得最重,二千元钱,估计,在他当时,这不算什么。伙计,当时可给我们帮了个大忙了,你知道,这两千元当时,可抵我一年的生活费和学费。”

在李茅后来的解释中,我们知道了小苟家当年的窘迫。为二千元,感一辈子的恩,因为,当时的二千元,可能救了他爸的命。

“要说,茅哥,这镇上对我恩情最大的,就是你父亲,李老师。中学的时候,不是我到过你家吗?李老师总是鼓励我,还帮我垫过学费。他是我初中语文老师,有一件事记得非常深刻,这一辈子,恐怕不会忘记了。”

小苟说到:“我初中的时候,有点青春期的叛逆。虽然凭小聪明,成绩有点好。但家太穷,有些小伙伴辍学出去打工,也可以补贴家用,我也有点动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记得好像是初二的时候,学了一篇文章叫《孟子二章》,里面有一篇:天将降大事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当他背到这里的时候,整个车内,同时响起我们四人共同背诵的声音:“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篇激励着我们当年穷小子内心的文章,成了我们共同的奋斗鸡汤。今天流行的鸡汤文,从意义到效果,远远没有这一篇,激励着两千年来,那些奋斗不屈的青年人。

我们都会背,我们都曾经是那么穷困的人。我们今天有美好的生活,谁说没有因这文章的激励呢?

我知道,我们中间,在此时,有人声音哽咽,有人双眼模糊,有人内心如一块石头,有人豪情万丈。但是,我们最伟大的励志者孟子,如火种,经过李老师,一代一代传递下来,构成了中华文明,最坚硬的精神。今天,准确地说是明天,我们将继承这个火种,小苏将在学生大会上,再次注入时代的内容。

沉默了好久,小苟继续说到:“我记得,那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中午,李老师把我带到他家里,他要我利用中午那一个多小时时间,把整篇部背诵下来。他说:这篇文章,班最应该熟记的是我,班最应该第一个背诵的,也是我。你在我家吃饭,任务,就是当着我面把它背下来,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个任务完成后,好久好久,我才明白他的苦心。”

这种严肃而慈祥的教育方法,不正是跟我小学时的张老师一样吗?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深入到并影响着他的心灵。这才是传统意义上,合格的老师,文明传承的伟大师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传道啊,口不言道,而道在其中矣。

“我爸还叫我学你呢”李茅说到:“你在我家吃饭时,总是先等长辈动筷子,自己才动。最主要的是,你吃饭时,碗总是端在手上,从来没有像我一样,把碗搁在桌上,爬着吃。”

李茅这说法非常形象,“爬着吃”,这个词还真有点意思。

小苏对赚钱的事,比较感兴趣。问到:“老大,你们搞工程的,赚钱应该是比较容易吧?”

“大公司赚钱容易,小公司难。想点子赚钱容易,正规难。嫌过路钱容易,赚工作钱难。有门槛的钱容易赚,没门槛的钱赚起来难。国外的钱容易,国内的钱难。总之,这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可能用一句话说得清楚。”

这各是一个行当,当然自有窍门。但小苏这个家伙,是个爱打听,非要刨根问底。

“苏总既然想听,我也不妨慢慢说,都不是外人,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小苟解释到:“所谓大公司赚钱容易,小公司难。这里面是指,像我们路桥集团,基本具备了各种工程的最高档次资质,具备几乎主要行当建设的投标资格。要知道,大工程的钱好赚,但小企业根本没有投标资质,没竞争资格。工程大,甲方的层级也高,按正规路线『操』作,有预期,赚钱稳当。还有一个,大工程的甲方,进度款是按正规进度拨的,所以不存在资金链的问题。就是因为临时问题,资金来慢了。我们公司自有资金也可以垫付。更何况,我们是大型国企,银行也愿意给我们贷款,小问题,我们都挣得过。”

