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江湖沙场枭雄志 > 第九章 定计北周 假道伐赵 七

江湖沙场枭雄志 第九章 定计北周 假道伐赵 七

作者:山蚯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29 18:09:52 来源:免费小说

  当程再幸从斥候口中得知东齐将近四万大军,以及数不清的运粮车队在襄平城外十里外扎营的时候,徐子东已经带着谢燮,屈狐仝,周武陵,张盼以及三千背粮民夫现身城外,

  北地不比江南富庶之地,动辄十数万大军行动还可保证粮草无忧。

  为了保证这次计划顺利,徐子东忍痛割爱,划拨五千余战马交予李正欢,到得现在,这五千战马终于可以回到徐子东麾下。

  别小看这五千匹马,它们能运送的粮食比起一万五千民夫背来的粮食还多。

  人负六斗,马驮一石五斗,关键是人要吃粮,马吃草便成,里外里算下来,用马比用人划算。

  为这一战,两辽道节度使几乎征用上马关及其周围地区所有的马匹,驴子,外加四万民夫,才将足够十万人吃上三个月的粮草运送到位。

  襄平城门紧闭,五人拍马来到城门正下方,徐子东清了清嗓子,大喝道:“大齐镇北将军徐子东,奉陛下之命前来为北周送粮,还请打开城门,放我等入城。”

  刚刚赶到城门的程再幸听到这中气十足的喝声,急忙自城墙上向下张望,先是看到下方五人,接着便看到远处不曾披甲执锐,人人背负大包的三千人。

  程再幸很是困惑,谭山岳撤军之后,东齐和北周好几个月没有交际,今日突然让人送来粮食,还是那连立奇功的徐子东,这是什么缘故?

  闻听是来送粮,与程再幸同来的姬存源目露精光,大喜道:“快,开城门,请徐将军进城。”

  小校闻命却是不敢行动,目光看向程再幸,等着他下令,程再幸在北周的威势可见一斑。

  相比起姬存源的喜悦,老将军想的更多,当即劝道:“王爷,徐子东凶名日盛,虎牢诈降一事天下皆知,实为凶狠狡诈的阴险小人。斥候密报有四万大军在外,单为送粮而来绝对要不到这么多人马,万不可放这几千人入城,谨防有诈。”

  姬存源顿觉有理,“那按程将军的意思,该如何?”

  程再幸看了看三千民夫,低声道:“可先放徐子东进城,听听他怎么说,其余的人都不可以进来,若是远处的人马硬要进城,那就不必废话,直接动手。”

  “就依将军。”姬存源一点头,身子探出城墙喊道:“请徐将军先行入城,众位将士且在城外歇息片刻。”

  下方徐子东呵呵一笑,小声道:“武陵,又被你猜着了,还好没把四万人全带来,要不然我们都进不去。”

  丑脸书生催道:“少说废话,先进去,见到那娃娃皇帝之前,别提借路的事。”

  “好嘞。”徐子东轻声应下,接着仰起头道:“请开城门。”

  ————

  十里外,大帐内,李正欢满脸忧色,如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一旁的麴义对比鲜明,悠哉悠哉的哼着小曲。

  被那小曲弄得心情烦躁,节度使大人低喝道:“别哼了,徐将军到底在想什么,三万民夫今日就赶着牲口回上马关,以后这粮食谁来运,即便是要送一部分给北周,咱们将士的辎重谁来保障?剩下的这一万民夫,如何能供应四万人吃饭?”

  麴义听话的停止哼声,劝慰道:“李大人不要急,将军这般做自有他的打算,依末将看来,只要北周借路之事达成,自会有人替咱们运粮,眼看着就要入秋,民夫要是在这里浪费时间,两辽道今年的的收成必会锐减,不利于以后的战事。”

  李正欢稍微平和,仍是担忧道:“可是徐将军要把大半粮食送给北周,剩下的只够咱们四万人一月用度,若是这一个月拿不下高平,一个月以后,我们吃什么?”

  麴义笑道:“张先生说这叫破釜沉舟,就是不给自己留退路,逼迫咱们去与赵计元死磕。高平有小江南之称,粮草充裕,拿下赵计元,有的是吃的,那裴苳浒十几万人马东抢西抢,还不是活的好好的,他赵计元还能比陈友谅厉害?更何况这大半粮食只是暂时交给北周,高平一下,咱们回攻北周,这粮食不就回来了?”

