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357章 隆庆和议

锦衣镇山河 第357章 隆庆和议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杨博支持张居正,主战与主和派的力量对比马上发生了反转。

徐阶知道,他这个内阁首辅是时候表明态度了。

徐阶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杨老部堂所言有理。我们现在没有必要跟鞑靼人血战到底。当初土木堡之变,英宗爷受了太监王振的蛊惑,率数十万大军劳师远征,跟瓦剌太师也先做什么主力决战,最后结果如何?英宗爷兵败被俘,大明颜面尽失!臣谏言皇上,不要重蹈正统年间的覆辙。”

高拱小声嘀咕道:“我并没怂恿皇上御驾亲征,只是说不能跟鞑靼人议和。”

内阁阁员陈以勤朗声道:“臣亦赞成议和。”

朝中革新派的官员纷纷表态,支持议和。守旧派官员们自知理亏,齐齐保持沉默。

隆庆帝道:“既然诸位爱卿同意议和,那下面,咱们便议一议俺答汗的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封王。殷士儋,你是礼部尚书,说说你的看法吧。”

殷士儋道:“臣以为,封俺答汗的王爵,地位要高于我大明的亲王,低于藩属国的国王。与天朝上邦化干戈为玉帛,这是顺应天意。臣以为,俺答汗当的上一个‘顺’字。不如封他为‘顺义王’。”

隆庆帝点点头:“准奏。张太岳,你监管户部。俺答汗提出每年入贡,朝廷要回赠给他们五十万两白银,你觉得可行么?”

张居正道:“当然可行!五十万两回赠,换三百万两的军费,朝廷稳赚不赔。”

隆庆帝又道:“俺答汗的最后一个要求,是开放边关贸易。张太岳,这件事也是你们户部的事。”

张居正道:“这件事,臣以为可以让俺答汗派使者来京,与户部一道,定出详细的章程。不过嘛,所有章程都应该恪守一个原则。那就是:通商贸易可以,但必须缴税!”

隆庆帝道:“好!内阁拟旨,同意俺答汗封贡互市的条件。派遣礼部尚书殷士儋赴蓟州,会同蓟辽总督王崇古、锦衣卫北镇抚使贺六,与俺答汗签订和约。另,赏赐鞑靼小王子把汗那吉白银一千两,将他礼送回草原。”

众臣纷纷叩首:“皇上圣明。”

与此同时,蓟州郊外。

戚继光和贺六、王崇古亲手为戚夫人挖好了坟。

李成梁、傅寒凌、唐尧臣、吴惟忠、李如松、李如柏等一众边关悍将亲自抬棺,将戚夫人安葬。

坟墓周围,一万多钢筋铁骨的边军汉子们,竟然哭声震天。

戚继光悲痛的说道:“都别哭了!夫人死在了战场上,是死得其所!咱们蓟州、辽东的袍泽弟兄联手,挡住了俺答汗。夫人在天之灵,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高兴!咱们齐唱《凯歌》,为夫人送行!”

夕阳西下,阳光照耀在戚夫人的墓碑上,只见墓碑上大书“大明正一品威烈夫人,蓟州总兵戚继光正妻,王氏。”

嘹亮的《凯歌》回荡在墓碑上方的天空中。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贺六突然发现,戚继光不让自己的袍泽弟兄们哭,可他自己的眼中却已是饱含泪水。

五日后,钦差大臣、礼部尚书殷士儋来了蓟州。

鞑靼大营、蓟镇边军此时相隔百里对峙。双方在这百里中间,设置了一个和议大帐。

和议当天,殷士儋、王崇古、贺六领着把汉那吉,来到了和议大帐之中。

俺答汗亦带着十名随从,来到此地。

一见到自己的爷爷,把汉那吉这个血气方刚的后生便急眼了:“贺六,你哄骗我!你不是说,让我来这儿是为了。。。”

贺六打断了把汉那吉:“是为了送小王子你回家!”

俺答汗呵斥把汉那吉:“你不要自己的祖父不要紧,难道你不要自己的祖母了么?”

把汉那吉闻言愕然。他自小就是祖母伊克哈屯一手带大的。伊克哈屯与把汉那吉是祖孙情深。真要是投靠了明廷,他或许再也见不到自己的老祖母。

俺答汗又道:“不就是年轻的姑娘么?三娘子现在已经成了侧汗妃。回去之后,我赔给你二十个比三娘子还漂亮的女人就是了!”

把汉那吉动摇了:“二十个?真的?”

俺答汗哄把汉那吉道:“祖父骗你干什么?我要骗你,你祖母还不得拿马刀把我活劈了?”

把汗那吉道:“好吧,我跟你回去。”

俺答汗转头对殷士儋道:“说完了家事,该说国事了。殷使臣,贵国皇帝对我封贡互市的要求是何态度?”

殷士儋道:“皇上同意你的所有请求。”

双方在议和大帐中,商谈了众多的细节。三个时辰后,俺答汗代表鞑靼,钦差特使殷士儋代表大明,各自在和议文约上盖了自己的印玺。

隆庆初年,在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的立主下,大明成功把握把汉那吉与其祖父、鞑靼首领俺答汗因家事争执而降明的机会,达成了封贡互市,结束了近两百年的敌对状态。史称“隆庆和议”。

锦衣卫北镇抚使贺六趁俺答汗入寇的机会,铲除了大汉奸赵全,清除了九边的鞑靼探子。

自此之后上百年,明朝北边再无大的战事。草原上的牛羊、马匹源源不断的通过边关贸易运往大明。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远销草原。北方边镇再也不是杀戮的战场,变成了蒙、明商人的乐园。

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继续驻守蓟辽,守卫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贺六要回京了。王崇古、李成梁盛情挽留,请他参加完庆功宴再走。

蓟辽总督衙门内,一众有功将士齐聚一堂。

贺六问王崇古:“王部堂,怎么没见戚大帅?”

王崇古道:“戚夫人新丧。他没有心情参加庆功宴。刚才亲兵告诉我,他拿了一坛子酒,骑着马去戚夫人的坟上祭奠了。”

李成梁举起酒杯:“亲家,这杯酒,我代戚大帅敬你!若不是你使下反间计,引得俺答汗转头攻击蓟镇,战事会变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