“所谓想点子赚钱容易,正规难。基本上,一个工程,在设计时,就把施工方的施工费,算出正规的比例了,总包方的管理利润也算了。暴利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想点子啊?从总包方来说,你可以在设计时,就让设计师多加些工程量或者处置费,或者按国标的最高档次来设计,增加预算。这种在设计中硬加出来的费用,就是你利润的大头。甲方一般不会察觉的,即使有怀疑,因为事先勾兑,也不会说。从施工方来说,不要偷工减料,就是在设计余量中减省,也可以赚下钱来。一般工程设计,设计师为了规避今后的事故责任,会故意提高一些技术指标。比如一要钢索,本来按测算拉力有5t就够了,但他为了保险,设计为t,这t的余量,就是你赚钱的地方。最后竣工检验,这东西还是合格的。”

“所谓赚过路钱容易,赚工作钱难。比如我们公司总包一个项目后,会把这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子项目,以标段为单位,分包给各个项目组。这些项目组赚的是工作钱,既要施工又要管理,钱是从一点点的算计抠出来的。但我们作为总包单位,把最赚钱的标段,自己做了。其他标段,我们还预先把材料费等包了,材料款中的差价,我们自己已经预先赚了,我们吃的肉,都是过路钱。还有另一种情况,有的人有关系,能够拿到工程,但他没资质啊?没投标资格,就得借用我公司资质,那么,他只要借我们的资质,以我们名义投标,中标后,按标的额的百分比,我们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收这个管理费,也是很赚钱的,这也叫过路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所谓有门槛的钱容易,没门槛的难。比如对资质有高要求的,对施工技术有特殊要求的,这叫有门槛。既然有门槛,就排除了大量低端的、打价格战的竞争者,这利润率就高。在我们工程行当,有一个说法:金桥银路草房子。什么意思?修房子,门槛最低,乡镇包工头都敢接,打价格战,众狼抢肉吃,低水平恶劣竞争,能有多少利润?修路就有一些门槛了,比如隧道,比如地质情况,这需要一些技术能力和业绩支撑,竞争者就少些,赚钱就容易些。桥的技术含量就更高了,叫一个乡镇企业来修一个桥,能不能保证它不垮呢?这就是个问题,竞争越少的原因是技术门槛越高,利润就越高了。”

“当然,这个门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资金。现在有一种企业垫资的ppp工程,这需要施工或者总包企业先期垫资,你想想,小公司哪有这个能力?我们拿贷款,找金融机构融资,国企嘛,几乎是零障碍,这个门槛,会拦住大多数人。”

“最后说,国外的容易,国内的难。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国内的建筑企业太多了,互相的残酷竞争下,利润率是不可能高得起来的。而国外,他们原来的建筑是西方人修的,人家发达国家是什么工资水平?我们在跟西方建筑企业竞争时,价格因素就占了巨大的优势,况且,我们的技术能力,并不比他们差,你想想?这强大的竞争力,怎么不赚钱呢?”

他这一通说,小苏听得津津有味,他总结到:“看样子,做生意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要么竞争对手少,要么有独特竞争力,如果这两点丧失了,就不好搞了。庄哥,李哥,我们那事,是不是也是这个理?”

我觉得小苏的反应还是挺快的。我们的手机品牌,之所以赚了点钱,主要是因为在是非洲,我们进入时,国内的同质竞争对手还没去,这是竞争对手少的红利。打开非洲市场,只是因为我们有拍照的独特优势,才火起来的。一旦这两点随着时间而消失,竞争来,模仿或者超越优势的品牌来了,我们赚钱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那,老大,这些年,你恐怕是发财了吧?”小苏这问,万变不离一个钱字。

“发财不算发财,比起茅哥,差多了。”他谦虚到:“茅哥跟我们母校的投资,这大手笔,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李茅说到:“这是你谦虚,青岛那个私立学校,主要联系和谈判的,不是你?你这是最大的贡献了。”

“我也是尽心尽力,毕竟那个学校修建,是我当的项目经理,跟他们老板也算是好朋友了。老板虽然是博士毕业,但我们毕竟算是同济校友,亲切感还是天然的。”

“你至少每年帮我节约了一百万,这不是贡献是什么?”李茅说到。

“你第一名干事业,我第二名没能力,跑跑腿也好。何况,李老师的心愿,我这当学生,起码也得出出力,要不然,到你家,李老师怎么看我?”

