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零六章 与小苏探讨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零六章 与小苏探讨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我不知道梦境与因果是否有关系,但那六字大明咒,肯定与妍子念出的声音有关联。

今天的主要任务,我要给自己安排满,用大量的工作来充实徘徊的心境。如果你心里没有主张,就让自己忙碌起来,或者潜入某个具体的事务中,如同打游戏,集中精神于一点。最后在完成时,享受疲惫后的那种虚脱而充实的复杂感受。

不知道这是覆盖法还是转移法,总之还算是有效的。

我先路过酒吧,还没开门。正想着没事时,小苏的电话恰到好处地打了进来。

“庄哥,忙不忙?”

“不忙,有啥事?”

“约个地方,我想找你探讨一个问题。”

“你在哪里?”

“我在店子里。”

“我在酒吧附近,这样吧,我马上到你店子来。”

从酒吧到店子,很快。他已经在门口等我了,让我进屋,在里间,茶已经泡好,我看见茶几上,有几本书。

“庄哥,想找你好久了,这段时间有些想法,务虚的,不知道是否耽误你的时间。”

“没事,我也闲着,这段。”

“你是国学大师,最近我也想学习,有一点想法,不知道有本书你听说过没有,叫《鬼谷子》。”

“看过,你也在看?”

他从茶几下面翻出一出现代装帧的所谓线装书,递给我看。我看见,仿佛是一套丛书,一个蓝『色』的盒子里,好些本。

“这是别人上门推销的,我觉得以前没见过,好奇,就买了一套。我想,庄哥你不是搞传统文化的吗,我也附庸风雅一下,说不定,还可以增加跟你的共同语言。”

我看了看,除了那本书以外,还有什么《抱朴子》、《周易参同契》、《山海经》之类的东西。我笑了:“这些东西,文字深奥难懂,内容虚妄离奇,『乱』用鬼神传说,吓唬现代青年,你看得进去?”

“庄哥,你再仔细看看?这里都有白话翻译呢。”

我翻了翻,大致上属于普及本,许多解释也有错误。但是,能够把这些东西卖给小苏这种精明人,也算是推销成功了。至少,它的市场定位还有可取之处。

我顺便看了看价格,吓了一跳,这一套书总计不过几十万字,定价为一千八百元,太贵了吧。我说到:“小苏,你这老搞推销的人,怎么也上当呢,这贵,你会买?”

“猜对了,庄哥,我不会以这个价钱买的。当时动心的原因,除了好奇外,主要是折扣,他给我打一折。”

“什么意思?80元拿下?”

“对,人家这样定价,肯定有道理,我还专门跟那个上门推销的人,探讨了这个道理,也算是收获吧。”

“什么情况,说来听听。”

小苏把其中一本书打开,用一只手迅速作了翻书的样子,纸张在他手中如车轮般翻转,然后,他“啪”的一声,把它拍在桌上,说到:“定价这么高,他们是针对两种客户的。第一种,给没读过古书的人,以假古装本来卖。现在有的人口袋里有点钱了,就想买点书装门面。什么书呢?当然是越古老越好的。古本肯定是买不起,也没地方买得到,假装的古本,起码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可以装装门面,对不对?这东西就是个样子货,装成有知识的样子。在我们大部分人心目中,所谓知识分子,就是传统的可以知乎者也、引经据典的人,如果家里的书架中没有几本古书,你都不好意思在家里摆放个书架。”

我觉得,小苏把这东西分析得很透。中国人读书的传统,一般是从古书开始的。要让他读西方哲学,他没办法进入,也收获不了知音。要让他读自然科学,他没有基础,也根本看不进去。如果在古书中找一两句名人名言,谈话时装点门面,倒可以暂时冒充有知识了。

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这种印象更为深刻。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根本没有多少人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在他们的印象中,知识分子,就是学文科的,因为理科生的东西,广大人民不知道,没印象,读不懂。学文科最厉害的,就是可以弄些各乎者也的人。这种古文崇拜如同祖先崇拜一样,深入普通中国人心中。

