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零七章 喝个文化酒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零七章 喝个文化酒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算了,想不明白也不想了”小苏看了看手表,我看见,他带的是一个金黄色的手表,从表面到表带,如同土豪的志趣。我笑了:“小苏,装什么装,搞得跟个土豪,不怕别人笑话?”

“劳力士呢,我的庄哥,这是丈母娘给我买的结婚礼物,是用他们两位老人的家底买来的,怎么敢不戴?”

“我以前怎么没看见你戴?”

“这几天岳父母两大人来了,戴起,图他们高兴。”他说到:“时间差不多了,该吃中午饭了,我请客,这样,我跟李茅打个电话,如果他有时间,我们三个人吹一场,怎么样?”

“李茅不忙吗?这段时间?”

“庄哥,你太官僚了,人家这段时间,准时上下班呢,公司已经上轨道了,有时半天不去也没啥。”

“是我联系少了,到时候,我认罚。”

“没事,总是请客,你一个人我要请,两个人也是请,不如把你两个都请了,我也多图个人情。”小苏故意露出他小买卖人的本性,这其实是为了让喝酒的理由更轻松些。

在包厢没坐一会,李茅风尘仆仆地赶来,手里提着个东西,还没等他打开,我们就闻出来了,这是烧腊,原来我们租住的那个小区楼下,山东人卖的烧腊。这味道太熟悉了,我们三人单身的时候,这可是下酒最好的东西了。

“你看你看,李哥,我请客,你带菜,这算是哪个的?”小苏说到。

“我觉得,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如果没这个味道,喝酒,放不开。”

他说得对,我对服务员喊到:“拿个盘子,盛起来。”

“听小苏说,最近你不太忙了?”

“庄哥,没人有你忙,好多年不见人,也没个电话。老实说,我是又忙又不忙。”

“什么意思?”

“公司的事情不忙,工作上的事情呢,除了那个设计团队,就是我们手机的设计团队的事,我操心一下,其余没多少事。这叫不忙。什么忙呢?然然安排的事情比较忙,兄弟,如果你们有一个学文科的老婆,你就体会得到,什么叫做事儿妈。”

李茅解释到,原来然然有孕已经好几个月了,要为孩子出生做准备。她的计划是,孩子出生后,养育的事要从长计议。李茅能做什么呢?给孩子朗诵诗词做得到吧?

李茅说到:“我只能接这个任务了,弹琴我倒是能够弹响,但跟音乐没多大关系。画画我倒是学过,那是机械制图,孩子太小,估计也看不懂。表演我也不是不会,但主要是本色演出,只能演爸爸。好在,本人家学渊源,古代诗词,学起来,稍微有基础。但是如果按然然的要求,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要朗诵得有美感,要能够讲出诗人的故事,要表达出诗人情感。你们知道,然然是学文科出生的,她所讲的画面感、代入感、故事感,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我都说不清楚。”

“你这优生优育,到这地步,啪地一下,生个金娃娃吧?”小苏这家伙,刚才跟我拿书“啪”地一下,现在生孩子也用这“啪”地一下,刚才看手表是金的,现在形容娃娃也是金的,拜金心态,毫无遮拦啊。

“你小子没遇上这麻烦,不说了。”李茅看了我一眼,及时制止的小苏。估计他自己也意识到,过多地谈论孩子,我会敏感。其实,我倒不在乎,如果朋友谈论下就第三了,我还活不成了?

李茅转移话题,问到:“庄哥,你是行家大师,这古代诗词,正是我今天要请教的内容。要不是说你在这里,然然不会批我半天假。”

“半天?我面子够大,好!就为这,咱们好好扯一扯。这东西我也算不上行家,也许知道的内容跟你熟悉的不同,算是互相补充吧。”

小苏反应过来,回头对服务员说到:“中午吃完了,我们不走,包厢留下,你上些茶,晚餐还在这里,跟你们经理说一下。”

“好的,苏总。”服务员出去了。看样子,小苏是这餐馆的常客。

“晚餐我买单,小苏,学了人家的知识,不付费是不行的。”李茅喊到。

小苏跟我对视一笑,对李茅说到:“我也是为庄哥的知识买单,哥哥,我们今天是殊途同归呢。”

李茅说:“少跟我来那一套,各是各的账,但需求是一样,要不,我们三个怎么是兄弟呢?”他率先拿起酒瓶,说到:“杯子拿到这边来,我先倒上,今天谁也不许耍滑头。”

这酒席就开始了。

我问到:“李茅,最近,你在读什么诗词呢?”