这是实话,感情不是嘴上说的。当最尊敬的人有需求,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只要尽心,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终于来到李茅的家里。这个家是在镇边上的农村,格局嘛,可以叫做三合院。我看了看,这院子背后有一个小山坡,正堂屋对着一个水塘,两厢,一边是厕所和牲口棚,当然现在没牲口了,另一边是厢房和厨房。

前水后山,水火归位,来路曲折,正屋朝南。我知道,这是严格按照古代风水学布局的小院子了。

院坝中,有石块铺就,虽山石颜『色』形状混杂,但也算清洁整齐。正堂前有台阶三步,青石成条,也算是正规庄严。前有桃树足有五尺之高,可见是老早就栽下的。后有罗汉松站立,粗细周长有一尺之巨,树龄得有大几十年。

正门水塘,一边荷叶田田,随风摇摆。虽无莲花耀眼,但也自有清香。房上灰瓦挑檐,古朴沉稳。虽无雕塑彩绘,但属传统样式。

“好风水,好讲究!”我赞叹到。

李茅回头看着我,问到:“庄哥,这叫好风水,我打小住这,怎么没感觉出来呢?”

“你学理工的,根本不懂风水。这房子是谁修的?”

“我父亲吧,当年他当了老师后,爷爷给点钱,他自己攒点钱,修了好几年,才修好。我妈说,她嫁进来的时候,都还没完完工,这院坝的石板,她也铺过。”

“当时,你爷爷『奶』『奶』没跟你们一起住?”

“他们跟我大伯一起,住在山那边。我爸当时当老师,选这里住,主要是因为这里当公路,离镇上和学校近,他骑自行车,方便。”

“那你父亲肯定懂风水,要不然,布局不会这讲究。”我说到:“凡是受过传统古书教育的人,大多都懂得一些风水的。”

“这个我不知道,他也没教过我这些。”

说到这里,李茅的父母已经迎在门口了。还有一个『妇』女,是李茅的堂姐,在李茅的婚礼上见过的,热情地招呼我们后,她就进厨房做饭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起坐下后,我们拿出事先买好的礼物,大家客气一番,李茅就丢下我们,跑到厨房帮忙去了,跟着他一块去的,还有小苟,看成样子,小苟也把自己当成家人了。

李老先生跟我们寒暄几句后,我就说到:“李伯伯,这房子是你设计的吗?”

“是啊,我水平一般,当时也没什么钱,只能建成这样了。两边的厢房还是后来补建的。你大娘嫁过来,要过日子,就得有基本条件了。”

“我是说,你还很懂风水呢,这房子,从选址到样式,很有风水讲究,老人家,你这能力,当年是跟谁学的呢?”

“是吗?”老人的反问中,倒有几分得意,他站起来,对我们说:“既小庄懂风水,那我们出来看看,我这土八路,究竟搞得对不对?”

我们三个人出来时,恰好碰见小苟也从厨房出来了。

小苏问到:“你不是跟李茅帮厨吗?”

“大姐把我赶出来了,说是厨房太小,摆不开这些人。”

我们四个,就站在院坝,观察品评起来。

老人家说到:“我也没什么风水经验,我这一套,是模仿那边一个地主家的格式建的。当然方位的常识,我懂得一些,厨房属火属阳,厕所属水属阴,这个我知道位置。”

他估计是谦虚,我倒不吝赞美。把他这院子的方位、布局包括栽树的位置和品种,都夸奖了一番。我还特意说到:“山东这地方,石头多,黄土多。但我看你这附近的泥土,颜『色』比较深,估计肥分比较足,庄稼长得好。”

“那是,别人说,我这菜园种的菜,都比别人家香些。”

“在古代农村建房选址,有一种称土法,就是称泥土的比重。比重大,说明肥分足,那就好长庄稼。李伯伯,你当年没称土吧?”

“我哪懂那些个。这地方有山有塘,跟那个地方家的模式差不多,关键是,我自己看起来比较顺眼,就选这里了。”

“你不自觉地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所以才出了李茅这样一个有成就的高材生。”我夸赞到。

此时,背后传来小苟的声音:“怪不得我是千年老二,争不过李茅,人家风水就占了先!”

体大笑起来。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