解放前的小知识分子,大多说话装的时候,都以“子曰”开头。五十年代读过几天夜校和识字班的人,喜欢引用某人的语录。六十年代的,喜欢用“虽然”、“但是”、“然而”等转折词,以小学造句的习惯来标榜自己受过正规教育。七十年代后,许多人已经读过中学了,听说过什么叫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了,他们貌似谦虚谨慎的开头语是:“我个人认为”,以显示独立思考的能力。八十年代,西方思想大量进入,人们有了批判的意识,即使没批判什么,也要装出批判的态度。他们开头喜欢讲“坦率地讲”。

当然,从八十年代起,发行量最大的书是名人名言,拿古今中外大人物的大话来吓唬人,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有一种以势『逼』人的习惯。从九十年代起,《读者》等畅销,主要内容是欧美怎么样怎么样,主要证明我们自己不行,当然,说话的人一旦说出我们自己不行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证明你们不行,我知道这些,我至少比你们这些不知道外国事情的人,行。这种风气蔓延到大学里,就是随意引用拉丁文、英文、德文、希腊文单词,仿佛可以证明其学术的国际正宗『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苏又把一本书“啪”在桌上,将我从思考中拉了回来。“第二种对象,就是公款买书的。你看定价这么高,成本这么低,中间的差价,是不是可以作为经办者的回扣?将销售费用定得如此之高,也是公款消费品的定价策略,对不对?”

真是分析准确,小苏算是学到东西了。

“你觉得你捡到便宜了?”我问小苏,他这个推销员,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个小买卖呢?

“当然,我又不是买他这几本纸张。第一,我在他那里买到了他定价策略。第二,这是最重要的,是买到了跟你庄哥,共同探讨的话题,我也想跟你交流思想,但我没有素材,这不,80元的素材,可以供我们探讨几天?”

“要真探讨,怕有一年,这东西,一句话还真说不明白,就是一辈子,也讲不清楚,本来就是玄之又玄的东西,从哪讲起?”

“庄哥,你还别说,我在这里面,还真找到了我感兴趣的东西,就是这本书《鬼谷子》,好像是讲如何说服人的艺术,这对我推销,可能是有帮助的,对不对?”

“好吧,你既然讲到有兴趣,我们可以从这个话题中开始讨论,既然来了,你又管茶,说不定过一会还会管午饭,那我就谈谈。”

“你不谈,我也愿意管饭啊,你这样的人,请都请不来。庄哥,这个鬼谷子挺神秘,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个人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历史上没有准确的记载,但要了解他,只有两个线索,一个线索就是这本书,当然,这本书是不是真是他写的,还是个问题。但是,书是谁写的重要吧?只要里面的内容有意义就行。另一个比较可靠的线索,就得从他几个弟子讲起。我跟你讲两对弟子。第一对,军事家孙膑和宠涓。第二对,纵横家苏秦和张仪。”

“庄哥,等一下,这四个人,都是大人物啊,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弟子?”

“读过书,小苏,亏你还知道这四个人。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弟子可以说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而这个人如何,你就可以想象了。”

小苏抠了抠脑袋,说到:“我发现,这两组选手,都是对对手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上的,难道,鬼谷子的弟子,喜欢这样自已人怼自己人吗?”

“你说对了,鬼谷子讲术,道术的术,也就是说,他提供思维的工具,至于思维的目的和方向,那是道的范畴,他不强调。”

“孙膑和宠涓的事我知道得多些,苏秦的事,我也读过,大概有什么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前倨而后恭的成语。但是,这个张仪,我印象还不太明白。”

“你听说过三寸不烂之舌这个成语吗?那就是说张仪的。”

“怎么回事?这个事与他有关?”

“是的。原来张仪是在楚国当门客,楚国丢了东西,有人诬告是张仪偷的,官员把张仪拉去打了一顿,张仪的夫人在家痛哭绝望。等满身是伤的张仪抬回来后,他夫人一见,更是大哭不已。张仪安慰夫人到:你看我舌头是好的么?夫人答:是好的。张仪说到:只要我这三寸不烂之舌是好的,我就有富贵的办法。后来,他到泰国做官,凭口舌之利,说动秦王攻打楚国,让楚王被囚,楚国割地赔款,终于以口舌,为自己报了当年被辱之仇,也为自己争取了巨大的地位和财富。”

“偶像啊,我要有他一半的成就就不枉此生了。”

“那你得生在『乱』世,并且幸运地没有被打死。”我笑到。

“那为什么叫他们纵横家呢?”

