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356章 非必要的战争

锦衣镇山河 第356章 非必要的战争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承天殿。

自隆庆帝登基以来,每日参加朝会的,必是在京从三品以上大员。今天隆庆帝却开了特例,京官正五品以上,一律承天殿听政。因为今天朝会上要讨论一件关乎大明北方边境长治久安的大事——封贡互市。

隆庆帝先让贺六派回京的李黑九向众臣说了俺答汗的要求。

说完之后,隆庆帝道:“诸位爱卿,鞑靼人提出了议和的条件。你们怎么看?”

朝中守旧派的首领高拱首先开口:“启禀皇上,臣以为此事万分可笑。明明是俺答汗吃了败仗,他们提出议和,应该由我们大明开条件才对!怎么反倒成了俺答汗向我们提出一系列苛刻的条件?”

守旧派官员们纷纷附和。

“想跟大明议和?俺答汗必须对我们称臣、纳贡!”

“没错!大明还从未有先例,封一个草原蛮族为王。真要是这么干了,对不起列祖列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定要跟俺答汗打到底!应该让戚继光不惜一切代价,与鞑靼兵决一死战!”

龙椅上的隆庆帝皱了皱眉头。

张居正问一众守旧派官员:“敢问诸位,朝廷拿什么跟俺答汗打到底?国库有多少家底,难道你们不清楚么?”

内阁阁员郭朴争锋相对:“与鞑靼人的战争,关乎道我大明的脸面。即便没钱,也要血战到底。戚继光不是已经歼灭了一万鞑靼人了么?我们现在还是占主动的。大不了拼光蓟、辽、宣三镇的边军就是了!”

郭朴是高拱的死党。他此言一出,张居正火了:“郭阁老好大的口气!拼光了蓟、辽、宣三镇边军,朝廷今后拿什么镇守北边?要知道,草原上可不止一个俺答汗!即便鞑靼部主力跟我们对拼消耗光,还有兀良哈部、瓦剌部!到那时,兀良哈、瓦剌来袭,京城就会像一个**着胸膛的妇人,面对一群穷凶极恶的强盗!”

高拱道:“好!张阁老。咱们且先不说跟鞑靼人是战是和。只谈鞑靼人的这几个条件。首先,封,封草原蛮族为王,大明从未有先例。难道你要违背祖制么?!再说贡。皇上登基之初已经下令,革除藩属国朝贡骗回赠,占我们大明便宜的积弊!难道你要抗旨么?!再说互市。跟敌国做买卖?呵,你对得起那些死于鞑靼人屠刀下的边关百姓、将士们么?”

张居正道:“其实高阁老所说,说到底,无非两个字‘面子’!我粗略算了一笔账。光是蓟、辽、宣三镇,去年一年的军费开支就在六百万两以上。而鞑靼那边,要求每年的入贡回赠仅为五十万两白银!如果议和成功,只蓟、辽、宣一年,便可以减少一半儿的军费开支。一来一去,国库每年可以少掏出二百五十多万两银子。皇上早就说了,大明朝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什么是里子?说白了就是银子!国库多出来这笔银子,能造福多少黎民众生?”

张居正谈到了具体的数字,隆庆帝来了兴趣。他问道:“张太岳,你刚才说议和成功,朝廷每年能省下二百五十多万两军费开支?”

张居正连忙答道:“是的皇上。假如真的开放边关贸易,户部还能多收一大笔边关榷场税银。《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与鞑靼人议和,可以让国库开支大大减少,又能让九边百姓今后再也不受战火困扰之苦。何乐而不为?”

高拱冷笑一声:“呵,‘礼之用,和为贵?’说得好!南宋第一大汉奸秦桧当初也是这么对宋高宗说的!”

高拱直接将“秦桧”的帽子扣在了张居正头上。张居正愕然。

徐阶、陈以勤想要替张居正辩驳。可一想,替张居正说话,自己岂不是也成了“秦桧”之流?于是乎,二人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保持着沉默。

就在此时,海瑞说话了:“臣都察院佥都御史海瑞有言陈奏。”

海瑞是朝中的清流党。清流党,又往往是守旧的,大多都站在高拱一边。高拱心中暗喜:“海刚峰当初连先皇都敢骂,是个至阳至刚之人。有这样的人帮我攻击张居正,张居正即便长了一百张嘴也辩驳不清!”

高拱没有想到,海瑞帮的不是他,而是张居正!

海瑞道:“刚才高阁老说言,说张阁老是秦桧,臣不敢苟同。当初金兵南下,掳走徽钦二宗,占据了大宋一半儿的土地。秦桧主张议和,那的确是卖国!可此一时,彼一时也!这次鞑靼入寇,被戚继光御于国门之外,我大明没有丧失一寸的土地。跟靖康之耻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没有丧失土地,且得了小胜,主动同意议和,这不正能彰显我大明天朝上邦的气度么?”

海瑞所言,句句在理。一众朝臣议论纷纷。

“是啊,咱们毕竟没有丢失国土。跟靖康之耻是两回事。”

“高阁老骂张阁老是秦桧,这话有些过分了。”

不是阁员,在朝中的份量却胜似阁员的吏部尚书杨博终于开口表明态度。

杨博道:“皇上,诸位大人。我想整个六部的十八位堂官没有人比我更喜欢打仗了!我杨博是带兵的文官,二十岁代表朝廷巡边,在边关杀了二十年蒙古人,又在兵部参赞了十几年的军务。今日我能坐上吏部尚书的高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有许多打仗时立下的战功!可是诸位,今天,我却不主战!我支持张阁老,赞成朝廷与鞑靼人议和。”

隆庆帝笑了笑:“哦?杨爱卿为何主和?你说说原因。”

杨博道:“海佥院刚才的话说的有道理,却没说透彻!就让臣替他把话说透彻吧!在臣看来,战争分两种。一种是必要的战争,一种是非必要的战争。譬如,高阁老刚才所言,靖康之耻。金兵占了半个大宋,大宋当然该血战到底!臣说句出格的话,若是鞑靼人占了半个大明,臣愿意带着全家老小,与鞑靼人拼个你死我活!可时下,戚继光得了小胜,鞑靼人并未占领我大明寸土。俺答汗又主动提出了议和。再打下去,便是非必要的战争。非必要的战争的结果,无非是劳民伤财,我大明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