“那当然是唐诗了,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宋词肯定是读不懂的,对不对?”

“宋词也有浅显的,当然,作启蒙教育的,唐诗是对的。你给孩子读诗,孩子虽然不一定懂,但收益却是明显的。至少有两种收获,然然估计是考虑到这两点,才给你下任务的。”

听到我肯定然然的观点,李茅来兴趣了。“庄哥,细讲细讲。”

“第一点,语言美,中国文字的语言美。孩子在听你朗诵时,他听到了平仄起伏的音韵,他听到了抑扬顿挫的节奏,对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小苏迅速说到:“是的啊,唐诗的节奏,几乎就是汉语最普通也是最美的节奏,五个字的,七个字的,等等。”

“还有新乐府呢,还有古诗呢,好多字一字,但都有节奏。”李茅补充到。

“你们说得都对。汉语本身的美感,对孩子熏染的是美育。可以这样说吧,我们每个读唐诗长大的中国人,都有相似的审美情趣,比如对比、铺排、拟人、对仗、赋、比、兴等,这是进入我们骨子的东西。可以这样说,不论国籍肤色和地区,只要能够充分体验唐诗中美感的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两人突然鼓起掌来,这让我有点意外。

“第二,许多唐诗,都包含了相应的故事。比如《长恨歌》中的大历史,比如《长干行》的小爱情。这些故事,恰恰是中国历史最生动的传承。当你发现,你与古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有同样的感情冲动时,你是不是觉得,中国人历来就该是这样子?这是什么?这是文化传承,这是中华文脉几千年不断的秘密,将情感、故事都凝结于美中,怎么割舍得了?”

两只杯子举过来了,都是双手捧着的,他们敬我酒,我也不客气,饮了。

“这些故事中,有普通简单的情感和态度,也有复杂的人生启迪。可以这样说,一本全唐诗里所包含的内容,既可以给一个刚说话的小子启蒙,也可以给最具思想能力的教练的哲学家思考。也就是说,它所包含的内容,下没底线,上不封顶,真正是个海洋,甚至比海洋还大,如同无边的虚空。”

“这就高妙了,这就高妙了。”李茅感叹到:“估计然然都没考虑到这么远,我记下这个观点,下一次跟她讨论时,也可以居高临下一盘。庄哥,今天,我们兄弟三个人在这里,要不,你挑个故事来讲,让我们也启迪启迪,好回去给老婆上课?”

我看了看小苏,他居然也感兴趣:“我老婆也天天给孩子念唐诗,不过,我要让她知道,我才是高手,庄哥,教我们呗。”

我想了想,想找一个复杂的有内涵的故事。

“我们三人喝酒谈诗,是不是有点装?”这是李茅的声音。

“难道,我们三个不是文化人?都上过大学的。我们三个不是朋友?都在一起睡过,啥事谈不得?女人谈得,诗就谈得!”这是小苏的铿锵。

“对了,关于三个朋友的故事,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与唐诗里三个着名的诗人有关,他们三个也曾经好到,睡在一起的程度。”我立马想到了一个事情。

“什么?这就有意思了,哪几个?”李茅明显激动起来。

“这三个人的名字,我一说,你们都知道。”我故意停顿了一下,等他们的胃口被吊起来后,再慢慢说到:“我只说两句他们的诗,你们说出作者,不就知道了?”

“你这是要考试啊,庄哥?”小苏摩拳擦掌,然后又有点层紧张:“不要太难,要不然就给提示。”

“最简单的,保证你们中学学过,怎么样?”

“放马过来!”李茅开始卷袖子,仿佛要运用武力,才能解决这个智力问题。他是个考试型选手,久经考试的胜利者,一听答题游戏,就会兴奋。

“床前明月光。”我刚念完半句,他俩就异口同声地说到:“李白!”我点点头,继续念到:“夜宿石壕村”,他们也几乎同时开口,但说的不一样,一个说《石壕吏》,一个说杜甫。

李茅马上指着小苏说到:“你错了,人家问的诗人,你答诗歌的名称。你知道你高考为什么没考好吗?不是你没知识,而是你没理解题意,对不对?喝酒!”