“战国时期,秦国独大,其余六国为了应对泰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共同的军事集团,如同欧洲为了对付俄罗斯,组成了北约。苏秦就是这个联合体的首脑,佩六国相印,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这个行为就叫合纵,因为这六个国家相对于秦国,是纵向排列的。苏秦当时的名号,就是合纵长。而张仪呢,做的是相反的事,就中秦国搞远交近攻,分裂六国的团结,这个行动叫连横。所以,合称为纵横家。是一个外交和军事战略选择者与执行者。”

“好厉害,自己一介平民,能够影响中国历史,仅凭一张嘴。这恐怕是推销员最高境界了吧?”

“当然,这与鬼谷子的专业教育水平是分不开的,你看这本书,有些什么心得吗?”

“我记得,书中仿佛有这一段叙述,说是面对强者怎么说服它、面对弱者、富者、贫者,都有不同的说服策略,这个很让我感兴趣。如果我能够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要能够说服对方,我就成功了。”

“你这已经在说鬼话了,鬼谷子的话。”

我们笑了一阵后,应小苏的请求,我说了一段这方面的心得。

“其实,鬼谷子在那一段主要描述的方法,是有心理定势的考虑。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他所处的阶层和生活地位有关。切入对方的关注点,打动对方的兴趣点,抓住对方的弱点,就能够说服对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庄哥,你讲得太概念话了,我想听的是实在的技巧。”小苏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我得给他一个明确可『操』作的路线。

“面对地位高的人,你拿什么说服他?说之以势,就是拿趋势分析来说服他。地位高的人是社会趋势的引领者,每一个领导人都想作未来趋势的发现者,如果你能够说出这个趋势,让他信服,他就会按你的建议行事了。”

“对啊,跟大老总讲一个商品是否划得来,是没有意义的。你要说这个东西是未来的趋势,或者在引领趋势中能够走在前面,他就感兴趣了。”

“你是聪明人,一点就透。这是对高位者。对富贵人,你怎么说?”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喝了口茶,观察小苏的反应。

“庄哥,别卖关子了,我最想听的就是这。赚有钱人的钱,才是致富之道,快说,茶管够,过一会,到茶叶商店,顶级的,你要多少我送你多少。”

这家伙激动的状态,让我笑了起来。“你看,我已经开始说服你了,就是从你最关心的事入手,你就不自觉地听我的建议了。对有钱人,说之以高。这个高,是指境界。因为有钱人缺的是这个东西。中国的境界有地位上的,也有思想上的。地位上的境界,大家估计有明确的概念,那么,从思想上开始忽悠,就比较容易入手。比如,你说这个东西是有品味的、有文化的、很高端的、最时尚的,他都会感兴趣。人有钱后,总想在精神上搞些貌似高档的东西,你这书的定价就是证明。”

“明白了,明白了。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小苏想了想,作恍然大悟状。

我知道他此时只是有些理论概念,还不是真明白,继续说到:“打个比方,你要把一款手机卖给有钱人。这样说,就比较容易。这手机,某某大领导也在用,或者某巨型老板在用,或者某大学者在用,或者某大明星在用,他就会用了。其实,他是在向上找身份认同感,并不是对你这手机的具体功能有多少兴趣。那么定价策略也如同这书一样,尽量往贵的地方说,给人不种好货不便宜的感觉,有钱人自动会掏钱了。”

“庄哥,真高。你这一打比方,我就真明白了。”

“对贫贱的人呢,说之以谦。贫贱的人,最难得的是什么?是别的人尊重,如果你一个貌似成功人士的人,对他谦卑地说话,亲热地玩笑,他会从心底里,愿意为这种短暂的所谓尊严买单的。”

“对对对,我在火车上,如果没座位,就专门找农民工坐的地方,递烟,恭维,几句话,就可以骗得一个座位的。”