  “你们怎么就这么确定可以打垮赵计元?万一拿不下来又该咋整?”李正欢悲观道。

  “没有万一。”麴义自信一笑,“咱们徐将军说一个月那就是一个月。”

  “早前周武陵可没说过是这般绝地,当时要是知道是这样,我说什么都不会同意。”

  “上了船就别去想从前,李大人,你要对咱们徐将军有信心。”

  李正欢苦笑一声,实在想不到这信心从何而来,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明明说好的一半粮食用来买路,一半留作军用,现在大半要送出去,那这仗还怎么打?

  “不行,我绝不能让徐将军把大半粮食送出去,咱们必须给自己留下充足的口粮,即便和赵计元陷入纠缠,也不会因为粮草断绝而败北,不拿下北周四道,大齐必危。”李正欢咬咬牙,坚定道。

  麴义冷冷一笑,“行不行可不是李大人说了算,在这徐家军,徐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听着就是,此去高平真要拿不下赵计元,那也不过一死,你出去问问,问问我徐家军的儿郎,看看有没有一个怕死的。”

  什么叫徐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听着就是?李正欢闻言大怒,“你敢这么跟我说话?麴义,老子好歹是从二品节度使,你一个五品校尉,见着我得磕头行礼,你可知这么跟我说话会有什么后果?”

  “磕头行礼?呵呵。”麴义嗤笑道:“徐将军说过,以后我徐家军只有见到陛下和杨象升大将军需要跪拜,其余人皆可不跪。末将见到徐将军都可不跪,还需跪你?给你面子叫你一声李大人,不给你面子,麴义鸟都不会鸟你。”

  李正欢动了真怒,拔出佩刀,吼道:“来人啊,把麴义给我拖出去砍了。”

  帐外两辽道人马听得命令,当即抽刀往帐内冲。

  麴义毫不示弱,同是抽刀大喝,“先登营何在?”

  门外三四亲卫登时回道:“在此。”

  两人抽刀入帐,立在麴义身后,一人小跑向外,就要去叫人。

  先登营三人持刀面对李正欢和十数两辽道甲卒,没有半点惧意,麴义伸出舌头舔了舔长刀,“要砍我的脑袋,我看谁敢。”

  话音一落,离得最近的袁肃和杨恩江听到那几声吼急急赶来,陷阵校尉杨恩江问都没问,抽出长刀站到麴义身旁,大有谁敢动麴义得先问问他杨恩江的架势。

  独臂袁肃与麴交情一般,但徐子东说过,徐家军任何一个人的事都是徐家军的事,袁肃迈步向前,挡在麴义身前,一把大剑飞出,直插在两帮人马中间,重剑入土三分,将两边人马分开,泾渭分明。

  这一手看得李正欢一窒,知道这人与自己不相上下,也没想到徐家军如此团结,一时间不敢再逼。

  帐内火药味十足,忙着指挥民夫轻点粮草的朱壁川收到消息火速赶来,看到眼前这一幕松下一口气,万幸还没真的打起来。

  徐子东,周武陵,张盼都不在,朱壁川便是主事人,这样的局面他也不好处理,也不管谁对谁错,先向李正欢赔罪道:“李大人消火,到底是什么事?”

  李正欢气的直咬牙,没有开口,倒是麴义老老实实将事情经过道来。

  事情很明显,真要算起来确实是麴义以下犯上,按照大齐军律,重则斩首,轻则杖责,朱壁川恨铁不成钢的瞪着麴义,怒道:“杨恩江,把麴义绑起来,等徐将军回来处置。”

  他的话徐家军不敢不听,自知惹祸的麴义也不敢跟他唱反调,自己收起长刀,任凭杨恩江捆绑。

  李正欢怒气未消,“不用等徐将军回来,以下犯上,按例当斩,立刻行刑,回头徐将军要是怪罪,让他来找李某便是。”

  身后两辽道十数人立刻跟着刘冬向前,直扑麴义。

  朱壁川横身拦住,阴沉道:“李大人,我徐家军的人,该由徐将军处置,大人再等半日,将军回来自会给大人一个交代。”

  连番被人不放在眼中,李正欢自觉颜面无光,阴冷道:“我要是不等,该如何?”

  朱壁川哂然一笑,一挥手道:“把麴义带出去关起来,我们走。”

  言罢转身离去,根本不给别人再说的机会。杨恩江推着麴义,快步走出大帐,独臂袁肃断后,直到所有徐家军的人离开,才缓缓拔出重剑,紧盯着两辽道人马,倒退着离去。

  李正欢有心想叫人拦住,终是没敢下令,他怕这一拦会把事情闹得更大,真要为这点小事引起两军火并,那才滑天下之大稽。

  一刀砍断帐中案几,胸中火气全部发泄其中。

  上马关守将没敢与恩主说话,看着没有一个徐家军的大帐,突然在想,若是自己得罪徐子东,两辽道的弟兄,敢不敢这般护着自己。

  应该不会吧!