哄笑声中,小苏自罚一杯。

他们紧张地听我第三句,摆出一幅随时准备抢答的姿态。

“莫愁前路无知己”当我说出这一句时,谁知道他们两人同时说出了下句“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李茅和小苏相视一笑,我们都不管这题是否答对,先三人共饮了一杯,小苏才小声地说:“是高适吧?”

我点点头,说到:“你知道,他们三人曾经是好朋友,我今天就是要讲讲他们的故事。”

“李白呢,名气大,出名早,但混得大起大落的,结局不怎么样,有点悬疑的特点,后人老猜测他的死因,至今也没破案。”我之所以采取这种叙述方式,是力图按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来讲好古代的故事。

“杜甫呢,成就大,没混出多大名堂,如果他不是诗人的话,估计大家连名字都不记得他。但他本人却撑起了一个宏大的诗歌大厦,既是诗圣,又是诗史,古往今来,没第二个了。”

“高适呢,出名晚,但后来混得不错,这个人诗歌虽然写得没前两位有名气,但政治素质却相当高明,属于人生赢家。”

当我把这三个人以这种方式介绍完毕后,问题就来了。比如李白究竟是如何死的,杜甫究竟当了多大的官,最穷的时候穷成啥样。当然,问题最多的是高适,这两位,对他的故事不太熟悉,只晓得他是个边塞诗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白死的时候,境遇是比较糟糕的,因为永王的事,他吃了官司,后来在同族家里寄居,估计是喝多了酒,死了。妻子不在身边,也没什么朝廷名分,属于结局最差的那种。杜甫嘛,有人叫杜工部,因为他当过工部员外郎,大概相当于科处级干部。有人叫他杜拾遗,相当于厅级了,这是他最大的官了。但是,他贫困的时候,真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高适就不同,他次次跳槽都成功了,每次政治押宝都胜出,后来当刺史当大官,大概当到国务委员的地步,非常厉害了。”

我简要地说完三个人的大致情况后,话锋一转,说到“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三个人坎坷的一生中,有一个交集,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吃住在一起,简直是三位好基友,虽然,后来他们境遇不同,但这段历史,却是有实物见证的。”

“什么实物?今天还见得到吗?”这是李茅的问题。

“今天在故宫里,还有李白唯一的真迹《上阳台帖》,这可是李白留在今天的唯一的真迹了,当时写这东西时,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这就是见证。”

小苏此时提了一个搞笑的问题:“上阳台写的帖子,难道,唐代的阳台与我们今天的阳台,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差点喷饭,李茅厉声吼到:“小子!有辱斯文!有辱斯文!罚酒罚酒!”

“我也知道此阳台不是彼阳台,但是究竟是什么阳台,我要等庄哥解释过后,我才喝酒,罚我认罚,起码得点知识,不错吧?”

就这样吧,我们也不坚持了。我解释到:“这个阳台,是指当时王屋山,就是愚公移山里面那个王屋山,当时山上有一个道观,叫阳台观。他们三个是在这个道观找仙人去了,结果仙人不在,李白写的这幅字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历代珍品。从书法艺术上来说,李白的字与他的老朋友,酒鬼张旭有点像,把字写得像画一样,豪放潇洒中,朴面而来的美感,人人见了,都会有,包括我们这不太懂书法的人,见了也会爱,如同他的诗歌。”

“张旭我倒是听说过,杜甫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前几天读到过,说是张旭爱喝酒,醉酒后的书法,简直是神品,对不对?”李茅果然是做过功课的,这首诗,一般人没怎么细读过。

“对,在中国书法史上,张旭是草书圣手,他的字今天也看得到。张旭跟李白一样,是个爱酒的人,是个潇洒的性格,当然,张旭的年龄比李白大些,所以在书法上,李白受他的影响也很自然。当然,他们的故事再扯就扯远了,我们还是说说这三个人。”