我知道,早年他经常出差,为赶时间,有时没有座位的站票,也得要上,因为时间不等人。

我看见,他将那几本书,小心地从桌上收起来,细心地把它们装进盒子里去。我知道,他又把它们高看了。

“小苏,这东西就是个技术,并不能保证你有个好结果,所以,知道了也就行了,不能作为你处事的原则。”

“为什么呢?”小苏不理解,既然能够作成功的推销,就应该能够达成人生的目的。

“只讲术不讲道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为求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手段你可以用,别人也可以用,最后到了没有底线互相攻击的时候,下场是很惨的。过于聪明的人,结局往往不好。故古人有言:察见渊鱼者不详。这也是我本人,不太爱算命的原因,更不愿意算自己的命。”

“庄哥,这点我不敢苟同。我们作为底层人出生,要想进入到上流阶层,没有过关斩将的过程是不行的,过关斩将的利器是什么?我们手无寸铁,没钱没背景,凭什么?凭能力和技术,提升能力和技术并运用它们,有什么不对?”

我不想跟他争什么上流还是下流阶层,在我心目中,现在的中国,根本没有上流社会可言。因为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就是在一代之内,很多人也经历了数次贫富变化,整个社会正处于大流动之中,上下转换是很快的,形成不了一个稳定的阶层。这正是中国活力的体现,正是人人求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果真有稳定的上流或者底层,那奋斗有意义吗?你回头看看,二十年前的所谓上流人士,今天在哪里?”

小苏迅速明白了,社会未分层前,根本谈不上。但是,人的上进心还是应该有的。他问到:“这样努力有什么不对?”

“不是不对,而是有极限。如果仅凭技术就可以包打天下,那么我问你,鬼谷子的这几个着名的学生,有几个当了诸侯的?没有吧。甚至,他们学生间互相残杀敌对,这四个人,结局都不算好。这就是只讲术不讲道的结局,因为方向如果错了,能力越大,危险也就越大。”

“是吗?”不知道他这样问,是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还是对我的叙述产生怀疑。

“宠涓是师兄,因为嫉妒,害残了孙膑。孙膑为了报复,害死了宠涓,这也是一门同学的残忍。最后孙膑虽然留下了着名的《孙膑兵法》,自己也被处死,没得善终。一个军事能力如此之强的人,没有帮助国家统一中国,却自己死于非命。张仪和苏秦也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去了很多。他们的人生可以说是快意恩仇,但说不上是幸福圆满。这是为什么呢?你想过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摇摇头:“我想不通。”

“你有能力拉动整个列车,但千万不要偏离轨道。宠涓和孙膑,为了私仇,利用国家力量这个公器,这是假公济私吧,动机不对啊。”

小苏仿佛突然意识到什么:“好像,张仪也运用秦国的力量,来报复楚国的仇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对的。快意恩仇,假公济私,本来在方向上就错了。最后达到一个错误的结局,基本上注定的。苏秦也是这样,当年他读书如此刻苦,并不是为了统一中国或者解救人民,而是为了个人出人头地、扬名立万,甚至,连当年嫂子不跟他煮饭的经历,他都计较。心胸如此狭窄,难免处处树敌。个人能量太大,如果敌人太多,也是要失败的。”

“庄哥,那么,道,究竟是什么?”

“方向,或者规律。大体上由两种因素所决定。第一,由人类发展或者自然界普遍规律所决定。比如天灾,都是道,都有它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第二,由所有人的共同心愿所推动,大家都想要的东西,如果你能提供办法,你就是领导者。孙中山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指这个道理。要按今天的趋势,你要我具体指出明天这道究竟走向何方,我还真不知道。说这里,我跟你讲个笑话,我们现代人喜欢说不知道,其原始含义还比较复杂呢。”

“什么意思?就是不明白的意思吧?”小苏反问到。

“不明白,你说不知就行了,为什么后面多个道字呢?”

“不知道。”

“不明白大道,是不知道的原意,不仅仅是不知的意思。”

“庄哥,你把我绕糊涂了。”小苏又开始抠起了他的脑袋。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