  ————

  襄平城,徐子东终于走入城中,程再幸没有胆小到不敢放五人进城,这么大一座襄平城数万大军,要是连别人带几个亲卫都拒绝,以后传出去,天下人还不得笑死。

  仅仅五个人就敢入城,这份胆色程再幸很是欣赏,亲自带着几人前往皇宫。

  老将军独马在前,徐子东紧随其后,走过襄平没有半点繁华可言的街道。

  大街上人影稀疏,偶尔看到行色匆匆的人,皆是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和那些城墙上孔武有力的甲卒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一路走来,入目的大树全都没有树叶,定睛一看,甚至连树皮都没有。

  再往前,一处官衙门口,密密麻麻的人挤在一处,一个个拿着碗等在官衙外面,同先前看到的路人一样,没有一个看起来像是吃饱饭的。

  维持秩序的衙役手拿水火棍,站在民众两侧,时不时对想要往前挤的人挥出棍子,粗暴的让人排好队。

  小孩的啼哭声,老人的叹息声,女子的嘤咛声汇聚一处,犹如一曲悲歌动人肝胆。

  骑着高头大马路过,衙役中有人眼尖,认出程再幸,当下跪地埋头,口称参见将军。

  密密麻麻的百姓急忙腾开地方,一个个跪在道路两边,哭声消去大半,唯有小儿啼哭还未停下。

  程再幸悲伤的抬起头,不敢看百姓,留下一句都起来吧!逃也似得离开人群。

  刚刚离开,官衙内便有人抬着几口冒着热气的大锅出来,米香扩散开来,伏地的百姓顿时爬起,全都往大锅处挤。

  这一次,哪怕衙役拿着水火棍招呼,这些人都是没退,拼着挨打都要往前挤。

  人心都是肉长的,挥下几棍后,衙役中已然有人哭出声,不忍再打。

  手中棍棒一停,人群挤的更凶,第一个冲到大锅前的那人,拿起碗就伸入锅中,打起一碗粥,直接往嘴里倒,热气直冒的粥温度不低,那人被烫的喉头冒烟,还是不肯停下。

  一碗粥下肚,便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不多时口中开始冒血,约莫是滚烫的粥烫伤喉咙,又烫伤了肚子。

  周围人都被吓到,没敢继续往前,怔怔的看着那人。

  在地上滚过几圈,那人终于停下,颤抖的爬到一口大锅前,两手扶着大锅,跪着仰天长啸道:“我刘三要做个饱死鬼。”

  声音模糊不轻,热粥烫伤了他的声带。

  接着,自称刘三的人猛然砸下脑袋,整个头都埋进锅中,咕噜咕噜喝着热粥,不多时便没了动静。

  如他所愿,在这满是稀粥的锅里,他的生命走到尽头。

  却不知是撑死的,还是烫死的,亦或是被淹死的。

  大概是他临死前的那句话说到所有百姓心坎,原本呆立不动的百姓又开始往前挤,最先到的推开他的尸体,也不管那满是黑污的头发把粥弄的有多脏,纷纷拿碗打粥。

  程再幸满脸凄凉,再也看不下去,直接翻身下马,领着亲卫回身挤入人群,连连以刀背打晕几个百姓,终于将秩序稳定下来。

  接着让所有人排好队,拿着大勺亲自为人盛粥。

  几口大锅很快见底,来的百姓却还有小半没有领到。

  老将军高声安抚百姓道:“诸位等等,我这就让人去煮。”

  衙役急忙收拾大锅,程再幸小声道:“以后等粥不烫人了再抬出来。”

  衙役满目含泪,哭着点了点头,“程将军,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老人答不上来,湿润的眼眶赶紧闭上,不敢让眼泪流出,撒谎道:“快了,我已派人去四处寻粮,就这几日就会送回来。”

  衙役信以为真,在这北周,最值得信任的便是程将军,抹去欢喜的泪水,哭笑道:“小的先去煮粥。”

  “去吧!”老人摆摆手,丢下大勺,向徐子东走来。

  马背上,谢燮哭红双眼,深埋着头,一旁的徐子东看着等候稀粥的百姓,对于借路一事更多几分信心。

  只是这信心来的是这么让他心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