我把话题往回扯,看到小苏喝完这杯罚酒后,我继续。

“这三个人,年龄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境遇一个共同的特长一个共同的爱好,当时他们三个就走到了一起。先说共同的境遇,他们三个都是科举中的失败者。李白靠权贵介绍,好不容易见到皇上,结果只是个御用文人,根本不是李白想像的帝师宰相之类的,再加上这个家伙不守政治规矩,所以被赐金放还,大概属于给两个钱,你跟我走人的地步。这还算好的。高适本来算是出身好的,官宦之家,但也是考试不第,三次科举三次失败,考得他怀疑人生怀疑自我。杜甫呢,更惨了,考了十年,失败十年,他一个人在长安到处求人,最后得一个门卫小官,连自己都养不了,最后回老家时,家里的小女儿都饿死了,故乡迎接他的,是他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是共同的际遇:高考失败者。”

“共同的特长我知道”小苏主动发言“他们都善于写诗,我说得没错吧?”

我点点头,听李茅说到:“那么,他们三个共同的爱好是什么呢?”

“当时,他们三个有共同的爱好,就是找神仙,寻仙丹,追求长生不老之法。”

我们三人共同碰了一杯。

“当时李白算是明星,杜甫算是晚辈,毕竟比李白小十一岁,他们从长安出发,两位好兄弟在河南碰上了好客的高适,有酒有菜,搞得两位京城来的很是巴适。”

“高适当时在河南吗?”李茅问到。

“对,他当年长安考试失败,先到河北,当时的燕赵之地当个下级军官,也就是他写边塞诗的地方。后来估计前途不太好,就到河南农村当地主了。当然政治上不行,他经济上还算宽裕,毕竟官二代嘛,有底子。他们三人结伴上王屋山找的人呢,也是个名人,叫司马承祯,唐玄宗的时候受到过皇帝的接见,并奉旨在此修行。这个人跟李白有交情,李白此时想拜访他,也是想听听天书、吹吹大牛、看看神圣。这么大的神仙似的人物,能够有机会拜望,当然吸引了杜甫和高适。一众三人向阳台进发,期间好到什么程度?杜甫有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关系好不好?”

“哥仨好!”小苏又举杯了,我们三个又碰了一下。

李茅看着我俩,自己笑了起来,眼神和声音中,明显内容复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笑什么笑,想什么呢?”我问到。

“我们三个毕竟没他们三个好,毕竟我们没有同一个被窝。”

喝了这杯,我把话题一转。“其实,当时的带头大哥,之所以能够吸引下面两兄弟做这种不靠谱的事情,除了他名气大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共同点。三个人都没当成官,当然李白毕竟当过翰林,毕竟见过皇帝和杨贵妃,属于见过大场面的,这点,当时杜甫和高适就比不上。”

“翰林不小了,李白这也是心大。”小苏说到。

“瞧你那点出息!人家李白是什么志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家是要出将入相,想成帝师的人。”李茅这一说,我看得出,他最近是真下了点功夫的。

“但是,李白确实不适合当官。在政治上,他任性、糊涂,后来的经历证明,他根本没有起码的政治常识,如果杜甫和高适跟着他混,迟早会被带进沟里,死得还惨些!”

“他们找那个仙人,那人已经在几年前死了,成了鬼了。两位小跟班也就准备散伙了。我猜想,当年要离开李白,杜甫和高适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对于杜甫来说,太穷,这样流浪折腾下去,老家的妻儿真的是要饿死了,跟这酒疯子浪,耗不起。对于高适来说,他估计发现李白这人,不仅没有当官的政治敏感性,甚至没有当官的理想了。整天想那些长生不老的事,找仙人仙丹之类的东西,说得跟真的一样,怎么样呢?他心目中的仙人,还不是跟常人一样,死了?”

李茅说到:“我估计,他们当年跟着李白,除了找仙人这事外,估计也是想沾沾李白的豪气。毕竟大明星,身上的人格魅力还是有的。”

我看了看他,他显示出认真的样子。“李茅,不要跟同姓人帮腔。认真,你就输了。李白这个人,相当自以为是,相当不拘小节,没钱也任性。跟他在一起,混几天新鲜,混久了,你也会疯。整天没正形,搞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也是这两个家伙无聊,还当真的。你们两个也是,真把我当成国学大师,你们蠢不蠢?”

他两个终于听明白我话里有话,一齐把凶恶的表情来对我。我以为他们要罚我的酒,谁知道李茅举杯时,对小苏说到:“来,我们两个蠢人干一杯,聪明人,让他自己玩去!”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